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謝叠山文集
謝叠山文集
谢宋亦山惠米启
右某启,伏蒙台慈馈白米十硕者,言念琼糜精洁,岂无骚客之粻[(一)粻:读张,与粮通用,因有谓「粻」即「粮」之异文者。《诗•大雅•崧高》:「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玉粒馨香,乃拜仁人之赐。五升不籴,一饭知恩。切以士必无求,始能全于素节[(二)素节:清白的操守、气节。《全唐诗•羸骏篇》:「丹心素节本无求,长鸣向君君不留。」];人言好施,岂尽出于诚心。馈之倘或无辞,受者不知何义。万锺[(三)万锺:锺,古量器名。万锺,极言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锺则辨礼义而受之。」又《孟子•公孙丑下》:「养弟子以万锺。」]虽富,焉能浼于孟轲;九百[(四)九百:宋人讥讽痴呆、精神不足的人为九百。]虽多【九百虽多 丛刊本作「九百固多」。】不可辞于孔子。故箪食[(五)箪食:即箪食壸浆。指犒劳军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高子执箪食,与四脡脯;国子执壸浆。曰:吾寡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箪,盛饭的竹器。]恶其非道,而壸飡[(六)壸飡:飡,水泡饭,以壸盛之,故称壸飡。又作「壸餐」。《韩非子•外储•左下》:「晋文公出亡,箕郑挈餐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饥而道泣,寝饥而不敢食。」]可以得贤。伏念某旅不赍粮,师非学稼。菊餐兰糗,半生耻饫于肥甘;矛淅剑炊,十载备尝于危苦。亦羡粟有余之农父,甘为饭不足之广文[(七)广文:唐天宝九年,在国子监增开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领国子学生中修进士业者。郑虔曾任广文博士,时人视为冷官。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少慕沂公,何敢谋于温饱;晚同无已,颇能忍于饥寒。岂无贷监河[(八)监河:即监河侯。《庄子•外物》谓庄周家贫,往贷粟于监河侯。后用为借贷之典。宋苏轼《分类东坡诗•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请君莫笑银杯小,尔来岁早东海窄。会当拂衣归故丘,作书贷粟监河侯。」]之书,终不写鲁公[(九)鲁公:唐书法家颜真卿封鲁郡公,时人称为鲁公。]之帖。谁为心肠之铁石,尚怜气味之金兰。青精[(一0)青精:即青精饭。言道家采南烛枝叶,以其汁浸米蒸饭,色青碧,久服可延寿益颜。唐杜甫《杜工部诗•赠李白》:「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欲转其好容,白粲[(一一)白粲:即白米。《宋书•何子平传》:「扬州辟为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何心独飨白粲。』」]忽惊于愁眼。尽堪负米,动慈母之欢颜;不畏绝粮,见门人之愠色。五斗无折腰之愧,三锺可攘臂而游。虽免炊沙,终惭不穑。吾能报德,敢忘重施之秦输;人或有言,何独不辞于宋馈。恭惟某官:膏梁味义,菽粟饱仁。士待公秧,何止闵忧于苗长;民思我粒,必能燮理而黍丰。爰命廪人,无饥客子。某敢不风歌授粲,雅咏裹粮。豪杰襟期,已见指囷之义;功名志愿,尚能倒廪而言。辞虽有穷,意则难尽。
【说明】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乙酉六十岁时作。
谢人惠纸衾启
平生真实,不为布被[(一)布被:即布制的被子,指生活俭朴。《史记•平准书》:「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之欺;雅志孤高,亦有纸衾之惠。寝兴知感,寤寐难忘。切以荃壁[(二)荃壁:荃,香草名。荃壁,即用香草做的墙壁。《楚辞•九歌》湘夫人:「荃壁兮紫檀,播芳椒兮威堂。」]药房[(三)药房:药,即白芷。其根称白芷,叶称药,统称白芷。药房,即用白芷叶盖的房子《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薄尘寰之帷帐;蓉裳兰佩,笑浊世之绮罗。观骚人之清修,乃志士之法则。独无奇服,如此寝衣。服木质之氛埃,真成玉楮;敷竹床而莹洁,无异瑶台。近而南浦之名儒,远而西川【远而西川 丛刊本作「远则西州。」】之耆俊。俭于奉己,铭以示人。某最厌黄紬之矜夸,未见青绫之华暖。雄心英气,尚有寝兽皮之言;义忠肝,不听泣牛衣[(四)泣牛衣:牛衣,为牛御寒之物,如蓑衣之类,以麻或草编成。《汉书•王章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后章仕宦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之语。得此琼林琪圃【琼林琪圃 丛刊本作「琪圃琼林。」】之物,称其玉壸冰壑之怀,何须柳絮以铺毡,恐有梅花之入梦。精神愈爽,思虑无涯【思虑无涯丛刊本「涯」作「邪」。】。物外独青【物外独青 丛刊本、道光本、咸丰本、光绪本「青」作「清」。】,疑是卧袁安[(五)袁安:东汉汝南汝阳人。字邵公,为人严谨,州里敬重,微时客洛阳,值大雪,洛阳令按行至安门,门闭,无行迹,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曰:「大雪人皆卧,不宜于人。」乃举为孝廉。永平间,拜楚郡太守。时楚王英谋反事,株连数千人,死者甚众。安到郡理狱,平反寃案,获释者四百余家。安守正不屈,卒于官。]之雪;室中坐白,宛然宿杜老[(六)杜老:即杜甫,时人以别于杜牧称为老杜。《杜工部草堂诗•归》:「虚白高人静,喧卑浴累牵。」虚白,即虚室生白。室,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室中坐白,即由虚室生白援引而来。]之云。恭惟某人睡不抛书,寝犹思学。喜留诗客,醒常携枕箪而游;静听锺声,卧不觉衣裳之冷。某共承珍贶,愿广德心。因铁衾而歌千间,倘遂庇寒之志;得布裘而长万丈,必无不暖之民【必无不暖之民 「不暖」,丛刊本、康熙本均作「不暖」。】。
【说明】至元二十二年乙酉时年六十岁作。
谢惠醋启
道心苦淡,自知吸酽[(一)吸酽:指饮浓味的酒醋。]之难;德意醇醲,乃有作酸之惠。香浮颊舌,感在衷肝。切以设醴虽微,庸见尊贤之意;馈浆亦末,可观敬老之诚。物虽薄【物虽薄 丛刊本作「物有薄」。】而用宏,礼若轻而义重。我闻周典,官有酰人[(二)酰人: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与醢人共掌五齐七菹。]。掌五齐[(三)五齐:古时指五种等级的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五齐都是味薄的酒。]之调和,合七菹[(四)七菹:菹同葅,淹菜。俗称盐菜。《周礼》天官醢人:「『菹』注:『韭、菁、茆、葵、芹、菭、笋,醢酱所和细切为齑,余物若牒为菹。』」]而酝酿。上则登于王所,共者有严;下而赐及宾筵,礼之亦厚。使膳馐而无此,恐滋味之缺然。盐必有梅[(五)盐必有梅:盐梅为调味之品,用以喻整治国政。《书•说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此为殷高宗命傅说为相之辞。后来诗文中常以盐梅指宰相或职位相当于宰相的人。],前圣望之良弼【前圣望之良弼 「望之」,丛刊本倒文。】;鼻能吸酸【鼻能吸酸「酸」,丛刊本作「醋」,清刊本同。】,后贤以取相才。自非其物之可珍,何有斯人之善喻。伏念某言无可口,事不皱眉。静观世味之噞喁[(六)噞喁:鱼在水面张口呼吸的样子。《文选》晋太冲(思)吴都赋:「溯洄顺流,噞喁沉浮。」],堪怜聚蚋[(七)聚蚋:蚋,即虫。昆虫,蚊类。聚蚋,指结成成羣的蚊子。];独爱道真之嚅哜(八)嚅哜(嗫):即嚅嗫。私语,多言。宋沈辽《云巢编》: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诗:「世人所钦慕,有口空嚅嗫。」,又笑酰鸡(九)酰鸡:小虫名,即蠛蠓。《庄子•田子方》:「丘之于道也,其犹酰鸡与!」。渴饥不足以害心,饮馔何求于养体,犹未安于微分,爰有请于淡交。遂烦小炙,专致巨瓮。乃烹雨韮,顿添春菜之光华;以渍冬萍,不厌朝虀之索漠。邻何待乞,客亦可供。尽忘东野(一0)东野:(七五一——八一四)唐诗人孟郊字。唐湖州武康人。少时隐居嵩山,与韩愈结为至交。郊诗现有四百余首,大都倾诉穷愁孤苦,寒酸意味较浓,有《孟东野集》十卷。之酸,或止相如之渴(一一)相如之渴:相如,即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喜读书,口吃而善着书,兼擅击剑,鼓琴,曾任汉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词赋,曾称病免官,游于梁,及孝王死,归蜀。在临邛因得与寡妇卓文君喜爱,偕奔成都。因家贫无以为业,不得不同返临邛以卖酒为生。后文君父予钱百万,僮仆百人,乃归成都买田宅。曾患有消渴病。。恭惟某官满怀蕴藉【满怀蕴藉 丛刊本作「满怀蕴籍」。按:「藉」通「籍」。】,落笔森严。行独刚方,不效微生高(一二)微生高:微生复姓,春秋鲁人。《论语》:「孔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诸其邻而与之。』」之直;量兼容忍,真有范鲁公之能。遂令寒窭之庖,颇知曲直之味。某咽津佩德,流歠怀仁。愿子和羹,当雨霖之重任;为吾发覆,窥天地之大全。既以心藏,不须言谢。
【说明】一、文于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乙酉时年六十岁作。 二、据崔骃案:「枋得晚年甚贫,母死,衣物米酒,多人所资助。集中有《求纸衾》、《谢宋亦山惠米启》、《谢人惠米线》、《谢面》、《谢惠椒酱》、《谢人冬至送凫酒》,《谢人惠纸衾启》、《谢张四居士惠纸衾》、《谢惠楮衾》、《谢刘纯父惠布》、《谢送夏衣》、《谢惠药》等诗文,均无详细年代可考,惟大都在其母丧前后。」
贺蔡芳原【贺蔡方原 丛刊本「原」作「源」。】判镇为道士启
恭审洁身污世,寄迹黄冠(一)黄冠:指道士之冠。唐李淳风父播,初仕隋,官高唐尉,后弃官为道士,自号黄冠子。这里是指道士。。满目氛埃,儒术不胜其拘贱;游神清静,道家尚可以逍遥。隐然千古之逸民,或是四明之狂客(二)四明之狂客:《新唐书•贺知章传》:「知章晚节尤诞放,遨游里巷,自号四明狂客。」贺知章,字季真。唐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工书法,与李白友善。四明,浙江宁波府别称,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切以安期(三)安期:即安期生,先秦时代方士,后世尊为道家仙人。《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以方士李少君言,遣使入海求蓬莱仙人安期生之属。志大,岂愿学于神仙;庄子才高,何空谈于道德。聊以避齐梁之俗【以避齐梁之俗 「齐梁」丛刊本作「秦梁。」】,不忍闻楚汉之争。因思前哲微言,亦羡后天不老。《秋夜》(四)《秋夜》:即《秋夜月》,词牌名,别名《相见欢》。发幽人之叹,欲炼形魂;《凯风》(五)《凯风》:《诗•邶风》的篇名。凯风又名和风。《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后称南风为凯风。取王子之词,必存神气。果知此意,宁有几人?恭惟某官:光风洒落之襟怀,白日清明之志操。濂溪(六)濂溪:宋周敦颐的别号。敦颐家庐山莲花峯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因自名濂溪,学者称为濂溪先生。为北宋的理学大师。而下,考亭(七)考亭:地名,在今福建建阳县西南。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此,建竹林精舍讲学。宋理宗时诏立书院。亲书「考亭书院」四字匾其门。这里考亭是借指朱熹。而上,徧参诸老之书;西山(八)西山:即蔡元定(一一三五——一一九八),南宋律、理学家。字季通,建阳(今福建)人。朱熹弟子。韩侂冑设「伪学」之禁,打击理学党徒,元定被贬死舂陵。着有《律吕新书》、《洪范解》、《大衍详说》等。之节,久轩(九)久轩:即宋蔡抏,字仲节,号欠轩。博通经史,邃于理学,绍定进士,累迁诸王教授。疏言权奸不可复用,国本不可不早定。帝善之,官至参知政事。之忠,自得一家之学。未展平治修齐之蕴,肯为清虚恬淡之游。静观世变之推迁,忍见人生之辛苦。皇帝王伯之道,一降如今;衣冠礼乐之区,一变至此【一变至此 丛刊本作「大变至此。」】。惟圣贤乃能避世,惟明哲可以保身。不嫌茅屋【茅屋 丛刊本作「茅宇」。】之凄凉,转为道观;何必玉隆之严邃,乃寄仙家。上界喜闻蔡真人之词,新宫不让山元卿之笔。庐山泉石,甫期清静【甫期清静 丛刊本作「再期修养」。】之留;华岳烟霞,幸有希夷(一0)希夷:即陈搏。字图南,宋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五代后唐举进士不第,先后隐居武当山、华山,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搏有先天图,数传而为周敦颐之《太极图》。着有《指玄篇》,言导养与还丹之事。之隐。尚恐【尚恐 丛刊本作「而恐」。】闻十行之丹诏,终将拥一朵之红云。某窃欲【某窃欲 丛刊本「窃」字省。】访松花,共寻瑶草。青牛何往?常瞻紫气于函关;白鹤高飞,或听玉笙于碧落。
【说明】又崔骃按:「枋得集中多与道、佛、医、卜、相、画、人物往返文字,疑皆是晚年所结交者,如《贺蔡芳原判镇为道士启》、《与天师张简斋书》、《与道士桂武仲书》、《圆峯道院祠堂记》、《贺玄天上帝生辰表》、《化道衣疏》、《许旌阳飞升日贺表》、《和道士陈天隐诗三首》、《贺道士阮太虚诗》、《赠秋山道人诗》等,以及《观音经序》、《景福真君生辰疏》、《祀城隍疏》、《暨公圣者疏》、《东山白莲堂修造疏》、《东岳庙装塑天堂地狱阎罗疏》、《白莲社经堂疏》、《凤林新建莲堂疏》、《福善生辰疏》、《重建观音寺疏》、《永福堂塑佛像疏》、《虎溪莲社道堂修诸天阁疏》、《吾友张四居士为僧敢献善颂》等。《赠古梅学医》、《赠宋相士》、《赠尽眉吴雪坞》、《赠儒医陈西岩》、《赠卜者魏易斋》、《赠相士吴楚峯》、《赠相士郭少山》、《赠画士刘信可二首》等诗,枋得虽游于方外,而文字寄感遥深,盖心怀不可言之悲痛,不可断绝,故为寄托以自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