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先生文集


◆答友人见寄
两首新诗寄草堂一诗曾许卜邻墙白云巳领归来约只恐山灵不解忘

◆中山道中
不许花开一日先征鞍过处及芳妍只应春随山翁出野杏溪桃怅望边

◆次人望雨韵
五月良田种不成蓬蒿无雨亦青青袖中凖有天瓢在自是今年梦易醒

◆李伯时马
足不能行气自驰天机深处几人知丗间无物能形此除我南窻兀坐时

◆中秋无月
鎭日暗明此夜阴如何天意异人心一声长啸浮云尽快意金杯莫浅斟

◆答问目执其两端章
不是黄河且勿论只从河水觅通津西至昆仑东至海从头一一认来眞

◆高卧图
万里青山卧平地丗间何物是元龙无人语与刘玄德君在青山第几重

◆孙尚书家山水卷(三首)
扁舟老树傍苍崖好似今秋雪岭回试问黄尘山下渡几人曾为看山来
诸公乆矣笑吾贪是处云山欲结庵只有皇卿解赀助画山湏画静修龛(谓皇甫安国)
画图题品代移文寄谢神川老使君欲乞龙山恐孤絶南州隆虑且平分

◆对碁
直钓风流又素琴也应似我对碁心道人本是忘机者信手拈来意自深

◆夷皓
万古人心自有尧直敎夷皓怨难消慿谁移去安归叹换作康衢击壤謡

◆闻角
人间无物比悠扬谁遣一声随夜长余哀到晓无寻处吹作南湖十里霜

◆题宋理宗诗卷后
已未天王自出师眼前兴废想当时临江洒酒男儿事谁向深宫正赋诗

◆雨中闲云溪不在
灯火幽窻拟对谈十年不到二龙潭白云欲作山前雨应报高僧不在庵

◆送新安田尹
扁舟屡访南溪老惊见田侯拜下风一遇盖公能北面爱君心与古人同

◆勉斋
万径千歧各自分北辕适越亦徒勤勉斋究竟将何勉不认途眞恐误君

◆惷斋
莫倚惷愚遂自踈保身湏要畏刑书头边旣有儒冠在谁为斋名赦得渠

◆跋遗山墨迹
晚生恨不识遗山每诵歌诗必慨然遗墨数篇君惜取注家叅校有他年

◆题崔氏雪竹海棠二轩
崔氏溪亭竹树新分题为我报诗人而今别有春风在玉立诸孙鹤发亲

◆王君愿纵私属诗卷
共赋人形覆载间忍敎牛马与同栏人情比比王褒约毁劵如君亦自难

◆陶母剪发横披
剪发英明子可知披图三叹泪双垂阿娘襟量如陶母争信痴儿到老痴

◆王治中请蠲免回
都南连歳水为灾输挽区区亦可哀惊见流民行复止传闻昨日治中来

◆题孙氏永慕图(画其家山先陇所在)
游宦恐忘丘陇念披图如对白云孤平生画卷看多少最爱孙家永摹图

◆贺廉侯举次儿子
相国当年病且贫乘除天理暗中存青青后乐堂前树又见廉泉第二孙

◆寄杨晋州(字伯荣二首)
曾是吾郷旧幕官秋风碧水记红莲而今却忆当时事回首惊看二十年
南州选举数三杨中统衣冠半在亡明日朝廷访耆旧不应白首尚为郎

◆万寿宫馆舎
来时残雪点征衣落尽庭花尚未归梦里不知身是病春衫归路马如飞

◆陈雄州止善堂诗卷
乆被邦君抚养慈野人无路识风姿愿将明日甘棠咏用续诸公止善诗

◆朱君挽章
送葬曾求薤露辞一家风树众人悲十年不废当时念笃孝如君亦我师

◆踈斋(二首)
漫浪随时听自更要从僻泛到无名踈斋未便常为主月旦明朝有后评
眼前万事先天图人力那容巧有余看尽四傍文理密环中空阔却如初

◆题树上
才脱蓑衣晒网回芒鞋随意趂苍苔忽闻人语还私笑林外谁呼学士来

◆赠狂道士
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丗人休笑狂夫恶却恐狂夫笑汝多

◆李临城哀挽(字仲温)
赵郡经过二十春临城名姓旧曾闻惊看哀诔伤存殁怅望恒山日暮云

◆长卿儿子阿延百晬(二首)
老年生子吾何愿所愿常推欲及人但愿无灾保家外一生长作太平民
和子新诗亦解狂诗中名姓莫相忘通家会有西山约各喜譍门共父长

静修先生文集
卷之十五
乐府

◆水调歌头(同诸公饮王丈利夫饮山亭索赋长短旬效晦翁体)
一诺与金重,一笑对河清。风花不遇眞赏,终古未全平。前日青春归去,今日尊前笑语,春意满西城,花鸟喜相对。宾主眼俱明。 平生事,千古意,两忘情。醉眠卿且去、我扶我有门生。窻下烟江白鸟,窻外浮云苍狗,未肯便寒盟。从此洛阳社,莫厌小车行。

◆念奴娇(二首弟一饮山亭月夕)
广寒宫殿,想幽深,不觉升沉圎缺。天上人间,心共逺,如在琼楼玉阙。厚地微茫,高天凉冷,此际红尘歇。翠阴髙枕,并教毛骨清澈。 为问此丗从来、几人吟望,转首俱湮灭。虮虱区区尤可笑,几许肝肠如鐡。八表神游,一槎高泛,逸兴方超絶。嫦娥留待、桂花且莫开彻。

◆二(忆仲良)
中原形势,东南壮,梦里谯城秋色。万水千山,收拾就,一片空梁落月。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平生不信,人间更有离别。 旧约把臂、燕南乘槎天上,曾对河山说。前日后期今日近,怅望转添愁絶。双阙红云,三江白浪,应负肝肠鐡。旧游新恨、一时都付长铗。

◆玉漏迟(泛舟东溪)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逺山颦处,白云无恙。 自唱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满意一篙春浪。

◆鹊桥僊(二首第一喜雨)
纥干生处,几时飞去,欲去被天留住。野人得饱更无求,满意一犂春雨。 田家作苦,浊醪酿黍,准备歳时歌舞。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今秋社鼔。

◆二
悠悠万古,茫茫天宇,自笑平生豪举。元龙尽意卧床高,浑占得乹坤几许。 公家租赋,私家鸡黍,学种东皐烟雨。有时抱膝看青山,却不是,长吟梁甫。

◆木兰花(三首)
未开常探花开未,又恐开时风雨至,花开风雨不相妨,说甚不来花下醉。 百年枉作千年计,今日不知明日事。春风欲劝座中人,一片落红当眼坠。

◆二
西山不似庞公傲,城府有楼山便到,欲将华髪染晴岚,千里青青浓可扫。 人言华髪因愁早,劝我消愁惟酒好。夜来一饮尽千钟,今日醒来依旧老。

◆三
锦云十里川妃供,一棹晚凉风欵送,只愁无处着清香,满载月明船巳重。 氷壷水鉴元空洞,天意似嫌红翠拥。并敎风露入吟尊,不惜秋光浑减动。

◆菩萨蛮(四首第一为王丈利夫寿)
吾郷先友今谁健,西邻王老时相见。每见忆先公,音容在眼中。 今朝故人子,为寿无多事。惟愿歳长丰,年年社酒同。

◆二(饮山亭感旧)
种花人去花应道,花枝正好人先老。一笑问花枝,花枝得几时。 人生行乐耳,今古都如此。急欲醉莓苔,前村酒未来。

◆三
元龙未减当年气,呼山卧向高楼底。今日到山村,青山故意昏。 商歌聊一振,千里浮云尽。老子气犹豪,山灵未可骄。

◆四(回纹)
水围山影红围翠,翠围红影山围水。西近小桥溪,溪桥小近西。 隐人谁与问,问与谁人隐。孤鹤对言无,无言对鹤孤。

◆清平乐(五首第一饮山亭留宿)
山翁醉也,欲返黄茅舎。醉里忽闻留我者,说道群花未谢。 脱巾就挂松龛,觉来酒兴方酣。欲借白云为笔,淋漓洒遍晴岚。

◆二
青松偃蹇,不受春风管。松下幽人心自逺,惊怪人间日短。 微茫云海蓬莱,千年一度春来。争信门前桃李,年年花落花开。

◆三
青天仰面,卧看浮云卷。苍狗白衣千万变,都被幽人窥见。 偶然梦到华胥,觉来花影扶踈。窻下鲁论谁诵,呼来共咏风雩。

◆四(贺雨)
雨晴箫鼔,四野欢声举。平昔饮山今饮雨,来就老农歌舞。 半生负郭无田,寸心万国丰年。谁识山翁乐处,野花啼鸟欣然。

◆五(围棊)
棊声清美,盘薄青松底。门外行人遥指似,好个烂柯僊子。 输嬴都付欣然,兴阑依旧高眠。山鸟山花相语,翁心不在棊边。

◆人月圎(二首)
自从谢病修花史,天意不容闲。今年新授,平章风月,检校云山。 门前报道,曲生来谒,子墨相看。先生正尔,天张翠幕,山拥云鬟。

◆二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湏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太常引(三首)
男儿勲业古来难,叹人丗几千般。一梦觉邯郸。好看得、浮生等闲。 红尘尽处,白云堆里,高卧对青山。风味似陈抟,休错北,当年谢安。

◆二
临流相唤百东坡,君试舞我当歌。不乐欲如何。看白发、今年渐多。 青天白日,斜风细雨,尽付一渔蓑。天地作行窝,把万物,都名太和。

◆三
冥鸿有意避云罗,问何处是行窝,今古一渔蓑。收揽了、闲人最多。求田问舎,君休笑我,两鬓巳成皤。髀肉尽消磨,浑换得,功名几何。

◆风中柳(饮山亭留宿)
我本渔樵,不是白驹空谷。对西山,悠然自足,北窻踈竹,南窻丛菊,爱村居、数间茅屋。 风烟草屩,满意一川平緑。问前溪,今朝酒熟。幽禽歌曲,清泉琴筑,欲归来、故人留宿。

◆西江月(二首第一送张大经)
留在平生落落,休嗟丗事滔滔。青云底柱本来高,立向颓波更好。 一片花飞春减,可堪万点红飘。江花江月可怜宵,莫赋招魂便了。

◆二(饮山亭留饮)
看竹何湏问主,寻村遥认松萝。小车到处是行窝,门外云山属我。 张叟腊醅藏乆,王家红药开多。相留一醉意如何,老子掀髯曰可。

◆南郷子(二首第一题外曰郭氏留耕堂壁上)
方寸足留耕,大胜良田万顷平。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霜落西山满意青。 十载董生行,鸡犬升平画不成。终日相看天与我,高情,身外浮云自古轻。

◆二(张彦通寿)
窻下络车声,窻外儿童课六经。自种墙东新菜荚,青青,随分杯盘老幼情。 千古董生行,鸡犬升平画不成。应笑刘家刘老子,无能。纵饮狂歌不治生。

◆朝中措(贺廉侯举儿子)
金张家丗费貂蝉,七叶侍中冠。若就诗家攀例,生儿合唤添官。 慿谁寄语,廉泉父老,斗酒相欢。今歳孙枝新长,甘棠消息平安。

◆临江僊(二首第一贺廉侯举次儿子)
四海荆州吾所爱,虎贲谁似中郎,小孙今拟唤甘棠。添官前有例,簪笏看堆床。 明日乃公归旧隐,后园乔木苍苍。青衫竹马鴈成行。当年廉孟子,应有读书堂。

◆二(送二从事)
行色怱怱縁底事,山阳梅信相催,梅花香底有新醅。南州今楽土,得意即衔杯。 君见太行慿寄语,云间苍壁崔嵬。平生遮眼厌黄埃。高楼吾有兴,无惜送青来。

◆喜迁莺(乙亥元日)
春风满面,是胷中春意,与春相见。不醉醄然,无人也笑,况是一年清宴。宁儿挽鬓学语,爨妇举杯重劝。道惟愿,贫常圎,聚老常康健。 二十七年,丗事经千变,今是昨非。春恩花柳,消尽氷霜残怨。门外晓寒犹浅,门上垂帘休卷。灯花软,酒香浓,趂歌舞试轻轻咽。

静修先生文集
卷之十六


◆中顺大夫彰德路緫管浑源孙公先茔碑铭
中统元年今天子即位草昧一革古制寖复及至元改元则建官立法几于备矣独御史台未立于是今彰德緫管孙公公亮慨然以为言不报五年以言者益众始立之故首以公为监察御史屡有所弹举天子以硬目之寻出签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台荐其所行知大体迁山北辽东道副使旣而有今命焉子始识公于鎭州于其言论风旨巳得其所谓良御史者及其子拱与子交则又得其出处之详者如此然于其名位赫着子孙蕃衍则疑其必有发之者而尚未及知也一日公使拱持书抵子曰先公以末丗之孤裔奋然为起家之始祖使公亮軰得有所沿袭凡以予曾大父及大父勤德利物之所致以隐不仕今巳不可得而考其迹矣而先公则资沉鸷豪宕重然诺好施予年十六七巳有志于功名值金真佑之変即欲应募为兵其亲或难之因逃去谒西京师谋年以骁勇得近幸时金主南迁谋年帅欲有所奔问而难其人公感激请行见金主于眞定得报归往复二千里甫七日及西京内附国朝所置守帅马侯熟其胆略表授义军千户寻复董平山府甲工从军潞州之役力出其伯父成族兄公政于俘虏鳯翔之役太宗诏从臣分诛居民违者以军法论辄叹曰诚能脱众人死实不爱一身况主上见问必有以对而未必死邪遂尽匿已所分者河南之役汴旣降仍不听居民自出日饿死不可计遂请于大帅速不歹以浑源名族如御史雷氏同知均州樊氏张具瞻马正卿王仲贤土禄杨玉者数十家而出且护而归之郷里先夫人杜氏亦严正有法平山府有妄告工人变者皆力为营救之頼以全活者甚众此皆见之太常许君靖所録行实及郷先贤之所撰纪而先茔下棺之碑则无以铭之惟有以待乎子之言以信于后人也按孙氏丗为州之横山人公之曽大父某娶何氏四子庆佑庆文庆元禄和庆文则公之大父也娶赵氏有妇德二子威平平早丗威即公之考也夙巧慧少出入战陈毎患丗之甲胄不坚寿其妇兄杜伸则考工记所谓燕人能为凾者因密得其法且能创蹄筋翎根别为之太宗亲射之不少贯宠以金符故其从征邠干诸州也见其攻拔不避矢石帝劳之曰汝纵不自爱独不为甲胃惜乎又命诸将衣其所进甲目之曰汝等熟所爱重诸将各以意对帝皆不之许曰能扞蔽尓以与我国家立功名者非此人之甲邪顾无以之对者何也复以锦衣锡之前后所领平山安平诸工人皆俘虏之余殆少生意数为表给衣廪子女以劝之诸工人至今感之如父母年若干终于平阳河南怀州顺天诸路工匠都緫管帝闻为嗟恨乆之杜氏年八十八下及五丗孙疾公率其子拱擏振等诸孙谦谐谊等以问见公佩金虎符拱擏皆佩金符曰吾家起寒微今一门贵盛但当竭忠勤以报国家尔言竟卒呜呼当大变故夫人之与气运而升降者以人视之非必尽有所以致之者而其予夺之间又未必尽得其平也疑若一出于偶然而巳抑不知人之所见者以一丗为终始固不能如天之所见者之乆且逺也予固知孙氏之有以发之者也然而公未老事业尚未旣而拱有才气谦旣以能丗其业而奏隶东宫而谐亦颕悟予他日又可以考其浅深厚薄于此也铭曰昔龙之山有晦而沦必孙氏之先盖有嗟其屈者谓天道之或愆今晔其华贲及丘原亦有嗟者谓赋予之或偏彼嗟者愚不究其终而不探其源孰驭龙山游万物巅渺下视乎神川歴百丗而循一环不轾不轩而得夫造物者之权玄鐡符握黄金色寒翠屏雷列瀚海云翻有物荡尽再造坤干有恻天心莫救其然孰其庇之孰其翼之于此时而保全乘此时而腾骞孰其诱之孰其相之人皆嗜杀我独愓焉惟山西之名御史曰雷黙与刘云郁乎相辉一代人门惟将作君武臣桓桓有子如公复与雷刘之子而騘马聮翩相彼根株有此蔓延穷天地物极天地年又安有不定之天夏虫疑水孰大其观后之嗟者示此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