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交婚小传

王知县初见开口和缓,是为王兵部书的体面。原打帐他必执定金钗为聘,便好渐渐入他之罪。不期他直诉真情,毫不图赖,到弄得没法,因说道:“你既知婚姻乃男女大欲,你男家虽欲,她女家不欲,只索罢了。为甚的苦苦强求?”刁直道:“犯人也自知不该强求。但思淑女难得,犯人的这表昧,若论她的才情颜色,莫说千中选一,万中选一,只恐遍天下也没有第二个。故犯人心不能死。”知县听了笑道:“胡说!你若单赞她姿容生得俊俏,也还可信。哪有十五六岁的女子,便诗才压倒古人之理?”刁直因又禀道:“犯人不敢强辩,只求青天老爷,差人拘了犯人的表妹甘梦来,当堂一验。若是不美不才,将犯人登时处死,犯人也情愿。倘犯人之言不虚,求老爷天恩,理谕表妹,归于犯人。如表妹必不允从,犯人也割断痴想,安心别娶。”
王知县本意原不要拘闺女到官,因见刁直称赞得甘梦,天上有地下无,便也要思量要见一面。因问差人道:“前日田氏抱呈的那个甘福可在外面伺候?”
原来甘家自赶散了刁家娶亲的众人,准备刁家要告状,故日日叫甘福同几个得力的家人在县前探听,差人都是知道的,故答应道:“现在外面伺候。”知县道:“既在外面,可唤他进来。”甘福唤到面前,知县因说道:“这刁直的图赖婚姻事,我已审明,与你家毫不相干。但只是那刁直,还痴心认定你家幼女甘梦,原肯嫁他。苦为众人阻隔,不能合谐。他心不甘,故百计图谋,致使你家不安。你可唤幼女甘梦来,当堂拒绝他一语,待本县与你立案,他便不敢再生衅端。此本县杜患之心,并不关前词之事。你可唤来,随到随禀,不论早晚。”甘福领命出来,知县方发放刁直道:“且出去伺候。”然后退堂。
刁直一场大利害,看的人都替他捏着一把汗。今见他平平安安走了出来,都围着他去道喜。说分上的中人
道:“亏王兵部书的力。”屈仁道:“亏我教他说话有窍。”衙门人道:“亏我众弟兄撮补。”未免又要破钞不题。
且说甘福到家,将知县分付的言语,一一报知田氏。田氏听了吃惊道:“莫非刁家有了分上,知县又变了卦?”甘福道:“不是变卦。”田氏道:“你怎知不是变卦?”甘福道:“凡审状,必要两家拘齐,方才对审。大爷昨日单审媒人,今日单审原告,并不问到我家,自是好意。”田氏道:“既是好意,为何又要梦娘去见?”甘福道:“我听见刁官人满口称赞梦娘才美,故官府想着见见。”田氏无奈,只得进房说与梦娘知道——不知是个甚么意儿。梦娘道:“自是一团好意。”田氏说:“你如何得知?”梦娘道:“不差人来拘,就叫抱呈人自唤;又分付随到随见,不论早晚。若非好意,官府拿人哪有许多婉转。母亲但请放心,莫说县尊是好意,就是恶意,孩儿见了,自有回话。”遂一面打点明日进城,来见知县。只因这一见,有分教:才吐一朝,名扬千里。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彤管生花一时惊县座 赤绳系美千里报师恩

词曰:
彩毫有舌,吞吐霏霏玉屑。眉尚山尖,发才云际,早已阳春白雪。
鸾须凤结,天上香,岂许人间偷窃。急填鸟鹊,引入蓝桥,方成双绝。 —右调《柳梢青》
话说甘梦娘,闻知王知县要她去见,到次日起来收拾了,头上单一个包头,身上穿一件青衣,抬了一乘小轿,母亲田氏,放心不下,也抬了一乘轿子,同了进城。到得县前,已是晌午,先将轿子歇在旁边。甘福因知县吩咐过随到随见,因走上堂来跪禀道:“昨蒙老爷钧语,唤幼女甘梦,今已唤到禀见。”知县听见说到了,随将堂事停起,闲人赶开。又叫原差,可带刁直在堂下伺侯。然后吩咐甘福,唤甘梦进来,甘福忙将甘梦的这乘轿子,撮到县门前,方叫梦娘下了,走将进去。王知县在公座上远远望去,早看见梦娘袅袅婷婷走上丹墀来,形影已翩翩然有仙子凌风之致。及走到当前,从从容容跪下。再定睛细看时,果然不妆不束,窄袖青衣,却满面容光飞舞,实实与众不同。因和颜说道:“前日刁直挜送金钗,诳告你悔赖婚姻,本县已审明与你无干。但他慕你才貌,百般称扬,况他家计也还富足,年才及壮,不知你为何执意不肯嫁他?”甘梦道:“非是犯女不肯嫁他,但思妇之从夫,终身仰望。妇若无才,已非淑女,何况须眉丈夫!若空戴儒冠,而一丁不识,岂非禽兽,岂非草木?犯女虽属裙钗,职在中馈,尚慕古人名嫒贤淑,日将彤管,从事诗书,安肯画河洲之眉、撩琴瑟之鬓,而终身与不衣冠之禽兽,无香臭之草木为偶哉?”王知县听了,不禁笑将起来道:“你一个小小弱女,焉知刁直就一窍不通,你既不嫁刁直,却思量要嫁何等之人?”甘梦道:“犯女村野生身,怎取妄思贵介。也不计贫富,也不论贵贱,也不问好丑,只要求老爷赐一题目,叫他与犯女对做。若是他有才,做的好似犯女,犯女即抱衾禂相从,亦所甘心。倘执笔攒眉,成章欲呕,虽拥王侯之贵,以势相加,有死而已,决难从命。老爷高义薄天,鸿恩盖世,实不异犯女之父母,故吐露孩赤,以求垂怜,语近戆激,求父母老爷开恩勿罪。”此时刁直跪在阶下,王知县因看看刁直笑说道:“你听得么,你也考过童生,你又十分爱慕于她,待本县出一题目,与你二人做着。或者许姻缘有分,造化到了,天助你做首好诗,也不见得。”知县一面说,一面就吩咐书吏,取了两张纸两副笔砚给与二人,又自用两条纸,写了一样两个题目发与二人。甘梦展开一看,却是《咏驴》,心下想道:“咏驴二字,虽喻讥刁直,然知县亦以为花月之题,我们做惯,故特以此俗题相难,不知我再俗些也不怕。”因就在地上铺开素纸,磨起墨来,也不起草,竞信手半行半草,写了两首五言律诗。写完,双手捧了送与知县,知县见了,反吃一惊道:“怎倒做成了!”忙展开一看,只见上写着:
咏驴
其一
赋体庞然大,居才只此蹄。
长鸣悲急策,稳步喜香泥。
蹇节王臣并,微劳犬马齐。
漫夸千里志,百里且东西。
其二
于今称贱物,借古立名高。
负梦过邯郸,驮诗上灞桥。
倒骑思往事,笑堕忆前朝。
独愧无他技,长为子厚嘲。
王知县看了又看,不胜惊喜道:“如此俗题,做得风流香艳,又古又雅又敏捷,真才女也。若非今日领教,几乎失敬,快请起来。”甘梦道:“父母老爷公堂之上,庶民弱女,自宜匐伏,安敢失礼,以损观瞻。”知县道:“你又无罪,此番考较,原属事外。快快请起,重斯文也,于礼无碍。”
甘梦因叩一首,便走起来,立在半边。王知县又问道:“你学诗,谁为师训,这等高妙?”甘梦道:“山僻村女,何处执经问字?惟与家兄甘颐,朝夕吟咏耳。”王知县听了点头道:“正是正是。汝才如此,则前日甘生员,为施宗师冠军入学不虚矣。”沉吟半响,因又问道:“本县还有两个限韵的题目,一向无人下笔。我意欲试你一试,你能再构妙思否?”甘梦道:“犯女才虽谫劣,然父母老爷有命,安敢辞诿,伏乞命题。”
王知县见甘梦不辞,因叫书吏取一张小几,放在堂下,将笔砚移在上面。又命取一张纸,自写了两个题目,并写了限韵,付与甘梦道:“你能再成二诗,便真要算是才女了。”
甘梦接了一看,见第一题是“夜月眠迟”,限屋、足、鹿、独、宿五韵。第二题是“春妆待晓”,限溪、西、鸡、齐,啼五韵。心下暗笑道:“此等题有甚难处,将来难人!”越要卖才,提起笔来,也不起草,竟如做现成的一般。没一钟茶时,早又做成两首七信律诗,双手捧了送与知县。知县接了,不知是曾做不曾做,转不便开口。及展开一看,不期早已做得端端正正,因欣然而看。只见上写着:
赋得夜月眠迟韵限屋足鹿独宿
楼高光满成银屋,十二朱栏看不足。
尽道瑶天宫化蟾,岂知玉兔星躔鹿。
轮悬云际弄清虚,影转花梢破幽独。
酒醒诗成欲四更,尚倚西檐不忍宿。
赋得春妆待晓韵限溪西鸡齐啼
发满肩如花满溪,兰膏香腻镜台西。
额思桃风频看蜡,髫想盘云悄听鸡。
曙色未分钗玉乱,山痕先染黛螺齐。
高衾锦帐莫思睡,帘外已将娇鸟啼。
王知县看完,不胜喜悦,因对甘梦说道:“观汝之才,大有三百之遗风,不愧七步之敏捷,李易安、谢道韫不足数也!自是金马好逑、玉堂佳偶,安肯落于村夫之手?敬服敬服。”因叫刁直问道:“你做的诗怎么了?”
刁直跪在旁边,看见这些光景,拿着一张白纸,半字也说不出,只是连连叩头。王知县笑一笑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奴才!你一个蛤蟆怎妄想天鹅?”因叫库吏取出前日贮库的金钗来,又说道:“田氏前已首到本县,说你行贿他儿子,与宗师求情,又假此赖婚。据二事看来,有此赃物.本该问你一个徒罪才好。但念你临审自吐真情,不曾图赖,尚有可原。又有王老爷的书来,再三讨情,故赃物入官,饶你的罪名,但痛责你二十个板子警戒将来。”因拔出四根签来丢在地下,叫拿下去打。
众皂隶听见,忙吆喝一声,竟涌上前来动手。刁直吓得面如土色,只乱叫“老爷饶命。”甘梦看见,忙走到案前跪禀道:“刁直虽然有罪,然实系犯女姨母之子。父母老爷若为犯女责罚他,便恐亲情成仇。敢求天恩饶恕。”王知县听了,方分付饶了。又戒斥道:“以后再敢放肆,本县拿来,活活打死。赶出去罢。”刁直得了性命,往外飞跑。正是:
初时肆恶要伤人,及祸临头想脱身。
何不平心安本分,无荣无辱做淳民。
刁直赶了出来,王知县又对甘梦说道:“本县耳目不聪察,竟不知县治之内,有甘姑如此之才美。若非今日,几乎埋没。但思巴县,僻在一隅,人才有限,恐无甘姑之配。本县敝座师有位公子,其貌有如卫玠,其才不减青莲,青年又正与甘姑相当。他立志定要娶一才妇,故合郡宦家求婚,他俱不允。容本县写书差人去与二人作伐,方不负上天生才之心。”甘梦致谢道:“蒙老爷格外垂怜,不独父母,又实天地矣。但愿才真,他非所冀。”知县道:“若非真才,本县也不作此远想了。”因命厍吏,取了一匹红,即以金钗作花,与甘梦簪披了。又命一乘大轿,又命用八面彩旗,叫八个乐人,吹打着迎送了回去,也见得本县有如此才美女子。
甘梦拜谢了,走出县门,上了大轿,早有彩旗前列,鼓乐吹打着引路。甘福忙将田氏的轿子也抬了上来同走。一霎时轰传本县:横黛村出了一个才女,都争赶了来看,拥的人夹杂不开。正是:
等闲富贵不须惊,毕竟真才始有名。
试看裙钗一村女,题诗增却许多荣。
甘梦迎送到家,赏了役人散去,方细细与母亲说知做诗之事,并要与他座师公子为媒之事。田氏听了,满心欢喜道:“你日日做这两句诗词,针线不拈,我还怪你。谁知今日,却亏了这两首诗,打动了官府,将一场大辱变做了一番大荣。但是我又有一虑。”甘梦道:“母亲虑着何事?”田氏道:“我与你僻居于此,你的才美尚无人知道,止有表兄知道,便弄出这场事来。今经此一番,各处轰传,定有势焰来缠。你又不轻易许人,只怕正要多事哩。”甘梦道:“就是多事,却也不碍。”母女正踌躇此事,不期到了次日,县里早发了一张告示来张挂。上写着:
巴县正堂王荫为禁约事。
照得本县横黛村洗墨溪,甘生员有妹才女甘梦,与母田氏寡居于家,不许豪强倚势勒娶,特此禁止。
倘犯此禁,定行拿究,即有良人君子,以礼聘求,亦须具呈禀明,本县查访定夺。若私相媒说,即系犯
禁。特示。
田氏得了这张告示,挂在门前,方才放心不题。且说这王知县,名字叫做王荫,乃辛祭酒做部属入帘时房里中的。王荫的卷子,大座师已不取,亏辛祭酒再三力荐,方才中了。故师生极称为得意。一向知辛老师的儿子辛发是个才子,女儿辛古钗是个才女。女儿要求个才婿,儿子要求个才妇。虽然知道,却无处可求,只得放开了。今忽见甘梦奇才,不觉打动他的心事,欲借此以报师恩。遂将甘梦做的四首诗,并亲笔原稿,又将刁直
图赖婚姻之事,并甘梦面质之言,俱细细写了一书。书末又写:“此女实天下所无,古今所少。门生已极力为解愠世兄主盟,料无不可。但恨其兄甘颐,游学在外,未有成言。今秋闱试定能报命。且此女亟称其兄才美更胜,门生未见,不敢妄言。倘见后果如所言,再为荆燕世妹完姻,便是两地奇缘,千秋佳话矣。先此报名,乞师台赐教,以为行止。外具不腆,聊以侑函。”书写完,并诗封了,遣一个的当差人,叫他赍送至扬州府辛祭酒老爷衙中投递,要讨回书。
差人领了县主之命,焉敢迟留,忙忙起身。走了两月方到扬州,访问着了辛衙,因将书札投入。是日辛祭酒正在后厅闲坐,接了来书,拆开细看。看见王知县称赞的甘梦,恰正是儿子要求甘颐的妹子,满心欢喜道:“原来两下不约同称,却是一人。由此看来,这甘梦才美果真无疑矣。”又见书末赞及甘颐,要为荆燕完姻,正合己意。甚是感念道:“这个门生,在老师面上,可真谓用情矣。”因叫人请了小姐与相公来。不多时,二人都到了。辛祭酒因笑说道:“前日发儿要求甘颐妹子,我还恐是虚名。不期门生王荫,在蜀中做知县,见了此女才美,惊以为奇,不惮偌远,特特差人来报知于我,叫我去求亲。我只道又是一个,谁知看了名姓,恰恰正是甘颐的妹子,你道奇也不奇。”荆燕小姐道:“王知县何以知此女才美?”辛祭酒因将甘梦当县堂亲笔做的四首诗,递与她姐弟道:“你二人只看此四诗,便知此女之才。”辛小姐与辛解愠交换看完,辛小姐先叹羡说道:“孩儿常自夸诗才,不让于人。谁知蜀中僻地有此才女,恰又有王知县作伐,真吾弟之福也。父亲不必再思,竟一意行聘为上。”辛解愠看了,直喜得满身奇痒,抓耳揉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