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听百舌鸟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有,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自”。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卷之十一近体诗二十七首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明君梦帝先,先,《文苑英华》作“见”。宝命上齐天。
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篆会群仙。
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
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斋,一本作“齐’,非是。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楔应制
应制,《文苑英华》作“之作”。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风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去,顾元纬本、凌本俱作“出”。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汉,汉,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表”。垂象满皇州。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应制,《文苑英华》作“之作”。
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
楼开万户上,户,《文苑英华》作“井”。辇过百花中。
画鹢移仙妓,妓,《唐诗品汇》作“仗”。金貂列上公。
清歌邀落日,妙舞向春风。妙,《文苑英华》作“妍”。
渭水明秦甸,甸,《文苑英华》作“殿”。黄山入汉宫。
君王来祓禊,灞浐亦朝宗。《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摘首四句,题作《浣纱女》,改“辇过”作“人向”。
奉和圣制幸玉真公主山庄因题石壁十韵之作应制
真,刘本、顾可久本《唐诗品汇》俱作“霄”,非。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
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
比地回銮驾,比,《唐诗品汇》作“此”,一作“匝”,俱非。缘溪转翠华。
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
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查。流,刘本、《唐诗品汇》俱作“留”。
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
御羹和石髓,香饭进胡麻。
大道今无外,长生讵有涯。
还瞻九霄上,来往五云车。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文苑英华》“圣”作“御”,“应制”作“之作”。又顾元纬本、凌本俱无“等”字。
风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
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
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
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
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
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
喜气含风景,喜,《文苑英华》作“佳”。颂声溢歌咏。
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
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龙,凌本作“金”。
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
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
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
将非富民宠,民,《文苑英华》作“人”。秉恕按:唐人以太宗讳,故以“民”为“人”,右丞是作既云应制,自当用“人”字,“民”字疑是后人所改。信以平戎故。
从来简帝心,讵得回天步。
或谓律诗无仄韵,其仄韵者,乃是对偶古诗耳。成谓古律之分,当以调以格,不当以韵。唐人试士类用律诗,今考张谓之“落日山照曜”,豆卢荣之“春风扇微和”,裴次元、何儒亮之“亚父碎玉斗”,郭邕之“洛出书”,俱用仄韵,不居然可知乎?孙月峰作排律辨体,特出仄律一门,盖有见于此矣。
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
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
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
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
宸章类河汉,一作“宸章在云汉”。垂象满中州。中,一作“皇”。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郐,《文苑英华》作“会”。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静,《文苑英华》作“尽”。
万方氛授息,六合乾坤大。大,《文苑英华》作“太”。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文苑英华》“曲江”下有“楼”字。
万乘亲斋祭,干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
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州。
仙乐龙媒下,乐,顾元纬本、凌本俱作“籞”。神皋凤跸留。
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纪,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治”。
奉和圣制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应制
《文苑英华》作《奉和十五夜燃灯继以酺宴之作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漏刻,凌本作“刻漏”。
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
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
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透,一作“迓”。
仙妓来金殿,仙,一作“神”。都人绕玉堂。
定应偷妙舞,定,《文苑英华》作“止”。妙,一作“艳”。从此学新妆。
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列,《文苑英华》作“立”。
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臣上寿应制
应制,《文苑英华》作“之作”。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工逢此日,工,顾元纬奉、凌本皆作“生”。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影,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嫋嫋秋风动,凄凄烟雨繁。
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
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
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
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
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
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
相如今老病,归守茂陵园。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原注:时为右补阙。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里,寒,一作“远”。里,一作“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焚,《文苑英华》作“熏”。
出游逢牧马,罢猎有非熊。有,一作“见”。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王礼,《文苑英华》作“玉醴”,误。天兵小战功。
谋猷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之作
原注:即陈左相所施。
已相殷王国,空余尚父溪。
钓矶开月殿,筑道出云梯。
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
虚空陈妓乐,陈,一作“无”。衣服制虹霓。
墨点三千界,墨,顾元纬本、凌本俱作“黑”。丹飞六一泥。
桃源勿遽返,再访恐君迷。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自,《文苑英华》作“复”。
嫩节留余箨,新丛出旧栏。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乐府裁龙笛,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
赠东岳焦炼师
先生千岁余,岁,《文苑英华》作“载”。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竦身空里语,明目夜中书。
自有还丹术,还丹,一作“丹砂”。时论太素初。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山静泉逾响,松高枝转疏。
支颐问樵客,支,《文苑英华》作“搘”。世上复何如?
赠焦道士
海上游三岛,岛,凌本作“岳”。淮南预八公。预,《文苑英华》作“遇”。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缩地朝珠阙,行天使玉童。
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天老能行气,吾师不养空。
谢君徒雀跃,无可问鸿濛。
投道一师兰若宿
一作《宿道一上方院》,顾可久本作《投福禅师兰若宿》。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云,一作“风”。
梵流诸壑遍,壑,一作“洞”。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
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露尽,露,一作“路”。暮投兰若边。
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岂惟留暂宿,服事将穷年。
山中示弟等
二顾本、凌本皆无“等”字。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田家
《文苑英华》“家”字下多一“作”字。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苗,顾元纬本、凌本俱作“田”。
老年方爱粥,粥,《文苑英华》作“竹”,误。卒岁且无衣。
雀乳青苔井,鸡鸣白板扉。
柴车驾羸牸,草屩牧豪稀。豪,一作“膏”。
多雨红榴折,多,一作“夕”。新秋绿芋肥。
饷田桑下憩,旁舍草中归。
住处名愚谷,何烦问是非。何烦,《文苑英华》作“烦君”。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
一本作《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
三贤异七圣,圣,顾元纬本、凌本、《唐诗品汇》俱作“贤”。青眼慕青莲。
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上人飞锡杖,檀越施金钱。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烟。
寒空法云地,秋色净居天。
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
不须愁日暮,自有一灯然。
济州过赵叟家宴
原注:公左降济州司仓参军时作。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余。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阊。
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并序
吾兄大开荫中,明彻物外,明,一本作“朝”。外,一本作“独”。俱非。以定力胜敌,以惠用解严。深居僧坊,傍俯人里。高原陆地,下映芙蓉之池;竹林果园,中秀菩提之树。八极氛霁,霁,一本作“气”,非。万汇尘息,大虚寥廓,南山为之端倪;皇州苍茫,渭水贯于天地。经行之后,趺坐而闲,升堂梵筵,饵客香饭。不起而游览,不风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记文章于贝叶。时江宁大兄持片石命维序之,诗五韵,坐上成。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
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
渺渺孤烟起,芊芊远树齐。
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
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同咏
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引,顾元纬本作“隐”。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
同咏
王缙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上,二顾本俱作“地”。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谁知大隐客,兄弟自追攀。客,一作“者”。
同咏
裴迪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
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逶迤峰岫列,参差闾井分。
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卷之十二近体诗十六首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前年槿篱故,今作药栏成。今,顾元纬本、凌本俱作“新”。
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
水穿盘石透,藤系古松生。
画畏开厨走,画,一作“书”。走,一作“去”。来蒙倒屣迎。
蔗浆菰米饭,药酱露葵羹。
颇识灌园意,於陵不自轻。
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
上客能论道,吾生学养蒙。
贫交世情外,才子古人中。
冠上方簪豸,簪,《文苑英华》作“安”。车边已画熊。
拂衣迎五马,垂手凭双童。
花醥和松屑,醥,一作“醴”。茶香透竹丛。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苔黑,寒山远烧红。
眼看东候别,心事北山同。山,《文苑英华》作“川”。
为学轻先辈,为,《文苑英华》作“若”。何能访老翁。
欲知今日后,不乐为车公。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并序
还,《极元集》、《文苑英华》、《唐诗正音》俱作“归”。又《极元集》、《唐诗品汇》俱无“国”字。
舜觐群后,有苗不服;服,一本作“格”。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动干戚之舞,兴斧钺之诛。乃贡九牧之金,始颁五瑞之玉。我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大道之行,先天布化;乾元广运,涵育无垠。苦垂为东道之标,戴胜为西门之候,岂甘心于邛杖,非征贡于苞茅。亦由呼韩来朝,舍于蒲陶之馆;卑弥遣使,报以蛟龙之锦。牺牲玉帛,以将厚意;服食器用,不宝远物。百神受职,五老告期。况乎戴发含齿,得不稽颡屈膝。海东国日本为大,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乎夏时,衣裳同乎汉制。历岁方达,继旧好于行人;滔天无涯,贡方物于天子。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彼以好来,废关弛禁;上敷文教,虚至实归。上,顾元纬本作“止”。故人民杂居,往来如市。晁司马晁,旧本作“朝”,盖古字朝、晁通用故也。顾元纬以“朝”字为误,真误矣。结发游圣,负笈辞亲,问礼于老聃,学诗于子夏。鲁借车马,孔子遂适于宗周;郑献缟衣,季札始通于上国。名成太学,官至客卿。必齐之姜,不归娶于高国;在楚犹晋,亦何独于由余。游宦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于是驰首北阙,裹足东辕。驰,一本作“稽”。裹,一本作“里”。俱非。箧命赐之衣,怀敬问之诏。金简玉字,传道经于绝域之人;方鼎彝樽,致分器于异姓之国。琅邪台上,回望龙门;碣石馆前,夐然鸟逝。鲸鱼喷浪,则万里倒回;鹢首乘云,则八风却走。扶桑若荠,郁岛如萍。萍,一本作“浮”。沃白日而簸三山,浮苍天而吞九域。黄雀之风动地,黑蜃之气成云,淼不知其所之,何相思之可寄。嘻!去帝乡之故旧,谒本朝之君臣。咏七子之诗,佩两国之印。恢我王度,谕彼蕃臣。三寸犹在,乐毅辞燕而未老;十年在外,信陵归魏而逾尊。子其行乎,余赠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