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朱景元《画断》曰:王维画山水松石,似吴生而风标特出。京师西塔院有《辋川图》,山谷郁盘,云水飞动。山谷诗:“丹青出右辖,诗句妙九州。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此诗足以气吞右辖笔墨。今所见者摹本,不足道也。余与徐渊子同点检南宫,出右丞《捕鱼图》一卷,如无咎公所题者。余曰:此善摹者为之。徐不以为然。一日得一卷,仅存三分之一。徐图葭苇之外,意其为水耳,此特波涛浩瀰,水痕浪迹,一一毕具,人物尤精绝。渊子必欲易之,余有难色,已而又有一卷,题曰《摩诘寒江钓雪》,上施秘阁之印,此乃淳化以前未更秘书省印篆也。画笔奇古,全不类世间所见山水图也。《纬略》
司德用进所藏王维《捕鱼图》单幅小直轴,徽宗题。前有双团龙印,后有大观、政和二玺,明昌七印。上作冈阜,古木数株,全如李成所作。下作数舟,拦溪取鱼,甚佳。《云烟过眼录》
锡山华氏藏唐人《捕鱼图》一卷,运笔古雅,无名人画,甚佳。好事者谓为王维,极谬。维画原系单行小直幅,元时在司进家,见《云烟过眼录》,有宣和明昌御题玺记也。《清河书画舫》
周敏仲新装王维《雪霁捕鱼图》一绢本,浅绛色,后有班惟志、仇远、白埏、张雨等七跋,虽未敢定为真右丞,决非宋元画史可及。《清河书画舫》
江云混混阴晴半,抄雪离离点江岸。画中不信有天机,细向树林枯处看。渔浦移家愧未能,扁舟萧散亦何曾。白头岁月黄尘底,笑杀高人王右丞。元好问《王右丞雪霁捕鱼图》诗
春江水绿春雨初,好山对面青芙蕖。渔舟两两渡江去,白头老渔争捕鱼。操篙提网相两两,慎勿江心轻举网。风雷昨夜过禹门,桃花浪暖鱼龙长。我识扁舟垂钓人,旧家江南红叶村。卖鱼买酒醉明月,贪夫徇利徒纷纭。世上闲愁生不识,江草江花俱有适。归来一笛杏花风,乱云飞散长天碧。黄子久《王摩诘春溪捕鱼图》诗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若人笔端斡元气,万顷烟涛归咫尺。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邓文原《王摩诘春溪捕鱼图》诗
前滩罾兮后滩网,鱼兮鱼兮何所往?桃花锦浪绿杨村,浦溆忽闻渔笛响。我行笠泽熟此图,顿起桃源鸡犬想。不如归向茅屋底,老瓦盆中醉春酿。吴仲圭《右丞春溪捕鱼图》诗
徐容斋子方所藏王维《骡纲图》。《云烟过眼录》
王摩诘《精能图》一卷,长五丈余,一墨运,不著色。《东图元览》
王维《精能图》,宋高宗玺,并题。《南阳名画表》
许公子伯尚王摩诘《候潮图》一卷,细绢画,后有宋元人跋,细阅皆双钩廓填。《东图元览》
王右丞《松江图》,项氏藏。《眉公秘笈》
王摩诘《山阴图》一卷,后有米元章与宋元诸贤题跋,旧在吾歙临河程氏,今闻鬻于河南。吾郡汪司马伯玉曾见,语予,今闻此卷归云间董翰林思白。《东图元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摩诘《送元二使安西》诗也。世传《阳关图》,亦出摩诘之手,遂成二妙。《深雪偶谈》
王履道同先子避地岭外,甚熟,因见有颜约持王维画《嘉陵江山图》。盖明皇幸蜀,过嘉陵,爱其江山,命吴道子图于大同殿壁,王维复画小簇云:“江山已暗大同殿,弦管犹喧凝碧池。别写嘉陵三百里,右丞心事有谁知?”盖谓此也。《过庭录》
嗟乎!魏晋六朝之迹,余不得而见之矣,入唐固当以辋川为宗祖。山西有摩诘四景山水石本四方,方尺有只,薛尚功辈题识遍其上。绘事岂金石所能办,亦存其骨肉大都耳。可见在当时已稀阔珍贵之至,故谋及琢磨,而况于今乎。傥能见之,非人生大庆快邪?迩来闻有一轴在亲军黄君所,昨者乃得捧阅,大内后宰门有丹漆巨挺一,以支北扉,不知几何年矣。成化间,挺偶堕地破,乃髹竹也,中藏卷三,其一即也。事闻进御,重瞳一阅,明日左右请所归掌,时亲军伯父司礼侍侧,上遂以赐之。亲军云尔。图用细练,高尺二寸,长四尺奇,前后周完,末下正书三言曰王维制。祝枝山《唐王维真迹跋》
生烟漠漠中有树,树外田家几家住。重峦复坞随不断,茅舍时时若菌附。两人并向鱼梁涉,一鸟遥从翠微度。行云淡映荒水陂,似有斜阳带微向。傍篆白沙明,青林滃沉雾。乍明乍晦景万变,想当夏尽秋初处。石墙短缘隈,隈水浅萦回。宽平一亩敞层屋,板扉犬卧无人开。书堂树深昼寂寂,主人应是王摩诘。清晨骑鹿看田出,行过柴沜日向夕。会招高适与裴迪,共赋辋川佳事毕,图成兴尽诗未笔。祝枝山《王右丞山水真迹歌》
刘宫保子大家,王摩诘山水一,绢轴,阔六七寸,长几四尺。绢粗而密,作重山叠巘,茂木丛林,带以清溪野渚,重楼曲榭,几盈一幅,无款亦无题字。原出朱箑庵,箑庵于卷外手题为王维。《东图元览》
王维皆青绿山水,李公麟尽白描人物。《芥子园画传》
王右丞生平画卷所称最者,唯《辋川》、《雪溪》、《捕鱼》等图耳。吾意以为绝响,不谓太朴于中州友人家又得此卷,而用笔之妙,布置之神,殆尤过焉。固知右丞胸中伎俩,未易测识,而千奇万变,时露于指腕间,无穷播弄,岂非千载一人哉?置之案头,临摹数过,终未能得其仿佛,漫书短句,并识而归之。○群山矗矗凝烟紫,万木萧萧向夕黄。岂是村翁恋秋色,故将轻舸下横塘。○秋风荏苒泛晴光,处处村村带夕阳。一段深情谁得似?故知辋口味应长。黄子久《题王维秋林晚岫》诗
右丞已往六百载,翰藻神工若个同?千嶂远横秋色里,山家遥带暮烟中。吴仲圭《题右丞秋林晚岫》诗
千峰凝翠宛神州,中有仙翁寤寐游。林麓渐看红叶暮,风烟俄入野塘秋。摇摇小艇寻溪转,寂寂双扉向晚投。我欲探幽未能去,画中真境许谁俦?邓文原《题王维秋林晚岫图》诗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夜凝岚气湿,秋浸碧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右丞今已殁,遗画世间稀。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以此常为玩,平生沧海机。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子》诗二首
沧洲误是真,萋萋忽盈视。便有春渚情,褰裳掇芳芷。飒然风至草不动,始悟丹青得如此。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犹疑雨色斜拂座,乍似水凉来入襟。沧洲说近三湘口,谁知卷得在君手。披图拥褐临水时,翛然不异沧浪叟。僧皎然《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
摩诘传遗迹,家藏久自奇。高人不复见,绝艺更谁师?水石生寒早,烟云结雨迟。笔端穷造化,聊可敌君诗。范忠宣《题王摩诘画寒林》诗
野景荒寒霜意边,疏林僵立势参天。定应画妙王摩诘,故著诗清孟浩然。驴怯小桥鞭不动,风掀危帽整还偏。官闲老我叨君赐,红日三竿尚昼眠。蒲道源题《答失帖木儿大夫所藏王维画寒林晓竹图》诗
平田渺成湖,仲夏月多雨。汀鹭湿不飞,林莺涩还语。村烟多乞邻,馌饷常及午。柴门无锁钥,出入随杖履。白鸥似相识,亦足忘尔汝。右丞诗家流,画格亦天与。君看百代遗,摹拓尚如许。吾生慕丘壑,偶此系冠组。试问松下翁,几人同出处?李西涯《题王维诗意图》
王右丞之石如飞白,郭河阳之石似云头。○披麻间斧劈法,王维每用之。○荷叶皴法,王右丞变体,全以骨法为主,色以青绿。《芥子园画传》
王维树法多用双勾,即藤梢树杪,亦丝毫不苟。○钩叶柳,王维诸唐人及陈居中多画之。《芥子园画传》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王氏诗注:摩诘画两丛竹于开元寺。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东坡《王维吴道子画》诗
成按:《续书画题跋》云:昔人画竹咸用钩勒,若王辋川、黄筌父子辈,尤臻其妙。元邵衷杨竹西画卷歌:唐人爱竹谁第一?精妙独数王摩诘。作亭在东□竹法,却对篑筜咏萧瑟。王汝玉《题高房山墨竹诗》:辋川昔画铁钩锁,满幅纵横凤毛堕。固知称诩者,不独东坡一诗矣。乃李衎《竹谱》,谓右丞妙迹,世罕其传。又谓右丞开元石刻,屡经抚勒失真,《江村销夏录》所载旧人题苏文忠公《筼筜图》卷,亦谓右丞皋平石本既经重刻,甚不足观,何若于雪节霜根交柯乱叶句中一想像之,宛然如见真迹乎。
卷之末附录
附录四右丞年谱
为诗人作年谱者,盖以次第其出处之岁月,略见其为文之时,得以考其辞力,少壮老之不同,有如此耳。然参伍考订,以验其说,往往先后牴牾,时月踳駮,多不能尽善。又其甚者,年经月纬,拾取其一字一句之间,而支离其说,以强丽为某年所作,尤不可解。唯钱牧斋《草堂诗笺》后所附《少陵年谱》,独无此弊。兹作《右丞年谱》一篇,全仿其体格,惟时事有关于诗笔考证者,虽小必书;其无关于考证者,虽巨无录,略为小异耳。须溪校本,于诗题下,时有细字云,年若干时作,又云时为某官,又云在某处作。若此者或系夏卿进本原文,或系后人附注,岁远年久,无善本可参校,然要必有所据,非凭臆率书。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辄从其说,采列于下。至旧史称右丞全归之日,在乾元二年七月,新史则云上元初卒,年六十一。集中有《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其系尾年月,乃上元二年五月四日,又集中有送邢桂州诗,而邢济为桂州都督,亦上元二年中事,则新史之说为优也。自上元二年起,逆数而前,至中宗长安元年,得六十一岁,故断自是年始。
纪年 时事 出处 诗文
中宗
大足元年辛丑
冬十月,改元长安。
长安二年壬寅
长安三年癸卯
长安四年甲辰
神龙元年乙巳
神龙二年丙午
神龙三年丁未
九月,改元景龙
景龙二年戊申
景龙三年己酉 《新唐书》传云:九岁知属辞
睿宗
景龙四年庚戌
六月,改元唐隆。七月,又改景云。
景云二年辛亥
玄宗
景云三年壬子
正月,改元太极。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接位,改先天。
先天二年癸丑
十二月,改元开元。
开元二年甲寅
开元三年乙卯 年十五 《题友人云母障子》诗、《过秦王墓》诗
开元四年丙辰 年十六 《洛阳女儿行》
开元五年丁巳 年十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开元六年戍午 年十八 《哭祖六自虚》诗
开元七年己未 年十九,赴京兆府试,举解头 《清如玉壶冰》诗、《桃源行》、《李陵咏》
开元八年庚申 年二十 《息夫人》诗
开元九年辛酉 年二十一,以进士擢第,调大乐丞。后坐累谪济州司仓参军。 《燕支行》、《被出济州》诗、济州官舍《赠祖三咏》诗、《济上四贤咏》、《济州过赵叟家宴》诗、《鱼山神女祠歌》、俱此年以后所作。
开元十年壬戌
开元十一年癸亥
开元十二年甲子
开元十三年乙丑 十一月东封泰山 《送郑五赴任新都序》
开元十四年丙寅
开元十五年丁卯
开元十六年戊辰
开元十七年己巳
开元十八年庚午
开元十九年辛未
开元二十年壬申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 十二月,起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是岁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
开元二十二年甲戌 正月幸东都。
五月,张九龄为中书令。 《新唐书》传云: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 《上张令公》诗、《京兆尹张公德政碑》。据碑文云:前年不登,人悴太甚,野无遗秉,路有委骨。是二十一年事。天子不忍征于不粒,赋于无衣,六军从卫,以临东诸侯。是二十二年事。碑文之作,当在是时。
开元二十三年乙亥 张九龄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伯。 《献始兴公》诗
开元二十四年丙子 十一月,张九龄罢知政事,是年以韦济为尚书户部侍郎。 《同卢拾遗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诗诗云:“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故知此诗乃韦济为侍郎以后所作。
开元二十五年丁丑 正月,以道士尹愔为谏议大夫集贤学士兼知史馆事。
四月,张九龄贬荆州长史。
七月,赐李林甫爵晋国公。 为监察御史,在河西节度幕中。
按《为崔常侍祭牙门姜将军文》云:“维大唐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十一月辛未朔四日甲戌,左散骑常侍河西节度副大使摄御史中丞崔公致祭于故姜公之灵。”云云,则右丞为监察御史,在凉州崔公幕中,正是时也。 《暮春太师左右丞相诸公于韦氏逍遥谷宴集序》、《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寄荆州张丞相》诗。有《为崔常侍祭牙门姜将军文》、《为崔常侍谢赐物表》、《赞佛文》、《送怀州杜参军赴京选集序》、《使至塞上》诗、《出塞作》、《双黄鹄歌送别》、《凉州赛神》诗、《送岐州源长史归》诗
开元二十六年戊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