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双凤奇缘
双凤奇缘
第七十四回 挂先锋铁花自请令 打头阵金浑落陷坑
诗曰:
天仇切齿恨闺中,无奈请令不肯从。
事到临头方报复,一团宿气泄心胸。
话说汉王见皇后执意要保驾亲征,不好过于阻拦,反带笑叫声:“梓童,孤不知你深通武艺,善晓兵机,该应汉家有福,天生美人,为国家栋梁,保固江山,真愧杀朝中一班文武大臣,孤就拜梓童为帅,不知何日点将出兵?”皇后道:“救兵如救火,况边庭军情紧急,何可久待?若雁门一失,则大事去矣!就是明日起兵。”汉王大喜,一面传旨出宫,着兵部提调各路人马,户部催趱粮草伺候,明日五鼓,御驾亲征。
这个信儿传到御营指挥李能耳中,回府禀知母亲铁花夫人,夫人一闻此言,便叫声:“我儿,想你祖父年岁高大,又被困雁门,怎生抵敌得住?我们母子,何不趁皇爷出师,自请去做先锋,一则代皇家出力,求取功名,二则好去搭救你祖父,以解雁门之围,三则上阵杀些番将,也代尔父报仇。”李能道:“母亲言之有理,母亲只管在家等候捷音,只消孩儿两柄铜锤,就够杀番人了。”铁花夫人骂声:“畜生,说话又来莽撞,上阵打仗,非同儿戏,须待为娘同你前去,一同计议而行,方保无虞。”李能诺诺连声道:“母亲既要同孩儿前去,不可迟延,就要今日请旨。”铁花夫人点一点头,取过笔砚,写了一道本章,自请去做先行。将本章写成,便付李能,入朝呈奏。
李能接本赶到宫门,烦守宫太监呈与皇爷,正值皇爷与皇后在那里饮酒,席间谈起明日五鼓点将提兵,谁可去做先行,非得一智勇双全之将,不可充此重任。汉王、皇后正在踌躇,忽见内监呈上一本,汉王一看,不觉哈哈大笑道:“有了女元帅,须要有个女先行。”皇后便问:“是谁人之本?”汉王道:“此乃李陵之妻铁花夫人上本,代夫报仇,愿同儿子李能,去做先行。”皇后道:“壮哉!此女明日先行,望吾主就点她母子便了。”汉王依奏,吩咐李能母子,明日五鼓在教场伺候。内监传旨出来,说与李能知道,李能回府,禀知母亲,少不得收拾打点。
一宿已过,到了次日五鼓,李能母子早在教场伺候,只听三声大炮,汉王与娘娘驾到,大小三军一齐跪接汉王坐的御辇。娘娘是打扮戎装,好不威风,但见她:
日月珠冠头上戴,九宫八卦战红裙。
护心宝镜明如月,腰间聚束九绒绳。
坐下赤兔胭脂马,好似天降女仙真。
到了教场,汉王下辇,皇后下马,上了将台,并肩而坐,大小三军参见已毕,分列两旁听点,汉王便将朝政托与丞相张文学,扶佐亲王,执掌朝纲,又叫声:“梓童,好点将开兵了。”皇后即点铁花夫人与李能,带兵一万,充做开路先锋,李氏母子领令上马,带兵而去。又点十万精壮人马,老者不过五十岁,少者不过三十岁。汉王又开内库,预将饷银给赏三军安家,一个个欢声震地,无不愿效死力,去杀番兵。点将已毕,下了将台,汉王上辇,皇后上马,手执青铜宝刀,保定御驾,只听三声炮响,大兵动身,一众文武,送到郊外而回。皇后在马上,好不威风。离了东京,一路前遮后拥,人马精强,所过之地,秋毫无犯,在路行程非止一日,且自慢表。
再言李能母子,统兵一万,领了先锋的将令,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真是马不停蹄,催赶兵马前进,正是:
前哨马催着后哨马,左营军赶着右营军。
那日到了雁门关,将人马扎在教场,进了辕门,下马进帐,来见李元帅,元帅便问:“你母子到此何干?”铁花夫人道:“闻得公公又困雁门,心中十分忧愁,正值皇爷与娘娘御驾亲征,我等自请来做先行,一代公公解围,二代丈夫报仇。”李元帅把眉头一皱,道:“你们不知番兵厉害,只管要来厮杀,如今番王御弟挂帅,用兵如神,又来一妖僧,妖法十分怕人,连执殿将军陈希、郭武俱死于非命,何况尔等?就是你公公也不敢出战,只是死守关门而已。”铁花夫人道:“公公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此次元帅乃新后娘娘,神通广大,法力非常,哪怕什么番王御弟,哪怕什么妖僧,管叫他尽做无头之鬼。公公只管放心,不必代我们担忧。”李元帅听说大喜,吩咐帐中摆酒,代母子接风,着人收拾一所洁净内院,伺候皇爷、皇娘娘来到,这都不表。
再言那日李元帅正在升帐,忽见探子报道:“番将土金浑讨战。”早闪出李能母子,向前讨令,李元帅叫声:“且慢,等皇爷大兵到时,再开兵不迟,尔等不可妄动,取罪未便。”铁花夫人叫声:“公公,闻得当年妄献天诗,即是土金浑。皆因皇爷仁慈,不曾斩他,放他回国。惹动干戈,致使两下干戈不息,皆因此贼而起。媳等今日出阵,若不除了此贼,誓不见公公面了。”李元帅拦挡不住,只吩咐小心在意。李能母子出了辕门,铁花夫人附李能耳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李能领了母亲之计,提锤上马,分兵五千,放炮开关,一马冲到阵前,高叫:“来将可是土金浑么?”金浑道:“既知本帅大名,还不下马领死,等待何时?汉将也通下名来。”李能道:“某乃大汉天子驾前官拜御营指挥,今充前部先锋李能是也。我父亲李陵屈死尔邦,又来围困我祖父李广,今日阵前遇见少爷,还想活命么?照锤罢!”一锤打来,土金浑用枪轻轻架过,举枪相还,一来一往,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只听得关中一声鸣金,李能大叫:“军令将兵收转,少爷明日来取你的命罢!”说着,把马头一转,要跑回关去,土金浑便叫:“李能哪里走,今日不取你命,誓不回兵。”催马追来。李能一见,反不进关,落荒而走。土金浑大喜,暗想:“小子不跑进关,今日性命难出我手。”说罢,一直追了十几里下来,马正跑得有势,只听“咕咚”一声响亮,如天崩地裂一般。未知是何缘原故,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五回 破妖法异兽现形 踹番营二王被捉
诗曰:
任你三头六臂将,天心不顺命空丧。
一朝势败身被擒,立正典刑看榜样。
话说土金浑被铁花夫人用陷坑计,假意鸣金,李能诱敌落荒而走,他只管放马追来,不防备连人带马,一跤跌入陷坑之内,铁花夫人五千军埋伏齐起,用挠钩搭上人马,将土金浑捉住。母子二人趁胜回马,乱杀番兵,只杀得尸山血海,番兵大败,方鸣金打得胜鼓回转关中,来见李元帅。元帅大喜,吩咐将捉来番将囚入后营,候旨发落,一面摆酒贺功。
过宿一宵,次日,天子大兵已到关前,李广率众将,吩咐焚香,开关接驾。进了雁门,也把大兵扎在教场,天子与娘娘同入行宫坐定。李广见驾,拜了二十四拜,口呼万岁三声,千岁三声,便把前事细奏一遍,汉王点首道:“难得卿家死守关门,其功不小,少不得平番回朝,再当加封。”李广谢恩退下,又是李能母子参见,呈上活捉土金浑之功:“现禁后营,请旨定夺。”皇后道:“到底不愧将门之种,头阵捉将,已挫番家锐气,可上你头功。”李能母子谢恩退下。汉王道:“当初妄献天诗,就是土金浑,孤未曾斩他,他反惹起两国干戈,至今不息,若将此人再留于世,又有后患,吩咐斩首号令。”一声旨下,早有军士将土金浑脱剥干净,推出营门,三声炮响,人头落地,将首级挂关前,李广一面摆酒行宫,款待天子、娘娘,一面犒赏三军不提。
且言番邦败残兵丁,先报二王道:“土将军失机被捉,请令定夺。”二王闻报,吃惊不小。又见探子报道:“汉王御驾亲征,早到雁门,已将土将军的首级号挂关头了。”二王闻报,只急得暴跳如雷,便差吴銮、杨霸领兵一万,前去探阵。二将领令,统兵放马,直抵关下,大叫:“某等来代土将军报仇,南蛮快来纳命。”早有守城军士听说,报知李元帅,元帅转禀汉王,汉王便问:“哪位将军出马会阵?”早有李能向前讨令,皇后叫声:“先行且慢,待哀家前去,出马会他。”
说罢,站起身来,别了汉王,整束戎装上马,带了一万精兵,放炮开关出阵。汉王带领众将,亲上城头掠阵。但见娘娘一马当先,冲到阵中。那二员番将,看见来的是一员女将,珠尾凤冠,点翠红簪,霞光万道,身穿战袄,五爪金龙,坐下胭脂马,手执大砍刀,一出阵时,莺声呖呖,喝骂番将,番将一见,只认是昭君显魂,由不得痴呆半会,心中暗想:“拼着税簿不要,再把这佳人枪至我国,献与狼主,其功不少。”想毕,吴銮便高叫一声:“南蛮男将都被我邦杀尽,又弄出女将来出丑。女将可通上名来。”娘娘道:“番狗要问哀家,你且听着,哀家乃大汉天子昭阳正宫赛昭君娘娘是也。番狗也留下名来。”吴銮道:“某乃单于国王驾前官拜前部大将军吴銮是也。某看你这女将,娇滴滴的身子,手无缚鸡之力,何必枉送性命?不如归顺我朝,与狼主做一个妃子,岂不胜似天朝快活么?”这一席话说得娘娘满面通红,喝骂:“番狗,休得乱言,看家伙!”一言未了,刀已砍下,吴銮举枪相迎,一来一往,战有三四十个回合,恼得娘娘怒气生嗔,把头摇了三摇,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变作夜叉形状,青面獠牙,大刀砍去,重有千斤,吴銮渐渐抵敌不住。杨霸向前助阵,娘娘毫不惧怯,只是不见胜负,心内好不急燥,便在口中喃喃念咒,不多时,但见空中金盔金甲,六丁神将,落下战场,各执兵器,乱杀番兵,只吓得杨、吴二将,回马败走。娘娘追赶不舍,把飞刀抛起,吴銮躲闪不及,连肩带臂,砍于马下。杨霸一见心慌,想要脱逃,飞刀早到,首级已落。娘娘乘胜将刀头一摆,引着众将,乱杀番人,只杀得番兵片甲不留。
正要打得胜鼓回关,忽听见番阵旗门下高叫一声:“野婆娘,休得撒野,俺来会你。”娘娘回头一看,见是一个和尚,也不坐马,走出阵来,就知是番国妖僧,便叫声:“和尚,你既出家为僧,不去修行念佛,又来红尘,以开杀戒,未免逆天行事。”番僧道:“你既是个女子,不在闺中刺绣,无故伤害我国两员大将,贫僧特来代他报仇的。”娘娘在马上冷笑道:“番狗伤了天朝无数大将,难道不该报仇么?”番僧道:“不必多言,看是谁胜谁败。”便就举起手中如意向空一晁,长有三丈,望娘娘身上打来,娘娘连忙把刀来架,觉得十分沉重,震得香汗淋漓,暗想:“不如先下手为强。”未及三五个回合,发起飞刀,要伤番僧。番僧一见,不慌不忙,用手一指,飞刀坠落无用了,只急得娘娘,又遣六丁六甲神将,前来擒他,番僧只把如意左右一赶,赶得无影无踪,哈哈大笑道:“些须小技,也来弄鬼,看贫僧法宝,来取你命。”说罢,取出身边铁板,向空中一镣,来打娘娘,娘娘自知难收他的法宝,回马败走,番僧迈步,比马更快,追将下来,只急得汉王在城上,一见娘娘被妖僧追去,魂都吓掉,急命李广公孙,领兵三万,前去救应。李广公孙领旨而去,不表。
且言娘娘被妖僧追得十分紧急,心中甚是着慌,忽见前面站着九姑仙女,手拿佛麈,高叫:“徒弟休慌,我来救你。”娘娘一见是师父到来,滚鞍下马,站在背后,妖僧正吆吆喝喝,走到面前,见娘娘站在道姑背后,大喝一声道:“你这道姑,休想夺我上门买卖,若不将她献出,看法宝取你命也。”九姑仙叫声:“孽畜,你有什么神通,使出来我看。”番僧又将铁板祭起,撩在空中,来打九姑仙,九姑仙把拂麈一展,其板不见。番僧见九姑仙破他法宝,心中大怒,又用火龙来烧,被九姑仙取出水晶球收去。番僧正要逃走,九姑仙取出捆仙索祭起,收住妖僧,现出原形,乃是一个角端。九姑仙便叫声:“徒弟,你的人马前来迎你,快些踹营,一阵成功,我是去也。”九姑仙跨上角端,冉冉腾空而去。娘娘向空中拜谢一番,然后上马回来。正走之间,忽听一声呐喊。未知是何处兵马,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六回 破城番王哭求 显灵昭君讨情
诗曰:
只因好色犯天朝,自恃兵锋向敌骄。
不料当年一着错,可怜瓦解与冰消。
话说娘娘遇见一彪人马,乃是李广公孙,奉旨前来救应,彼此相见,俱各大喜,慢慢回至关中。汉王接进,行宫坐定,便道:“今日梓童上阵,很费精神,好厉害妖僧,追赶梓童下去,孤十分耽心,如今这个妖僧怎么样了?”娘娘道:“多蒙师父九姑仙女,用捆仙索收去,现出原形,乃是一个角端作怪。”汉王大喜,吩咐摆酒,代娘娘贺功。娘娘叫声:“陛下且慢,待臣妾趁胜杀进番营,捉住二王,一战成功。”汉王道:“梓童今日劳顿,且歇息一夜,明日再开兵罢。”娘娘道:“倘被他知风逃回本国,又费一番手脚了。”说罢,叫声:“老将军李广冲他左营,先锋李能冲他右营,各领兵一万,奋力向前,哀家随后带兵冲他中营,接应你们两支人马。”李氏公孙领令而去,娘娘整束戎装,领兵五万,去冲番兵,我且慢表。
再言番国败兵,逃回牛皮帐,报与二王道:“不好了,杨、吴二将丧于阵中,圣僧不知逃到哪里去了,这员汉朝女将,十分厉害,请令定夺。”二王闻报,吓得魂不附体,咬牙切齿,大骂:“贱婢,伤孤数员大将,待孤明日亲自出马,与众将报仇。”吩咐番军四更造饭,五更上阵。众军正答应前去预备,不防寨外一声炮响,如天崩地裂一般,大叫一声:“哀家来踹营也。”娘娘一马当先,带领五万人马,冲进番营,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对杀一双,那些番兵,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喊叫连天,四散逃命,只剩二王,吓得亡魂丧胆,急急上马端枪,要想奔向东营逃命,遇见李广冲进营来,大杀一阵,被他杀回;要冲西营,遇见李能挡住去路,又杀一阵,只得向后营逃生,娘娘眼快,大叫:“奸王哪里走,哀家来擒你也。”一面放马追赶,一面暗想:“此刻奸王是个孤注,何不用法宝擒他,省得耽误了时辰。”想定主意,忙在身旁取出九龙帕,向空中一抛,叫声:“奸王看宝。”二王听说,抬头一看,见天上一道霞光,从空落下,要想躲闪也来不及,被帕将身紧捆,不能转动。早被汉将拖下马来,解往娘娘马前,娘娘吩咐军士将奸王解往关中,军士答应而去。这里又杀回番营,只杀得番兵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一个空营,得了盔甲、器械、钱粮、马匹无数,当时火焚营盘,方打得胜鼓回关。关中汉王听见娘娘得胜,急忙迎接进帐,早排酒筵与娘娘贺功。李氏公孙缴令,又上了他二人功劳簿。一面犒赏三军,一面酒席筵前,将二王推进帐中,问了几句口供,即将二王斩首示众,号令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