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小说
- 前明正德白牡丹
前明正德白牡丹
章士成曰:“即是李梦雄,尔且坐在前寨,我去就来。”刘宇瑞扯住曰:“且待理会明白去罢。”章士成曰:“公子放手,待我去阻止交战,再来理会未迟,难道走了不成?”刘宇瑞放手曰:“不怕尔飞上天去。”即同喽罗往前寨不表。
且说章士成下山,奔向阵前。远见万人敌正在交战,章士成大叫曰:“万头领且住下手!不必交战。”此时万人敌,交战有七十余回合,被李通杀得眼花昏乱;口角流诞,勉强支持。正在着急,那里还听得呼唤?章士成遥见李梦雄勒马观望,便大叫曰:“李梦雄贤婿,红面的是我的好友,不必争战了。”李梦雄闻言,上前叫声:“兄长,不必交战,这是我们的朋友。”李通即加上几剑,杀退万人敌,拨回马头问曰:“好快!说是贤弟的朋友,不然几乎险杀。究竟是尔朋友否?”李梦雄曰:“正是。”万人敌却杀得精神疲倦,忽见李通退下。只道是其败阵,即催马要赶。章士成已上前叫曰:“俱是自家朋友,休交战了。”万人敌问曰:“此是何人?老丈因何认得?”章士成曰:“万头领真是颠倒。见了李胜康,错认作李梦雄,百般恭敬。今见了李梦雄,却反要拼个生死。这是什么意思?”万人敌愕然曰:“与我交战的莫不就是李梦雄么?”章士成曰:“交战的却是他的朋友。这旁观战的却正是李梦雄。”万人敌仔细把李梦雄一看,曰:“闻名不曾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忙奔走下马,拜伏在地曰:“好汉即是李梦雄,何不早说,教我早些欢喜?端的想杀俺家。”李梦雄忙跪下曰:“小弟一介庸夫,多蒙头领见爱如此,敢不铭刻肺腑?”两人对拜毕。万人敌回身又与李通作揖曰:“肉眼无珠,冒犯虎威,万望恕罪。”李通笑曰:“不过些气力,又无折本,于事何妨?方到是小弟贪财,要取头领的银两,是弟之罪,”众人俱各大笑,章士成对李梦雄曰:“这头领名唤万人敌,为人极是仗义,最慕贤婿的英名。”
万人敌曰:“请二位豪杰上山,再得请教。”李梦雄、李通曰:“正要上山拜识。”二人回顾,不见刘宇瑞,吃一惊曰:“刘宇瑞走那里了?”章士成曰:“刘公子他先上山多时。”
李梦雄、李通一齐上马,来至聚义厅外,下马进厅,刘宇瑞勉强起身迎接。李梦雄笑对刘宇瑞曰:“贤弟乃白面儒生,却好胆量。不说一声,竟私自上山。”刘宇瑞怒气冲冲曰:“小弟怎敢上山?却是你令妹将宇瑞擒来的。”
李梦雄不知来由,问曰:“你说那里话?舍妹在何处?”刘宇瑞曰:“令妹做出这宗好事,恐怕玷辱令祖家声乎?”李梦雄曰:“这又是甚话?贤弟须说个明白,这是不得干休的。”刘宇瑞曰:“有甚明白!都是章士成勾引来的。令妹适闻这红面头领交战。令妹便领兵从后山欲往助阵,把我擒来,岂是说谎的?”李梦雄知必实事,登时变色,扯住章士成曰:“岳父何故勾引舍妹到此?被刘宇瑞说出这话!”章士成气的目瞪口呆,停了一会答曰:“一言难尽,令妹现在后寨,可通往问,便知端的。”万人敌曰:“小弟事涉嫌疑,亦难分辩,请列位同见小姐,自可无疑。”李通曰:“我终是外人,不便进去。刘贤弟你们进去罢。”万人敌曰:“弟陪好汉等候饮酒。”李梦雄即邀刘宇瑞前往。刘宇瑞曰:“此事关兄家声,兄须细细诸问,休被瞒过。
与弟无干,不必同往。”李梦雄曰:“此乃名节攸关,吾当细询,断不袒护。”
即同章士成步行而去。这里万人敌动问李通姓名,李通自道其姓名,又待刘宇瑞说出姓名不表。
且说李梦雄来到后寨,李桂金起身迎接。李梦雄怒骂曰:“尔自幼知书识礼,因何投寨绿林,不顾名节,致使刘宇瑞说出秽名,累我无颜?”李桂金悲泣曰:“妹子为这名节受尽威胁,几至捐生。”即将从被章大娘麻倒,直至射死李胜康,万人敌仗义苦留,妹子恐路上有失,暂留于此,亦曾约下三事,妹子何尝不重名节?李梦雄怒气稍息曰:“尔即如此,也算无差。只是尔偏亲自下山助战,却被刘宇瑞撞见,实难理会。”李桂金指着章士成道:“这都是阿伯好抬举!”章士成曰:“怎么连小姐亦来怨我?我因知恩报本,怎知不凑巧,遇着刘宇瑞,岂是我不该?”
李梦雄起来散步,见粉墙壁上,旧日贴有所约三事,及四旬余方许上厅的示渝,喜曰:“幸有此示,待我请刘宇瑞来着,便不妨事。”说完后步出山寨,对刘宇瑞曰:“我已盘结明白,贤弟同我一行。”刘宇瑞曰:“兄即问明便罢,弟可不往。”李梦雄着急曰:“贤弟即不同往,何以表白?岂不气杀人?”李通亦曰:“贤弟须往一观,庶黑白有分,若有不明,愚兄亦有处治。”刘宇瑞曰:“如此便同往罢。”
章士成曰:“贤婿却那里去了?”不一刻,李梦雄引了刘宇瑞至后寨,李桂金已进去了。李梦雄方把前情说明,贤弟疑是假话,这一张示谕,须不是现贴的。刘宇瑞看示谕,方才省悟。回嗔作喜,向李梦雄谢罪曰:“此乃小弟多疑乱言,望兄恕宥。”李梦雄大喜,曰:“此乃涉嫌之事,无怪贤弟疑心。”二人齐到前寨。章士成亦随从而来。李梦雄、刘宇瑞同向万人敌作谢曰:“不意头领如此仗义施恩!方才错怪,万望恕罪。”万人敌答礼曰:“此乃小姐节烈,人所钦仰。方才弟不分辩者,以瓜田李下①故也。”李梦雄、①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刘宇瑞,再谢章士成。
此时酒席呈上,宾至入席,章士成年长,坐在首位。其次即李通、李梦雄、刘宇瑞依次同饮。酒筵间,万人敌言及章士成仗义,章士成流泪曰:“我本为寻女,路遇刘公子,恐其路上有失,同行至土地祠,救着令妹,来到此山,杀了胞妹外甥。又恐令妹安身不便,故抛下寻女念情,在此相伴。今幸贤婿兄妹相会,老汉得全始终。只是可怜我女儿不知流落何处?死生存亡未卜,不日即要下山寻访女儿了。”李梦雄曰:“小婿因初会,未及言明令媛。
小婿已有会见。”章士成收泪曰:“贤婿此言,莫非安慰心,小女如何得会贤婿?”李梦雄对万人敌曰:“头领暂退左右,我得说明。”万人敌即令左右退出。李梦雄便把三界山遇章绣锦之事,并所言说明。章士成方才放心。
万人敌曰:“将军因何到三界山?”李梦雄曰:“论这事不宜轻泄,谅好汉必无漏泄之理。”备言杀死陆金,搜出书信,英国公差到三界山画图说出。
万人敌曰:“劫驾正是柳望怀所为。三界山原是吴仁中、万飞龙二人驻扎,与弟甚是亲热。柳望怀随后上山,因他年长,故坐了第一把交椅。前日劫驾、有书请我相助。因思叛逆重大,弟推事不往。但三界山十分坚固,且有刘瑾应付金银,兵粮俱足。有些难破。”李梦雄曰:“即有大军,不怕不破。”
章上成曰:“但恐柳望怀等相逼,小女难保残生。”李梦雄曰:“我们回京,即要起兵征剿,救出令媛。”章上成方得放心。李通对万人敌曰:“头领流落绿林,终非了局,倘若兴兵,我等求文提督前来招安,亦可为王家建功立业,以图耀祖荣宗,封妻荫子,何等美妙?”李梦雄曰:“小弟亦有此心,未知头领意下若何?”万人敌曰:“弟久欲归顺,奈无人荐引。二位若肯保举,足感恩情,有何不可?”各人说得投机,饮至月上花稍,方才安寝。
次日又是畅饮,一连三日。李通对李梦雄曰:“令妹既会,当作速回京。”
李梦雄曰:“侍小弟与舍妹相议。”即入内来见李桂金曰:“我即日要回京去,贤妹且住在此,待文提督进征三界山,即来招安万人敌,那时一同回京,面君受封,可好么?”李桂金曰:“一向屈身住此,度日如年。今遇哥哥,便同回京,怎肯仍留此间,男女混杂?”李梦雄曰:“若只尔我,自必同回。
奈有李通、刘宇瑞一路同行,安歇不便。我又即日要跟随文提督出征。军情大事,更是无心顾尔。莫若且住此等候,又有章阿伯相伴何妨?”章士成闻说,着惊对李梦雄曰:“贤婿这事,决难从命。老汉只是此女,犹如孤星伴月。我就要往三界山,保救小女要紧。”李梦雄曰:“小婿自当救出,何必岳父去救?”章士成曰:“但恐贤婿征战时候,思量立功,那里有照应小女?”
李梦雄曰:“屡受岳父过爱,这何等事?怎说无心?且岳父软弱,去也无益。
不如在此相伴为妙。”章士成曰:“这等说,老汉便放心了。”李梦雄方出见万人敌曰:“我们来日便要回京,舍妹同岳父再累头领几时。俟招安后,一同进京,容当厚报。”万人敌曰:“列位身有正事,俺不敢苦留。令妹在此,自当照顾,何必叮咛?说甚么厚报!”李梦雄大喜。
至次早,万人敌备酒饮别,畅饮一番。李梦雄进内,辞了妹子出来,随同李通、刘宇瑞上马下山。万人敌、章士成送至山下。喽罗跪送一盘金银。
李梦雄三人推辞曰:“路费本来充足,前在三界山,又得了许多银子,不劳头领费心。”万人敌方收回银子,同章士成远送至大路口。李通三人曰:“头领、章阿伯请回山,不日就得相会。”章士成嘱李梦雄曰:“小女全望贤婿留心救命。”李梦雄称是,两下分别。
欲此去如何,再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文贵剿贼三界山梦雄征兵黑风寨
却说李梦雄等三人,在路赶了几日,来到京中英国公府前下马候令。英国公传进后殿,三人拜毕分坐两旁,先将往三界山,见人马钱粮甲仗充足禀明,进上地图。英国公看过曰:“山寨果然峻险。”李梦雄复把遇章绣锦,来到黑风山,遇了万人敌、李桂金、章士成,前后始未,一一陈明。英国公曰:“李桂金、章氏节烈,有光风化。万人敌、章士成仗义,犹为可嘉。俟剿匪后奏明,请其旋表。至万人敌既有向化之心,就着小婿招安任用。今地图已便,待我修书一封,与尔带去。尔亦可在小婿军前立功。”又对刘宇瑞曰:“贤侄乃书生,今又触犯奸监,要出头实难。实可同到小婿标下,参赞军机,提造些功劳,亦可得微官,显得令尊忠良。”李梦雄、刘宇瑞二人谢曰:“深蒙千岁提携之恩。”英国公写了一封文书,交付李梦雄三人。至次日起身,英国公吩咐曰:“着小婿若破三界山,三个盗首,须留心活捉,好证杀刘瑾。山寨若破,立即差官密表密书与本藩,免使刘瑾知风逃循,又生后患。”三人领令上马,起身不表。
且说山东大同关提督文贵,前日接得英国公文书,诈称巡视边界,密召人马一万,陆续已到。正欲操演,门官来报:“李通等三人候令。”文贵唤进,李通参拜毕,呈上英国公文书,提督看过,令传李梦雄、刘宇瑞入后堂。
参拜曰:“小将专望大人提拔。”文贵令三人分坐两旁。文贵对李梦雄曰:“将军可用心立功,当奏主加封。刘宇瑞可放心相助。”二人拜谢。文贵即唤李通上前,按图指问明白,随即悬牌,三日后操演。又拜表奏主,诈请巡边。使刘瑾见表,谅不提防。不必知会三界山盗首。是日打发李梦雄、刘宇瑞在后衙安歇。
至第四早,下校场操演。过了十日,操演精熟,提督事务交付得当将官代理。至吉日下校场,祭了旗纛令李通、李梦雄带兵三千为前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自领大军押后,发了文书马牌,凡经由地方,不许备公馆迎送,只在城下驻扎。凡兵士擅取民间一物,立行处斩。令守备官仇鸾为运粮官,按仇鸳年二十,使一口大刀,能开四百斤硬弓,奈太平时景,英雄无用武之地。当时大军起程,沿途地方迎接,文贵只在营中安宿。非止一日,来至青州府外屯营。传今曰:“本帅闻得三界山贼寇柳望怀等猖獗,今将剿除。令李通为左先锋,李梦雄为右先锋。”大军拔营起程,次日已行进三界山,李通令离山数里安营。伏营喽罗看见,吃一大惊,报上山去。
原来柳望怀等先有探子来报,文提督巡视边,又见刘瑾并无来报,料文贵若是出征,必定拜表,刘瑾定来知会。因此并不防备。忽闻兵到山下,众皆吃惊,手足慌乱。柳望怀曰:“好奇怪,刘公公因何无信前来报知?好作准备?”吴仁中曰:“军来将挡,我等尚要杀进京城,夺取天下,狗官若来,先杀他片甲不回,乘势动兵上京。”柳望怀曰:“但未作准备,人心惊动耳。”
即令严守三关,一面整备交战。一时间忙忙乱乱不表。
且说文贵将晚屯营,令备来日决战。是夜小心把守,提防劫营。次早文贵升帐,曰:“兵贵神速,唤家将拿盔甲前来。”闪过李梦雄、李通上前曰:“未将身为前锋,理当先见头阵,何劳大人?”文贵曰:“本帅亲战,三军方肯用命,一鼓成功。”披挂停当,提刀上马。大小将官跟随,杀到山下讨战。只见这座山,高大无比,叠嶂连绵,三关立在山顶,有如悬空,好生峻险。那山上三个头领,闻报官军讨战,各带兵器,领喽罗下山,排下阵势。
见官兵金甲灿烂,枪刀映目。又见自己人马,纷纷嚷嚷,不成队伍,先己胆寒。忽观阵内阵门开处,闪出一将,生得身高体壮,面如铁色,三绺长须,头带凤翅紫金盔,身穿黄金锁子龙麟甲,内衬大红花袍,坐下一匹五明马,手执一把金背大斫刀,背后一技红绫绣就金字,大写:“山东全省提督军门文”九个字的大纛旗,威风凛凛,相貌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