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文集

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四年,徙封雍丘王。其年,朝京都,上表献诗二篇。帝嘉其辞义,优诏答勉之。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
太和元年,徙封浚仪。二年,复还雍丘。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文见《求自试表》。此略)
三年,徙封东阿。五年,复上疏求存问亲戚,因致其意(文见前《求通亲亲表》。此略)。诏报[曰:“盖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恶终也,事使之然。故夫忠厚仁极草木,则《行苇》之诗作;恩泽衰薄,不亲九族,则《角弓》之章刺。今令诸国兄弟,情理简怠,妃妾之家,膏沐疏略,朕纵不能敦而睦之,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夫明贵贱,祟亲亲,礼贤良,顺少长,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矫枉过正,下吏惧遣,以至于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诉。”
植复上疏陈审举之义(文见前《陈审举表》此略),帝辄优文答报。
其年冬,诏诸王朝六年正月。其二月,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遗令薄葬。以小子志,保家之主也,欲立之。初,植登鱼山,临东阿,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子志嗣,徙封济北王。景初中诏曰:“陈思王昔虽有过失,既克己慎行,以补前阙,且自少至终,篇籍不离于手,诚难能也。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公卿已下议(中书)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志累增邑,并前九百九十户。


《上九尾狐表》
黄初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鄄城县北,见众狐数十首在后,大狐在中央,长七八尺,赤紫色,举头树尾,尾甚长大,林列有枝甚多。然后知九尾狐。斯诚圣王德政和气所应也。(严可均《全三国文》引《开元占经》一百十六)


《毁鄄城故殿令》
令:鄄城有故殿,名汉武帝殿。昔武帝好游行,或所幸处也。梁桷倾顿,栋宇零落。修之不成良宅,置之终于毁坏,故颇撤取,以备宫舍。余时获疾,望风乘虚,卒得恍惚,数日后瘳。而医巫妄说,以为武帝魂神,生兹疾病。此小人之无知,愚惑之甚者也。昔汤之隆也,则夏馆无馀迹;武之兴也,则殷台无遗基;周之亡也,则伊洛无只椽;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梠。汉道衰则建章撤,灵帝崩则两宫燔。高祖之魂不能□未央,教明之神不能救德阳。天子之存也,必居名邦□土;则死有知,亦当逍遥于华都,留神于旧室。则甘泉通天之台,去阳九层之阁,足以绥神育灵。夫何恋于下县,而居灵于朽宅哉?以生谕死,则不然也,况于死者之无知乎!且圣帝明王顾宫阙之泰,苑囿之侈,有妨于时者,或省于惠人。况汉氏绝业,大魏龙兴,只人尺土,非复汉有。是以咸阳则魏之西都,伊洛为魏之东京,故夷朱雀而树阊阖,平德阳而建泰极,况下县腐殿为狐狸之窟藏者乎!今将撤坏,以修殿舍,恐无知之人,坐自生疑,故为此令,亦足以反惑而解迷焉!(严可均《全三国文》)


《禹庙赞序》
有禹祠,植移于其城,城本名杞城。(严可均《全三国文》)


《释疑论》
初谓道术,直呼愚民诈伪空言定矣!及见武皇帝试闭左慈等令断谷,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正尔,复何疑哉!令甘始以药含生鱼而煮之于沸脂中,其无药者,熟而可食;其衔药者,游戏终日,如在水中也。又以药粉桑以饲蚕,蚕乃到十月不老。又以住年药食鸡雏及新生犬子,皆止不复长。以还白药食犬,百日毛尽黑。乃知天下之事不可尽知,而以臆断之,不可任也。但恨不能专声色,专心以学长生之道耳。(丁晏《曹集诠评》)


《失题》
皇考建世业,余从征四方。栉风而沐雨,万里蒙露霜。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九)



《诘纣文》
祟侯何功?乃用为辅。西伯何辜?囚之囹圄。囹圄既成,负土既盈,兴立炮烙,贼害忠贞。(严可均《全三国文》引《封氏闻见记》六)


《萤火论》
《诗》云:熠熠宵行。章句以为鬼火,或谓之磷。未为得也。天阴沈数雨,在于秋日,萤火夜飞之时也,故云宵行。然腐草木得湿而光,亦有明验,众说并为萤火,近得实也。(张文虎《舒艺室杂著》据《诗经·东山篇·正义》引补)


《列女传颂》
尚卑尊礼,来世作程。


《代刘勋妻王氏见出为诗》
人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校点按:此篇丁晏《曹集诠评》疑非植作)


《善哉行》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经历名山,芝草翩翩。仙人王乔,奉药一九。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愁无灵辙,以救赵宣。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饥不及餐。欢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忧,弹筝酒歌。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叔嫂不亲授,长幼不并肩。和光得其柄,谦恭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四十一)


《悲命赋》
哀魂灵之飞扬。(《文选》江淹《别赋》李注)


《感时赋》
惟淫雨之永降,旷三旬而未晞。(《文选》鲍明远《苦热行》李注)


《宴乐赋》
神龟歌舞异俗,猿戏索上寻种。(《北堂书钞》一百十三)


《慰情赋》
黄初八年正月雨,而北风飘寒,园果堕冰,枝干摧折。(《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六)




《洛阳赋》
狐貉穴于紫闼兮,茅莠生于禁闼。本至尊之攸居,□于今之可悲。(《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射雉赋》
暮春三月,宿麦盈野,野雉群飞。(《初学记》三)


《扇赋》
情骀验荡而外得,心悦豫而内安。增吴氏之姣好,发西子之玉颜。(《初学记》十九,《太平御览》三百八十一)


《遥逝》
晨秋气之可悲兮,凉风肃其严厉。神龙盘于重泉兮,腾蛇蛰于幽穴。(《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结客篇》
利剑手中鸣,一击两尸僵。(《文选》鲍明远《结客少年场行》李注引)


《杂诗》
离思一何深。(《文选》陆机《赴洛诗》李注引)


《寡妇诗》
高坟郁兮巍巍,松柏森兮成行(《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李注)


《述仙》
游将升云烟。(《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冈诗》李注)


《失题》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丘穴。我信归旧乡,安得惮离别。(《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高谈虚论,问彼道惊。(《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李注)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北堂书钞》一百十)
华屏列曜,藻帐垂阴。(《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
寒鸧蒸麑。(《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五)
秋商气转微凉。(《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四)
长铗鸣鞘弓。(《太平御览》三百四十六)
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文选》江文通《望荆山诗》李注)
乌鸟起舞,凤凰吹笙。(《北堂书钞》一百十)
鲂腴熊掌,豹胎龟肠。(《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二)
橙橘批杷,甘蔗代出。(《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一)
情注于皇居,心在乎紫极。(《文选》潘安仁《西征赋》李注)
诸公熙朝之辅,每作粥食之候,肴惟蔬薤。(《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四)
即日奉油囊之赐。(《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
即日奉手诏,惊喜踊跃也。(《北堂书钞》一百三)
身轻蝉翼,恩重泰山。(《文选》潘安仁《河阳县诗》李注)
赐迈越(纽+丑)谷。(《北堂书钞》十九)
爵重才轻。(《文选》张茂先《答何劭诗》李注)


《亟出行》
蒙雾犯风尘。(《文选》谢玄晖《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李注)




《乐府》
口厌常珍,乃购麟凰。熊蹯豹胎,百品异方。惠肴兰藉,五味杂香。(《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二)


《王陵赞》
从汉有功,少文任气。高后封吕,直而不屈。


《黻赞》
有皇子登,是临天位。黻文字裳,组华于黻。(《韵补》四)


《王霸赞》
壮气挺身奋节,所征必拔,谋显垂惠。(《韵补》四)


《孔甲赞》
行有顺天,龙出河汉,雌雄各一,是扰是豢。(《韵补》四)



《罢朝表》
觐玉容而庆荐,奉欢宴而慈润。(《文选》陆士龙《大将军宴会诗》李注)


《求习业表》
虽免大诛,得归本国。(《文选》曹子植《责躬诗》李注)


《求出猎表》
臣自招罪衅,徒居京师,待罪南宫。(《文选》曹子建《责躬诗》李注)


《辨问》
赫然而日曜之。(《文选》潘安仁《关中诗》李注)
君子隐居以养真也。衡门茅茨。(《文选》陶渊明诗《还江陵诗》李注)
游说之士,星流电耀。(《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李注)
于徒苞怀仁义,锐精诗书。(《北堂书钞》九十七)


《遗句》
明镜于三光。(《北堂书钞》七)
探海出珠,举网罗凤。(《北堂书钞》十一)
群士慕响,俊乂来仕。(《北堂书钞》十一)
集帝宇。(《北堂书钞》十一)
奇才美艺,通微入神。(《北堂书钞》十二)
至治洞和(《北堂书钞》十五)
国静民康,充实殷富。(《北堂书钞》十五)
泰阶夷清。(《北堂书钞》十五)
仁圣相袭。(《北堂书钞》十七)
天罔不矜。(《北堂书钞》二十一)
离宫观画。(《北堂书钞》二十五)
野无旨酒,进兹行潦。(《北堂书钞》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