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无声戏
无声戏
一日世良与世芳商议道:“这些绸缎在本处变卖没有什么利钱,你何不同了飘洋的客人到番里去走走,趁着好时运,或者飘得着也不可知。”世芳道:“我也正有此意。”就把妻子托与世良照管,将两家分开的货物依旧合将拢来,世芳载去飘洋不提。
却说南海到了一个新知县,是个贡士出身,由府幕升来的。
到任不多时,就差人访问:“这边有个百姓,叫做秦世良,请来相会。”差人问到世良家里,世良道:“我与他并无相识,天下同名同姓的多,决不是我。”差人道:“是不是也要进去见见。”就把世良扯到县中,传梆进去,知县请进私衙,教世良在书房坐了一会。只见帘里有人张了一张,走将进去,知县才出来相见。世良要跪,知县不肯,竟与他分庭抗礼,对面送坐。把世良的家世问了一遍,就道:“本县闻得台兄是个儒雅之士,又且素行可嘉,所以请来相会。以后不要拘官民之礼,地方的利弊常来赐教,就是人有什么分上相央,只要顺理,本县也肯用情,不必过于廉介。”世良谢了出去,思量道:“我与他无一面之交,又没有人举荐,这是哪里说起,难道是我前世的父亲不成?”隔了几时,又请进去吃酒,一日好似一日。
地方上人见知县礼貌他,哪个不趋奉,有事就来相央。替他进个徽号,叫做“白衣乡绅”。坏法的钱他也不趁,顺礼的事他也不辞,不上一年,受了知县五六千金之惠。一日进去吃酒,谈到绸缪之处,世良问道:“治民与老爷前世无交,今生不熟,不知老爷为什么缘故一到就问及治民,如今天高地厚之恩再施不厌,求老爷说个明白,好待治民放心。”知县道:“这个缘故论礼是不该说破的,我见兄是盛德之人,且又相知到此,料想决不替我张扬,所以不妨直告。我前任原是湖广襄阳府的经历,只因解粮进京,转来失了回批,军门把我监禁在狱。我着个老仆进京干部文来知会,老仆因我是个穷官,没有银子料理,与兄路上同行,见兄有三百两银子带在身边,他只因救主心坚,就做了桩不良之事,把兄的银子拐进京去,替我干了部文下来,我才能够复还原职。我初意原要设处这项银子差人送来奉还的,不想机缘凑巧,我就升了这边的知县,所以一到就请兄相会。
又怕别人来冒认,所以留在书房,教老仆在帘里识认,认得是了,我才出来相会。后来用些小情,不过是补还前债的意思,没有什么他心。”说完了,就叫老仆出来,嗑头谢罪。世良扶起道:“这等,你是个义士了,可敬可敬。”世良别了知县出去,绝口不提,自此以后往来愈加稠密。
却说世芳开船之后,遇了顺风,不上一月,飘到朝鲜。一般也像中国,有行家招接上岸,替他寻人发卖。一日闻得公主府中要买绸缎,行家领世芳送货上门,请驸马出来看货。那驸马耳大须长,绝好一个人品,会说中国的话,问世芳道:“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世芳道:“小客姓秦,名世芳,是南海人。”驸马道:“这等,秦世良想是你兄弟么?”世芳道:“正是,不知千岁哪里和他熟?”驸马道:“我也是中国人,当初因飘洋坏了船只,货物都沉在海中,喜得命不该死,抱住一块船板浮入岛内。因手头没有本钱,只得招集几个弟兄劫些货物作本。后面来到这边,本处国王见我相貌生得魁梧,就招我做驸马。我一向要把劫来的资本加利寄还中国之人,只是不晓得原主的名字。内中有一宗绸缎,上面有秦世良的图书字号,所以留心访问,今日恰好遇着你,也是他的造化。我如今一倍还他十倍,烦你带去与他。你的货不消别卖,我都替你用就是了。”说完,教人收进去,吩咐明日来领价。世芳过了一晚,同行家走去,果然发出两宗银子,一宗是昨日的货价,一宗是寄还世良的资本。
世芳收了,又教行家替他置货。不数日买完,发下本船,一路顺风顺水,直到广州。
世良见世芳回来,不胜之喜,只晓得这次飘洋得利,还不晓得讨了陈帐回来。世芳对他细说,方才惊喜不了。常常对着镜子自己笑道:“不信我这等一个相貌,就有这许多奇福。奇福又都从祸里得来,所以更不可解。银子被人冒认了去,加上百倍送还,这也够得紧了。谁想遇着的拐子,又是个孝顺拐子,撞着的强盗,又是个忠厚强盗,个个都肯还起冷帐来,哪里有这样便宜失主!”世良只因色心淡薄,到此时还不曾娶妻。杨百万十分爱他,有个女儿新寡,就与他结了亲,妆奁甚厚,一发锦上添花。与世芳到老同居,不分尔我。后来直富了三代才)祝*看官,你说这桩故事,奇也不奇?照秦世良看起来,相貌生得好的,只要不做歹事,后来毕竟发积,粪土也会变做黄金;照秦世芳看起来,就是相貌生得不好的,只要肯做好事,一般也会发积,饿莩可以做得财主。我这一回小说,就是一本相书。
看官看完了,大家都把镜子照一照,生得上相的不消说了,万一尊容欠好,须要千方百计弄出些阴骘纹来,富贵自然不求而至了。只是一件,这回小说,一百个人看见,九十九个不信,都道“财与命相连,如今的人论钱论分,尚且与人争夺;哪里有自己趁了几万银子,载上门去送与人的?这都是捏出来的谎话”;不知轻财重义的人,莫说当初,就是如今也还有。只是自己做不出来,眼睛又不曾看见,所以就觉得荒唐。我且再说一个现在的人,只举他生平一事,借来做个证)据。*浙江省城内,有个姓柴的乡绅,是先朝参议公之子。兄弟并无一人,妹子倒有六个,一个是同胞生的,三个是继母生的,两个是庶母生的。继母嫁来之时,妆奁极厚,莫说资财之多,婢仆之盛,就是金珠也值数千金。后来尊公作了,继母也作了,从来父之待女,尚不能与儿子一般,况且兄之待妹,岂能够与手足一样?
独他不然,把尊公所遗的宦橐,竟作七股分开,自己得一分,六个妹子各得一分。姊妹与兄弟一样分家,这是从古仅见之事。
父亲的宦资既然分与姊妹,继母的奁资也该分与自家了?他又不然,珍珠不留一粒,金子不留一分,僮仆不留一个,尽与继母所生之三女,做个楚弓楚得,并同胞、庶母之妹,皆不得与焉。庶母所生之妹未嫁之时,其夫家有事,曾将田产来卖与他,他一一承受,每年替他办粮,把租米所粜的银子一毫不动;待遣嫁之时,连文券一齐交付与他,做个完壁归赵。至于同胞的妹子,丈夫中了进士,若把势利的人,就要偏厚他些了;他反于奁资之内,除去一千金,道她做了夫人,不愁没得穿戴,该损些下来,加厚诸妹。待同胞者如此,待继母、庶母者又如此,即此一事之中,具有几桩盛德。看官,你说这样的事,可是今人做得出的?他却不是古人,年纪不过六十多岁,因是野史,不便载名。自己也举了孝廉,儿子也登了仕路,可见盛德之人,自有盛德之报。这桩事杭州人没有一个不赞他的,难道也是谎话不成?但凡看书的,遇着忠孝节义之事,须要把无的认作有,虚的认做实,才起发得那种愿慕之心;若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两句话,预先横在胸中,那希圣希贤之事,一世也做不来了。
【评】
人都羡慕秦世良,我独羡慕秦世芳。秦世良的财主是天做的,秦世芳的财主是人做的。天做的财主学不来,羡慕他没用处;人做的财主学得来,羡慕他有用处。
第五回 女陈平计生七出
词云:
女性从来似水,人情近日如丸。《春秋》责备且从宽,莫向长中索短。治世“柏舟”易矢,乱离节操难完。靛缸捞出白齐纨,纵有千金不换。
话说“忠孝节义”四个字,是世上人的美称,个个都喜欢这个名色。只是奸臣口里也说忠,逆子对人也说孝,奸夫何曾不道义,淫妇未尝不讲节,所以真假极是难辨。古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要辨真假,除非把患难来试他一试。
只是这件东西是试不得的,譬如金银铜锡,下炉一试,假的坏了,真的依旧剩还你;这忠孝节义将来一试,假的倒剩还你,真的一试就试杀了。我把忠孝义三件略过一边,单说个节字。
明朝自流寇倡乱,闯贼乘机,以至沧桑鼎革,将近二十年,被掳的妇人车载斗量,不计其数,其间也有矢志不屈,或夺刀自刎、或延颈受诛的,这是最上一乘,千中难得遇一;还有起初勉强失身,过后深思自愧、投河自缢的,也还叫做中上;又有身随异类、心系故乡、寄信还家、劝夫取赎的,虽则腆颜可耻,也还心有可原,没奈何也把她算做中下;最可恨者,是口餍肥甘、身安罗绮、喜唱大调、怕说乡音、甚至有良人千里来赎、对面不认原夫的,这等淫妇,才是最下一流,说来教人腐心切齿。虽曾听见人说,有个仗义将军,当面斩淫妇之头,雪前夫之恨,这样痛快人心的事,究竟只是耳闻,不曾目见。看官,你说未乱之先,多少妇人谈贞说烈,谁知放在这欲火炉中一炼,真假都验出来了。那些假的如今都在,真的半个无存,岂不可惜。我且说个试不杀的活宝,将来做个话柄,虽不可为守节之常,却比那忍辱报仇的还高一等。看官,你们若执了《春秋》责备贤者之法,苛求起来,就不是末世论人的忠厚之道了。
崇祯年间,陕西西安府武功县乡间有个女子,因丈夫姓耿,排行第二,所以人都叫她耿二娘。生来体态端庄、丰姿绰约自不必说,却又聪慧异常,虽然不读一句书,不识一个字,她自有一种性里带来的聪明。任你区处不来的事,遇了她,她自然会见景生情,从人意想不到之处生个妙用出来,布摆将去。做的时节,人都笑她无谓,过后思之,却是至当不易的道理。在娘家做女儿的时节,有个邻舍在河边钓鱼,偶然把钓钩含在口里与人讲话,不觉地吞将下去,钩在喉内。线在手中,要扯出来,怕钩住喉咙;要咽下去,怕刺坏肚肠。哭又哭不得,笑又笑不得,去与医生商议,都说医书上不曾载这一款,哪里会医?
那人急了,到处逢人问计。二娘在家听见,对阿兄道:“我有个法儿,你如此如此去替他扯出来。”其兄走到那家道:“有旧珠灯取一盏来。”那人即时取到。其兄将来拆开,把糯米珠一粒一粒穿在线上,往喉咙里面直推,推到推不去处,知道抵着钩了,然后一手往里面勒珠,一手往外面抽线,用力一抽,钩扯直了从珠眼里带将出来,一些皮肉不损,无人不服她好计。
到耿家做媳妇,又有个妯娌从架上拿箱下来取衣服,取了衣服依旧把箱放上架去,不想架太高,箱太重,用力一擎,手骨兜住了肩骨,箱便放上去了,两手朝天,再放不下,略动一动,就要疼死。其夫急得没主意,到处请良医,问三老,总没做理会处。其夫对二娘道:“二娘子,你是极聪明的,替我生个主意。”二娘道:“要手下来不难,只把衣服脱去,教人揉一揉就好了。只是要几个男子立在身边,借他阳气蒸一蒸,筋脉才得和合。只怕她害羞不肯。”其夫道:“只要病好,哪里顾得!”
就把叔伯兄弟都请来周围立住,把她上身衣服脱得精光,用力揉了一会,只不见好。又去问二娘,二娘道:“四肢原是通连的,单揉手骨也没用,须把下身也脱了,再揉一揉腿骨,包你就好。”其夫走去,替她把裙脱了,解到裤带,其妇大叫一声“使不得”,用力一挣,两手不觉朝下,紧紧捏住裤腰。彼时二娘立在窗外,便走进去道:“恭喜手已好了,不消脱罢。”
原来起先那些揉四肢、借阳气的话,都是哄她的,料她在人面前决惜廉耻,自然不顾疼痛,一挣之间,手便复旧,这叫做“医者意也”。众人都大笑道:“好计,好计!”从此替她进个徽号,叫做女陈平。但凡村中有疑难的事,就来问计。二娘与二郎,夫妻甚是恩爱,虽然家道贫穷,她惯会做无米之炊,绩麻拈草,尽过得去。
忽然流贼反来,东蹂西躏,男要杀戮,女要奸淫,生得丑的,淫欲过了,倒还丢下;略有几分姿色的,就要带去。一日来到武功相近地方,各家妇女都向二娘问计。二娘道:“这是千百年的一劫,岂是人谋算得脱的?”各妇回去,都号啕痛哭,与丈夫永诀。也有寻剃刀的,也有买人言的,带在身边,都说等贼一到,即寻自尽,决不玷污清白之身。耿二郎对妻子道:“我和你死别生离,只在这一刻了。”二娘道:“事到如今,也没奈何。我若被他掳去,决不忍耻偷生,也决不轻身就死。
须尽我生平的力量,竭我胸中的智巧去做了看。若万不能脱身,方才上这条路;倘有一线生机,我决逃回来,与你团聚。贼若一到,你自去逃生,切不可顾恋着我,做了两败俱伤。我若去后,你料想无银取赎,也不必赶来寻我,只在家中死等就是。”
说完,出了几点眼泪,走到床头边摸了几块破布放在袖中;又取十个铜钱,教二郎到生药铺中去买巴豆。二郎道:“要它何用?”二娘道:“你莫管,我自有用处。”二郎走出门,众人都拦住问道:“今正作何料理?”二郎把妻子的话叙述了一遍,又道:“他寻几块破布带在身边,又教我去买巴豆,不知何用?”众人都猜她意思不出。二郎买了巴豆回来,二娘敲去了壳,取肉缝在衣带之中,催二郎远避,自己反梳头匀面,艳妆以待。
不多时,流贼的前锋到了。众兵看见二娘,你扯我曳。只见一个流贼走来,标标致致,年纪不上三十来岁,众兵见了,各各走开。二娘知道是个头目,双膝跪下道:“将爷求你收我做了婢妾罢。”那贼头慌忙扶起道:“我掳过多少妇人,不曾见你这般颜色。你若肯随我,我就与你做结发夫妻,岂止婢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