-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红楼幻梦
红楼幻梦
次日,宝玉将黛玉前宵所说的话,细细告诉宝钗。宝钗渐听渐惊,越听越喜,向宝玉道:“我枉然合林妹妹相好,竟不知他有这等胸襟淑德。我着实爱他,感激他,敬服他。这都是老爷、太太合你我的福气,得他这个人长久同居。家道兴隆,都靠他了。”
书归正传,过了几天,宝玉到宝钗房里来睡。宝钗推宝玉到那边去,无如西边早已闭门不纳,宝玉复到东边房来,说道:“林妹妹撵得我慌,他怕冷落了你。”宝钗道:“他虽如此,我心里过不去。”宝玉道:“格竖我陪你几夜,又去伴他。”是夜,宝钗极尽柔情,笼络粘住宝玉,闻了又闻,不觉惊异道:“怎么你身上也有些香气?”宝玉道:“这是惹了林妹妹的。”宝钗道:“他那香味,你常抱着他,连你也香了。这是他绝妙之处,咱们万不及他。”宝玉道:“姊姊另有一种香处。他的肌肤细嫩洁白,尚未及姊姊这般丰腻。你二人,一个肤如凝脂,一个香如转蕙。我三生缘分,何幸如此!”宝钗道:“你身上将次转蕙,还要凝脂才妙。”宝玉忽将宝钗紧紧一把箍住,不肯放松。宝钗道:“好兄弟!放了我。这是怎的?”宝玉道:“我贴着你,好沾你的脂。”宝钗道:“你可也是这样缠林妹妹?”宝玉道:“他那香是虚的,须得浮沾;你这脂是实的,必需紧贴。”两人一阵调笑,几度春风,恬然而息。
宝玉伴宝钗后,又来袭人处道:“今日要重重酬劳你了。”二人就枕交欢,蜂酣蝶恋,不移时昏沉如醉。宝玉醒来,袭人伺候茶毕,笑问道:“两位奶奶谁好些?”宝玉道:“自然是玉奶奶强些。”袭人道:“不是问他二人才情品貌,是床枕风情。”宝玉道:“你猜。”袭人道:“我估量着宝奶奶为最。”宝玉道:“怎见得?”袭人道:“他那身子犹如羊脂捻成的,你抱着他可就迷了。再他那种水眼丰情,勾的人神魂飞越,可是的?”宝玉道:“你猜的却不差,我合他睡,已说不尽的妙处,但还不及林姑娘。”袭人道:“玉奶奶竟比宝奶奶还妙吗?”宝玉道:“他身上香气芳蔼温和,我一闻着就如醉如痴似的。再合他绸缪的时候,只见他娇羞抚媚,欲言不语,腮晕眼饧,肢柔气缓,妙到无可形容。我竟要化在他身上才好。”袭人道:“这评起来,玉奶奶第一,宝奶奶第二。”宝玉道:“你可知谁第三?”袭人道:“五儿。”宝玉道:“他们,我都没有领略过,现在是你第三。”袭人道:“别算我,只怕后来者居上也未可料。且别说他们,我还要重领酬劳。”于是二人连欢,之后再回黛玉这边来。此夜,宝黛二人几宵隔宿,不啻远归,其绸缪燕好比前又甚。
次日王夫人早起,坐在炕上出神。玉钏儿捧着茶站了半天,王夫人还是呆坐。玉钏道:“太太,茶凉了,喝了罢。”王夫人猛然想起,向玉钏道:“你们可知道?宝二爷自然在林姑娘房里歇了,可也到宝姑娘这边来歇呢?他们三个人可都常在一块儿玩?”玉钏道:“请太大放心。玉二奶奶竟很贤惠,把二爷送到宝二奶奶房里歇了几夜,又到袭人房里歇了两夜,才回他房里来。二爷合二位奶奶和气得甚么似的,二位奶奶起坐不离。”王夫人道:“这么着,我很放心。”
恰好宝钗来请安,王夫人间及这事,宝钗即将黛玉几番大道理的话细细告诉出来。王夫人大喜,对宝钗道:“难得你们和睦,他这样贤德。我怕你们意见不同,难于和协。既这么着,不用记挂了。”
又值贾政进来,王夫人将宝钗述黛玉之言一一告诉贾政。贾政道:“我说他精明良善,虽是个媳妇,我合你要把他当个好儿子看待。咱们光阴有限,这都是宝玉的顽福,遇着这个好媳妇,再得鼓励他功名成就,更好了。”
正在说着,黛玉来到,贾政即命坐下,问问宝玉功课。黛玉道:“现在拣选近科的闱墨天天揣摹,又拟了些时下制艺的题目,打点静静用工,做些文章,熟熟笔气。”又站起来道:“甥女正为这事要回舅舅、舅母:新房里人声嘈杂,不能静坐用工。甥女的意思,还请宝哥哥、宝姊姊搬到园里,分住怡红院、潇湘馆两处,到底静些。一夏的工夫,静心做去,秋闱可望。发达固由天命,毕竟尽了人力,不使工夫荒废,最为要紧。”贾政忙点头道:“你这话很是。”
黛玉又道:“既搬住园中,新房子要人看守。五儿是舅舅给的,袭人是舅母给的。宝姊姊的丫头莺儿、甥女的丫头紫鹃,这两个人,宝姊姊合甥女都不能离的,还求舅舅、舅母赏给宝哥哥,收在房中,三处都有人照应。再这四个人都是赤心为主,诚实可靠,又肯劝勉,都于宝哥哥有益,甥女才敢说这话。”贾政点头道:“很好。你的心计、言谈、行事,横竖不差。你前日的主意,捐了丫头们贴衣,这就很好。你的见识比我还强。”黛玉道:“甥女年轻,一切不谙,还望舅舅教训。”忽有客来拜会,贾政出迎。王夫人因黛玉将袭人、莺儿安置定了,更加喜悦。
黛玉回来,将这事告诉宝玉同袭人等,六人四样的喜处。宝玉所喜者,父母竟依了黛玉之请,足见其身分高贵,自己又得与这四人成就;宝钗所喜者,宝玉自此收心,不致外慕,又得莺儿长久在侧;五儿、袭人所喜者,因此一说,将与宝玉同房了愿;紫鹃、莺儿所喜者,终身之望,一朝如意。
次日,黛玉回了王夫人,拣择吉日,命四人改妆,到贾母、贾政、王夫人、宝玉、钗、黛前磕头,又到各处行礼。东边里间后首安置袭人、莺儿,西边前后厢房安置紫鹃、婉香。四人序齿,袭、紫、莺、婉,轮流伴宿。袭人旧镜新磨,毋庸表述;紫鹃端研温厚,洁静幽娴,宝玉爱之如珍;莺儿俊俏和柔,应变随机,爱之亦甚;惟有婉香,俨然晴宝,婉脑美丽,娇媚易娜,妙处难以尽言,宝玉爱之至极。六人之中,宝玉最钟情者黛玉、婉香,其次宝钗、紫鹃、袭人、莺儿。妻妄六人,同居一室。绮丽华研,备斯乐境。茫茫大士说,携宝玉到温柔富贵乡经历一番,此其时也。
再说黛玉将潇湘馆重复装修,卧房内放一张紫檀水磨大凉床,内外陈设典雅精华。后首厢房一带,隔为几间,紫、婉二人卧处。宝钗住怡红院当日宝玉的卧房,里间设着洋纹彩漆大八步床,外间陈设比前略易。里间厢房莺儿居住。袭人仍住新房后首,因宝玉、钗、黛一切要紧衣饰、古玩物件尽藏那里,袭人住着看守,不能擅离,出入物件专靠着袭人综理。钗、黛二人遇着大事,即在新房住宿。有时宝钗到潇湘馆与宝、黛同眠,或时黛玉亦到怡红院合玉、钗伴卧。宝玉妻妄六人分居三处,听其取便,日历:
繁华花世界,富贵锦乾坤。
幸其知足,能于自警,一心发愤。每日自辰至末,作文读书。正课一完,再同钗、黛讲究诗词杂艺。闺友双双劝勉,胜于善诱明师。数月之间,文章诗赋大有进益。
再说贾母向因疰夏,久末进园游玩。目下残荷犹艳,早挂舒香,黛玉说及秋景甚佳,请贾母赏玩。贾母喜极,忙命人去请薛姨妈、宝琴、岫烟、湘云。湘云前因患病,多久未来。一日来到,见过贾母、王夫人,即拉着钗、黛二人谈了半日,再往各处。回来又同钗、黛、宝琴、岫烟、探春、惜春聚谈去了。凤姐道:“云妹妹很爱说话,把他们都拉了去,这话口袋放开,再也收不拢。”贾母道:“他久没有来,年轻的姊妹,自然都要绊住了。”
次早,贾母、姨妈、邢王夫人、众姊妹来至园中,宝玉迎着,请安问好。大众先到怡红院,坐下吃茶,只见案堆经史,湘云道:“二哥哥,听说你很用功。这是两位姊姊闸教森严,逼着你做禄蠹了。”黛玉道:“难道妹夫不受你的闺箴,不做禄蠹吗?”众人一面说笑,来到潇湘馆赏玩;那些陈设,新奇古雅。湘云道:“二哥哥有这个好读书斋,功夫格外进益了。”众人又往各处逛了一会,来至榆荫堂吃饭。姨妈上面首坐,贾母对陪,余各挨次而坐,此时钗、黛列在凤姐之下。吃毕饭,各自散逛。
黛玉已吩咐柳嫂子,拣各人所喜的菜,每位几样,不设整席,每人面前设一小桌,安放菜果攒盒,又一小几,安放茶具等物。因凹晶馆池面荷花最盛,故集此处看花。只见深红浅白,黄碧青蓝,有大如碗的,红如胭脂的,白如雪片的,碧如裴翠的,艳似夭桃的,娇同粉杏的;全开的,半开的,合蕊的,莲房围圈着黄须倒垂一瓣的,并蒂的,台阁的,四面镜的,半开半卸的。品格奇异,有十余种。叶有碧翠的,深绿的,苍绿的,淡绿的,淡黄的,半黄半绿的,披如舞袖的,圆如车盖的,卷如贝的,小如钱的。真个水国繁春,相行彩阵。微风过去,冉冉香来,令人神清气爽。
大众赏玩一回,才入席坐定。丫头们伺候主人坐了,亦去归坐。原来下人几席铺在馆外游廊之内,以便轮流伺候。嘉肴之盛,香酝之醇,毋庸细述。席间谈及刘老老,大家正在说笑,忽闻一阵阵天香自空而下,原来对面山凹里有几株古桂放蓓舒[香]。贾母道:“这早桂香的可爱,折枝来插瓶很好。”只见宝玉出席去了,不多时折了几枝回来。内有一枝数朵攒作一团的,每朵花瓣有梧子大,颜色丹红,还有一团小些的,众人见了纳罕。黛玉暗喜:宝玉折桂之兆已现。探春道:“二哥哥,你拿去插到老太太、太太房中。”宝玉应诺。大众吃过点心,又让过几巡酒,各自散去。
光阴易过,已届场期。钗、黛、李纨预办宝玉、贾兰进场一事,派了李贵等数人跟去伏侍。袭人将宝玉随身应用物件细细收拾停妥。黛玉向宝玉道:“皮囊内那个乌银瓶里的参膏,每早和开水吃要紧。参叶润津九、桂元肉套的松仁都在囊里;早晚必要多穿衣服,别受了凉。”宝钗道:“你只一心做文章,横竖只这几天,家中不必记挂了。”一语提起宝玉的心事,便拭泪道:“我自有生以来,从未离过家的。今日暂别,不育远离。再从来没有离过老太太、太太一天,想起那年入塾的时候,一日长如一年,好容易下学回来,见着你们,心才宽了。此时合你们更难分离。”黛玉含泪劝道:“这也是没法的事。你只想着咱们病在床上那时候,你我身心两地,也要捱过了。凡事退一步想,自然过得去。”宝玉连连点头。
近日,宝玉、钗、凳在新房住,临行那日,宝玉、兰哥吃毕饭,将次动身,贾母、王夫人、李纨再三叮咛小心谨慎,宝玉、兰哥连声答应。贾母等泪光满面,宝玉、兰哥亦含泪出来,别了贾政等,才出门去了。
三场已毕,宝玉、兰哥回来,大家接见,欣喜异常。各处请安毕,两人将试稿呈出。贾政同门客们细看,众门客赞不绝口,贾政面有笑容。程日兴道:“二爷合哥儿文气华丽劲秀,必定要高取的。”贾政道:“孩子口吻,不过说得去罢了,那里还有别的指望?”叫宝玉、兰哥且去歇歇。贾兰回去。
宝玉进来,在黛玉房内坐下。袭人、紫鹃、莺儿、婉香都来了。宝玉躺在炕上,道:“罢了,罢了!苦够了。下处里胡乱混过这几天,身子乏的很。”紫鹃、婉香道:“咱们轮流着替二爷捶捶,好生躺躺。”莺儿忙递手巾捡脸,袭人端着燕窝,宝玉吃了,重复躺下。晚饭后,黛玉道:“你今日先到宝妹姊那边歇去。”宝玉道:“我此时动弹不得了,明日再过去。”宝钗道:“他吃了这场辛苦,你就依他罢。”是夕,宝、黛同眠,暂别犹胜远归,眷恋之妙,不必再言。
转盼揭晓。大家正望喜音,听见外面吵嚷,报的是兰哥中了五十五名举人,通家欣喜,李纨更加喜溢于中,因见宝玉未中,贾母、王夫人失望,不敢喜形于外。宝钗悄向黛玉道:“怎么他反不济了?”黛玉道:“你别慌,他今次虽不得元,总在十名以前。”果然话未说完,只见焙茗跑得气喘吁吁,赶进来道:“老太太!太大!二位奶奶!大喜,大喜!二爷中在第五名,比兰哥儿还高。”贾母、王夫人先喜贾兰已中,见宝玉未中,心内不甚畅快,今见宝玉中在第五,喜乐无比。宝钗同黛玉回房,搂着黛玉笑道:“你怎么知他要中在十名前?似有驱神之术,不但知他的心,又知他的命,怨不得他生生死死合你拆不开了。”
再说贾政见宝玉、兰哥已中,喜慰平生。现在亲友道贺,已前宝玉娶亲,收了各家贺礼,借此多办酒席,一并酬谢。打算十月,园中菊花、芙蓉大放,热闹开筵。宝玉、兰哥从此加工埋头苦读,以冀春雷蛰发,暂且不言。
单表柳湘莲,自跟道人去后,日走荒邱,夜眠古刹,饥餐渴饮,历尽艰危,经过多少省郡州县,跋涉无休,学道之心渐次懈怠。道人明知湖莲不能遁俗,特念其赤心诚驾,系个最善的男儿,故引其磨炼一番艰苦,再使其学艺成名。
一日走至四川地方一片荒山、绝无人径之处,对湘莲道:“此处乃我常行之所,你好生随我来。”展转回旋,爬过多少山峰险境,只见峻岩峭壁之中,有一洞穴。道人指其处曰:“此是我憩息之所,合你上去歇歇。”湘莲面有难色。道人说:“上去无路,你只附葛攀藤,我在后首撮你上去。”可怜湘莲忍泪吞声,魂不在体,好容易爬得上去,汗流浃背,皮破力穷,坐在石上闭目凝思。想到:在家之时,终日走马章台,行歌楚馆,无拘无束,自在迫遥。今日这般厄难,乃自作之孽,亦不能怨天尤人。我原因尤三姐之故,万念皆空。本无学道之心,何期此时进退两难。也罢!横竖苦到极处,拼定一死,报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