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王右丞集笺注
王右丞集笺注
李林甫奏分其宅东南隅,立为嘉猷观。观中有精思院,王维、郑虔、吴道子皆有画壁。《长安志》
王维过郢州,画孟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诚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唐书》
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国史补》
韩干,蓝田人。少时尝为贳酒家送酒。王右丞兄弟未遇,每一贳酒漫游,干常征债于王家,戏画地为人马。右丞精思丹青,奇其意趣,乃岁与钱二万,令学画十余年。《酉阳杂俎》
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汗漫录》、《云仙杂记》
王维辋川林下坐,用雷门四老石,灯灭则石中钻火。《事略》、《云仙杂记》
王维居辋川,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洛阳要记》、《云仙杂记》
王维为岐王画一大石,信笔涂抹,自有天然之致。王宝之,时罳罘间独坐注视,作山中想,悠然有余趣。数年之后,益有精彩。一旦大风雨中,雷电俱作,忽拔石去,屋宇俱坏,不知所以。后见空轴,乃知画石飞去耳。宪宗朝,高丽遣使言:“几年月日,大风雨中,神嵩山上飞一奇石,下有王维字印,知为中国之物,王不敢留,遣使奉献。”上命群臣以维手迹较之,无毫发差谬。上始知维画神妙,遍索海内,藏之宫中。地上俱洒鸡狗血厌之,恐飞去也。《丹青记》、《琅嬛记》
世传《七贤过关图》,云是开元冬雪后,张说、张九龄、李白、李华、王维、郑虔、孟浩然出蓝田关,游龙门寺,郑虔图之。虞伯生有《题孟浩然像》诗:“风雪空堂破帽温,七人图里一人存。”又有槎溪张辂诗;“二李清狂狎二张,吟鞭遥指孟襄阳。郑虔笔底春风满,摩诘图中诗兴长。”是必有所传云。《玉堂漫笔》
成按:《东观余论》有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乃宋之问、王维、李白、高适、史白、岑参也。跋云:“昔人深于画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观者。顾、陆、王、吴之迹,时有若此,如雪与蕉同景,桃李与芙蓉并秀;或手大于面,或车阔于门,使俗工睨之,未免随变安于拙目。故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驵隽,惟真赏者独知之。此卷写唐人出游状,据其名题,或有弗同时者,而扬镳并驱,睇眄相语,岂亦于世得意忘象者乎?求画者主名弗可知,要非俗手作也”’云云。画意亦奇,并附录于此。
西安府蓝田县有王维母博陵县君崔氏及维墓,俱在鹿原寺西。《陕西志》
王右丞祠,在蓝田县辋川鹿苑寺。《陕西志》
元丞相载妻王氏,字韫秀,王缙相公之女,维右丞之侄。初王相公镇北京,以韫秀嫁元载,岁久而见轻怠。王氏谓夫曰:“何不增学,妾有奁幌资妆,尽为纸墨之费。”王氏父母或未之知。亲属以载夫妇皆乞儿,厌薄之甚。元乃游秦,为诗别妻曰:“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妻请偕行,曰:“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元秀才到京,屡陈时务,深得上旨;肃宗擢拜中书,王氏喜元郎入相,寄诸妹诗曰:“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笄年笑解明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元公肃宗、代宗两朝宰相,贵盛无比,广葺亭台,交游贵族,客候其门而或间阻,王氏复为一篇以讽之曰;“楚竹燕歌动画梁,春阑重换舞衣裳。孙弘开馆招佳客,知道荣华不久长。”元公见诗,于是稍减威望,太原内外亲族,悉来谒贺,韫秀置于闲院。忽因晴霁日景,以青紫绦四十余条,每条长三十丈,皆施罗绮锦绣之饰。每条绦下排金银炉二十枚,皆焚异香,亘其服,乃命诸亲戚西院闲步。韫秀问是何物,侍婢对曰:“今日相公及夫人晒曝衣服。”王氏谓诸亲曰:“岂料乞索儿妇,还有两事盖形粗衣也。”于是诸亲羞赧,稍稍而辞。韫秀每分衣服器饰于他人,惟不及太原之骨肉。且曰:“儿非不礼于姑姊,其奈当时见辱何!”洎元公贪吝为心,竞招罪戾,台阁弹奏而亡其家。韫秀少有识量节概,因高丞相已谢,上令入宫,备彤管箴规之任,叹曰:“王家十三娘,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书得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坚不从命。或曰上宥连罪,或云京兆笞而毙矣。《云溪友议》
唐人所撰说部,多本自传闻,较以正史,每有乖错。《云溪友议》以元载妻为王缙之女,洎考《唐书》,乃王忠嗣女,非缙女也,不知范氏何所据而云然,岂因“家风第一右丞诗”之句,而致有此讹耶?若《云仙杂记》,若《瑯嬛记》,皆凿空而作,绝无所本,尤谬妄不可信,宜皆削而勿录。然观《梦溪笔谈》之论《奏乐图》,则正史且不能无议矣,况稗官野乘乎。古人著述,经文纬意,成一家之言者,虽所闻异词,往往不肯割爱,彼好奇如司马子长者无论,即韩婴注《诗》,孟喜说《易》,公羊高、谷梁赤传《春秋》,皆不免斯弊,又何论纪录昔人之一言一行耶。偶于暇日,搜录右丞遗事,耳渔目猎,真赝并存,自笑如盲贾人到宝洲,见一异物,即拾取入橐,明眼者得无以此见讥欤。
历代有关题咏十二首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储光羲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答王十三维储光羲
门生故来往,知欲命浮觞。
忽奉朝青阁,回车入上阳。
落花满春水,疏柳映新塘。
是日归来暮,劳君奏雅章。
留别王侍御维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奉赠王中允维杜甫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共传收庾信,不得比陈琳。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崔氏东山草堂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鵶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解闷杜甫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蔓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自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钱起
芍药花开出旧阑,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
题清源寺王右丞宅陈迹耿湋
儒墨兼宗道,云泉旧结庐。孟城今寂寞,辋水自纡余。内学销多累,西园易故居。深房春竹老,细雨夜钟疏。陈迹留金地,遗文在石渠。不知登座客,谁得蔡邕书?
过王右丞书堂二首储嗣宗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后学攀遗趾,秋山闻草虫。
万树影参差,石床藤半垂。萤光虽散草,鸟迹尚临池。风雅传今日,云山想昔时。感深苏属国,千载五言诗。右丞昔陷贼庭,故有此句。
过胡居士睹王右丞遗文司空曙
旧日相知尽,深居独一身,闭门惟有雪,看竹永无人。每许前山隐,曾邻陋巷贫。题诗今尚在,暂为拂流尘。
王维终南草堂吴镇(元)
昔人谢政后,生事此山中。树洒虚堂雨,泉飞隔浦风。喜无舟楫至,旋有鹤猿通。应识无声妙,临窗展未穷。
读右丞五言李日华(明)
紫禁神仙侣,青霄侍史郎。明心寒水骨,妙语出天香。烟壑从疏散,花洲坐渺茫。菁华时揽撷,珠玉乱辉光。
辋川谒王右丞祠敖英(明)
蜀栈青骡不可攀,孤臣无计出秦关。华清风雨萧萧夜,愁杀江南庾子山。
卷之末附录
附录二诗评五十二则
《王右丞集》十卷。晁氏曰:唐王维摩诘也,太原人,开元九年进士,终尚书右丞。维幼能属文,工草隶,善画,名盛。安禄山反,陷贼中。贼大宴凝碧池,赋诗痛悼,诗闻行在,后得免死。代宗访维文章于弟缙,裒集十卷上之。李肇记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以为窃李嘉祐者,今嘉祐集无之,岂肇厚诬乎?陈氏曰:建昌本与蜀本次序皆不同,大抵蜀刻唐六十家集多异于它处本,而此集编次尤无伦。维诗清逸,追逼陶谢,辋川别墅图画,摹传至今。尝与裴迪同赋各二十绝句,集中又有与迪书,略曰: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每思曩昔携手赋诗,当待春中,卉木蔓发,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雉朝雊,倘能从我游乎?余每读之,使人有飘然独往之兴。迪诗亦佳,然它无闻于世,盖亦高人也。辋川在蓝田县西南二十里,本宋之问别圃,维后表为清源寺,终墓其西。《文献通考》
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三十五人,皆河岳英灵也。殷璠《河岳英灵集序》
沈、宋既殁,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开元、天宝之间。独孤及《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右丞、苏州,趣味澄夐,若清流之贯达。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
为诗欲清深闲淡,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诘、贾长江。《诗人玉屑》
臞翁诗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诗人玉屑》
王摩诘诗,浑厚闲雅,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也。《西清诗话》
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间者,王右丞也。《诗话总龟》
盖诗者,乐之苗裔与?汉之苏李,魏之曹刘,得其正始。宋齐而下,得其浮淫流佚。唐之时,子昂、李、杜、沈、宋、王维之徒,或得其淳古淡泊之声,或得其舒和高畅之节;而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后山诗话》
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老杜诗云:“不见高人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许彦周诗话》
诗非苦吟不工,信乎?古人如孟浩然,眉毛尽落;裴祐袖手,衣袖至穿;王维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云仙散录》
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诗格老而味远,不逮苏州;至其词不迫而味甚长,虽苏州亦不及也。《岁寒堂诗话》
王维诗典重靓深,学者不察,失于容冶。《木天禁语》
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黄山紫塞,汉馆秦宫,芊绵伟丽于氤氲杳渺之间,真所谓有声画也。非妙于丹青者,其孰能之?矧乃辞情闲畅,音调雅驯,至今人师之诵之,为楷式焉。《史鉴类编》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而庵说唐诗》
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奉佛之应哉,人心系则难脱。空同子
唐诗,李、杜之外,孟浩然、王摩诘足称大家。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诗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储光羲有孟之古,而深远不及;岑参有王之缛,而又以华靡掩之。故子美称“吾怜孟浩然”,称“高人王右丞”,而不及储、岑,有以也乎。《麓堂诗话》
王摩诘、孟浩然、韦苏州,片言只字,皆不入俗。西麓周氏
晁补之云,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余谓右丞精于画,故诗态转工。钟伯敬有云:画者有烟云养其胸中,此是性情文章之助。刘士鏻《文致》
王维因鼓《郁轮袍》登第,而集中无琵琶诗。画思入神,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者以为天机所到,而集中无画诗。岂非艺成而下,不欲言耶?抑以乐而娱贵主,以画而奉崔圆,而不欲言耶?《韵语阳秋》
成按:右丞诗文,因天宝之乱,十不存一,安知其生平无琵琶诗耶?此与杜子美集中无海棠诗,遂谓子美母名海棠者,其妄诞无异,真足令人一噱。至于崔兴宗写真之诗,“前身应画师”之句,现存集中,而谓其无画诗,殆所谓不知子都之姣者欤?
右丞“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昧者,不能下此二字。《青轩诗缉》
王右丞五言有绝佳者,如《瓜园赠裴十一迪》、《纳凉》、《济上四贤咏》诸篇,格调既高,而寄兴复远,即古人诗中,亦不能多见者。今选诗者俱不之取,独以《西施咏》之类入选,此不知何谓?《四友斋丛说》
山谷老人曰: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行到水穷处”云云,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苕溪渔隐丛话》
右丞《终南别业》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如《辋川?孟城坳》、《华子冈》、《茱萸沜》、《辛夷坞》等诗,右丞唱,裴迪和,虽各不过五言四句,穷幽入玄,学者当自细参,则得之。《瀛奎律髓》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陆放翁《剑南诗稿》
崔涂旅中诗:“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诗话亟称之。然王维郑州诗:“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已先道之矣。且王语浑含胜崔。《杨升庵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