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得道


铁拐先生回至八景宫,众仙人看他变化得恁副怪相,一个个忍俊不禁,大家和他取笑了一会,弄得铁拐先生越发不好意思。须臾,老君升座。铁拐先生稽首殿下。老君笑道:"似这副形景才好。凡人秽在心,汝独丑在貌,将来周游四大部洲、三界五狱,平常人就很难认得你这丑形怪状的大罗金仙,你就可借此考察人家向道的诚虔虚实,岂不大妙?"铁拐先生听了大乐,稽首禀称:"弟子原也这么想,又承文始师兄赐弟子拐杖,弟子将他变为铁色,就取个别署叫铁拐李,不晓得可用不可用?"老君点头道:"很好很好。那铁拐头上还可挂一个葫芦儿。"回头命童子:"去后面摘个葫芦来。"童子遵命去了一会儿,取来一个大葫芦儿。老君接在手中赐与铁拐。铁拐先生敬谨捧住:"请教祖师,这葫芦妙处何在?"老君道:"这葫芦是从林上采下,原非什么罕物,但经我一番炼制,已把它的质地变个样子。平常的葫芦里边有的是子和实,这葫芦却装满了仙家的至宝,你要降妖除怪,这东西能生炎火、发大水。火烈时可比一座火焰山,水大时可抵全个的东洋大海。除了上界天仙,谁能挡得住它?你要用在救苦济人,把盖子揭去,要药有药、要钱有钱,有时错个宿头,还能藏得许多人作个临时的客店。"

老君说到这里,众仙不觉失笑起来。老君笑道:"你等打量这葫芦儿容不得一个人吗?这真是可谓坐井观天了。"因命李玄把葫芦放下,口子朝外,着他闭上两眼向口子大步走去,走过三步方许开眼。铁拐先生遵旨把两只眼睛闭得牢牢的,放开大步走了三步方才张眼一看,原来身子早在葫芦之内,外面许多道友和祖师一个也不见了。再走几步,里面越发开朗,仔细看去,却是一所圆形的大房子。房屋里面有柜子床铺,陈设器皿一应俱全。再进一层,又是一所更大的圆屋,凡是人生应用之物,穿的吃的、看的玩的,几乎没有一件不备。更妙的是铁拐先生才想到这广大的几层房子还该有几个工人洒扫收拾兼司厨灶烹洗之事,岂不更像一家住宅了么?一念甫起,眼前便有许多青衣打扮的人垂手侍立,另有两个绝美的婢子,一人捧茶,一人持巾,姗姗而前,含笑叫声:"主人用茶。"铁拐先生不期哈哈大笑起来,自思:我这位祖师恁地会耍。可惜我一修道之人,哪里用得着如此舒适,瓮牖绳床,荜门圭窦,足可安身适体。现在成个黑叫化子,用不着什么衣服,至于吃之一字,更属修道人可有可无,却不白白的辜我祖师一片深恩。正想到这里,那所高堂大厦和许多珍贵器皿、男女佣人全都不知去向,那两层圆屋剥落残损,破旧不堪。至于室中器具,更是非常简单,非常粗鲁,和方才所见贫富情况刚刚处在相反地位。铁拐先生点头暗叹道:出家人倒要如此,此心才得安闲。祖师真是一位仙祖,毕竟知道我的志趣。又想道:方才几位师弟听了祖师法旨,似大家都在怀疑,该将他们邀了进来,大家玩赏一则可以增长大家的见识,二则会同群仙在此开个葫芦盛会,岂不妙哉?他一面想,一面仍向后面走去。更进一层,那房子比前二进犹大,最后是一道大圆墙壁隔住,大概是葫芦的终点和外面分疆划界的所在了,因他志甘淡泊,室中布置也是非常简陋质朴。铁拐看了一会,仍循原道退至中屋。不道那间大院子内已挤满了许多师兄弟,一见铁拐,群起道贺,众仙自言:"亲见你进了葫芦口就不见了,正在议论,祖师忽言:'你铁拐师弟正在里面惦记你们,大家可以进去瞧瞧,看他有什么好东西款客?'因此,我们也陆续进来,正在找你这位主人翁时,不道你又从后面出来,怪不得祖师说我辈坐井观天,原来这小小葫芦真藏得几千人呢?"铁拐见过众仙,更喜这时的屋内又恢复了先时富丽精美的旧观。铁拐先生忙着招呼诸仙坐地,即有青衣童婢川流不息的送茶送点,十分殷勤。妙在不用铁拐先生吩咐,只消念头一转,立刻就做得妥妥当当的。世上佣人哪有这般聪明。诸仙十分欣慕,都向铁拐道贺他得此至宝。这时文始先生也在座中,笑说:"我等随祖师这么久了,倒不曾知道老人家会弄这等玩意儿。师弟才来不久,有些异数,可见祖师特别垂青。没有前缘,哪能如此?"铁拐先生笑谢道:"虽是祖师厚恩,也亏师兄提拔教诲和诸兄汲引扶植之功。我李玄只有心香一瓣,谨祝诸兄福寿绵长而已。"众仙都笑道:"此真前缘有定,我辈何功之有?倒是初次登堂,观光你这葫芦仙府,竟不曾带得些贺礼来,心中怪抱歉的。"铁拐先生忙笑谢道:"断不敢当,将来觅得修真之地,如有所需,定向诸兄乞讨,现在却先寄在诸兄那里罢。"说罢大家一笑。文始先生说要参观全部葫芦仙府,铁拐先生引着他们又至后面一走,后面却无门可通,仍绕从前面口小处一齐出来,回头瞧那葫芦,可不仍是数寸长寸许圆的一件阿物儿哩。于是众仙跟着铁拐先生,大伙欢喜赞叹,颂谢不绝。老君笑道:"这是玩意儿,算不得什么大道,尔等太惊奇了,可算小见之至。"众仙默然。老君命铁拐先生当时把葫芦系在杖头。文始真人忙道:"这个容弟子再来送师弟一根条子。"老君笑而颌首。文始真人卸了仙冠,拔下一根寸许长头发,伸手一拉长可及丈,一释手儿又缩成原形,替铁拐把葫芦系在杖端,发光闪烁,宛如金质而软如棉、细如丝、韧如牛筋,拔扯不断。铁拐先生忙又拜谢过了。老君吩咐道:"上次我曾吩咐你要下海走遭,到了紧要关头,连我和你各师兄许都要去走一趟来,这事虽不甚大,却有魔教教主想要乘机和吾教为难,因此不得不慎。若说此事起原,乃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文美真人始终都有关系。你今回去,可便在泰山你徒弟所居洞府等候,大约一二天内自有人前来请你,这人便是文美徒弟。内里情事,他能告诉你的。"铁拐先生一一应诺。老君又道:"其实这件事情倒是你新近点度出世何兰仙的责任,因事主和她有些前缘,照例该她去主持才是。为她尚在虔修,不能以此等杂务分她的心,这事便弄到你身上来,算你代替兰仙立了这件功德就是了。"铁拐先生忙道:"何姑娘的事情弟子理应代劳,就有微劳也归于她,弟子决不敢妄贪他人之功。"老君含笑点点头说道:"出家人但求有益于人,今主事之人不久亦应成道,久后和你们总属同事同门,互相辅助,理所当然,本来也不必强分彼此也。"铁拐稽首领旨。

回至泰山玉崖洞内,当以法牒召飞飞、颠颠前来听候调遣。未及日暮,二人同到参谒先生。铁拐把别后各事告知他们,二人都欢喜赞颂。铁拐又说玉儿逃走下山之事,二人都忿然道:"请师尊指明地方,弟子等前去捉来治罪。"铁拐先生笑了笑,说道:"此物野心不驯,原不能点度成会,那是我热心大过出的毛病。既已走了,我料她暂时不敢为害民间,却等将来有了罪状,再去办她不迟。"二人应诺。铁拐因言明日必有人来请我下山,去海中办一大事,尔等可守候门外,迎接他进来。"二人依言,都在洞门外面远远了望。到了午时刚过,忽听空中豁然一声宛如大鸟飞过。二人吃了一惊。抬头一望,早见一个女冠自空下堕,立在面前。二人情知必是接师尊来的,因忙举手为礼,问道:"仙姑可是海中来的,请赐法号,容得通禀。"女冠喜道:"尊师真乃有道真仙,原来早知我要前来恭请的。贫尼法名慧通,乃尊师师兄文美真人之徒,与两位道友都算同门,而尊师和敝师文美真人一出老君祖师门下,一出元始天尊门下,也算同学,大家都是一家人咧。"飞飞忙含笑招呼,颠颠忙入内禀报。铁拐先生因初次得道,全赖诸同门提携之德,他又生性谦和,向来不肯过分自尊,特偕飞飞亲自接了出去。慧通一见铁拐,知道便是本师所说的跛仙,慌忙趋前拜伏于地,口称:"师叔在上,弟子慧通拜见。"铁拐先生还了个半礼,笑吟吟请她入内,施礼坐定。慧通先把罗圆夫人修道成功,奉师命启建道场,特请师叔屈驾主持坛务。铁拐自然应诺,顺便请慧通将罗圆前事略说一番,慧通一一告知,铁拐先生这才明白了前后因果,并知祖师所言将来同门同事之人必是慧通所说的张果,立刻便预先存下一种亲热之心。慧通又说:"罗圆夫人已奉师命改名觉先,现在专候法驾前往。便要启请各山道友、各界大仙并海中龙王夫妇参与盛会,还恳师叔早日启程。"铁拐先生忙说:"出家人除了救人助人,还有甚的事情?既承宠召,自应陪同师姐即刻动身去也。"

慧通大喜,便和铁拐起身,带了飞、颠二人起至云端。淮海村却在泰山之南,一行四众都向南进发。行至中途,忽然一阵黑风从四人后面吹来。铁拐、慧通情知有异,回头一瞧,只见乌云里面有几个道人嘻然而来。慧通暗暗对铁拐说道:"师叔,这来者必是妖人,弟子闻敞师说,此番觉先成道,启建道场,必有仇人前来倾陷破坏,大家都要小心。今观这四人满面妖气,又和我等同一方向而行,必是往淮海村去的。我和师叔不妨慢慢进行,等得他们到来,探问一个究竟再定对付方法。师叔以为何如?"铁拐先生点头道:"正该如此。"于是把云步放缓,专等后面四人赶来相见。未知四人是否妖邪,且看下回分解。


第28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蚌精开腹宴群妖

却说铁拐先生和慧通、颠、飞等一行四众,等得后面四道赶到,大家把云步停住。但见后面四道衣饰不一,长短不齐,都是面貌凶狠身躯伟大之徒,一望而知不是正路仙人。铁拐先向他们举手为礼,四人也含笑还礼,请问铁拐先生仙乡法号。铁拐先生说了,又回问四人。那中间披红色道袍好像是个领袖模样的答道:"贫道等皆海外炼气士,自尧舜以来得道至今,因贪图清闲,未升天曹。贫道名凌虚子。"指右首绿袍者说是通玄子,又指后面紫袍、青袍者,说是冥冥子、空空子。"闻得淮海村文美真人门下有个田螺精修成法身,要在他田螺壳内启建道场,此乃海中盛会,千古难逢,特行约伴前去一观。"慧通听了,朝铁拐先生暗暗以目示意,铁拐先生佯为不知一般,替慧通等三人介绍了一遍,但不说慧通是文美门下,又说也是听得螺壳内道场的名气前去参与的。八人便并在一处,推开云路,急急遄行。哪消片刻工夫已到淮河岸上。

铁拐先生因未知四道法力,请他们先行。凌虚子因铁拐人物猥恶,本来存心轻视,便也傲然点点头,对三道说:"我们先走一步罢。"于是捏着避水诀,从汪洋巨波中开出一条大路。四道也不招呼铁拐等人,大踏步头也不回的去了。慧通、飞飞愤然道:"这道人没礼。我们如此谦逊,他们竟敢目中无人,如此傲慢。况他们既是邪教,此去必没好事,与其日后遭他们毒手,不如趁他们不防,赶上去用师尊飞剑斩了他们,不更省事便当么?"铁拐大笑道:"贤弟们学道多年,还是这样性急,却与他们的傲慢无礼同一不合了。我此去系奉祖师法旨前去主持道场,责任重大,对于外教邪魔自得设法防备,即至万不得已时,还有祖师和许多师兄辈前来救援,何必同人家作此先发制人的卑劣行为。纵能必胜,亦已无名;万一挫败,何面目再见祖师并方外友人。即使胜负互见,旗鼓相当,未免误时,也不免受祖师斥责。古人所谓小事不忍必有大害是也。贤弟辈须谨记今日之言,以后凡遇横逆之事,万勿轻举妄动,须审察彼我情势,可战则战,不可战则退避三舍。毋宁忍一时之厚,作明哲保身之举,但求刻志孟晋,百十年后安知不能洗雪耻厚。若因一朝小忿,遽抱性命去拼,却又成匹夫之勇,非修道人之本了。"慧通听了,非常心折,连连称谢。颠、飞二人却还觉本师忒煞示厚,愤愤之气仍未能消。慧通笑着替铁拐安慰他们。铁拐先生笑道:"他俩秉性刚强,见义勇为,正是天赐侠肠。我所以爱赏他们,即因此等地方最易近道也。但过刚者必折,不于此等处用功,枉负数年养气之功了。师姐且勿相劝,大概他们学养未到,劝也无用,再过几年,定能把火气退尽。那时就不用我说,也能晓得忍中乐趣咧。"飞飞、颠颠听了,心气却就平了下去,都笑道:"师尊是向来这般让人的,我辈却总有些替他不服气儿。今师尊明诲,只有回去格外多用些功,或者能把意气放平,倒也省了许多是非。"铁拐先生大悦道:"尔等能说这话,能这样的存心,可见眼前学问已不比从前。我方才所说倒变了浅测之谈了。"三人皆大笑。

铁拐先生不念什么咒,捏什么诀,只把手中铁杖一指,即有一条晶莹光滑的平坦大路现在眼前,从岸边直达淮海村觉先洞府的头门,铁拐当先,三人随后向这路上走去。最奇的是望不到头的一条远路,消餐饭工夫都已到达洞口,回头瞧那条路,已不知哪里去了。慧通十分歆服,颠、飞俩只喜欢得手舞足蹈起来。铁拐又向慧通说道:"师姐可知他四位道友傲慢得那么样了,只怕此时还在半途之中,须再过片时才得到此咧。"慧通点头道:"那个自然,分水诀行水道虽亦不是邪法,却如何比得师叔的大道咧。"铁拐笑道:"还有水遁之法比这更快,但颠、飞二人不能相从耳。"慧通称是,因自己熟门熟路,便作领导在先引路。把师徒三人带进至第二层时,张果父子并觉先本人都迎了出来,一见铁拐,全体行下礼去。铁拐也稽首相还。随后慧通又着众人和飞飞、颠颠相见,大家相逊就座。觉先深谢铁拐先生跋涉之劳。先生笑道:"彼此总是有缘之人,况又同门同道,些小之事何足挂齿。"张果见铁拐仙骨神姿,虽然皮色丑黑,而一种清气正从此中益发透显得格外精神,自己好生欣羡,便坐在铁拐身边,请问修持养心的大道。铁拐早知此人即是祖师所言与本人将来同事之人,也是格外敬重。当把自己所知所闻,凡可以增益他的学识的,都为之尽量指导。张果因铁拐和本师文美真人是平辈,便以师叔相称,二人格外觉得亲热起来。谈了一会,主人觉先命人献上山海珍奇的果点并自酿的百花美酒,款待铁拐,逊之上座。铁拐客气了一阵,也不再辞。此外慧通、张果父子等也都按次就座,飞、颠俩列坐铁拐左右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