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明代宫闱史
明代宫闱史
遥见青龙舟已迫着了黄龙舟,两只船儿厮并着划回过来。这时舟在水上如同飞箭离弦,眨眨眼已驰到了出发的所在,相距约有十来丈光景,青黄两舟雌雄未判。大家不甘心,狠命向前竞争,两舟此时紧紧相并着。正在千钧一发的当儿,青龙舟上唿哨一声,百十片划桨奋力在水中只几十下,舟身似高山倒泻瀑布银浪光涌,竟飞驰在黄龙舟的前头,超过半只船身。
这时岸上看的人不由得齐声喝采,那掌声和轰雷也似地响起来。黄龙舟上的人都发急起来,但听得一声呐喊,龙船往河边斜泻过去,全身倾翻在湖中。几十名男士都覆在水里,龙舟便头轻脚重骨都都地沉下水中去了。其时青龙舟占了优胜已经停住了,后面的十几艘龙舟也赶到了。大家七手八脚把黄龙船内的众人一个个地捞救起来,幸得他们这班划桨壮丁大都识得水性,倒一个也不曾淹死。只不过船上的花彩等等被水浸过,颜色褪下来,湖水都染红了。
那天的竞渡,知县太太领了家人雇了一只大船在湖边泊看。船头上设了一把太史交椅,、那位太太端坐在船上瞧看。
一班划龙舟的认得是本县的县太太也在那里,大家格外划得有??。青龙舟胜了黄龙舟,几十个壮丁得意洋洋地向知县太太讨赏。那位太太吩咐仆人,每名赏给白银五钱。青龙舟上的人得了赏钱,自然欢欢喜喜地去了。
不期黄龙船上的众人因争不着锦标,反把船都翻了,心上已有些气愤。又见青龙舟上得着赏金,越发觉得不快活。一唱百和将青龙船上的人拦住了,定要和他们分肥。青龙舟上的壮丁本来是无业的游民,多是巴有事愁太平的一类人物。忽见黄龙船上来与他们为难,怎肯低头忍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斗起劲来,三句不是路拔出拳头便打。街上瞧热闹的人,怕事的纷纷走避,唯有那些店肆他们是走不了的,深恐他们打起来,忙上前去竭力地解劝。
打总算停止了,大家互扭着到县太太的船上来评理。众哄着拥上船去,轰隆地一声响,把县太太的坐船踏翻。太太和家人仆婢都跌入水中。岸上立着保护的差役连连喝着叫救人,一面将为首厮打的人锁了。众人把县太太救起,已是浑身淋漓似落汤鸡一样了。况这位县太太又胖得了不得,五月里的白罗衫子被水湿透了,都贴牢在肥肉上,翘起着一双乳峰,真是好看煞人,引得看热闹一班无赖哈哈大笑。县太太涨红了紫膛脸儿,几要没地自容了。亏了衙役去唤了几乘小轿来,那县太太踉踉跄跄地上了轿,丫环、仆妇坐轿在后,蜂拥着去了。还有衙役们将肇事的游民锁着,带往县署中去不提。
再说唐寅看了一会龙舟,负着手在河沿踱了一转,觉得薰风拂拂吹人欲懒,心上很是没趣。正要去找文征明、祝枝山等,才回身走得几步,突然空中坠下一样东西来,拍的打在头上,甚是疼痛。便抬起头来要待发作,只见朱楼数幢、碧窗半掩,窗沿上凭着一个美人儿,秋波盈盈地睨着唐寅嫣然地一笑,就缩身进去了。
唐寅被她这一笑,愤气早已消得无影无踪。又觉得那美人十分面善,蓦然记起那天虎丘的美人,还不是她是谁?再俯身看那地上掉下来的东西,却是一柄牙骨锦云的折扇。扇上题有诗句,簪花妙格,书法非常的秀媚,分明是闺中人的手笔。那一面画着一幅晴云岚霭,上款是“眉云大姊雅正”,下款署着“妹丽云绘题”。那画儿虽不见得好,笔法却含有古意。唐寅是个中能手,自然判得出好坏来。他方在把玩得爱不忍释,陡觉衣袖上有人轻轻地牵了一下,唐寅回过身来,见是一个双髻垂发的丫环,粉脸微泛红霞,掩口微笑道:“咱们小姐拜上相公,适才得罪了尊驾,甚是惭愧,那把扇儿可否赐还了?他日自当相谢!”唐寅听了那丫环的说话伶俐、珠喉清脆,不由得暗暗羡慕道:“强将手下无弱兵,主人是天上仙眷,侍儿自然是人间尤物了。”想着便笑答道:“你们小姐贵姓?”丫环道:“姓徐。”唐寅笑道:“这扇儿上的题款可是你家小姐的芳名么”?那丫环微微把脸儿一侧道:“闺中人的名儿咱不便对相公说,相公也不必问她。”唐寅笑了笑,收了扇儿,将自己的一柄换给了她。那个丫环持着扇儿匆匆地去了。唐寅昂了头儿向窗上望了一会,不见美人的影踪。回顾河畔绿水茫茫泉声杂沓,便点头叹息,徘徊半晌玉人杳然,只得一步懒一步地自回。
不到半个月,这河隔岸小楼一角,双扉对启,一个少年的土人不时倚窗流览,江上帆影扶疏,水鸟往来掠着湖波。那士人忽然伏案吟哦,很觉自得。
每到月上黄昏,便焚起云檀盘膝抚琴。一阕未终对楼碧窗呀的开了,一个雪肤花貌的美人似借着玩月,来听士人的抚琴。
那士人见了美人,不由地心花怒放,施展他平生的本领,格外弹得好听,真是琴韵悠扬令人神往,大有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概况。
这弹琴的士人不消说得,是六如唐寅了。那个美人,不是徐家的眉云小姐是谁?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光阴流水,转眼深秋,篱边黄菊落英,江上的英蓉隔岸。这个时候,吴中的士大夫多往胜地看花,携榼高会、任情题咏、互相唱和。唐寅也邀着文征明、祝枝山、徐昌谷等一班人终日玩山游水,到处吟诗留句。一天黄昏,唐寅方从文璧那里豪饮归来,微带醉意,忽见那天索扇儿的小鬟笑嘻嘻地走过小桥来,到了唐寅的小楼上,把个纸封儿望着桌上一丢,格格笑着飞般地下楼去了。唐寅把纸封折开来瞧时,却是一张紫兰花的涛笺。笺上书有词儿两阕,左边的角上写着“求正吟坛”四字,字迹娟秀,尤令人可爱。
唐寅便把词儿朗声诵读道:碧窗秋露冷如冰,素月半帘明。白云依旧,夜色凉深。何处步云行?虫声懒,草霜轻,不胜情。湖畔琴韵,楼下吹箫,梦回乍醒。诉衷情人生悲秋无限,韶华去难见。山水重重,遥瞰天远。院落沉沉,人声寂寂,图书仙馆。叶凋残萧瑟,柔情似水,佳人肠断。撼庭秋唐寅读罢,点头自语道:“词虽做得草率,还不失初学的门径。待俺也书一阕答她。”就提笔写道:绿窗朱户,小楼听微雨。意无聊,炉火温香醑,江边候信潮。花香含粉黛,寒雨打芭蕉。清深有谁知?恨迢迢。女冠子睛窗明,绿杨前,倚花边。燕掠水,日如年,风袅袅,香阵阵,望婵娟。花儿好,满庭院,蝶流连。山起云,柳锁烟。
松涛急,湖水碧。不尽言三字令唐寅写完,仍把原封封固了,等那个小鬟来取。第二天的晚上,那小鬟果然来了,笑着问:“词儿可曾改好了么?”唐寅也笑道:“早已封好了,不过俺的文字很粗俗,请你们小姐莫要见笑!”说着把纸封递给她。那小鬟也不回话,只向着唐寅的手里攫了纸封,下楼渡过小桥去。
从此以后,那小鬟做了牵线的红娘,这样的朝往夜来,眉云小姐的香闺中渐渐有了唐寅的足迹。从前的琴音吟声都是隔河相应的,现在却是一对璧人并肩倚窗对月唱和了,其时无限的快乐也就可想而知。
不图好事多磨,徐相国打发家人来接着进京。魏夫人忙着收拾东西,那位小姐却和唐寅在那里分别。两人依依不舍,相对着涕泪纵横,连那个小鬟秋香也在一旁替他们垂泪。唐寅和眉云小姐正哭得伤心叹绝,忽然魏夫人走进绣房来,吓得眉云小姐花容失色,唐寅更是无地自容。两人不约而同地齐齐跪在魏夫人面前,把个魏夫人弄得怔了过去,半晌做声不得。又见眉云小姐哭得婉转娇啼,好似一朵带雨梨花,看了真叫人又怜又爱。魏夫人虽然心上动气,到底是亲生的女儿,膝下又没有第二个人,事到其间,不由地深深地叹了口气,一手把眉云小姐搀扶起来,回头叫唐寅也起身了。吩咐秋香立即送他下楼去,不许在这里逗留。唐寅如逢了特赦的犯人,又似丧家狗般地随着秋香匆匆地下楼。到了楼梯口,兀是回转来瞧那眉云小姐,只见她玉颜带晕,泪盈盈地倚在妆台边只顾俯首弄带。这时的唐寅,真是一步三回顾,心里好不难受。唐寅走后,魏夫人怕眉云小姐郁出了病来,所以并不多说什么,只令眉云小姐赶紧料理好了,准备明日起程。
到了次日,江畔两只青篷的巨艇解缆启行了,正是徐相国的官眷进京。唐寅眼睁睁地瞧着心上人北去,他怎舍得,便待雇舟追踪前往。正值文征明、祝枝山、徐昌谷三个孝廉公进京会试去,四人在一块儿也扬帆北上。不日到了都下,文征明等自去筹划赴试。唐寅一心只有眉云小姐身上,暗暗打探徐相国的私第,在东安门外被他寻到了。但侯门似海,没法可以通得消息。幸得魏夫人相信佞佛,不时带了眉云小姐往各处寺院里进香,唐寅远远地随着,和眉云小姐相逢,大家心中会意,就是不能说话。又经那个小鬟秋香替他们两个设法,偷偷地在相府后花园叙会过几次,终及不来吴中那时的快乐。眉云小姐因此愁眉不展,忧容满面起来。
女孩儿家一到了长大,都该有几分心事的,休说是眉云小姐了。魏夫人知道她女儿的红鸾星动了,便在徐相国面前屡屡提起眉云小姐的姻事。徐相国说:“一时没有相当的人材,且暂过几时再讲。”哪知是年的文征明官星照命,在三千举子中竟占了魁首,又联捷入了词林。少年登第,这得意自不必说了。
那时的老师便是徐相国。
榜发之后,新科翰林都去参谒老师。徐相国见自己的门生一个个是少年英俊,不由得眉开眼笑,私心中就触起了择婿之念。于是送出了众门生之后忙回到内室与魏夫人商量,说起众翰林都是少年高才,尤其是那个姓文的同乡人,更来得才貌双全。魏夫人听了,一口就极力地赞成。徐相国便使人去打探,知文征明中馈尚虚。徐相国大喜,于朝见时在驾前将文征明保举了一下。不多几天上谕下来,授文征明为翰林院待诏,少年学士益显得翩翩风流。徐相国召文征明到了私第,面许婚姻。
文征明不知有唐寅的隐情在里面,见宰相的小姐肯配给自己,又兼徐相国是老师,自然十二分的愿意。
谁知徐相国和文征明师生两人在内堂谈婚姻的事,凑巧被乖觉的小鬟秋香听得了,忙去报告眉云小姐。眉云小姐闻得婚姻两字,先已触目惊心,她和唐寅本早订有白首之约,但在老父面前又不好明言。正在千愁万虑的当儿,听说老父替她择定了佳婿,是个少年翰林,不觉芳心中一动,便搀着秋香懒懒地走下楼来,在屏风背后悄悄地偷瞧了一会,见文征明蓝袍玉带、云锦乌纱,那一种潇洒出尘文采风流的气概正不亚于唐寅,或者胜过几分咧。
大凡女子的心理羡慕虚荣的多。眉云小姐初见唐寅,觉他风仪俊美、举止隽雅,意谓普天下的男子没有比唐寅好的了,以是一意倾心誓必嫁他。如今眼见得那个文征明又胜过唐寅,而且是少年登科。若嫁给了他,不是一位翰林夫人么?眉云小姐一头想着,又偷瞧了几眼,觉得那文征明的品貌真是愈看愈爱看,越瞧越胜过唐寅。又想他外貌这般丽都,内才一定也不差,否则怎样会金榜题名。今世能和这样一个美郎君做夫妇,那才算得不枉一生,也不辜负我的花容月貌了。眉云小姐呆呆地沉吟了半晌,低低叹了一声,仍然没精打采地扶着秋香上楼去了。这里徐相国翁婿两个欢笑畅饮,酒到了半酣,徐相国向文征明索要聘物,文征明从腰间解下一双玉燕渔舟来,很郑重地奉给徐相国。徐相国笑道:“天缘巧合,不可无诗,敢求珠玉一章,以作团圆的预庆。”文征明笑了笑,命家僮取过文房来。
文征明要显他的才学,研墨吮毫,略一思索,便飕飕地写道:珠翠飘灯画小舫,箫声引凤月映窗。
佳酿还须花前醉,玉洁冰清燕一双。
徐相国读罢赞不绝口,忙叫侍婢持向闺中呈给眉云小姐。
过了一会,那侍婢拿了还聘下楼,却是一股羊脂玉的钗儿,晶莹洁白,似汉代的佳品。外有云笺一纸,簪花妙格,书着和诗一章。徐相国和文征明看上面的儿,也是一杜绝一首,写道:碧水舟轻趁急流,十弯九曲落花江。
堤边垂有丝丝柳,系住穿帘燕一双。
徐相国看了笑道:“珠玉在前,献丑极了!”文征明谦逊了几句,就起身告别。
光阴流水,又过了半月。那时的唐寅天天来相国府第中剌探眉云小姐的消息,想俟小鬟秋香出来,趁个空儿和眉云小姐晤会。他对于徐相国把眉云许给文征明的事却一点也不曾知道的。因为这时的祝枝山和徐昌谷会试名落孙山,早已匆匆南归,只有文征明身登仕版。唐寅是个傲骨天成的,见征明登第就有大愿意与他相见。征明所谓贵人多忙,自然无暇去访唐寅了。
这样一来两下里就此隔膜起来,弄得音讯都不通了。
有一天上唐寅又到相国的后园,正见秋香两眼红红地走出来,见了唐寅忍不住流泪满脸的,呜咽得说不出话来了。唐寅忙道:“你怎的这样伤心?”秋香含泪答道:“俺家小姐死了,你不知道么?”唐寅大惊。不知眉云小姐怎样死的,且听下分解。
第八十一回皇帝昏懵三更驾鹤海瑞廉洁两袖清风
满园的梨花都含着悲意,斜阳射在黄墙上惨红如血。被风吹皱的一池碧水,似美人盈盈的秋波含着珠泪要下堕的样儿。
那时秋香颤巍巍地说道:“俺家小姐已于昨天的晚上死了。”
这死字才得出口,把个唐寅听得几乎昏倒在地上,举头瞧那四面的景色,觉得没有一样不可悲的!便很凄惨地问道:“你家小姐怎么死的?患的什么病儿?却死得这样快!”秋香一面弹着泪珠儿,呜咽着说道:“还不是为了你么,否则也不至于死咧。”唐寅惊道:“真的为俺死的么?”秋香叹了口气道:“说起来话长,咱也不愿意讲它,实在也不忍讲。咱的小姐留有绝笔遗书,你自己去瞧吧!”说着就贴身取出一封信儿递给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