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学士集


  我乆厌俗谈,一刷万古耻。

  

  示后

  教尔诸子孙,切勿慕富贵。方册与田园,功勤有滋味。

  

  悼故妻喻氏

  世治寿为福,唯恐不百年。天下兵兴时,病中福亦全。行年四十七,伏枕竟不痊。

  非夭亦非寿,正命赋自天。夙昔性婉娩,志操仍冷然。父兄富田宅,姑妹丰货钱。

  嫁为贫士妻,殆类少君贤。资送物固华,澹素乃所便。身不服锦绣,首不饰珠璇。

  心不好暇逸,口不嗜肥鲜。乃肃闺阃仪,耻为粉黛妍。先母未五旬,性严常见怜。

  缉麻躬机杼,具膳进几筵。灯下勤补纫,宵昼分遑眠。籯空无私镪,有即献姑前。

  劝我广儒业,日夕当干干。居内理家务,因得力学专。充贡赴南宫,点额辞幽燕。

  檄作书院长,金陵坐寒毡。为我奉母来,承颜意弥虔。宾朋常满堂,酒食罗爼笾。

  再调余姚山,孤踪渉长川。在家能色养,母心免悬悬。江南开大阃,幕下叨备员。

  石城奏雄捷,衔命使淮埏。风尘塞道路,百里如数千。慈亲念行子,加飡疠气纒。

  茕茕奉汤药,深夜更煮(衍上食下),心劳不可救,恸絶欝莫宣。慎终礼必诚,浅土封亦坚。

  庶冀良人归,中心无悔愆。移家指鳯台,华省初依莲。临行辍膏沐,其母问何縁。

  再拜恳致请,方今烽火连。郊野难安居,愿随母问迁。未能报劬劳,不忍更弃捐。

  母意似未俞,挽之强登船。其族后遭兵,母独遐筭㈠绵。送终毕大事,笃孝情勤拳。

  生长两男儿,教以攻简编。怠逸必切责,不为私爱牵。日用有节制,时祀常洁蠲。

  忽我病二载,将谓难乆延。何意壬寅冬,瞑目在我先。是时领公务,夜宿郭北田。

  意若待我别,气息犹恋咽。达旦望不来,长逝魂翩翩。日午及到家,偃卧面覆绵。

  头髪如漆黒,容色清姢姢。凭床唤不醒,挥泪深彻渊。不得亲永诀,衷肠疚如穿。

  惨惨夜无寐,镜破安可圆。辅翣卫輀车,相送城南阡。身虽不及老,生来少忧煎。

  时危不识兵,岁饥不断烟。礼义足自防,又合七诫篇。有子俱在侍,有孙可绍传。

  生顺死亦安,无憾入黄泉。姑孰小佳山,骸骨终当旋。同穴在异时,述此埀曾玄。

  旁批:㈠遐筭,长寿。

  已上《黄冈寓稿》

  

  秋夜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蟋蟀在我宇,鹿豕过檐下。商飙戛松竹,声乐殷韶夏。

  旅人叹空室,听此稍慰藉。四时寒暑代,秋凄殊可讶。山川变寂寥,草木动衰谢。

  况乃尚殊方,未得税星驾。自非疆寛夷,欝结莫倾写。命途有或然,意欲问造化。

  苍然黙无语,列纬芒彩射。漫漫未能旦,天地一邸舍。

  

  病体

  病体异强年,微凉即敛簟。丹心虽故吾,奈此老冉冉。血气盛必衰,节行宁或歉。

  爱彼古松栢,不事柔荏染。卒吏意未谙,笑视太清俭。举按踈酒肴,汲井煮菱芡。

  持守固一定,所处随夷险。思昔军旅中,联篇飞文检。将相相后先,旌旗互明闪。

  万马被精铠,猎车载骄猃。执弓陪射耦,发矢注剡剡。近岁违康宁,伏枕谢丹脸。

  臞勚渐可憎,眷顾难乆忝。惜无智勇资,儁功奋光焰。又无康济才,事业埀琬琰。

  恐与秋草零,行路得讥贬。尚觊素志豁,一勺助潋灔。

  

  梦觉

  梦觉山雨来,万点击虚瓦。泠泠玉磬音,堕我羇枕下。回飙撼松涛,曲奏迭髙雅。

  此身卧钧天,傲睨洞庭野。造物慰孤寂,作意为陶写。残夜破幽閴,心耳俱洒洒。

  清吟荅洪调,勿谓和者寡。

  

  桐城杂咏四首

  寂寂山之阿,佳菊发崖谷。人言采其英,延年且明目。紫萧间杂生,修茎密不曲。

  荫此婆娑丛,见萧不见菊。筮人求灵蓍,指萧即其属。刈为五十筹,捧之进玄椟。

  尊合洁室中,焚香致恭肃。觧韬左右分,假尔吉凶告。恐此或未神,掇取无乃速。

  金蕤岂不芳,一时意未欲。悠悠岁云暮,凌寒抱幽独。

  仁杏两巨株,夹立门左右。栽植多厯年,干直枝叶茂。两淮兵祸烈,邑屋残毁乆。

  岁征战舰材,穷谷斧斤走。居然脱戕毙,疑有神明守。此来筑室居,乃喜见骈秀。

  西株戈戟张,东株车葢覆。又如卫士严,猛气出介胄。主人爱护之,从此保真寿。

  物遇自有时,不必计迟骤。

  晚窻坐未乆,忽若松风鸣。问言何所鸣,荅云涧水声。我来已再旬,不闻此声清。

  今夕特尔殊,潺湲复錝铮。岂非冬寒候,万树凄风生。飘荡震原野,廛嚣杂营营。

  羣响有时辍,原泉独流行。昼夜无息机,天然发韶英。去为江与河,洪涛播大瀛。

  因念古君子,名扬耻过情。美德有根本,广誉乆益荣。

  舎北有废园,灌木深且蕃。翦鏺忽明豁,有物峙草间。瓌㈠颀似人立,乃是石假山,

  汲泉洗宿翳,三峯各苍颜。亦锺神秀资,似无斧凿痕。此地山既多,层峦缭周垣。

  烟霏媚朝暮,晴雨皆可观。云何昔人意,因假遂遗真。思欲庐峻顶,(山咅)嵝悉下陈。

  泰华在我闼,浩与寥廓邻。

  旁批:㈠瓌同瑰。

   已上《鹤沙小记》

  

  ●钦定四库全书陶学士集巻二(明)陶安 撰

  

  ○七言古诗

  送易知事【并引】

  易彦昭南阳人,蚤游京师,试太常掾,迁长秋,升太平路知事,位在郡幕,亚总六曹之纲,赞一府之治,任亦重矣。其性情寛和,不为峭絶之行,不取皎卓之誉,法行而政举,郡府赖之。阅三载,代者至,为诗以志别焉,诗曰:

  青山之阴江之濵,郡城晏然民俗淳。使符煌煌来贵臣,幕府赞画多佳宾。

  君兮氷雪为精神,中原人物何彬彬。卧龙冈头月如银,清气鬰蟠锺在人。

  壮游燕畿登要津,声光上彻天之宸。宗祧礼制得具陈,长秋佐政功不湮。

  恩袍緑映宫柳春,袖中勑旨如丝纶。上承侯伯谐同寅,所喜境内无哗嚚。

  清风吹逺案牍尘,芙蓉香冷波粼粼。水天红光日吐晨,乘马上府参朱轮。

  茧丝岁赋五百钧,十四万石米满囷。省命督集毋扰民,屡嘉劳绩超等伦。

  溪楼峯峦连翠旻,风烟侑此杯中醇。欢腾棣蕚荣蓁蓁,咲看佳儿双玉麟。

  忽闻书考去志伸,枣阳别野毋逡廵。愿言寿分堂上亲,愿言显要早置身,

  彩衣辉映金鱼新。

  

  送夏弘叔【并序】

  入粟拜爵之令始于秦,而盛于汉唐。权宜应变,以佐国用。间有异才出乎其中,若张释之、卜式、黄霸,皆以资登郎选。晁错有言:“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㈠,其意有由然矣。

  至正甲申,中原饥馑,天子恤民阻饥,赈以府廪全积,循汉唐旧,以爵募粟。由是夏弘叔任廵检于草市。弘叔虽长富室,自处欿然。其父貭夫延师家塾以教之,遂渉经传,属文哦诗,精琴操,良于翰札焉。草市弘今天临路㈢,《志》称其地有舜遗风,人多纯朴。《王黄州㈡碑》谓“潇湘为洙泗,荆湖为邹鲁”。弘叔廵警兹土,保安居民,清肃阖境,乃其所能。今将泝江流,浮洞庭,南抵于湘潭,瞻衡岳,望五岭,以摅其文气,以耀其武备有日矣。其乡儒师林逹之、钱彦良造予门,持缣轴求文为赠,遂述其事,系诗于左云。

  洞庭之南云阳墟,祝融灵峰照天衢。青衫万里游炎都,戎韬小试罗兵殳。

  草市聚落鳞瓦铺,骇此警逻来文儒。当涂名家千里驹,椿阴如云庭屡趋。

  毫端春葩五采敷,光掩金壁珊瑚珠。宅邻横望髙鬰纡,三十六朶青芙蕖。

  幡然应诏发廪储,穰穰白粲连樯输。羸民含哺旋昭苏,勑书褒宠金章朱。

  碧湘秋澄冰玉壶,宦途南逐鸿飞迂。花村月夜惊吠无,笳鼓声起奸攘逋。

  仰瞻玉帐金虎符,绣斧飞霜悲兎狐。尘闲官舍窓日晡,岳云绀翠烟模糊。

  长沙酒香呼木奴,醉眠琴榻红氍毹。载云旗兮颷控车,兰声桂醑招三闾。

  咸池音杳龙尾徂,湘妃鼓瑟懐苍梧。客乡哦诗不可辜,写入潇湘八景图。

  旁批:㈠引晁错《论贵粟疏》。

  ㈡王黄州,王禹偁。

  ㈢草市弘今天临路,按弘字衍。元天临路,治所今长沙。

  

  送秦君用【并序】

  秦为当涂着姓,丰裕累世。君用祖若父皆敦良确慎,气无骄盈,习无纵逸,可谓富而仁者也,君用得继承之。道家法尚俭,于周恤困馁无靳焉。乃歳当阏逢涒滩,齐鲁燕晋饥,朝廷遣使分道赈民,听入粟者拜官。君用遂发储积,方舟以载,浮于江,逹于淮。选部注寳庆路新化县苏溪廵检。君用赴官而南,其地隔大湖,邈在边徼,杂夷粤之俗。然闾居族聚,火耕水耨者皆国之赤子,乐生恶死性所同也。攘窃弗宁,岂其心哉?由绥之寡术,导之不素,衣食匮而礼教无闻,几何其不相胥而犯法也。虽严于事,果足以尽御暴之方乎?余嘉君用应诏不违,敬也。施惠于逺,义也。仕而效勤,忠也。既富而仁,其善又如是,宜有以华其行,故作诗送之,诗曰:

  万山丹翠浮楚天,熊蹲龙奔隐云烟。长沙零陵相后先,一水走碧雄澬川。

  地饶黍稷麻麦田,瘴不为疠暑不煎。苏溪僻境民受廛,蜂屯鱼贯纷牵连。

  草荒公廨屋数椽,鼓角声撼天南边。秦君下马蓝袂鲜,官闲昼永如神仙。

  令严兵伍采棒悬,平芜月白犬熟眠。出自富家真象贤,寳视经书唾视钱。

  平生周急心所便,况乃募粟纶音宣。尧汤曽遇水旱愆,从古有饥无此年。

  闻之殊觉心恻然,我发我庾实且坚。琼粻满载江上船,顺流不日经淮堧。

  鹘形久病成苏痊,报以羙秩天官铨。御煤香湿黄锦笺,手弹冠尘理腰纒。

  春风溪亭飞柳绵,银筝侑酒喧离筵。帆开水驿弓控弦,洞庭浪喷蛟鱼涎。

  巍峯隐隐飞鴈旋,岸口迓卒森戈鋋。峒猺怗伏无警传,满帘日色薫兰荃。

  公田饭饱跨锦韀,入城为访濂溪泉。

  

  菊泉【并序】

  菊能辅体延龄,根茎花叶皆可服。或曰南阳郦县有甘谷,菊生被崖。大菊落水,得其滋液,泉为甘馨,谷人饮而上寿。辨者曰:“诸花之根,唯菊浅露。水源既逺,香岂由菊?设使以花得香,不过秋冬之交尔。夫水甘淡咸苦,各因其源,安知无菊味者?故郦泉之芳匪因菊变”。予尝折衷其事,以谓地产宜菊,则精英之气流通,土脉与水相感,古法季月采以上寅,春曰玉英,夏曰容成,秋曰金精,冬曰长生。是精英之气无间于四时,若大菊落水,与辨者之说,或未然也。番易黄德辅业医,号曰菊泉,访余求诗。余亦感其善疗,赋诗寓意,以菊泉之德归之,不专美于物焉。诗曰:

  中央气和连混茫,金精共錬秋花黄。灵根绵络涧谷旁,真英聚入幽泉香。

  山中百卉不敢芳,日华月魄涵银潢。泠然入勺风露凉,乾坤甘滋流肺肠。

  山人童颜寿且康,七十八十犹云殇。番峯老叟医师良,何曽足迹游南阳。

  情甘隐逸与世忘,澹然迹踈红紫场。心渊澄莹波不扬,濯缨不必求沧浪。

  旧家留得轩岐方,刀圭竒验清膏肓。发开千古金匮藏,丹蟠龙鼎芙蓉光。

  埀亡者存弱者强,惠泽及物何可量。此菊生意盈药囊,此泉味比醍醐长。

  所愿仁寿均八荒,隘彼郦潭居一乡。飘飘霞佩云锦裳,携儿过我登溪堂。

  是时东篱天雨霜,寒蕤照水金辉煌。授我寳诀期荣昌,神舍内完絶外戕。

  身轻傥可八翼翔,蓬莱弱水天风刚。

  

  李氏孝义【并序】

  甚矣,天道付畀之重不可失也。秉彛义理之良心,万善从出,人具有之。良心之存莫大于仁也。良心之发莫切于亲也。人以眇然之躬,配天地三才而异于物者,此也。予虽不识李良夫,闻其孝笃于亲,义周于族,推其仁而有序。其毋宫氏令德贞节,类古烈女。良夫幼失父,长而造行不羣,毋训有素也。予念夫孝义之实根于良心也,孝义之名足以励俗也,故乐道其事。《传》曰:“仁者必有后”㈠,尚絅果以文学显,天将丰报于后人尚源源也,呜呼懿哉。乃作诗曰:

  鲁之为国多秀民,礼教遗俗醇乎醇。中有孝子全性真,务学唯先厚天伦。

  骨肉之爱始自亲,厚我能施睦宗婣。母氏派出虞公臣,秉节操心异于人。

  夫也竟终阃幕宾,江东客途孤怆神。归家奉舅颜和誾,舅兮不知儿陨身。

  不将脸照桃花春,栢舟为誓甘苦辛。灯窓课读勤绩纫,渐见四子英甡甡㈡。

  重闱鹤髪余九旬,孙枝满眼皆儒珎。盈门弦诵延缙绅,簦笈逺至咸循循。

  表厥宅里墨牓新,光映岱岳黄河津。良也孝义盖有因,积善有报祯祥频。

  后贤思齐世蹈仁,河岳久长能与钧。

  旁批:㈠引苏轼《三槐堂铭》。

  ㈡甡甡,《诗大雅桑柔》:“甡甡其鹿”, 传:“甡甡,众多也”。

  

  徒氏世德【并引】

  徒氏出自姑孰,徙居溧上三世矣。仲清通国字音声,为姑孰学録,馆榖于其从祖家。予尝识仲清之父彦和及其兄伯渊,今见行巻诸作,则知徒在溧者多文士,予视之尚乡邻也。为述世德诗,窃取比而赋之义尔。

  青山昔年有鳯凰,移巢中山琼树苍。鳯凰凌云去渺茫,鹓鷟遗族皆文章。

  金玉为羽锦绣肠,渇饮河汉吞奎光。中有一雏在髙冈,众目争光覩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