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闱史

  宣宗见赵忠实供,那换太子的事是千真万真了,不觉把牙恨得痒痒地道:“这都是你们几个阉奴瞒着朕做的事,还去图赖它什么。”于是唤过内监来,命锦衣卫把赵忠带去,并捕了王永,一并系在天牢里,再行发落。当宣宗责问赵忠时,早有内侍悄悄地去通知孙皇后。孙皇后听说赵忠被谴,不知为着什么事,心里自然有些惴惴不安,一面又私嘱那个内侍再去细细地探听了,立刻来报知。那里晓得内侍才走,宣宗已进宫来了。
  这时孙皇后已迁居在西苑的宝凤楼中,楼凡大小五楹,建筑十分华丽。在胡皇后未废时,宣宗常常同着孙皇后来游西苑。孙后爱那宝凤楼精致,便和宣宗说了,即日就搬过来。
  宣宗其时对于孙皇后正在宠爱的当儿,为了孙后住在宝凤楼的缘故,御驾也时时临幸。后来索性也驻跸西苑,每天就在西苑的宝华殿上临朝。待到退朝下来,便来和孙皇后并乘着銮车同游各处。孙皇后还把这个假太子拥抱在膝上和他调笑。那假太子大约有些儿福分的,所以倒也活泼得很能讨人欢喜。宣宗对着美后娇子,觉得心满意足,不免感想到太后身上里,究属性关母子,便把张太后也接到西苑,住在宁清官。只苦了那贤淑的胡皇后,冷清清地禁在深宫里参佛。偏偏天理昭彰,孙后换子夺嫡的事竟会泄漏出来。
  当下宣宗踱进了宝凤楼,孙皇后领着宫侍香儿忙来接驾。
  宣宗不露声色,把方才的事绝不提起。孙皇后见皇上颜色开霁,心先放了一半,便放出她平日狐媚的手段,竭力奉迎着宣宗;宣宗这番却不比往时了,处处留神察看,觉孙后的待人色笑,处处是假的,又见她那种妖冶的形状,和胡皇后的稳重自持,两下里相较起来,愈显得佻荡轻浮,正是同初宠孙后时,厌弃胡皇后一般景象了。那宫侍香儿进上宝玉膏来,宣宗吃着问:“太子怎样了?”孙后回说:“已和保姆睡去了。”宣宗点点头,笑着对孙皇后道:“朕今夜觉着高兴,和卿去太液池赏月去。”孙后笑道:“陛下记差了,今日是月晦,那里来的明月呢?”宣宗大笑道:“朕倒真个忘了,这样就在澄渊亭上吧!
  ”孙后不敢违拗,即传谕出去,令在澄渊亭上设宴。
  孙后一面重整铅华,领了香儿,陪着宣宗到澄渊亭上来。
  这个澄渊亭的地方,四围是水,只有一条石梁横跨着,下面的河流,由玉泉山引入,经过太液池环绕皇城,再转入沟渠,慢慢地流入海中。在亭上远远地望去,堤岸上一带,绿柳成荫,老槐盈盈,若在暑秀到亭上来游时,真是清风袅袅,胸襟为畅。
  但一过了夏天就不足玩了。那时恰交秋老冬初,金风阵阵,玉露清寒,那澄亭上四面是水,比各处要差两三个月天气,宫里的宫人内监们早去躲在抱膝轩中了,谁到这种地方来吸西北风。以是一至冬天,澄渊亭周围半亩余的地方,竟鬼也没有一个,连守亭的小监知道皇上不会来游幸的了,偷懒往暖热的所在去了。
  这天晚上,宣宗皇帝却拣这样清冷的地方去设宴,不是明明作梗吗?还有那些太监宫人,见皇上驾临,不好不去侍候着。
  孙后同了宣宗到得澄渊亭前,孙后才上石梁,已连连打了两个寒噤。宣宗回顾笑道:“你敢是怕冷吗?快叫她们去取鹅氅来御夜寒。”香儿应声去了,这里宫监们燃起银灯,摆上酒馔,宣宗和孙后对坐了,一杯杯地豪饮起来。不一刻香儿把鹅氅取来了。但见华光灿烂,五色缤纷。原来这袭鹅氅是朝鲜皇后的遗物,朝鲜要结好明朝,便把这袭鹅氅作了进贡之物。讲到鹅氅的好处,无论大寒天,只要披在身上,任你走到冰窖雪谷中去,也不觉一点儿寒冷。氅的上下完全是火鹅绒毛所织成,又温软又轻盈,里面还衬着一层的火浣布,四襟镶着鲛纱,倘在月光下瞧时,光彩射开来,简直是睁不开眼睛呢。据使臣说,照这样的氅衣,全天下不过一件半。怎么有半件头呢?因织那衣服的人,中年忽地死了,一件已完了工,一件只织就得一半,她一生为人,唯织这两件氅衣,别人是续不下去的。朝鲜国王听知,出三万多银子,把那一件半氅衣买来,整件地赐给皇后,剩下的半件国王便把来改作小衣。到了严冬,朝中文武大臣,御了皮衣还嫌冷,国王却只穿件薄薄的夹衣,觉得常常汗流满头。朝鲜的气候本来和别处不同些,然而由此可知那鹅氅的宝贵了。这样说来鹅氅实是件无价之宝,织氅衣的后人不肖,三万多两银子便卖了。
  至那朝鲜国王把这宝贝进贡明朝,也有一个缘故,因国王的皇后世称朝鲜第一美人,不幸夭亡,国王十分伤感,一见了皇后的遗物便要哭得死去活来。于是由朝臣设法,将皇后的遗物潜自移去,那件氅衣也是皇后的遗物,又是件宝贝。内中有个大臣提议道:“皇后的遗物,留着徒给国王伤心,不如把氅衣充中国的贡物,也可以藉此结好明朝。”众人听了都十分赞成,当即派了使臣,星夜进贡明朝。宣宗看了,也知道它是一件宝物。别的不必说它,只瞧那氅衣的光芒射人,就可断它不是件凡衣了。那时宣宗爱孙贵妃不过,便把这件氅衣赐与她。
  这天,宣宗和孙后在渊亭上开筵,怕孙后凉,便吩咐那香儿去取来。其时孙后三杯下肚,脸泛桃花,额上已香汗盈盈,也不觉着寒冷了。只把氅衣往旁边一摔,一面仍和宣宗饮酒谈笑。宣宗渐渐地有了醉意,酒入腹中心事上头,竟屏去了内监宫人,令那宫侍香儿去抱了那太子来。孙后忙阻拦道:“夜寒侵人,太子年稚,恐受不起这冷气,还是不去抱吧!”宣宗带醉笑道:“朕要抱他来,看看相貌和朕怎样?”孙后听了,顿觉刺着隐事,面色不禁有些改变。只得勉强说道:“那是陛下的龙种,自和陛下一般。”宣宗冷笑道:“那怕未必吧!”孙后见宣宗话说有异,方要拿言语话来支吾,忽见宣宗霍地立起身来道:“你说没有月色,那不是月光吗?”说着走出澄渊亭外,孙后也跟了出来。宣宗乘她不备,提起来就是一脚,孙后一个翻身,扑通跌入河中去了。
  可怜,似孙后那样的娇弱身体,跌在水里几个翻身已是一命呜呼了。待那香儿同了保姆来时,宣宗吩咐保姆仍把太子抱去,那香儿不见了孙后,正在诧异,宣宗猛然说道:“皇后在那里等着你,快去侍候。”香儿忙走出亭外。宣宗也照孙后的法子,将香儿一样地踢下河去。这时夜静更深,又是很冷静的地方,孙后和香儿生生地淹死在河中,竟一个人不曾知道。宣宗见心事已了,叫内侍上亭,收拾了杯盘之类,自己便带醉去临幸宫嫔去了。
  第二天上,宫中不见了孙后和宫侍香儿、小娥,内务总管姚正忙令宫中内侍们向宫内四外查看,不一会千秋鉴的太监来报,宫侍小娥倒毙在宝月阁,验得身受致命重伤,现已收殓。
  又有西苑的内监来报道:“孙皇后和宫侍香儿,在澄渊亭前湖中浮着。”姚正听说,不觉大惊道:“宫中出了大乱子了!”
  于是七跌八撞地来奏知宣宗。宣宗故意惊道:“哪有这等事!
  ”当下命驾幸澄渊亭,亲自去察勘了一遍,传谕用贵妃礼殓了孙后,赐葬金山。宫侍香儿,送往千秋鉴收殓。一面吩咐姚正留心察访凶手。这样的一场大事,只轻轻地掩饰了过去。那姚正等见皇上淡淡的,对于孙后投河的事不加根究,大家自然也懈怠下来。后来孙后的这件事始终成了疑案,这事暂且不提。
  再说宣宗杀了孙后又恨那总管赵忠、内监王永,助着孙后作奸,便暗饬锦衣卫赍了鸩酒到天牢中,把赵忠和王永毒死在狱中。是年的十一月里,是张太后五十万寿。宣宗下谕,到万寿的那天,群臣须一例锦衣入朝,并叩贺皇太后万寿。群臣得了谕旨,自然格外地踊跃,文的由太师杨溥为首,武的是英国公张辅为首,各掏私囊去制些奇珍异玩,准备万寿的那天进呈皇太后赏玩。
  那时宣宗正在盛世,各国及海外附属的岛国也纷纷筹备进贡的物件。在张皇太后万寿的三天之前,京中著名使馆巨驿,都被一班使臣占得满坑满谷。各国的贡车和各省文武官员贡献寿仪的车儿络绎道上,绵亘二百余里。到了张太后万寿的正日,宣宗皇帝戴冕冠,衣衮龙袍,白圭朱舄,亲赴太庙致祭列祖列宗。祭祀既毕,銮驾仪卫直进东华门。一面命排起张太后的仪仗,龙旌、凤帜、白旄、赤节、红杖、青炉、金斧、银钺、立瓜、卧瓜、雉扇、曲盖、黄伞、赤伞、方伞、紫盖、骨朵、响节、团扇、锦幡、仪刀、金吾仗、金节、小雉扇、大雉扇、日月旌、六龙旗、北斗七星旗、五行旗、寿龙白虎旗、朱雀玄武旗、八卦真武旗,御前卫士、锦前卫士、锦衣卫、校卫、侍卫、御林军、禁军,白纛、大钺、银旄、女侍宫娥、绣衣卫、金踏脚、金盂、金壶、金交椅、金水罐、金炉、金脂盒、金香盒、拂子、方扇、黄麾、戟、纱灯、弓弩、班剑、掌扇、方扇、天旌、地麾、锦幡、香柄、黄龙扇一对对地在前过去,后面是皇太后的凤舆,张太后戴着双凤翔龙冠、金绣龙凤锦披,穿着大袖龙凤真红绣袍、金龙霞帔,髻上龙凤饰,金玉珠宝钏镯,翡翠大珮,红罗长裙,望上去真是威仪堂皇。张太后端坐在辇中,脸上微微带着笑容。又把辇上的珠帘高卷,自乾清门起驾,往东西华门游行了一周,由宣宗皇帝亲自迎接太后的凤舆,直上万岁山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宣宗又替太后称觞上寿,百官齐呼:“万岁!”“皇太后万寿无疆!”这时国外岛国的使臣以及各省进献仪的官吏,纷纷呈献贡物,什么真珠宝玩,玉石金银,器具杂物,食品酒醴,种种奇花异样,争胜斗丽,说不尽的五光十色,叫人眼也看花了。
  宣宗便奉着太后,登皇殿亲检寿仪。又传谕文武大臣,在华盖殿赐宴,又命杨溥等接待外邦使臣在交泰殿赐宴。各省来京贡仪和祝寿的官吏,着在宁安殿、仁寿殿、怀仁殿、育德殿等四处赐宴。张太后在皇极殿上,目睹着许多奇珍异宝,只是嘻开着嘴,笑得合不拢来。不知这些寿仪怎样安插,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阑珊花事悲故主彻夜竹歌恼直臣
  却说张太后万寿,各外邦进献珍玩及各省、府、州、县等所呈献上寿礼物,一时也记他不尽。就是文人学士,知道宣宗皇帝好风雅,便大家咬文嚼字地撰了许多的寿文寿序,诗词歌赋,都来进献。还有那些寿屏、寿幛、寿联之类也堆积如山,真可算得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了。宣宗传谕,凡献诗词的学士,不论优劣,一概赐寿绢一端。那寿屏里面,有一幅广东某宦的女儿,用锦织成回文诗百首,不但是字字珠玑,绣织的工夫也非凡手。
  宣宗看了,赞不绝口,立命赐黄金百两,寿绢千匹。又有新会吕氏女,进献丝绣弥勒佛图一幅,像高可与人齐,却绣得眉目生动,姿态活泼,宣宗叹为绝技,也赏给金银等物。乡里中传说,都以吕氏得皇帝赏赐为荣耀。从此广东工绣的名气,也由这一遭上著名起来。此外各省州县民女所献的绣物正可车载斗量,只不过是些平常的作品。宣宗皇帝也无心一一细瞧,但令内务府计点件数姓名,待检齐了,便按着姓名赏赐,每人给黄绢一端,算是一种酬劳。又有外邦贡献进来的珍玩,其中有一样宝贝,是一尊珍珠的寿星,长约四寸,朱履金寇,银髯如雪,装在楠木的小盒里。另一只小盒置金禅杖一根,倘把禅杖取出来,放在寿星的手里,那寿星便能自由行走,前后七步,把杖取去便不能走动。所以禅杖要别用小盒装开,如置在一直,恐寿星拿了禅杖就要遁去了。又有巴拉赛岛国,进贡来的一只金狮子,高三寸、长四寸余,金光灿烂,十分耀目。又有小金锣一面,金锤一个。那金锣不过铜钱般大小,拿金锤击起来,声音尖锐清越,金狮听了锣声便从金丝笼里直跳出来,依着锣声的疾徐往来跳跃,锣一停止,狮子也就不舞,仍走入金丝笼里去了。据使臣说,尝有小偷把那金狮窃去,却没有偷得金锣,失主只拿金锣敲起来,那金狮不论在几千里外,立刻就顺着锣声跳回来了。
  这两样是鲛绡的帐儿,鲛绡是出在南海的,又称为龙纱,把来做了帐子,在暑天挂起来,虽艳阳当空也立觉满室生凉。
  其他各省的寿仪里面,很有几样宝贵东西,如广西省进献的是一只大箱橱,橱高三丈,大门三十六,小门七十二,抽屉凡二百四十只,自冠裳服履,直到栉沐的杂物,一切妇女的用品,差不多都齐备的了。武昌进献的是一顶珠冠,冠上一粒大珠,戴在头上,坐在黑暗中那珠能发出光芒来,十步之内竟和白昼一般。
  还有各州县的特产品,一样样地检点着,要算四川的黄雾茶,山东的阿胶,吉林的人参,湖州的细锦,青州的银毫。这几样的土产,从前没有进献过,自张太后寿,人民进献充作寿仪后,宣宗见这些土仪很不差,便下谕着那里的地方官,限定要每岁进呈若干,因浙江乌龙茶和徽州的云雾茶本来是很有名的,那乌龙茶当泡得来时它的热气上腾,会现出一条龙形,云雾茶的水气上蒸,似云雾般地隐隐不散。至茶叶的甘芳,气息的芬馥,自不消说得了。又有山东的阿胶,是用阿井的井水把黑驴皮煎熬成胶质,也是一种滋补的佳品。那阿井在山东的东阿县,井水纯厚,水色碧绿如玉,一经把黑驴皮煎熬成胶,胶的颜色变作了琥珀色一样了。
  这阿胶有一样佳处,就是妇女经期到的时候,只要煎一碗吃下去,两小时内便干干净净。皇宫里面,嫔妃们都有预备着的,为的怕天癸来时,皇上忽然临幸,势不能抗违旨意,只好勉强应命,那时便煎起阿胶来吃了,虽是身上不洁净,也不会弄出病来的了。当下,宣宗皇帝奉着张太后亲检寿仪已毕,又同着太后驾起御舟,环游三海,在万岁山那里停留片刻,又往太液池里游行一转,游兴即阑,命太监们拢了御舟登岸,宣宗亲奉太后回宁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