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宝卷
- 靖江宝卷
靖江宝卷
兴林国里挂皇榜,各地才子尽知闻。
皇榜张挂到东昌府,被张伯凡之子张文看到了。张文自小读书聪明,勤学上进,有东昌才子的美称。他知道皇上开考,立刻向其父母禀告——
今年皇上开文考,儿要进京跳龙门。
张伯凡夫妇就说:“儿呀,海水不干人不老,除了今朝有明朝。你年纪还小,再读三年书不是才学更高,何必如此着急呢!”“父母哎——
天下才子多如笋,只争朝夕往上升。
倘若此番不应试,错过一时等三春。
我今要把京城进,莫失良机误前程。”
张伯凡为儿备好川资,轿夫人等送他启程,赶上京都皇城。
无心观赏皇城景,下住招商店堂门。
宗师大衙登过号,只等考期比才能。
三月初三首场过,隔了五天二场临。
三月十二三场毕,考尽天下念书人。
榜眼出在柳州地,探花出在桂阳城。
张文公子文章好,朱笔点点第一名。
天子大臣又复看,他独占鳌头状元身。
妙庄王赐他们三位新科各自橙黄金花一对,银鬃白马一匹,发三千兵马,择日游看皇城。
三位新科游皇城,百姓出来看新闻。
大户人家摆香桌,小户人家设净瓶。
听到一声状元到,鸡犬总不放出门。
正是——
白马紫金鞍,京都万人观。
笑问谁家子,读书中状元。
有人说——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但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城头上有多少观赏的人,羡慕不已,赞叹不绝——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汲浪,平地一声雷。
也有人这样说了——
不要只见人家头上金冠戴,须知寒窗灯下吃苦时。
格么——
天子明如镜,龙门日夜开。
只要勤攻读,状元自会来。
三位新科游皇城,落第书生泪纷纷。
他们说:“状元公哎——
你读书换来黄金屋,我读诗书枉费心。
堂前对不过双父母,学堂里对不起老先生。”
张文在马上见到。用手向他们招招——
诸位世兄莫懊恼,回家再把灯油浇。
只怕绳短水难取,不怕龙门万丈高。
落第书生听了,个个精神抖擞,茅塞顿开。叹道:
只怪自己麻绳短,莫怪科场井底深。
回家苦读三载整,再来京都跳龙门。
状元游看皇城,妙庄王又降旨工部在午门外高搭一座彩楼,着大公主妙书对镜梳妆,彩女侍候,登上彩楼。
公主端坐彩楼上,祷告虚空过往神。
求天求地求神明,帮他状元做媒人。
有朝一日龙凤庆,重重香烛了愿心。
公主祷告完毕,三位新科游看皇城打转,从彩楼下经过到午朝门谢恩。状元一到,巡逻御使就报:“闲人回避,车马让道。”妙书公主俯观楼下,平心屏气将彩球往下一抛。
彩球滚滚往下抛,文武百官看热闹。
但看哪位新科福星照,脱掉蓝衫换紫袍。
彩球徐徐下落,不偏不倚正中张文胸怀。张文接过一看,上绣乾坤八卦,还有公主的生辰相貌。他心就想,这不是随常的玩艺,是皇上公主许身的表记,得中彩球者,必定要答应进宫招亲,不得有半点违拗。他把这事放在心里,来到午朝门前下马离鞍,匍匐金阶,山呼万岁:“学生赖天子洪福,仰圣上隆恩,接得彩球一个,万望恕罪!”妙庄王见了,哈哈大笑:“张文,你知皇上为何抛下彩球?”“万岁呀——
此乃恩赐鸳鸯球,愿与皇姑共白头。”
妙庄王十分高兴,当殿就封——
张文状元听封赠,东宫驸马受皇恩。
宝德皇后知道新科状元张文接得彩球,更是喜不自胜,乃选个黄道吉日,奏请妙庄王摆设国宴,宴请群臣庆贺张文与妙书公主完婚。当下点起七盏明灯朝北斗,一对红烛照南星。歌舞翩翩,细乐盈盈,张文与妙书公主八拜天八拜地,八拜虚空过往神——
再拜父王与皇后,兰桂香房去安身。
时过三载,二公主妙音成年,妙庄王将她唤到身前问道:“妙音,你大姐招文,你是招文还是纳武?招文的我开文考;纳武的我举武试。”“父王,我在西宫长大的,随你招文纳武,均由父王作主。”“啊,西宫列武,我开武考。”皇榜张挂到各州县,太原府李国栋之子李武知道,他立即备好刀枪棍棒,强弓硬箭,辞亲别祖。
跨上一匹枣红马,打马加鞭上皇城。
慢走如同云推月,快走如同过天星。
晓夜行走不耽搁,赶到京都里罗城。
招商店堂暂住宿,专等考期比输赢。
哎!人说考文官的人多,哪晓考武将的也不少。考场外的人啊就挤如也,抑如也,推不走,轧不开。
只听三声号炮响,大开龙虎两扇门。
考生各带兵器,鱼贯而入,站队列阵,只等点名出场。首场比弓箭,二场比刀枪,一个个生龙活虎,气吞山河。轮到李武上场了,他浓眉大眼,短束轻装,圈子里蹦到圈子外,里四门翻到外四门,硬弓拉到十三力,抱石如飞只嫌轻,舞起刀来如闪电,只见刀光不见人。刀法比过比拳法,比到拳法是他祖传的手脚。上打雪花盖顶,下打古树盘根;左扑青龙摆尾,右打猛虎翻身。
乌鸦看了也停翅,百鸟经过不开声。
宗师大人也喝彩,朱笔点点第一名。
当场赐他将军帽,游看皇城散散心。
游看皇城三日毕,妙庄王召他入朝门。
我二女青春一十八,许配贤卿定终身。
李武当下叩头三拜,谢主隆恩。“万岁呀——
莫嫌小民功夫浅,愿陪公主女千金。”
妙庄王龙心大喜,当殿就封:
李武前来听封赠,西宫驸马你当身。
京城门楼高扎彩,庆贺驸马入宫门。
不提李武为驸马,再讲妙书一段情。
大公主妙书与张文夫妻恩爱,情同鱼水,不到一年光景,六甲怀孕随身,十月满足,瓜熟蒂落。
连痛几个紧三阵,生下一位小官人。
彩女报到妙庄王面前:“万岁,恭喜您大驸马喜得贵子,我主万岁天赐外孙。”妙庄王喜形于色,欢乐万分,乃曰:“此系孤家烧香求缘之份,终有果报。
取名就叫妙香缘,兴林国的宝和珍。”
格么,妙庄王的外孙香缘出世,三公主妙善也渐渐长大成人。他高兴之余,自然想到妙善公主的终身大事。乃唤宫女将妙善传到身前。问道:“三女,你大姐招文,二姐纳武,你是要文还是要武?
或文或武招一个,了却为父一片心。”
“父王,恭贺您,大姐招文,文可治国;二姐招武,武可安邦。
朝中有了武共文,你一统江山定太平。
父王哎,孩儿不愿招驸马,只愿吃素修前程。”
“皇女,吃斋念佛么是五体不全,六根不正,耳聋眼瞎,腿残脚拐的人修的。你前世修过了,修到我皇宫里来,享不完荣华富贵,吃不尽美味珍馐,你还要修底高呢?”“父王哎——
修道是免轮回苦,报答父母养育恩。”
“哎,诸处有轮回,我皇上没有轮回。里罗城到外罗城,刀枪布得密层层,哪有鬼使敢上门!”
“父王哎——
刀枪剑戟吓得住鬼,将军府里怎死人。”
“三女,你胆大点,世间虽有阴阳之隔,但地府的世俗我也略知三分,等你阳寿满足,阎王差小鬼来捉你的时候,我到纸箔店里多买些银锭纸锞在午朝门外灼化,祷告鬼判,叫他们到——
别州府县拣同名同姓的捉一个,留下你妙善女千金。”
“父王哎,你又想错了。
阎王本是铁面君,只要人来不要银。
银锭纸锞买到命,纸箔店里怎老人。”
“皇女,你尽可胆大放心,地府里大不了是阎王呢,他没得我凡王权威大,我只要下一道圣旨——
捣毁城隍庙,挖掘鬼使坟。
禁僧除邪道,搞得它阎王无处蹲。”
“父王哎,你这松香架子不要摆,阎王的架子比你大。
阎君面前挂铁牌,不论你官员宰相共秀才?
不怕你咬金嚼铁的男子汉,更不怕我描龙绣凤的女裙钗。”
妙庄王说不醒他,听听倒发火了:“大胆的冤家,朕为一国之主,万姓之尊,见识倒不如你?哪有国王的公主好人不做,去削发为尼的!”妙善公主复奏道:“天下大器,哪个不爱,夫妇快乐,哪个不喜?只是孩儿生性只愿修行,任它一切荣华,见之如同冰炭,唯我只求清心静养,不求奢乐。”妙庄王起身,怒欲重责。妙善深思:在父王面前不可让他过份难堪,乃假意答应:“父王若要孩儿招婿,文武将士一概不要,儿情愿招个医士也罢?”妙庄王说:“天下英才多得很,你偏不要,却要招个医士,是何道理?”妙善说:“招个医士,非是别意,只想医得天下无凶猛恶相,无寒暑之时,无爱欲之情,无老病之苦,无高下之分,无贫富之辱,无你我之心,尽得佛果,此则儿之愿也。”妙庄王一听,更是火上加油,骂道:“你这妖孽,在父王面前尽说鬼话,不听教诲?”
妙庄王站起身,骂声女无端。
真意不肯回心转,押进北花园。
重枷重锁拿她押进北花园中遭磨难,强迫公主转回心。
彩女搀住公主手,一路啼哭往前行。来到北花园一看,房屋没一间,坐凳没一张,风吹雨打没遮拦。妙庄王在平地画一个圆圈,罚她对圈子里一站,身子不得动弹,这叫画地为牢。妙善公主在画牢里,与明月作伴,和清风为友,无挂无碍,从怀中摸出《金刚经》——
千遍万遍诵真经,忍饥受冻不变心。
大众哎,不提三公主遭磨难,再提番邦要兴兵。
兴林国西面有一个小邦叫红颜国。这个红颜鬼子的岱王历来对妙庄王不服称臣,时时想侵吞兴林,独霸西域。这时红颜岱王探知妙庄王无子继位,两个驸马又贪图享乐,乃寻借口,大胆向兴林国挑起战端。他称,兴林国自恃强盛,处处欺弱压小,我红颜国就不服称臣。如今他兴林国如有强将能人将五百棵枯松在石板上栽活,我红颜国年年进贡,岁岁朝君。
若无能人把树栽活,踏平你兴林紫禁城。
番使奉了狼主令,肩背战表进兴林。
战表从远臣传至近臣,近臣传到六部大臣。六部大臣早朝面君,奏与妙庄王晓得。妙庄王打开战表一看,哦,是红颜鬼子窥视我兴林大国,妄造事端,寻衅挑战,这还了得!便问:“众位爱卿,你们有哪位强将高手——
拿五百棵枯松栽逢春,官上加职重封赠。”
问到文官不答应,问到武将无回声。三百文来二百武,总像泥塑木雕人。妙庄王说:“不好了——
兴林国里无能将,万里江山靠何人。”
刘钦丞相掸掸朝服,执笏当胸,上前三步奏道:“万岁,文臣只能安邦治国,武将只能守卫边疆,哪有石板上栽活枯松的道功。依臣之见,只有三皇姑朝也念佛,晚也诵经,她如此虔诚修行,必得神仙护佑,倒不如叫三皇姑试它一试。
若将枯木栽逢春,永远准她修前程。
若是修道成空话,罚她回宫早完婚。
如是三公主无妙法,重整三军就出征。
扫平它西番红颜鬼,兴林国才能保太平。”
妙庄王说:“刘爱卿所言极是。”随即出赦文一道,将三公主从北花园画牢里赦出,由宫女扶她来到妙庄王面前。妙庄王问道:“三冤家,你修到现在有多大的道功啦?”“父王,此话从何说起?”“你说修道能免轮回苦,可报父母养育恩。如今你父王有难,能否为我分担!”“父王今有何难,要叫孩儿分担?”“孩儿,西番红颜鬼子欺我身无太子,国无强将,他无事生端,用五百棵枯松连同战书送来,诡言兴林国如有能将把枯松在石板上栽活,他年年进贡,岁岁称臣,若无能人栽活,他出兵杀进兴林,草木不留。皇儿呀——
你若有神通栽枯松,父王的江山才太平。
如若枯松栽不活,兴林国鸡犬总不宁。”
妙善一听,如遭五雷轰顶,魂飞魄散。她想,这事难哩!要答应父王能将枯松栽活,这比登天还难;要是不答应下来,想必父王不肯饶恕于我。罢,罢,罢!顺父母之言呼为大孝,逆父母之言是获罪于天。“父王哎——
在我在我总在我,在我三女一个人。
任它石板生铁硬,孩儿栽它早逢春 。”
格么,妙善公主能否有此道功把五百棵枯松在石板栽活,留在下册再讲。
宝卷实在路程远,稍停片刻再劝善人。
和佛保延生,谢谢众善人。
第二册
昼夜流,弹弓钩。霜怕晒,出票勾。——圣谕
海水滔滔昼夜流,鸟怕弹弓鱼怕钩。
嫩草怕霜霜怕晒,人怕阎王出票勾。
上文讲过下文来,金花谢过银花开。
开金花替斋主满门大小添阳寿,谢银花为一众会友免三灾。
依还提起一部苦修得道《观音卷》,依科修奉劝善人。
说者,《观世音宝卷》一部未满。上册经文讲到西番红颜国用在石板上栽活五百棵枯松为借口,向兴林国寻衅挑战。妙庄王准刘钦丞相之奏,将三公主妙善赦出画牢,要她将枯松栽活,兴林国才安无战祸。三公主就想了:为父王解忧,替万民除难,要顺应父母之意才谓大孝!父王哎——
天大的难事总在我,在我三女一个人。
任它石板生铁硬,孩儿定把它栽逢春。
宫娥彩女一众人等。陪三公主来到御花园里一看,一棵棵松树枯枝落叶,有的已生蛀屑,若用它生火煮饭都没火力。那石板呢,没孔没眼,没处植根生长:“罢也罢了,松树到了绝处,我妙善也到劫处。”她看看无法,扛起锄头对石板上就伐。一伐“叮”,手麻木到肩膀,震得她双膝落地,对石板上一跪,叫声“师父哎——
石板上栽松怎生根,枯枝烂叶怎逢春。”
公主手拿罗汉松,仰天长叹对虚空。
该派徒弟修办道,多下雨来少起风。
公主手拿罗汉松,点点泪水化长虹。
该派徒弟修办道,伏乞师父显神通。
慈航道人泪纷纷,惊动韦驮一真神。
韦驮菩萨是十世真童体,三州护法神。他修了十世才得真神之称,七世慈航道人只修了七世,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重新修炼。韦驮真神见慈航道人有难,自然要下来为他解厄。遂一阵仙风,站到御花园中。县主城隍,花园土地见是韦驮真神降临,赶忙上前迎接。韦驮说:“城隍城隍,你怎不帮慈航道人忙忙?土地土地,你也好帮他出点主意,拿这些松树栽活。”花园土地说:“啊,妙善公主就是上界的慈航道人?恕老朽无知。格么,既蒙真神瞧得起我当方土地,我就来帮她想个什么主意。”花园土地横看竖看,石板乌黑,厚有一尺,要在这石板上栽树,真是一支没眼的笛子——没法吹。他说:“韦驮天尊,我年老体弱,势力单薄,恐难担当此重任。我看,要得快,必请灵应侯挂帅,把五路土地,宅神太岁,差人小鬼,倾巢出动,各显神通,才能马到成功。”韦驮真神一拍大腿,说声:“好,这是你的绝妙主意。”城隍菩萨是妙庄王敕封的灵应侯啊,是一县之主,手中权势很大。这下,他把各路土地,各户的宅神太岁,各部的判官小鬼,统统召出山门。吩咐带锹带锤,带桶浇水!这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