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山集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叫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山上离宫魏故基,黄金佛阁到今疑。异时人读《清凉传》,应记诸孙赋《黍离》。

  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稳藉僧鞵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沉沉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兜罗界宝光云,云际同瞻化现身。解脱文殊俱有说,是中知有木强人。

  真向华严见化城,翻嫌金屑翳双明。恶恶不可恶恶可,未要云门望太平!

  总为毗耶口不开,龙宫华藏顿尘埃。对谈石在维摩在,珍重曼殊更一来。

  咄嗟檀施满金田,远客游台动数千。大地嗷嗷困炎暑,山中多少地行仙!

  石罅飞泉冰齿牙,一杯龙焙雪生花。车尘马足长桥水,汲得中泠未要夸。

  凛凛长松卧涧阿,提壶悲啸抚寒柯。万牛不道丘山重,细路沿云奈尔何?

  热恼消除佛作缘,山头冰雪过炎天。法王悲智无穷尽,更看清凉遍大千。

  灵蛇不与世相关,时复蜿蜒水石间。何处天瓢待霖雨?一龛香火梵仙山。

  跨牛图才子,唐人冠服,作哦诗状。牛后带琴书。

  画出升平古意同,江村渺渺绿杨风。看来总是哦诗客,远胜骑驴著雪中。随驾张圭,似是摹古人本。

  赠湛澄之四章

  眼花看碧渐成朱,兀兀陶陶乐有余。柳岸醉僧堪一笑,强教分别竟何如?

  儿女团圞庞行婆,漉篱活计苦无多。布囊归去诗千首,犹欠庭圭墨一螺。

  十年不见山堂老,赖有澄之在眼中。总道木庵枯淡好,东风花柳各青红。

  散圣风流有别传,漆瞳一点出人天。石门故事君知否?好佐涪翁学刺船。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三门集津图

  南北争教限大江?吴家才了又陈亡!画工只说三门险,不记茅津一苇航。

  乙卯端四日感怀

  衰年那与世相关,苦被诗魔不放闲。好个旧家长乐老,无才无德只痴顽!

  山村风雨扇头

  总为诗翁发兴新,直教画笔亦通神。莫嫌风雨无多景,截断黄尘亦可人。

  跋萧师鹭鸶败荷扇头徐荣之画。

  萧萧烟景带霜华,公子风标浪自夸。可道浣花诗境好,鵁鶄鸂鶒满晴沙。

  袁显之扇头

  双鹭联拳只办愁,枯荷折苇更穷秋。风流绿影红香底,好个鸳鸯百自由!

  赠司天王子正二首

  惯见河边织女机,枯槎八月未成归。栖迟零落今如此,枉却星翁比少微。

  天容海色本澄清,万古东方有启明。七十七年强健在,不妨林下看升平!

  工部赵侍郎下世日作

  鹤骨翛然卧石林,情知合眼即仙乡。安时处顺吾儒事,枉却《南华》说坐忘。

  跋邪律浩然山水卷

  六月三泉松桂寒,西风蚤晚送归鞍。无因料理黄尘了,只得青山纸上看。

  贞燕二首

  杏梁双宿复双飞,海国争教只影归?想得秋风渐凉冷,谢家儿女亦依依。

  污洁难将一类推,旧家红线可无疑。豚鱼自是诗家语,轻拟庭闱恐未宜!

  杨秘监雪谷蚤行图

  息轩画笔老龙眠,雪谷冰桥自一天。六月高楼汗如雨,岂知方外有诗仙?

  杜莘老夏日汾亭横轴

  杜侯老笔尧民意,黄阁清风有故家。庸俗纷纷小儿女,枉教尘土涴烟霞。

  武元直秋江罢钓

  暮山明月晓溪云,今古仙凡此地分。醉后狂歌问渔叟:“残年何计得随君?”

  张彦远江行八咏图奉使时所见。

  楚山平浸楚江流,放眼江山得意秋。一寸霜毫九云梦,合教轰醉岳阳楼。

  题冯漕缓之硕人在涧横轴胡先生画。

  见说云霄意气豪,几回揽镜惜颠毛。不争画得林泉好,转使山人索价高。

  题刑公达寒梅冻雀图

  褐衣相媚不胜情,只许乾晖画得成。却被诗人笑寒乞,一枝风雪可怜生。

  秀隐君山水

  乌鞵踏破软红尘,未信溪山下笔亲。图上风烟看潇洒,画家亦有魏夫人。

  同梅溪赋秋日海棠二首

  锦水休惊散彩霞,换根元自有灵砂。琼枝不逐秋风老,自是人间日易斜。

  翠袖红妆又一新,秋风秋露发清真。丹青写入梅溪笔,桃李从今不算春。

  梁氏先人手书

  玄虬飞跳九天门,秦火惊看片纸存。耆旧风流知未减,青衫还见读书孙。

  蓟北杜国宝以真定教官李进之所撰大父中宪公及其先人帅府从事行状见示用题三绝其后

  总道清流解致君,白袍唐日已纷纷。科名屈杀渔阳老,章甫何人不惠文!

  儿戏将军百不知,枉将壁垒付安危。论功才得盐山令,堂上奇兵果是谁?

  堂掾谈经见蚤成,诸郎难弟复难兄。长留北海文章在,千古《云麾》有姓名。

  赠訾子野高士三章

  仙翁高弟独君优,胸次清明辨九流。我是愚溪一愚叟,不妨同醉訾家洲。

  月旦今谁许与陈?乍贤乍佞日纷纭。鸢肩燕颔非吾事,一片灵台欲付君。

  虚名玉表或珉中,薄命何堪与共功!东国人伦要真识,好将传与黑头公。

  戏相师

  珥貂簪笔起锄犂,何必人人贯伏犀。胸次九流君自了,看来唯少醉如泥。

  留赠丹阳王炼师三章

  信得人间比梦间,一卮芳酒且开颜。当时笑伴今谁在?诗客凄凉饭颗山!

  烂醉玄都有旧期,百年人事不胜悲。桃花一簇开无主,留著东风与兔葵。

  敝尽貂裘白发新,京华旅食记前身。仙翁相见休相笑,同是邯郸枕上人。

  元夕以下续编

  花影灯光一万重,青衫骢马踏东风。彰阳旧事无人记,二十三年似梦中。

  酴酉縻

  枕帏余韵最清真,梦里犹来著莫人。拟借浓阴作罗幕,玉缨多处卧残春。

  为橄子醵金二首

  明珠评价敌连城,弃掷泥涂意未平。十万人家管弦里,独怜金石隐商声。

  秋来闻说酒杯疏,却为穷愁解著书。知是遗山亭上客,无衣无褐欲何如?

  李子范生子

  六峰灵气未消沉,雏凤翩翩翠作衿。名姓定知书小录,作诗先与唤琼林。

  柏乡光武庙

  老树刳心不更春,当年曾见汉仪新。凭君莫话舂陵事,笑杀中原逐鹿人!

  和德新文

  二年老眼暗兵尘,今日逢君喜事新。结伴还乡有成约,不应先作北归人。

  沧浪图

  万顷烟波入梦频,眼中鱼鸟觉情亲。而今尘满西风扇,愧尔青山独往人。

  倦绣图

  香玉春来困不胜,啼莺唤梦几时?可怜憔悴田家女,促织声中对晓灯。

  雪谷晓行图

  漫漫长路几时休?风雪无情梦亦愁!羡杀田家老翁媪,瓦盆浊酒火炉头。

  浩然雪行图

  曲江花柳自升平,雪涧冰桥去国情。枉却卷中留好语,画师寒乞可怜生。

  岳邦献寿

  见君谁不爱清醇?寿席今年乐事新!八十老翁持酒劝,酣歌一曲太平春。

  风柳归牛图为张伯英赋

  陂塘渺渺绿杨风,牛背升平万古同。忽见画图还自笑,枉将书策课儿童。

  子和麋鹿图

  白发刁骚一秃翁,尘埃无处避西风。野麋山鹿平生伴,惆怅相看是画中。

  贾氏怡斋二首

  儿女青红荐寿觞,阶庭兰玉立诸郎。黄金甲第知何限,谁有怡斋致乐堂?

  一门难弟复难兄,借甚州闾月旦评。见说病中王处士,感君兼有急难情。王敦夫寒病劳复,历两月之久,委顿殊甚。仲德躬自调护,迄于平善,州里称焉,故上句及之。

  与西僧伦伯达二首

  行云孤鹤万缘轻,遥见乡关眼便明。不似遗山元老子,尘埃风雨过平生。

  半世秦川在梦中,几时莲社与君同?渊明自比吾何敢,或有新诗及远公!

  侯相国云溪图新补据《本集》卷十二

  祖道东门未有涯,田君方驾入宫车。只应千古狼溪路,人说山中宰相家。

  口号三首新补据《本集》卷三十四

  今年堂邑有清官,三尺儿童也喜欢,县帖追来不惊扰,丁丝纳去得余钱。

  休言清慎少人知,三十年来更数谁?今代取鱼须密网,东州新有放生池。

  三岁终更旧有期,吏民安习枉迁移。平阴夺得来堂邑,却是行台未尽知。

  西溪二仙庙留题新补据《野史亭》刻石,光绪《陵川县志》

  期岁之间一再来,青山无恙画屏开。出门依旧黄尘道,啼杀金衣唤不回。

  三岗四镇新补据上海图画馆钞本成化《山西通志》

  南北东西俱有名,三岗四镇护金城。古来险阻边陲地,威镇羌胡万里惊。

  金凤井新补据同前

  北地曾云海眼开,古今人喜畅奇哉!料应丹穴相穿透,飞出摩天金凤来。

  方城八景新补据嘉靖《南阳府志》

  松陂烟雨

  堤上槎丫几个松,汪洋陂水映遥空。晓看烟雨连青嶂,疑是当年杖化龙。

  大乘夕照

  山势巍峨翠作围,楼台金碧影相辉。老僧托钵归来后,犹对斜阳补衲衣。

  莲塘夜月

  花娇欲语水萦纡,添得嫦娥色更殊。午后老龙因睡觉,几回错认是明珠。

  炼真春暮

  风摆残花点药炉,东君无计可支吾。道人日诵《黄庭》罢,曳杖松林看鹤雏。

  仙翁雪霁

  观宇巍峨紫翠间,葛公从此炼丹还。六花舞罢难寻处,树木妆成玉笋班。

  落川云望

  一川渺渺逝如斯,上有浮云接水涯。苍狗白云从变态,令人望处起亲思。

  罗汉清岚

  山堆螺髻插春旻,罗汉知谁为立名。一抹岚光堪羡处,恍如匹练晒新晴。

  堵阳钓矶

  一片临流气势雄,垂杨相荫水溶溶。子陵已去无人钓,分付苍苔碧苏封。

  佚句

  昆阳怀古新补据《归潜志》

  英威未减消沉尽,犹向春陵望郁葱。

  赠白仁甫新补据《天籁集序》

  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

  超化新补据《本集》卷十一《超化》

  拟借扁舟弄秋水,自嫌尘土浣沙鸥。

  阙题新补据《归田诗话》

  花啼杜宇归来血,树挂苍龙脱后鳞。

  卷第十五

  宏词

  章宗皇帝铁券行引

  臣尝考唐史所载铁券之说有二:其一,则将相有社稷之功者赐之;其一,则许藩镇以自新者也。唐自安、史之乱之后,盗据河朔,若魏博,若幽燕,若镇冀,根结盘互,一寇死一寇生,天子不问,有司不诃者数十年,其制御之术可考也。温言善辞以开尉之,高爵厚禄以尊宠之,甚者又以待社稷臣之礼而礼之也。辨理曲直,洗涤怨恶,质之于天地而示必信,申之以丹铁而图不朽。当是时,武克不刚,君臣相与为一切之计,幸贼之不吾梗;虽所求有过于此者,将奔走而奉之。故所谓丹书之信,特迫于不得已焉而与之耳。道陵朝,有以田氏所藏唐赐藩镇铁券来上者,上为制七言长诗以破其说,名曰《铁券行》,臣幸获睹焉。自圣人以书契代结绳之政,太朴虽散,天理之真淳者,犹在人也。治稍下衰,而《誓》、《诰》兴。信不足,有不信。夏后作《誓》,而民始叛;殷人作《诰》,而下益惑。盖自结绳而为书契,自书契而为《誓》、《诰》,利害相摩,机械相直。君父而臣子也,君有不得于其臣,臣有不得于其君;天理之存者,曾不毫发,况又自《誓》、《诰》而为铁券,其欲使人不叛且惑,亦难矣!故施之藩镇,不可也。黄河、泰山之盟,不能救韩、彭于旋踵之顷;赤心、白日之语,又安可保唐室于威令复振之后乎?施于功臣,亦不可也。君不得于其臣,而与之为不直;臣不得于其君,而受之为不义。不直不义,几何其不以功臣为藩镇也?大哉,孔子之言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知乎此,则知圣人所以及豚鱼者,为不在彼也。臣窃伏观章宗皇帝以仁圣人之姿、渊懿之智、缉熙光明之学,正心、诚意、修身、治天下二十年之间,大信之所孚,股肱大臣之贵,舆台皂隶之贱,皆不言而喻,不约而随,不契而合,不胶而固。其视前世《誓》、《诰》之繁,固已贯三光而洞九泉矣,况于恃片铁以为固者乎?宜其播之于号令,发之于歌诗,慨然自得于大道破裂之后,祛千载之惑,为万世之戒也如此。有诏下臣,为作篇引。谨昧死百拜而言曰:“圣人之公、之信,皆天也,臣何足以知之?若夫云汉之昭回,日星之炳耀,编之诗书而无愧,质之鬼神而不疑者,臣愚不自度量,尚庶几自托于不腐云。”臣谨引。

  秦王擒窦建德降王世充露布已上二篇,正大夫年五月,应辞科程文。余二篇,《光武中兴颂》、《大司农箴》亡。不及录。

  臣闻,天地之大无不容,王者所以悉臣而悉主;雷霆之击无不灭,神兵所以万举而万全。其有怙奸自终,同恶相济,虽合从连衡而自为得计,而禁暴诛乱者理有固然。辅车之势未成,连颈之刑已及。陈余之辅赵歇,竟成泜水之亡;公孙之得隗嚣,何救咸门之酷?明鉴不远,覆辙相寻。我国家统接轩符,乱除秦迹,断鳌足以立四极,射旄头而靖八荒。南征北怨,而俱荷来苏;西被东渐,而无思不服。独兹狂狡,犹尔跳梁。窦建德、王世充者,阘茸下材,昏迷小丑,要领不足以膏斧钺,名姓不足以污简书。僭号位以自居,意兵刑之莫及。狐鼠不神于昼出,鹰鸠当化于阳和。敢为掎角之谋,自隔照临之远,鱼肉兆姓,涂炭二方。稔恶贯以既盈,谅灵诛之莫逭。五侯其愤,期分项羽之尸;四冢既成,待葬蚩尤之骨。臣与诸将等致行天讨,动禀睿谋,谓虢既灭则虞自亡,故燕可先而齐当后。肃将禁旅,进次东都。贼既身来,义当面喻。人有请师之学,天开悔祸之期,今不自归,后将无及。计即从于驯伏,乃更肆于凭陵,不虞当辙之难,遽有背城之役。臣等先登进击,深入合攻。战声腾洛水之波,怒气动邙山之色,纷投戈而蔽野,殷流血之成川。健将既歼,余众皆溃。世充则坚壁自固,恃求援之方来;建德则埽境赴期,曾胥亡之不悟。臣等鼓已捷之勇,迎自送之师,破竹未比乎发机,建瓴莫喻其乘势。武牢方启,突骑直前,诸将引阵以当其冲,微臣卷甲以出其后。鱼鲵自警,虮虱相悲,以彼气之既归,当我军之方锐。乱难复整,徒夸军属于鹊山;势不久存,果见豆亡于牛谷。臣以既擒夏贼,寻诣洛师,示之已获之俘,纵其所遣之使。世充外谋已败,内势又穷,知无地而可逃,乃诣军而自缚。一卒不损,二盗克平。其东都吏民等,虐政久罹,王灵甫及,金鼓动发生之气,旌旗导长养之风,莫不动地欢呼,戴天感泣。廓妖氛而一埽,混文轨而大同,升平之期,自今以始。兹盖伏遇皇帝陛下沉几先物,神武应期,从容高拱乎九重之中,纤悉周知于万里之外。日将旦而群阴伏,顾小窃之何施;天不言而四时行,宜隽功之丕应。臣某等谬司戎律,初乏将材,仰凭折棰之神,俯遂请缨之志。七旬来格,微劳深愧于禹征,万寿无疆,善颂敢忘于武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