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奇缘

  王龙想起苏武十分褴褛,不便朝见,又命家人打了一个衣包,与他更换,收拾停当,一齐上马出城。找至飞来洞,正是猩猩不在洞中,苏武在那里痴痴盼望,王龙与内侍一齐下马,宣读赦旨。苏武大喜,又见王龙取衣服与他更换,深感王龙之情,暗想:“在洞多年,又蒙猩娘一番情义,生下一双儿女,不知今日带往哪处玩耍,不及与她作别,留下一字相谢。”遂同王龙下山,入朝见了番王。番王慰劳一番。又是昭君召进宫中,苏武拜谢救命之恩,昭君命内侍扶起赐坐,叫声:“苏卿,回朝上复汉王,他原许奴御驾亲征,来救哀家,今已多年,并不见一兵一将到来,不但误奴一世青春,而且将奴身陷北地,求生不得,求死无门。奴今苦积如山,不及写书与你带去,烦你口传一信与汉王,教他明岁招奴魂回归。哀家那日曾将番邦税簿文凭降表进与汉王,不知吾王可曾收到否?正宫林后、哀家父母妹子,望老忠臣代哀家一声问候,御弟王龙家内,仍烦寄一信去,说他明年一定回来,使他家内放心。”
  苏武只是连声答应,就此起身,拜别出宫而去。又见番王,番王便对苏武道:“番王敬你乃天朝一个大忠臣,累你受苦一十六载,只因孤王一时不明,误听奸人谗言,简慢天使,孤之罪也。这是表书一道,贡物十扛,烦天使转达天子,聊表孤王之心,外有些须菲礼,相送天使,以做路程。天使带来兵丁一千名,今只剩五百名,各赏口粮,烦老忠臣带回中国。”苏武听了番王吩咐,连忙叩谢,退出午门。后又与王龙作别,并谢他搭救之情。王龙见苏武喜色匆匆,也不及写家书,托代口信,转寄家乡,不过是一番嘱咐。
  苏武别了王龙,仍带五百兵丁,押着贡物,出了番城。苏武到底年高,不惯骑马,一路行来,甚是狼狈,便问土人:“此地可有水路舟船否?”土人指明:“西南山嘴下,有一座大海,海路直通雁门,路却远些,那里便有海船,雇了载人。”苏武听说大喜,谢了土人,一马放开走了二十里,来到山嘴,果见一座大海,海上列着许多大船。苏武便吩咐从人与海船讲明价银,雇了两只海船,甚是宽大,任你多人,亦可装载,只要顺风,瞬息便到,风若不顺,寸步难移。苏武见船雇妥,便下马上船,五百兵丁分在两船,正是顺风时候,舟人看定指南针,扯起两把大篷,一直望南进发,这且慢表。
  再言猩猩,带了儿女一双出洞,因天气晴暖无事,一则出去玩耍散心。二则在满山中找些果品,与苏武充饥。三则苏武初到洞中,还教小猩猩防备,怕他溜走,今已来到了十六年,又生下儿女,以为绊住苏武,也不用防备了。老猩猩一出洞去,那一群小猩猩都跑出洞去,到满山寻果子吃,只剩苏武一人在洞,所以今日得脱身而去。哪知猩猩回洞,不见苏武,心中十分着急,吼地一声唤齐小猩猩,乱打一番,嗔怪他们贪玩放走,又命满山找寻,哪里有个影儿。只急得猩猩正在跌足捶胸,忽听空中叫一声:“孽畜休慌,听我吩咐。”吓得猩猩向上一看。未知是何神仙,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弹琵琶带病思乡 嘱御弟含悲生别
  诗曰:
  光阴又早小春天,几度相思也枉然。
  不是春心能锁住,容颜易改被情牵。
  话说猩猩向上一看,见是山神,忙跪下道:“薄情苏武,不念小畜搭救之恩,竟自不别而去,可恨可恨!”山神道:“你也休要怪他,他与你缘份已满,该他回朝之日,因钦命急迫,不及与你作别,非他过于薄情。现留一字相谢。你可从水路追去,还可会他一面,吾神去也。”猩娘见山神去远了,急忙站起身来,先将桌上字条一看,,点点头,折了收起,不敢耽误,背着女儿,抱了儿子,出得洞门,放开毛腿,一路顺着海边追将下来,行走如飞。虽是船趁风威,走得甚快,猩猩两腿,亦快于船,不消两顿饭工夫,早已赶到。苏武两只海船,船却离岸甚远,猩猩追来,在岸上乱跳乱叫,早惊动苏武。苏武在舱内,已知猩娘追来,急急站出船头,高叫一声:“猩娘,多蒙你十六年恩情,又生下一双儿女,非是苏武薄情,不别而行,一则因猩娘不在洞中,二则圣命紧迫,若不回去复旨,是为不忠,故留一字相谢。你可略等几年,我自来看你。”那猩猩也揩着眼泪,指着一双儿女:“还是带去不带去?”苏武也会过意来:“一双儿女,权留猩娘身边抚养,少不得日后骨肉团圆,自有相逢之日。”说毕,只怕过于缠扰,催舟而行,直望中国而去。猩娘在岸上,痴痴望着苏武的船儿,不见影子,方才含泪带了一双儿女,回洞而去,后书自有交代。
  再言昭君,虽仗身上仙衣,免了番王搅扰,但初进宫时,面似桃花,如今病体恹恹,身子瘦黄,每日痴坐出神,毫无一物以畅情思,忽然想起琵琶是奴知己,遂取过琵琶弹起,□□惨惨,苦成一调:
  奴今正想宜春令,无心去看卖花人。
  夏天懒见鸳鸯面,并头莲儿两地分。
  思乡又恨秋天雁,寄书去了没回音。
  冷天怕唱普天乐,心事怎诉汉王君?
  泪珠好似湘江水,悲悲切切不成声。
  泪痕湿透红衫袖,红绣鞋难穿脚跟。
  怎得一朝升平乐,香柳难得救回程。
  思君懒看十样景,夜宴羞尝百味珍。
  孤□怎带金落索,欲上小桥步难行。
  院中怕忆红芍药,鬓边斜插桂枝根。
  徘徊常靠西河柳,思王坐到月儿明。
  可怜又增叨叨令,冷风吹落花后庭。
  昭君弹罢一曲,将琵琶放过,正在闷坐,泪珠频倾,忽报驾到,昭君慌忙收泪,起身相迎。番王到了宫中,行礼已毕,坐定,番王带笑叫声:“美人,如今苏武已放还乡,已遵美人之命,今值美人无辞,也该依从孤王成亲。”昭君道:“这件事还依不得狼主呢!妾曾奏过狼主,要到浮桥烧过香、了过愿,方能成亲。”番王见说,一想:“十六年倒等得,难道这几日就等不得了?”只等礼部择定日期,再催她去烧香,还有别个推托吗?”想毕,连声称赞:“美人是个烈性之人,孤也拗你不过,还是陪孤王吃酒罢。”昭君答应,一面吩咐内侍摆酒,连忙假意虚情举杯,只管敬番王的酒,番王被昭君灌得十分大醉,仍回昭阳安寝不表。
  且言昭君打发番王出宫去后,坐定,心中一想:“浮桥已是成功,只差礼部卜定日子进来,那时奴要全名节,就不能顾性命了。汉王呀!奴在这里想你,你在那里未必想奴,常言:痴心女子负心汉。奴在番一十六载,全无片纸只字音信到来,汉王你狠心太过了!”说着,不觉二目双红,泪如泉涌,悲苦一番。又叫声:“且住,御弟身陷番邦,一十六载,进宫日少,不能常常叙话,趁今日番王不在宫中,不免召他进来,嘱咐他几句分别的话。”一面叫内侍宣王龙进宫。
  内侍领旨,去不多时,已把王龙召进宫内,朝见娘娘已毕,一旁赐坐。王龙道:“娘娘召臣,有何吩咐?”昭君道:“御弟,累你在番多年,使你少年夫妻活活分离,哀家之过了。哀家一路来,承你相伴到此,两雪风霜,受尽千辛万苦,哀家没有一些好处给你,于心何安!”王龙道:“此乃为臣份内之事,何劳娘娘挂念!”昭君道:“哀家今写下一封家书,恐日后御弟回朝,一时忘记,今日预先交付与你收下。”王龙道:“娘娘书今在何处,好让臣带出宫去。”昭君道:“书有三封,已写现成在此,还未曾封,你可细看上边情节,便明白了。”
  王龙接过三封书,先将头一封抽出,乃是寄与汉王的,上写道:
  临行分袂是何言,妾却痴心候边关。
  云雁传书无音信,抛去相思十六年。
  龙榻另贪宠爱者,当初恩义付流泉。
  守贞不用图余乐,只有芳魂返故园。
  又抽出第二封书,乃是寄与正宫林后的,上写道:
  虽非同姓沐恩深,姊妹相称胜嫡亲。
  贤后代奴筹万策,君王视如路旁人。
  此心唯有存贞烈,芳体何能乱礼伦。
  欲望相逢同聚首,除非一梦认全身。
  再抽出第三封书,乃是寄与他父母的,上写道:
  父母恩同天地高,此身未报意牢骚。
  因贪富贵花添锦,陡起刀兵血染袍。
  甘旨无人虔供奉,梦魂何处会儿曹?
  椿□未卜可康健,休想孤鸿唳碧霄。
  王龙看了娘娘三封书信,俱是些断恨绝命的话,免不得暗暗悲伤。不便说明,一面代她粘好信口,口称:“娘娘书中字迹,一切句句关情,虽古之贤妇淑女,不及娘娘之笔力也。臣已收好书信,臣要告别出宫了。”昭君叫:“御弟且慢,哀家有句紧要之言嘱咐于你。”王龙道:“请娘娘吩咐。”未知昭君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九回 深宫夜坐苦怨汉王 浮桥烧香悲诉求神
  诗曰:
  同携玉手并香肩,送别哪堪泪满天。
  勒马未离金殿角,销魂先被美人颜。
  话说昭君叫声:“御弟,奴算起来,在世日少,终要别你。少不得番王打发你回朝之日,望将奴魂带归故土,奴在九泉断不忘恩。这句话儿切记在心。”说毕,放声大哭。王龙再三劝慰道:“娘娘不必伤心悲苦,且保重御体要紧。”正在宫中叙话,忽见正宫差了内侍,送烧香日期到来,吓得王龙急急告别出宫。昭君吩咐御弟一声小心在意,王龙答应而去,不表。
  且言昭君接到礼部择的烧香日期,上写:“次日乃黄道吉期,请驾出行。”看毕,知道生机日短,死期将近,免不得暗暗伤心,假作笑容回言:“知道了。”打发正宫内侍去后,独自进房坐下,仰天大哭道:“奴的生路,只有今日一夜了,明日到了浮桥上面,番王呀,哪里为你烧香了愿,分明是奴的终身结果了,你还痴心想奴结成连理,只怕你还在梦中呢!实不是奴家过于无情,奈名节攸关,岂能失身番地?”正在闷想苦楚,忽听远远一声响亮,谯楼正打初更,昭君长嘘一声,吟诗一首:
  月掩浮云少迹踪,因何此日不相同。
  嫦娥若把昭君妒,羞对莲花宝镜中。
  吟诗已毕,又想:“奴与汉王若是无缘,如何梦里相逢,许了婚配?未满一年,好好鸳鸯拆散两地,有缘要算无缘了。且住,堂堂大国皇帝,尚且不能庇一妃子,何况民间?故出许多奇怪事,成为话柄。哎,汉王呀,这是要讨昭君,你就输心服意送与外邦,若是要你的江山,难道也让人不成么?这般庸弱,还做什么人君,管什么万民?总之,汉王你怎忍抛撇奴家,全无一点夫妻之情,奴还思想他做什么呢?”正在细想,又听鼓打二更,吟诗一首:
  遥忆君王不动情,绸缪不减惜惺惺。
  算来指望千年合,怎奈今朝独苦吟。
  吟诗已毕,又想:“父母俱已年老,膝下无子,还幸生奴姊妹二个,招个女婿,奉养终身,到老有靠。不料遇见对头,父母为奴遭刑,又遇假旨,为奴充军,受尽千般之苦。及一旦身为国戚,也算否极泰来,不知女儿又遭此不测之祸,害得父母终日思想,免不得要生出病来的呢。爹娘呀!譬如当日未曾生这个女儿,也可置之度外了。且喜眼前还有妹子,谅已成人,父母切不可又贪富贵,似奴这个女儿,分明送入火炕去了,今生今世要见女儿之面,是万不能了。”想毕,放声大哭。又听谯楼正打三更,已交半夜,只是跌足捶胸,连叫:“罢了!”悲悲切切,又吟诗一首:
  淹滞番邦十六春,朱颜易改白如银。
  光阴久恋浮生地,怎辱奴家不坏身。
  吟诗已毕,又想:“御弟王龙,身陷番邦一十六年,受了许多苦楚,思了无限家乡,撇下三宿妻房。他在背后不知落了多少眼泪,他的苦楚,与奴一样,向谁人告诉?他见了奴,也是可怜;奴见他,也是伤心。”昭君正想之间,又听谯楼已交四更,昭君见光阴渐渐短了,心内犹如小鹿乱撞,因再吟诗一首:
  叹息我生竟不辰,生平有志未曾伸。
  随波好似浮萍草,雨雨风风傍海滨。
  吟诗已毕,未免十分悲苦,大叫一声,昏迷在地,只吓得外面伺候的宫娥,急急进房救醒,叫声:“娘娘休要悲伤,天已不早,请安置养些精神罢。”昭君苏醒过来,点一点首,吩咐宫娥们:“且去睡吧。”宫娥答应出去。昭君打发宫娥去后,又听谯楼鼓打五更,只急得昭君魂不附体,因作断肠词一首:
  千金体,都休说。傍妆台,镜光裂。两国兵戈不
  休歇,累得娇容葬鱼鳖。苦相思,心硬咽,满腹愁肠
  泪出血,无由一面吐衷情,忙把行李多打叠。忆汉王,
  苦抛撇,全无片甲一兵临,辜负青春好时节。
  吟了断肠词已毕,忽然想了一会,后笑起来,又吟诗一首:
  羞煞番君太冥顽,来朝空想结鸳鸯。
  浑如江底捞明月,枉做三春梦一场。
  吟诗已毕,两泪交流,痛哭不止。又听得钟鼓齐鸣,天色渐晓,只得对镜梳妆,心如刀割。可怜数年不曾对镜,但见镜内照见自己容颜不改,苦苦叫声:“昭君呀,多为这容貌丧身,好不痛杀人也!”又吟诗一首:
  对镜梳妆似月圆,番王定计却无缘。
  贞心一点人难识,怎免芳躯赴九泉。
  吟诗已毕,正才梳妆完备,只见番王驾到西宫,叫声:“美人,烧香起驾罢。”昭君一面迎接番王,一面回说:“候驾多时了。”番王大喜,吩咐内侍摆驾,同娘娘烧香去者。内侍领旨。昭君此刻苦在心头,假陪笑容,同了番王坐上玉辇,出了宫门,早有众文武伺候午门,一路随行。出了番城,已到白洋河口,但见水势连天,波涛滚滚,昭君便同内侍道:“洋中可有什么景致?”内侍跪下奏道:“启娘娘,此地天连水、水连天,并无船只往来,又无庙宇创建,惟有汪洋大水,一望无际,今日新添一座浮桥,就是景致,别的景致一些儿也没有。此桥造的高而又险,上去有些害怕,娘娘走上去,很费力呢,何必定在此处烧香?”未知昭君听说,怎生回答,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