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复梦

  婉贞道 :“很好。我就进来。”梦玉站起身来说道 :“你梳完头就去,我还要到别处走走呢。”婉贞点头。梦玉出了周家,又到李家的房门口,叫道 :“嫂子,我去了。”李家的忙叫道: “进来歇歇儿去。”梦玉答道 :“再来瞧你。”说着,出了院门,东弯西转,在这些各院子嫂子们、姑娘们处处走到。然后走出崇善堂,拣直进了意园,穿花拂柳来到绿云堂。松大人刚洗完了脸,梦玉走到面前跪下请了安。松柱连忙扶他起来,问道:“回来还不乏?”梦玉答道:“不乏。”松柱正要闲话,只见门上李福进来回道 :“丹徒县赖太爷禀见。”松柱道: “请在二米堂坐罢。”随即赶紧出去会客。梦玉辞过,出了 园门,走敬本堂。在两边院子的清客、杂务、琴棋书画各位师爷先生房里都回看了。走出春晖堂,到了茶厅面前,查、槐两管家俱在那里站着。梦玉走上前去问了好,家人们拉进牲口来,服侍大爷骑上马。槐大吩咐,多着几个跟大爷去,各处一转就回来,不要耽搁。众人齐声答应。
  梦玉的马出了二墙门,那些闲散家人们都站在两旁,请大爷安。梦玉在马上欠身答应他们。其余跟出门的上了牲口,前后围着,穿街过巷。凡是祝府的各当各铺,不拘是那位老爷的,都遍处走到,回看了他们。来到西门大街上,梦玉吩咐到鞠太爷家去,众人应了。走不多路,纷纷下了牲口,扶着大爷下来。
  家人们忙去打门,打了半日,里面一个蓬头黄发的小子出来开门,认得是祝大爷。梦玉拣直进去,见秋瑞小姐坐在台阶上洗衣服;穿着件细白布衫,月白夏布裙,青布小弓鞋;头上挽着云髻,插着一枝银扁簪。梦玉赶忙请姐姐的安,小姐连忙站起来,扶住问道 :“兄弟,你好!几时回来的,道儿上不辛苦啊 ?”梦玉道:“承姐姐问兄弟好。师母呢?”小姐道 :“在堂 屋里。”梦玉进去,见鞠太太穿着葛布衫,蓝夏布裙,靠着桌子拣芹菜。梦玉跪下请安,鞠太太忙叫道 :“姐姐快扯他!我 手脏。”小姐连忙过来扶住。梦玉走在太太面前问道 :“师母 好!”太太说 :“我好。你去了这几天,我很惦记着。后日是 老太太的大庆,我同姐姐是要来拜寿的。原想着明儿是寿日,就该去,因你姐姐的姨娘是我请他看屋子,他要明儿晚半晌才来,我也只好后日到你们那里去。我明日先叫你姐姐去拜寿罢。”
  梦玉道 :“今儿是芳芸姐姐生日,我们大家公分。我的意思 要请姐姐今儿去,大家热闹热闹。我替姐姐出上个分子。”鞠太太道 :“也罢。姑娘,你依着兄弟,今儿就去罢。”秋瑞小 姐想了一想,说道 :“使得。你先回去,我就来。”梦玉欢喜 之至,连忙说道 :“我家去打轿子来接。”小姐应允。梦玉欢喜道 :“我也不坐了,家去等着姐姐。”说毕,辞了鞠太太就 走。鞠太太再三留住喝茶,他头也不回,一直出去了。小子赶忙出去关门。
  梦玉到了外面,家人们扶着上马,众人依旧围着。不多一会到家,进二门下了牲口,对着查大说 :“鞠小姐要来,就将 东大奶奶的轿子去接,多派几个人去伺候,要紧,要紧!”查大道 :“大爷请进去,我立刻差人就去。”梦玉又再三嘱咐了 几句,就往夹道里一直进去。到了垂花门,又想起方才帐房里的傅老爷、何老爷那里忘了去答拜,从新又走出忠恕堂,到西边院里答拜了两位老爷。折转身来,飞跑进了垂花门,见过查、槐两位大奶奶,然后进去。正一路跑进景福堂,才转入屏风,谁知里面一人跑了出来,与梦玉碰了个满怀,两人几乎跌倒。
  不知那人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回 俏姑娘甘心冷淡 冷小姐羞对荷花

  话说梦玉正走到景福堂围门后,不防里面跑出一人碰了个满怀,几乎跌倒。梦玉一看,原来是巧儿,笑问道 :“你慌慌 张张到那儿去?”巧儿应道 :“姑娘差我到六如阁对老安、老 常说,佛前点上香烛,姑娘要去拜佛。”巧儿说毕,匆匆而去。
  梦玉转出卷棚走上甬道,瞧见怡安堂前两边栏杆上,俱是艳妆浓饰,锦簇花团,左右回廊下,袅袅翩翩,往来络绎。那些人瞧见大爷,用手乱招。梦玉赶忙来到檐下,见四位姨娘同各堂执事姑娘及周惠的女儿婉贞、杨华的女儿雪姐、金定的女儿美儿、陆进的女儿莲儿等站在一堆。梦玉不知同谁说话才好。陶姨娘道 :“奶奶们刚才进去,你也快去,请过安让咱们见个面, 要去介寿堂回话。老爷在介寿堂请安,快下来了。”梦玉点头上去。
  祝府的规矩每日早晚两次请安,都在卷棚下两边会齐。先是梦玉夫妻三人见后,才是姨娘们同执事姑娘见太太,回话已毕,才去介寿堂请安。这是一年四季一定而不可移的规矩。此时地桂夫人才用过点心,海珠姐妹上去请安。梦玉正赶上,以此姨娘们催他进去。梦玉走进怡安堂,到里间碧纱内,见海珠们站在两旁。梦玉上前跪下请安,桂夫人问 :“你见过松大叔 没有?”梦玉答道 :“都已见过。”又回 :“看了各位先生、师爷,各铺的伙计也全已回拜。转到师母家请安,师母同姐姐都说,请老太太、太太的安,一会儿姐姐就来。”桂夫人道:
  “正要想着请去。怎么师母今儿不来?”梦玉道 :“要请人来看了家,才能来呢。”桂夫人点头,吩咐 :“往介寿堂去罢。”海珠等答应,三人退了出来。
  姨娘们一齐进去请安,回了各人应办的事务,应发应驳的款项,一件一件请太太示下。各人回事已毕,陶姨娘回道 : “今日丫头们公分给玉大爷洗尘,在秋水堂,叫瑞宁班进来唱 几出戏,求太太恩典赏半天假。”桂夫人笑道 :“你们也会乐, 吃个哑酒儿罢,还要唱戏!”朱姨娘笑道 :“明日是芳芸的生 日,今儿顺便替他做生日。”桂夫人点头笑道 :“准你们半天 假。”李姨娘道 :“素兰病重,难以办事。凝秀堂事务最繁, 求老太太同太太恩典,调一个能干人去才好,还要求多派一个才办得下来。现在是老太太的大庆,事务更多。”桂夫人道:
  “一会儿回老太太,必得派人才是。”众人答应,出来伺候太 太到介寿堂去。姨娘、姑娘、丫头们跟了三四十个,就像碎锦流霞、彩云香雾。不多会,来介寿堂。
  祝筠已往承瑛堂去看兄弟。桂夫人走到檐下,值日丫头启帘伺候,桂夫人进去。老太太坐在纱外间,向石夫人问三老爷的病势。桂夫人上去请过安,同石夫人见礼,问道 :“三兄弟 好些吗?”祝母道 :“你三妹子正在这儿说,昨晚很安静,今 儿早上欢天喜地的很有精神,还嚷着要到这儿来呢。”桂夫人笑道 :“这真是老太太的福气,佛爷保佑,从此一天一天的就 好了。本来瞧着三兄弟那个样儿,不像没有寿的。不过是年灾月晦病这一场。”祝母点头叹道 :“想是神佛可怜我这条老 命,叫三小子病好也未可定。你们坐下,让孩子们好坐。”桂、石两夫人就在榻前对面坐下,梦玉三人坐在背后。众丫头各送香茶,祝母用茶已毕,姨娘、姑娘们上来请安。
  祝母笑道 :“婉丫头也搅在这一堆里,走过来我瞧瞧,今 儿为什么打扮这样体面?”婉贞走到老太太面前,桂夫人笑道:
  “他们今儿出分子呢。”祝母问 :“那儿去出分子?” 桂夫人答道 :“他们今儿公分给梦玉洗尘,顺带着替芳芸做生日。” 祝母欢喜笑道 :“也不带我出个分子,我竟不知道芳芸是今 儿生日。”石夫人道 :“芳芸托老太太洪福,是明日生日。因 明儿是老太太的寿日,他们没有空儿,以此挪到今儿。”祝母笑道 :“他们鬼鬼祟祟的倒会热闹,是怎么个公分?说给我听 听。”陶姨娘回道 :“老太太一席,老爷、太太一席,三老爷、 三太太一席,都摆在承瑛堂,请老太太同老爷、太太就着三老爷去热闹。丫头们都在秋水堂,求老太太的恩典,赏半天假。
  早上是面,晚上酒席。叫了瑞宁班进来唱两出戏。”祝母乐的哈哈大笑道 :“真热闹,真会乐。老爷今儿请松大老爷呢,那 里还有空儿来吃面?咱们上房只要一桌,摆在承瑛堂就是了,要三桌四桌的干什么?但是不出分子, 也没有白吃你们的道 理。”朱姨娘笑道 :“丫头们都是受老太太的恩典,沾老太太 的福气,比老太太赏的分子还多还大呢。”祝母笑道 :“朱丫 头倒会说句话。既这样,今儿竟放你们一天,尽着你们去乐一乐。婉丫头也去罢,别耽搁你们吃面。”桂夫人站起来回道:
  “媳妇还有事回老太太。”祝母问 :“什么事?”桂夫人道:
  “据李姐儿说,素兰患病,一时难以就好,近来很支持不住。 凝秀堂事务又繁,他实在勉强不来,禀请告病调理。求老太太恩典,另调一个顶补,李姐儿忙不过来,求老太太格外添派。
  见那素兰就是不病,也是风吹得倒的,再兼有病,如何办得下去?”祝母道 :“我也想,李丫头同陶丫头都现在带着身子, 往后一天一天的辛苦不起,连陶丫头那里,也得添派一个才好。
  既是这样,吩咐将介寿堂、怡安堂、承瑛堂三处的丫头,除了芳芸外,都叫来等我斟酌。”听差的嫂子们答应,分头去传,不一会儿到齐,上来请安,一溜儿站着。祝母将他们瞧了几眼,说道 :“素兰这一缺,给了兰生去顶补罢。”桂夫人道 :“太太调的很好。”祝母道 :“还得添派一个,也必得能干些的 才好。紫箫、书带、三多、如意这几个孩子都能干出色,只是书带现在三老爷那里,少他不得,难以调动。罢呀,竟将紫箫添派在凝秀堂,如意派了集瑞堂,都倒相宜。”桂夫人、石夫人同声说 :“这实在老太太的眼力不错。”祝母笑道 :“竟是这样定罢。等我将这些无事丫头挑两个补他们的缺,再去上档子交代。”桂夫人们答应,吩咐将十五岁以上的效力丫头传来候挑。
  只见紫箫走到老太太面前跪下说道 :“丫头蒙老太太高 厚恩典,派在凝秀堂办事,自当勉力报效,但是丫头才具平常,不胜繁任,今情愿同书带对调。三老爷病中服侍及一切饮食药饵,丫头自问实能尽心伺候,断不叫三老爷动气。”祝母听他这番说话,心中想道 :“三小子病中肝火甚旺,一点半点的就 动气。紫箫这孩子人很伶俐,他去倒很合宜。人家都要想着往旺处飞,谁肯到三老爷那冷淡处去巴结?这孩子不嫌冷淡,情愿去出力,怎么不叫人要疼他?”祝母想着心酸,不觉眼圈一红,说道 :“孩子,这是你情愿,不要勉强。”紫箫道 :“这是丫头一片至诚,并不勉强。”祝母点头叹道 :“很好。你果 出至诚,我自然疼你。就将书带调派凝秀堂,紫箫到承瑛堂去。”
  桂夫人、石夫人都答应了。紫箫叩谢老太太,又给桂夫人、石夫人磕头,退了下去。
  兰生、如意、书带上来叩谢,也给两位太太磕头,媳妇们带着十五岁以上的丫头共三十七个,分作三班上来磕头,分开两旁站着。老太太瞧见头一班第三个,生得很端庄富态,穿着件旧绿纱衫,青纱裙,不像个丫头气慨,问道 :“你叫什么名 字?”那丫头走上前来,跪下回道 :“丫头叫双庆,原在绣花 处当差,去年蒙老太太恩典,拨在芳芷堂学习。现年十七岁。”
  老太太点头,望桂夫人们道 :“很去得。”两位太太答应: “去得。”老太太命他另站一边。又看第二班的第五个,穿青 纱衫子,松花纱裙,瓜子脸儿,俏白麻子,高高身材,也有个十七八岁年纪。祝母用手指道 :“你叫什么?今年多大?”那 丫头忙赶过来,跪下回道:“丫头叫长生,现在绣花处当差,今年十六。”祝母点头道 :“去得。”长生站起,同双庆站在 一处。老太太又看那第三班的头一个,生得粉团脸儿,杏眼桃腮,颇有丰韵;穿着淡黄衫子,月白纱裙。祝母看了十分中意,对着桂夫人、石夫人道 :“那三班的头一个好,就是他罢。” 两位太太都道 :“很去得。”那个丫头忙过来跪下道 :“丫头叫江苹,今年十七,现在怡安堂当差。”老太太道 :“就是他 们三个罢。长生补了如意的缺,双庆补了兰生的缺,江苹补了紫箫的缺,书带派凝秀堂,如意派集瑞堂,你们去上档子,各人去交代执事。”众人答应,纷纷出去。
  只见芳芸进来给老太太同两位太太磕头,祝母笑道 :“好 孩子,今儿众人给你做生日,我还没有出分子。听见说还要请咱们吃面呢。”芳芸道 :“丫头蒙老太太豢养深恩,二太太、 三太太的教训抚育,丫头就粉骨碎身,亦难图报。”说着,流下泪来。祝母们笑道 :“傻孩子,今儿是你的好日子,欢欢喜 喜的,我要到承瑛堂去吃面,他们等着你拜生日,快去罢。”
  老太太一面说着,同两位太太起身,往承瑛堂而去。姨娘、姑娘们先到怡安堂卷棚下,给那新得差的道喜。姑娘、嫂子们围着一堆,将几个新调姑娘应接不暇。
  梦玉坐在栏杆上闷闷不乐。紫箫瞧见,故意搭讪着说话,在他手上捻了一下,拣直走进自己屋里去了。梦玉脱身跟着来到屋里,紫箫拉在身边笑道 :“你怪我到承瑛堂去,你心里有 气不是?”梦玉撅着嘴,一声儿也不言语。紫箫将他抱着,脸贴脸笑道 :“傻兄弟,我今儿调到承瑛堂去,这身子才是你的 了。怎么这样糊涂?”梦玉猛然省悟,不觉转愁为喜,抱住紫箫叫了几声“知心的姐姐”。紫箫道 :“这才有二分工程要我 去做,我有一句话照会你,一会儿吃面、吃酒、看戏,你总不用管我,随我自来自去。我从今日起,要下死工夫拼着命,才能够遂我同你昨夜灯前之约。”梦玉听说,两眼通红道 :“姐 姐,我将来何以报你?”紫箫笑道 :“傻兄弟,我同你说什么 报不报,只要遂得我心愿,也就同修行成了正果一样。你以后不要来缠我。要紧,要紧!”梦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