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本水浒传水浒忠义志传


  宋军日夕攻打,城上每每将木石火炮打下,不能近前。将困二十余日,无计奈何。宋江见攻城不破,又值春雨,地营湿气,人马生病,甚是忧闷。与吴用商议曰:“只此孤城,尚攻不破。”吴用曰:“秦州地势原来春秋时山河险固之地,城郭坚完,粮草积多,此贼恃以坚守,故此难破。”公孙胜入营中对宋江曰:“仁兄有计攻秦州否?”宋江曰:“正忧无计。”公孙胜曰:“贫道略施小计,使三个秦州一攻而破。”宋江问曰:“愿闻其祥。”公孙胜附耳密言:“如此如此。”宋江听罢:“此计大妙,必定成功。”即日传令,教各门军士将干柴乱草堆积于城门一般高,准备火攻,只留北门不烧,与贼人走。再令凌振城下安排炮架,以候施放火炮。择定十二月甲子夜举火,不许违悮。各门都去准备,依计而行,只候举火。公孙胜临夜登城,披发仗剑,步罡祭风,将次二更,只见东南风起,即令人报知凌振,放起号炮,那炮响处,城震山摇,东西南三门火起,风从火起,火称风威,照得满天通红。有诗为证:

  炎炎烈熖照乾坤,火称风威此夜焚。
  妙筭神机谁可及,当时法术羡公孙。

  城中听得外面炮响连天,又见火光照耀,守城军各奔回看家。柳元卿入宫报知,王庆心慌,轻身走出,只见东西南三门,俱各烧毁,惟北门无人守把。王庆披挂上马,同太子、亲属、随从官员开北门,望沙漠逃走。汪太史开西门,放宋兵杀入。宋江等大队人马都入秦州,军将抢入王庆宫中,收拾器仗,金银宝贝无数,侍从嫔妃共计二百余人。

  是时,天色微明,宋江出榜安民,令人救灭各处火。众将请功已了,宋江计点将士,折了相士成、胡远,皆中矢石而死。汪太史俯伏帐前请罪。宋江扶起曰:“曾有百姓称说,太史屡劝纳降不从,致有今日之败,况公又有献城之功,虽有前罪,足可赎矣。”汪太史再拜称谢。宋江闻知王庆夜开北门,带领侍从投奔胡地,即令花荣、秦明、林冲、関胜、呼延灼率铁骑一万追袭,务要生擒王庆。

  却说王庆等走出秦州,行了一夜,人困马乏,各在乡村掠食。王庆与潘致忠、柳元卿等二百余人,歇下草坪{驲},安锅造饭。王庆见了汪汪泪下,与众曰:“今日囯破家亡,随从精兵猛将不留一个,是我该灭之日,你众斩吾首级,献与宋江,以保众之难。苦苦恋我,有何益也。”柳元卿曰:“主公勿忧,今日跳出龙潭虎窟之中,前去胡朔一望之地,投胡主借兵再来报仇,复兴王业。我众人生死决不相离。”说犹未了,只见后面旌旗蔽日,人马赶来,众人大惊,叫声:“快走!”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折将七员:宗得真、范蕳、于茂、司存孝、洪资、相士成、胡远。


注:
洰:李郢诗中作“但”。
熖:同焰。
焇:本同“销”,后文为“硝”。
哾:同啜。
勾:够。
囯:国。
蕳:前文为“间”。




第一百六回 公孙胜辞别居乡 宋公明勅征方腊

  紫宸分玺向西来,胜气威声震若雷。贼寇闻风雄胆落,军民沾德蹙眉开。
  十年细柳千年慕,一世甘棠百世怀。也幸功成催促紧,又辞边鄙耀云台。

  话说王庆走到流沙河,望见舡只无数,令人沿河大叫:“秦州兵马特来投降胡王!”哨舡上应曰:“吾等胡地进粮之舡,既是秦州兵马,莫非秦王么?”王庆曰:“正是。”那人曰:“秦王素与我胡地有恩,可作急下舡。”急将舡只撑近岸来,接王庆等众人下舡停当,只见后哨舡头锣鸣,舡上众军乃是卢俊义等,把王庆等捉信细缚了。原来卢俊义、柴进、李应各领步兵,预先将战舡塞断河路,以防王庆走过,等了六日,果然等到。有诗为证:

  忙忙无计走胡沙,胜败兵家事可嗟。
  堪笑狂徒空费力,一时舡上尽遭拿。

  卢俊义等绑綑王庆登岸。花荣、関胜追兵也到河口,见捉下了王庆,不胜之喜,与関胜等合兵一处,把王庆众人解赴秦州,来见宋江,即将王庆走来事,诉了一遍。宋江大喜,传令把王庆用囚车解京,其余侍从人员,斩首悬挂四门示众。宋江平复淮西,将王庆建造宫殿,悉行拆毁,设下太平筵宴,犒劳军将。已毕,令孔目裴宣录了各人功绩,以候升赏。

  次日,宋江、卢俊义与众将商议班师。吴用曰:“秦州又近胡地,兄长可令人镇守,然后回军,可保长久。”宋江曰:“汪太史深有智谋。”即召来见,委以镇守秦州之职。汪太史曰:“既元帅有命,安敢推辞。再求一人相助.”宋江曰:“就着苏应时与你同守。”汪太史拜谢领命。军中事务,调拨已定。宋江把王庆父子解京,回军来到洮阳,孙立、宣賛、郝思文、韩滔、彭玘等一十五员将,出郭迎接入城,委本处得力军官镇守洮阳。与孙立等合兵一处,回到凉〖梁〗州,朱武、董平、杨志等接见,令人报知张招讨。吴用劝宋江留兵镇守,宋江遂留步兵一万,同刘衡都监镇守。即离了梁州,来到石祁城,张招讨出郭迎接。宋江即忙下马,张招讨亦下马相见,二人并马入城。张招讨曰:“恭贺将军又成大功,实乃朝廷之福,生民之天也。”宋江答曰:“小将征河北回来,又闻诸将奉上勅命,再讨淮西,临阵冲突矢石,为国亡身,不想众将折去一半,使宋江无不伤悲。”张招讨曰:“诸将为朝廷出力而死,名节显扬,录其功劳,奏与天子,封荫子孙,足可报功,不必深虑。下官之言决不相负。”宋江拜谢。是日,张招讨设宴贺功,尽醉而散。

  宋江停了数日,干完事务,即议面君,来见张招讨。招讨依其言,遂将人马分拨出城,宋江与吴用商议,就在石祁城东门,龙仙观命道士修设大醮,超度阵亡将士三日三夜。完备时,有栢森、卞祥患病不能起行,宋江遂留其子卞江看视医治。有鄂全忠不愿朝京,却来拜辞宋江回乡奉母,宋江苦留不住,多赠金帛而去。后来卞祥病重死在石祁城,其子卞江扶父灵柩归葬,只有栢森不知所终。

  宋江收拾军马,离了石祁城,回到京师,屯军于丰丘门外听候。圣旨即宣宋江、卢俊义面君。天子曰:“卿等远征劳苦,平复淮西寇虏,其功不小,寡人重加封官爵。”宋江奏曰:“臣赖陛下洪福,擒捉王庆,囚槛车中,听候处决。臣此回出征,损将甚多,比征河北、大辽不同,乞圣恩旌奖为国阵亡之将,臣等有淮西一路,经王庆之乱,民不聊生,再乞圣恩免其粮差二年,使逃亡之民得以复业,不胜万幸。”天子闻奏,特命省院官,计议封爵,处决王庆事情,免淮西粮差等项。太师蔡京、太尉高俅出班奏曰:“宋江等功劳甚大,臣等当详议守夺。阵亡之将,量加旌奖,佥录其子孙,各受指挥使之职。宋江、卢俊义权领先锋职分,统率部下,护卫京城。王庆造反,凌迟处死。”天子准奏,设下御宴,赏赐宋江、卢俊义并左右侍臣。有诗为证:

  烹龙泡凤品稀奇,檀板歌喉帝乐时。
  塞上功名诚不易,谁知沉屈烈男儿。

  当日,天子钦赏宋江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疋。卢俊义等赏赐尽于内府関支。宋江等谢恩出到西华门外,上马回到行营安歇。

  次日,公孙胜与乔道清来见宋江曰:“向日本师罗真人分付,令小道送仁兄还京,便回山中学道。今日功成名遂,贫道就此拜别而去,从师侍奉老母,望仁兄休失前言。”宋江见说,下泪曰:“我想昔日兄弟相聚,如花始开,今日分别是,如花残落。乔法师与我相投未久,军中多得先生指教,不敢负汝前言,中心〖心中〗岂忍分割。”公孙胜曰:“若是小道半途相别,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此处非贫道所趋,伏望仁兄曲允。”宋江再三挽留不住,便教设席饯行。众皆难舍,各以金帛相送。公孙胜推却不受,众兄弟只顾打拴在包裹里。公孙胜、乔道清拜辞宋江等,望北去了。有诗为证:

  数年相与建奇功,干运玄机妙无穷。
  一旦思乡归旧德,飘然长往入山中。

  此时又值正旦节,诸官准备朝贺。蔡京恐宋江人等都来朝贺,天子见之必当重用,随即奏闻天子,降下圣旨:只许宋江、卢俊义二人朝贺,其余尽皆免朝。是日,驾坐紫宸殿,百官朝贺。宋江、卢俊义随班侍下,仰观殿上玉簪珠履,紫绶金章,往来称觞祝寿。自天明至午牌,始沾恩赐酒。百官朝散,天子入宫。

  宋江、卢俊义回营,面有忧色。吴用等接着见宋江不乐,众人拜罢,立于两边。宋江低头不语,吴用问曰:“兄长今日朝贺回来,何故愁闷?”宋江叹曰:“我想一生命运,连年平复烟尘,受了许多劳苦,今日连累众兄弟无功,因此愁闷。”吴用曰:“功名分定,不必多虑。”李逵曰:“哥哥好没寻思,当初在梁山泊,不受一个人的气,今日要招安,却惹烦恼。放着我兄弟们再上梁山泊,却不快活。”宋江曰:“这黑禽兽又来无礼,如今做了国家臣子,岂可再复为非。”李逵又曰:“哥哥不听,明日还要受气。”众人都笑,且捧酒与宋江添寿。酒罢各散。

  次日,宋江引十数骑入城,到宿太尉、赵枢密、张招讨各衙门贺节,往来城中,有人报蔡京说知此事。次日奏过天子,传旨教省院出榜禁约:但凡出征官员,许于城外下营,听候调遣,不许擅入城。如违,定依军令。有人迳来报知,宋江转添愁闷,众将得知,亦皆焦燥,各怀怒心。有诗为证:

  圣主为治本无差,胡越从来自一家。
  何事被奸行诡计,不容忠义入京华。

  且说水军头领来请军师吴用商议事务。吴用去到舡中,见了李俊、张横、【张顺】、三阮,俱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俺们建了许多功劳,不见升职。如今反张榜文,禁约我等不许入城。今请军师做个主张。就这里杀起来,再回梁山泊,岂不美哉。”吴用曰:“宋公明建下这般功绩,断然不肯。自古道:蛇无头不行,我如何敢主张。”六将见吴用不肯,忿怒不已。吴用见宋江曰:“兄往常自由自在,众兄弟快活。今为国家臣子,不想到被拘束,弟兄们都有怨心。”宋江惊曰:“必定有人在你面前说甚话来?”吴用曰:“此是人之常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观形察色,见貌知情。”宋江曰:“弟兄若有异心,我当死于九泉之下,忠心不改!”便会集诸将到帐前曰:“俺是郓城小吏出身,犯了刑罪。讬赖众兄弟扶持,尊我为首。今日得为臣子,是乃万幸。朝廷虽然出榜禁治,理合如此。我等军汉又多,倘或因而惹事,必然以法治罪,却又害了名声。如今不许我等入城去,却是万幸。汝众兄弟若生异心,先斩吾首级,然后行事。”众人听罢,俱各垂泪设誓而散。有诗为证:

  堪羡公明志操坚,矢心忠鲠少欹偏。
  不负久奈忠心约,可愧黄泉自刎言。

  宋江诸将,自此无事,并不入城。看看上元节至,东京年例,大张灯火,庆赏元宵。燕青与乐和商议曰:“往年元宵错过,今点放华灯,我两个潜入城中看灯未【便】回。”忽李逵曰:“你们看灯,带挈我去。”燕青曰:“和你去不打紧,只吃你性子不好,惹出事端,正中省院之计。”李逵曰:“吾今不惹事了。”燕青曰:“明日换衣巾,扮做客人入去。”李逵大喜。次日,打扮齐备。不期乐和哄堂大笑与时迁先入城中。燕青洒脱不开,只得与李逵不敢从陈桥门入城,转从封丘门入城。到街坊,听得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丛里,听说评话。正说《三国志》,说到関云长刮骨疗毒故事。李逵大叫曰:“好男子!”众人大惊,都看李逵。燕青慌忙劝曰:“李大哥,你好村!构栏瓦舍,如何使的大惊小怪!”李逵曰:“说到这里,不由人不喝采。”燕青拖扯李逵出了双家瓦,转过一串道,只见一个汉子飞砖掷瓦,去打一家人,曰:“你这厮,二次不肯还我钱,颠倒打我房屋!”李逵路见不平,便要去劝。燕青抱住,李逵睁眼要和他厮打。那汉子曰:“我自和他有帐讨钱,干你甚事。即日跟张招讨下江南出征去,你休惹我。到那里去也是死。要打便和你打。死在这里,也落得一口好棺材。”李逵听罢曰:“却是什么下江南?”燕青且劝开了。两个转出串道,见一个茶肆。二人入店吃茶。见个老者,燕青曰:“请问丈丈,却才巷口一个军汉厮打。说道要跟张招讨下江南,请问端的,哪里去出征?”那老人曰:“如今江南草寇方腊反了,占了八州二十五县,从睦州起,至润州,早晚来打扬州。因此朝廷差张招讨领都督去剿捕方腊。”燕青、李逵听了这话,还了茶钱,出城到营,来见宋江说知:“江南方腊造反,朝廷差张招讨领兵去征。”宋江听了便曰:“我等军闲居在此,不若使人告知宿太尉,保奏我等,情愿再起兵前去征方腊。”会集诸将商议,皆大喜。

  次日,宋江更衣,带领燕青迳入城中,直至宿太尉府内报见,宿太尉曰:“将军何事更衣而来?”宋江曰:“近日省院出榜,但凡出征官,不许擅自入城。今日小将私此,听的江南方腊造反,占住州郡,擅改年号,早晚渡江,来打扬州。宋江等人马久闲在此,情愿部兵,前去征剿,尽忠报国。望恩相保奏。”宿太尉大喜曰:“将军屡次为国为民,有何不可。将军请回。来早奏知天子,必当重用。”宋江辞太尉回营。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披香殿与众文武正说江南方腊作反之事,天子曰:“已命张招讨、刘光世二人,未见次第。”宿太尉奏曰:“方腊既成大患,陛下已命张刘征讨,再差宋先锋为前部,必成大功。”天子大喜,随即宣宋江、卢俊义到披香殿,勅封宋江为平南都总管,卢俊义为兵马副总管,平南副先锋。金带一条,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疋,彩縀二十五疋。其余正偏将佐,各赐縀疋银两,待有功効,并前功授官爵。宋江、卢俊义领旨,正要出朝,皇上又曰:“闻卿数内有个能镌玉石印信的金大坚,再有个能识良马皇甫端。留此二人,驾前听用。”宋江、卢俊义承旨谢恩,两个并马而行。出得城来,只见街市上一个汉子,手拿着一件东西,两条巧棒,穿了索,以手牵动,那物便响。宋江唤汉子问曰:“甚物?”对曰:“胡敲也。用手牵动,自然有声。”宋江感而作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