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幻梦

  且说岫烟忙忙到了拢翠庵,将宝玉变故告诉妙玉,托他扶乩。妙玉目顿心驰,不像前番作难,速即设坛,沐手焚香,叩头默祷。岫烟亦叩头起来。两人扶了一会,即将判语抄下。妙玉道:“姑娘速去,请大家放心。凡上所判,有化解的意思。”岫烟携了判语赶回,大众同来争看。只见写道:
  青埂绛珠,堰覆无虞。情牵情,劫完劫。慧界圆通奇偶参,**旋转官商叶。
  众人看了,不甚明白,惟宝钗有些会意。袭人忙问道:“这话到底怕不怕?”
  忽见焙茗慌慌张张跑进来道:“好了,好了!救命王菩萨来了。”大家忙问:“怎么说?”焙茗道:“刚才门前来了一个癞和尚,就系那年宝二爷病着,是他治好的。门上告诉了老爷合放二爷。这会儿请在书房里坐,他说不妨,待他来治就是了。”焙茗说完退出,大家方稍放心。
  且说大士对贾政道:“令郎这病因何而起?”贾政道:“因胎里带来的那块玉忽然不见,因此疯疯颠颠,闹到于今。”大土道:“此宝我倒找着了,但是赎价不贱。”贾政道:“此物乃小儿命根,要价多少,自当遵命。”大士道:“需得万金才可。”贾政沉吟答道:“但小儿断气两天,恐人不活,其于玉何?”大士道:“玉回人亦回,且定其价,再活其人。”贾政道:“莫如先活人,而后奉价。”大士哈哈大笑道::老长官只知贵人贱物,可知近时世途上总是重物轻人。我知道了,不先付价,恐我空门中的人脱了空去。告诉你罢:惟空则不空。‘空则不空’,还有一说。令郎系有来历的人,所以胎含宝玉,必得个有奇宝的佳人,才堪配偶。”贾政道:“即在前日,已娶小媳到门,小儿反因此病厥。”大士道:“这位令媳可有宝物?”贾政道:“向有金锁。人人都说金玉良缘,正当匹配。”大士曰:“非也!尊府有一位千金,怀蕴仙珠,方是令郎正配佳偶。可将他二人成其好事,将来子贵夫荣,合家欢庆。”贾政听说茫然,便问道:“请教师父:舍间怀珠之女,我尚未知其人,还求指示。”大士道:“日前曾遇真人救他回生的那位林小姐,今如何倒忘了吗?”贾政恍然大悟。大士又道:“今郎命中注定单凤双鸾,合成奇偶之数。即效英皇故事,岂不好吗?”贾政忙点头道:“只求救活小儿。指示之言,一一遵命。”大士道:“既如此,咱们进去瞧瞧。”
  贾琏在前引路,贾政陪在后首,到了新房。大士暗将宝玉的魂堆入尸身,再将那玉擎在掌上,持诵些经咒,替宝玉挂于胸前。又向袖中取出丹药一丸,如核桃大,又叫取人乳一钟,将药研溶,撬开口来,慢慢灌下。那看的人,黑压压挤满一房。玉钏儿拿块帕子,握着鼻孔,悄拉琥珀道:“姊姊,站过来些。你闻闻那气味,我实在受不得了。”琥珀亦低声道:“你瞧罢咧,谁叫你闻?”玉钏道:“太太们倒也罢了,怎么宝二奶奶合袭人姊姊竟不怕顺?站在床沿边,离这癞子更近。”琥珀道:“你好糊涂!此时宝二奶奶他们心里只要一下子救活了宝二爷,还顾这些吗?莫说癞子难闻,就拾桶粪来撂在这里;他们都不问的。”大士灌了药,再将宝玉自首至足细细按摩,又叫取杯净水;擎在掌中,对着画符。画毕,衔了一口,向宝玉面上一喷,只觉烟雾氤氲,异香满室,人人惊讶。大士又念偈言道:
  宝玉仙珠,劫尽灾除。坎离定位,百岁欢娱。
  又向贾政道:“老太太、太太们都在这里。今郎与林小姐乃夙世姻缘,虽被人拆散,毕竟死后回生,再完夙愿。一误已非,岂容再误!今郎之病,,实由此起。若再不如其愿,两人旧病复发,贫僧等不来治矣。我等超度众生,成人美举。方外之人,尚且如此,难道为父母的,倒忍心害理,不成儿女之美,置两人于死地吗?于今成全了令郎合林小姐这段因果,就算贫僧化了个大大的善缘。”说毕,对贾政打个问讯,念声“阿弥陀佛”一径走了。贾政等跟出:大士才念“阿弥陀佛”,这句刚别念完,床上宝玉睁开眼接了一句;“阿弥陀佛!我可回来了。”喜得宝钗心花灿烂,袭人喜得肉里都是笑的,王夫人说不出话来。贾母一叠连声念佛不迭:“可是宝玉说话了?”又向宝玉道:“我的儿!你再不说话,我也不能说话了。”于是大家一涌而前,叫的,问的,喜的,笑的,不能名状。此时凤姐听了大士之言,句句刺心,正在出神,未得近前看视。探春对众人道:“大家且退一退,让二哥哥歇歇,静养一会儿。有话请到外面说罢。”贾母道:“这话很是的。”吩咐宝钗、袭人;“你二人好生伺候,咱们外间坐去。”袭人一面答应,一面说道:“这个活佛爷,是我的救命王。”彩云觑着他一笑,伸个指头向脸上刮了一下,羞的袭人面上一红,扭回头走开了。
  再说大土出来坐下,向贾政道:“人宝双回,赎价何在?”贾政起身道:“请少待。”复进来同王夫人商量:“人已救活,这项银子如何办法?”王夫人道:“只好尽我所有的给了他去。”宝钗出来回道:“老爷、太太不用操心,尽媳妇的东西折变与他就是了。”贾母听说,忙道:“这如何使得!你们年轻媳妇,穿戴的东西不能少的,我替你们打算。”贾政道:“老太太别操心。孙子的事,该系儿子们打算,如何反累老太太呢?”’宝玉醒回,细记寤寐中大士吩咐之言,忽听见这些话,疾忙爬起,出来向贾政、王夫人道:“老爷、太太都不用操心,待儿子出去见见师父,可以不要银子。”就去了。大家见宝玉突然出房,一惊不小。却又作怪,才回过来的人,陡然满面红光,精神倍长,硬朗如初!举家诧异。贾政心中暗想:“宝玉既有来历,此必异人点化。”即带宝玉出来,见了大士。宝玉恭恭敬敬磕了四个头,说道:“弟子愚顽,多蒙师父救治。再生之德,如同天地。”大士道:“也罢!我为你的事,今已完全。前已说过,算我化了个大大的善缘,银子不要了。”说罢起身就走,贾政等赶忙送出大门。只见大士将身一纵,渐行渐远,蹑空而去。大家仰看一会,已无踪影,贾政等才进来。要知后文,下回分解。
  
第三回 贾宝玉忿语激新偕 林颦卿微词舒旧恨
  话说贾政等望着大士去后,转身进来。宝玉回到新房;贾母道:“你才回过来,怎么才起来就出去了?我急得了不的。你乏不乏?”宝玉道:“老太太放心。我并不怎么样,因为吃了仙丹,精神倍长,达会儿觉着饿了。”王夫人道:“你几天没有吃东西。。自然饿了。”袭人道:“燕窝粥已现成,且喝着。”就去催饭。
  贾母等宝玉吃完粥,再问外面的话。宝玉将大士所言,一一说了。贾母道:“你那仙师为什么不要银子就去了呢?”宝玉道:“我师父得道修仙,已成正果,要银钱何用?只为化一善缘。就是他对老太太、太太所说的话,必要依他就是了。”贾母道:“断要依他。”当即问王夫人:“因为宝玉的事混住了,不知道林丫头怎么样?”王夫人道:“老爷很不放心,天天叫人去问。他们说,林姑娘怕人闹,里面将门锁了,只有五儿在里头照应伙[食],紫鹃们同几个上夜的妈子伺候,一切外人不许出入,过了七日才见人。”贾母道:“只要他将息好了,咱们就过了七天再去瞧他。但是这件事还要合你老爷商议定了,再来回我。”琥珀来请吃饭,贾母、王夫人各自回去。
  宝玉又催饭吃,丫头们调开桌椅,安放食具,宝玉、宝钗对坐。丫头将菜摆上,一碗鸡髓烧鹿筋,一碗鲜笋羹,一盆火腿婉鸭,一盆槽油炒菜心,中间一对全鱼,四样精美小菜,一踏碧莹莹香粳米饭。宝玉先喝了两瓢羹,又吃了两块鸭,随将这两样推、到宝钗面前道:“姊姊,这羹很好。”忙吃了两碗饭,还要添。袭人道:“二爷才回过来,还要扣着些吃。”宝玉道:“我饿的慌,再添两碗都吃得下去。”麝月道:“果真二爷今日吃饭比头里格外香甜,再添一碗不妨。二奶奶一碗还没有完,二爷倒吃过两碗。这么样吃,好像一个人。”宝钗问:“像谁?”麝月大笑道:“像!像!”宝钗道:“到底像谁?你怎么这样傻笑?”麝月道:“像那母蝗虫。”说的大众都笑了。宝玉道:“我只吃了三碗饭,没有吃一个老母猪。”便趁此学着刘老老,鼓着腮帮子对了宝钗。宝钗看见,一口饭喷的满桌,放下筷子,只管[摸]鼻子里的饭,‘一面笑说:“你还是这么混闹,笑死人。”宝玉道:“因为你这些时闷的慌,所以凑个趣儿,给你开开心,还不好吗?”丫头们笑的摇头摆手,也有笑弯腰躲出去的,也有握着嘴的。秋纹道:“究竟二爷方才这样儿,不过有趣,那里像刘老老那个鬼脸儿,奶奶倒笑的受不住了。”宝钗道:“这样儿原也好笑,因瞧见这个样,想起刘老老那个样儿来了,你说可要笑坏人?”于是大众又笑了一阵。袭人送上一碗芳香浓热的普洱茶,宝玉喝完,亦笑着出去了。贾母饭后邀了薛姨妈斗牌,宝钗请过晚安,牌局散后回房。
  宝玉一团高兴,里外请了安,即便回来。其意原是一心注定黛玉生连死结,念念不忘,今得回生,仍与黛玉践盟,生平之原已足;又经娶了宝钗,可谓陇蜀兼得,欣喜非常。且其意中,黛玉、晴雯之外,再算宝钗,已得成婚,正偕伉俪,前几夕,因病重,。与宝钗隔房安宿,今病已愈,当效于飞。吃饭已同笑谚,晚间进房,便对宝钗道:“姊姊,今夜你合我一块儿睡罢。宝钗道:“我还在里间歇,叫袭人姑娘伺候你。”说完,即往里间去了。宝玉一团热兴,如浇了冷水一般,只得长叹一声,高吟道:“辜负良宵春漏永,合欢人睡独眠床。”无精打采,只得叫袭人伏侍睡下。
  宝钗之意,因宝玉新愈,须当养息,即与同眠,恐不合贾母、王夫人之意。只顾自己沽名,怄了宝玉。转念一想,又反后侮:成婚既已多时,宝玉现愈,共枕同衾,乃是正理。不该拒绝,致使他长叹讴吟,这两句中大有怨意。因此展转反侧,不能安卧。
  宝玉睡了一会,要喝茶。袭人端了茶来,宝玉将袭人的手一捻。袭人会意,面上陡生红晕,低低说道:“安静的睡罢!不要闹了。”宝玉回生后,精神充锐,想与宝钗燕好,不意宝钗见拒,当此婚期,春心难按,附在袭人耳边,说了几句。袭人欲去自携卧具,宝玉道:“不用自己抱被,快些来,合我一被就是了。”于是两人同眠鸳枕,并赴阳台,恋探亢久,旧谱新翻,乐莫名状。袭人’原是宝玉的开山祖师,今又做了宝钗的替身行者。
  里间宝钗尚未睡熟,凝神静听。忽听宝玉道:“到底是你疼我,比别人不同。”袭人低声道;“说轻些,仔细人听见。”那知宝钗已听明白,‘细想:“宝班的心,全在林妹妹身上,我合袭人的分儿尚不及半。’他与袭人素常亲密,我再不及袭人,还算什么呢?”又想:“既作夫妻,房帏之间,何必拘泥。须假以辞色,庶不失相睦之情。”想到此间,面红耳热,心中忐忑。朦朦胧胧,睡不到一刻,天已大亮。忙起来梳洗,犹忆夜里的事,呆呆坐着出神。不轻防宝玉已经起来,走至里间,叫声:“宝姊姊。”宝钗未及答应,宝玉疑其不理,急回身走了。宝钗并非不理,因出神答迟之故。那知宝玉因昨夜拒却一层,心中存了芥蒂,疑到宝钗不理他。宝钗见宝玉疾忙出去,心里着实难过,梳洗后往贾母处请安。邢、王夫人等也来了,大家说些闲话。摆饭之时,宝玉来到,忙说饿了,就在贾母处吃饭。
  忽见贾琏喘吁吁的跑进来,贾母等吃了一惊,及到跟前请了安,一面说道:“老太太、太太!大喜呀!老爷升了太常寺卿。”王夫人问是那里的信,贾琏道:“珍大哥在里头得的信。皇上因为老爷系勋臣后裔,为人谨慎,恐于外面吏治不能熟谙,适遇太常缺出,即着老爷补了,其江西粮道另放别人。”凤姐道:“达两天灯花结穗,早晨喜鹊叫得热闹,原来喜事重重,老祖宗又要给大家喜酒喝了。”贾母道:“往后的喜酒多着呢!你只小心些,不要喝醉了,又到屋里去,碰见混帐的媳妇,发了醋意,打得平儿叫屈。”说得满屋人大笑。凤姐道:“老祖宗一开口,都要沾着我。”正在谈笑,外面吵吵嚷嚷报喜,各处亲朋闻信,道喜的连连不断,开贺一事暂且不表。
  却说宝玉一心记挂着黛玉,逛到园中,听见个妈子说道:“潇湘馆的门实在难打,站了半天才开。”宝玉问道:“为什么关的?”妈子说:“二爷还不知道,自从林姑娘回了过来,馆门天天关着,里头又锁了。咱们买了东西送去,开门接了东西,马上又关了。”宝玉听说,心里想道:“林妹妹合我将近成亲,因此害燥,不肯见人。别人还肯见,独我去必不肯见,只怕连门都不肯开,不如不去罢了。”无奈心中念念不忘,闷闷的走到袭人房中,躺在炕上出神。袭人托着个缕金丝小茶盘,放着碧玉盖碗,一个紫金大匙,忙送到宝玉面前,碗内盛着莲粉冰燕羹。宝玉道:“我不饿。”袭人道:“你早晨匆匆出去,没有吃这羹,这会儿很该点补点补。”宝玉吃了一半,余的叫袭人吃。袭人让道:“昨夜劳了那一夜,你都吃了罢。”宝玉道:“你爱恤我,我也要疼你。你若不吃,白辜负了我。”袭人只得吃了,含笑说道:“谢谢二爷。”宝玉道:“且慢着!这几夜我还要着实疼你,拢共拢儿谢罢。”袭人瞅着宝玉道:“一两夜还使得,尽管歪缠,身子不要紧吗?”
  宝玉心中忽然触起一事,急忙又出去了。原来宝玉心里总撇不开黛玉,想了个主意:林妹妹虽不肯见我,我就站在门外,叫紫鹃来问问,也该使得。便一直跑到潇湘馆,在门上轻敲几下。里面妈子问:“谁打门?”宝玉道:“是我。快叫紫鹃姊姊来,我合他说句要紧的话。”妈子道:“紫鹃姑娘正伺候林姑娘,有要紧的事分不开身。再林姑娘早已吩咐过:‘若是宝二爷找紫鹃姑娘说话,不许开门。”宝玉听说,又急又闷:“怎么?林妹妹合我恼了吗?”无精打采回到书房,躺着看书解闷,这且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