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逸史

  到得南江、罗定,州官、二县官俱来迎接。及到东安东岸,思斋夫妇率领梅英、张太公夫妇、苻老夫人、邓彪、苻雄,俱在那里相接,逢玉姑娘并表兄刘鹤龄兄弟亦已到在一处。逢玉与众夫人忙出轿与各各相见,莫不大喜。张夫人兄妹,与张太公、龙夫人相见,悲喜交集。张太公执张夫人手道:“当日被劫,父女离散,绝不想有今日。赖天子威灵,众夫人扶持,以至一家荣贵。飞龙又得名登金榜,何幸如之!”又向逢玉道:“凡事皆前定。黄野人之言今日尽验矣!”逢玉道:“何以见之?”张太公道:“丰湖饶某,原系村西水天一之子,随娘嫁爷,因改姓饶氏,所谓‘逢水为难’也。身陷火带,所谓‘遇火为难’也。老夫被劫之日,系丙午,所谓‘离在午乡’也。此地为东安东岸,所谓‘聚归东岸’也。仙人之言岂非前定!”张夫人向思斋道:“仙姑谓‘破麦见麸,自得真信’,明谓媳妇见了黄郎自知家父母真信也。‘祸兮福倚,吉向凶求’,明谓遇蓝能可以得福也。当时特不解耳。”说毕,大家起身来至大绀,见新造一府,一连七进,画栋雕梁,极其宏敞。左右耳房环列,后面一所花园,广有数亩,亭台楼阁无数,中凿一池,菡萏纷披。逢玉大喜,忙向梅英致谢道:“怎么又好费大王锦心!”大家齐进了府来,请思斋夫妇、秋谷夫妇、苻夫人上坐,逢玉率妻妾拜见,又与梅英一一拜见,大排筵席庆贺。
  次日,宰牛宰猪,祭告都贝大王。见殿宇造得金碧辉煌,李夫人忙向梅英拜谢。大家欢聚了月余,飞龙辞秋谷进京,后飞龙官至太常寺正卿,辞了回来,就家在东安县中。逢玉又差人到桃花村,接取逢珠,逢珠不肯来,复着人赍金万两与逢珠。
  一日,逢玉向四位夫人道:“昔年下官与岳父游罗浮,遇黄野人,赐下官红丸仙液,谓下官功成名遂之后,更能急流勇退,再来接引。下官想来,当时在南海牢中,莫说富贵,连夫妻也不想再聚了,今幸离而复合,又得谢氏,所谓非分之福也。若复贪恋官职,万一再有差跌,悔将无及,下官欲辞了巡抚之命,与众夫人逍遥山水,及时行乐,夫人以为何如?”四夫人齐声道:“老爷之言是也。”逢玉遂具表辞了,终日只与四个夫人饮酒吟诗,弹琴歌咏,或往来西宁,或临花醉月,尽情取乐。思斋夫妇、张秋谷夫妇、苻老夫人,俱享年九十余而终。后来张夫人生一子,李夫人生二子,谢夫人生三子,皆登高科,官至正卿,为东安巨族。逢玉以一子继李刚之后,以一子继谢仁之后,以春花配黄汉,以秋月配黄聪,以玉箫配志龙。梅英、钱夫人生一子,邓夫人月娥生二子,皆登科,与逢玉子孙,世为婚姻,此是后话。
  一日重九,逢玉与四夫人在后园赏菊,正思分韵做诗,黄聪如飞报进来道:“石禅师到来,要见老爷并四位夫人。”逢玉大喜,率众夫人就接至后园,见礼毕,逢玉笑道:“老师几时飞锡到此?”石禅师道:“贫憎因到肇庆访个师弟,闻得贤侯功成退隐在此,特来一探。”逢玉大喜,办上斋来款待。
  酒过数巡,逢玉举杯相劝道:“下官得配贱内张氏,皆老师赠咒之力也。”石禅师道:“人生遇合皆有定数,贫僧何功之有。”逢玉道:“此大绀山,高绝而灵异,云霞常罩其上,每见有池馆数所,碧桃垂实,白犬吠人,倏忽不见,盖仙窟也。下官欲于此山,造一所宝刹供奉师父,庶得时时请教,不知师父意下如何?”石禅师道:“贫僧住长耳山惯了,先师骨塔又在那里,抛却不得。但古人有言:山无论大小,必因人增重。长耳山异迹甚多,前贤侯辱临,只做得长耳山、棋盘石二诗,今欲求贤候将所有名胜,各咏一首,待贫僧携回,勒之石上,为此山增色何如?”逢玉喜道:“老师开出胜迹来,待下官与贱内各做几首请教。”石禅师取笺,逐一开来,递与逢玉,看来却是十四个题目。逢玉道:“四位夫人各做三个,下官做两个如何?”梅夫人道:“妾是初学,待妾做两个罢。”逢玉道:“如此则大便宜了尔。”张夫人道:“题目有难,是须阄拈为宜。”逢玉道:“有理。”将题解做十四个,捻成纸团儿,各各拈了题目在手。谢夫人道:“做是么体格好?”逢玉道:“做个古体五言绝罢。”众人道:“妙。”各各拈笔在手,展开鸾笺,就如兔起鹘落般,不消片刻,已各各题完,汇送至石禅师面前。石禅师展开看时,上写道;
  石巷牛迹  我爱石巷好,天然自开坼。相呼赵州儿,含笑视牛迹。
  百丈瀑布  悬流飞百尺,出落自危峰。昨夜大雷雨,青天下白龙。
  石镜  谁人遗此镜,千载留山阿。欲拭无玄锡,奈尔石镜何。  济轩氏黄琼题
  仙井  仙井何年有,祗此一掬悭。中有一寸鱼,游嬉傲天顽。
  石烛  谁撤金莲烛,插在空山里。与君试参禅,天龙竖一指。
  半天炉  炉峰特孤耸,缭绕烟云嘘。朝来坐其下,隐约对匡庐。  玉峰氏张贵儿题
  石翁  秃然在天半,不著一帽坐。非是学懒残,本来无一个。
  真武殿  古殿倚岩床,其大可一丈。不窥诸怪石,填轧突黠犷。
  寒婆凹  南无阿弥陀,云是寒婆凹。夜来风雨声,犹闻寒婆叫。  伴鸿氏李小鬟题
  唐王岩  传是国朝初,曾此栖龙种。龙去不复归,幽响泣潜蛬。
  棋盘石  身登棋盘石,手抚棋盘处。棋盘千载在,仙人何处去。  古芳氏梅映雪题
  凤髻  凤髻高不极,上与云霞斗。扳缘试一临,凉风满怀袖。
  东堂僧  搏饭不得吃,罗汉作牛去。剩下须菩提,屋漏无坐处。
  西堂古佛  西堂长耳者,一去无消息。松风万瓦裂,秋雨千佛黑。  濯泉氏谢金莲题  石禅师看完,大喜道:“贫僧虽不能诗,然闻诗社大老说,五绝古体最难苍老遒劲,尤难高超脱俗。如此诸作,真柳柳州得意之作。贫僧就携回勒石,永为名山之光。”逢玉还要款留,禅师苦苦要行。逢玉取白银二千两,火浣布十匹,差一长班护送到长耳山去。复写札子敬封,金镶白椰杯数对,托石禅师寄与古溪曾先生、春先、张先生等,与众夫人送至府门而别。
  才要进府,忽两个渔人,手提五尾金色鲤鱼走到逢玉面前,道了万福问道:“郎君还识妾么?”逢玉定睛一看,讶道:“贤妹从何而来?下官正在这里忆念尔!”看官尔道是谁?原来就是救逢玉的渔人珠姐、云妹。逢玉大喜,携手进内堂,与众夫人一一相见毕,摆上宴来。欢饮了一会,珠姐笑向李夫人道:“贤妹还记得梦见仙女否?”李夫人大讶道:“姐姐何由知之?”珠姐笑道:“奴日与仙女往来,那得不知!”众人闻言,莫不惊异。李夫人道:“姐姐既与仙女往来,知他叫什么名字?为何与小妹相识?”珠姐道:“那仙女非别人,即麻姑也。贤妹前身乃玉女,玉女与麻姑对居罗浮。汉时贤妹曾降生陆家,为大中大夫,今生即贤妹也。麻姑恐贤妹失去本来面目,特托奴姐妹与贤妹一晤。”李夫人点头道:“奴犹记先父说,奴生时,先父梦陆贾来投。”因感叹道:“奴非麻姑报信,许、杨二女代死,不有今日矣!”逢玉亦感叹道:“许夫人两次救下官,忠贞之气生死无二,实所难得!但不知洪一夹所说割瘤之事,可就是二位妹否?”云妹低头笑道:“郎君也还记得!”张夫人问道:“怎样割瘤?”逢玉把洪一夹梦见仙女之事述了一遍,众皆大笑。珠姐道:“郎君与四位贤抹,皆是上界仙班降生人世,今宜各各清心寡欲,自可复还原位。妾今暂去,相见有日。”说毕离座,扯了云妹要去,众夫人苦留不住,出至中庭腾空而去。大家惊讶,始信其为真仙。
  自此,逢玉与众夫人屏绝人事,每日坐在花园修养习静。年至古稀,四夫人颜色犹如十七八岁女子一般。逢玉服了黄野人红丸,精神强固,连发也无一根白的。其年,李夫人八十整寿,诸子要进花园,请父亲与诸母出来拜祝,才至花园,忽闻一派仙乐起于园中。少顷,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冲天而起。诸子大惊,急解园视之,异香扑鼻,更无一人,但见案上遗下两条织锦程茧,题诗一首道:
  云意欲观沧海,霞光飞上翠微。
  脱却人间万累,重寻绛雪霏霏。
  后人以为仙去云。
  逸史终

  醉园评:急流勇退,千秋龟鉴。而收拾滴滴归原,即一石禅师亦不肯放过,且为长耳山补点生色。末更收到云、珠二仙,杨、许二女,文之顾母收局,乃至于此!结处余味深长,令人把玩不尽。
  竹园评:起伏照应,回环相生。错综以尽其变,摇曳以生其姿,可谓尽态极妍。通卷写来,首尾相应,文质相兼。其词文,其旨远,曲而畅之,令读者不厌其繁,真不愧左氏之素臣也。
  葛劲亭曰:是篇始于黄逢玉长耳山赋诗,石禅师授以神咒领起,于李公主等各赋诗,点缀诸景,应石禅师总结,并不遗漏古溪先生,正醉园所谓“滴滴归源”也。其中头绪似繁,却纵擒离合,悲欢曲折,布局措辞,无不曲尽其妙。尤爱逢玉正大光明,归佐朝廷,功成修养,不比浪子贪花,绿林嗜杀之辈,说得逢玉声价十倍。而作者之命意不凡,虽间有戏谑,不流粗俗,亦是文家疏落之法。非绝细心思、极大手笔者,不能道此。
  刘松亭总评:平瑶而开罗定,诛贼而置永安,部中之大主脑也。缩朒困逢玉而来天马之兵,足像引火带而结逢玉怨,部中之大线索也。然无贵儿,则瞒脱梅英之后,逢玉竟东归耳,则贵儿又上下一大关钮也。其他若石禅师、钱子干、黄野人、玉萧、渔人、黄让父子之类,或顺伏,或逆擒,或倒插,或旁衬,或一篇完结一人,或数篇完结一人,皆部中之波澜也。除黄让父子,其忠孝无可议外,其余麟阁功勋悉属女子,作者其有微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