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徐文长文集
徐文长文集
○四仙图赞
色身不全谓非法器此虗言耳神光断臂 【 铁拐】
又
是宜上升、为神仙祖、无罣碍心是活子午 【 锺离权】
又
遍游人间。翁尝见人。人不见翁。索翁以形。 【 吕嵓】
又
当其骑驴不免寻觅今其下驴欲觅何物 【 张果】
○高皇帝像赞
上之岩也天高以覆耶。下之丰也地载以厚耶。扫孽胡而握汉统维斯之与咮耶。眉采耶。目河耶。唐与虞之后耶。氏以朱耶。金天氏之冑耶。是为我 圣祖高皇帝之面耶部耶。
○一品三公图赞
汉官搏执取金吾鸟示法戒迟师授以枣古人托喻似捕而巧谁为绘此、一品三公、揆厥所喻、意与古同、君子得之、允为吉征、
○鸣教出所藏郭畵一叟持玄物类石方长数寸开口语又所携竹筐中植一小旛置道旁一叟听其语执册肘若却避然令赞之
初观二叟。为默为语。似有所授。乃谛观之。黝然以堕有物在手体玄守黑曰此眞诠为天地母是宜听者委其陈编惊却其肘树表于筐。如贾用售。则不可究。
○自书小像赞
吾生而肥。弱冠而羸不胜衣。既立而复渐以肥。乃至于若斯图之痴痴也。盖年以历于知非。然则今日之痴痴。安知其不复羸羸。以庶几于山泽之癯耶。而人又安得执斯图以刻舟而守株。意龙耶猪耶。鹤耶凫耶。蝶栩栩耶。周蘧蘧耶。畴知其初耶。
又
以千工手。铸一佛貌。泥范出冶。竞夸巳肖付万目观目有殊照评亦随之与工同调貌予多矣、历知非年、工者目者、评淆如前、偶儿在侧。令师貌之。貌儿颇肖。父肖可知。今肥昔癯。人谓癯胜冶氏增铜器敢不听
○商大公子像赞
公子为谁特专葩经雅志林壑筑室土城授□□□刻之贞珉当始弱冠面白鬓青久矣未而瞻图之形颊须竹朗颊姿玉晶覩其所养占其所成
○余东白赞
古濠刘公来牧我邑授简试予予年十一试予何所、合翁之宅、公侯大吏、借馆于予、予讼亡奴、执状以须、当斯之时、东白未生、计东白世、乃翁之孙、翁既徂矣、公亦仆矣、犬马踰耄、倏且枯矣、东白都矣、令誉敷矣、自越而西、闻东吴矣植桐与焦随寓居矣此君一日何可无矣懿哉东白宁非夫矣言念刘公、馆公闾矣、屈指其岁、六十余矣、赞图而起、掷笔嘘矣、
○宗侄像赞
色如芙蕖、兼兼颇须、入市而归、投果满车四十如此三十当何如
又
此为五十、须不可数归鴈夕霞芙蓉秋浦
又
六十之年。去五十近。相暌几何。至不可认。矧再十龄。胡□道而不谁何以问、
娄叟像赞
数年之前、令我书貌、顷复令书、觉微倍老书傥再三。老应更倍。愿叟百年。屡书屡绘。
○吴君像赞
双辅承颧。有物朗匝。笑语之间。休竹振颊。图且改观、况覩其眞、未见有此美髭矣。而不树勋名、
○郁君小像赞 【 面天黥者】
瓜匏白肥但可淹沮松柏多鳞乃中梁柱相君之貌。安得不去彼而取此。
○书马策之像赞
清啸玄□□□是助。辟彼林竹。风生而窍怒。风歇竹凝。翛然□□□然其理。良亦有斐然则静且默也未尝不宜于□□
○范子小像赞
范家驹日千里卜新居近其止赠我双鱼尺赢咫、
○王子小像赞
相君之肥饱德于中所以不愿人之膏梁古人有言有后于鲁不果征乎谷也丰下
○傅子像赞 【 傅能畵梅复善琴】
梅花一物也而君技两精之、一出于毫、一出于丝、人貌君仪、宜其为潇然之姿、予远而望之梅为君也、苍然若橛株拘
○柳生小像赞
都昌五子肖厥考。元谷躯干特短小。躯则短小文甚藻。辟如马氏有白眉白眉用以别五常短小亦用别弟兄
○许伯熙像赞
古人力道。战胜而肥。亦曰壮夫。其须如戟。彼貌像者为谁。兼而有之。可以知其中之所得。迫而视之吾所与士之林文中虎其貌古、其姓许、
○草诵 【 并序】
王懋新自剡携小草八九叶县于空中凡五年不甚丛生而亦不死暴烈日中愈青畅相沿名仙草予攘而得之戏为之诵时酒酣哭萧女臣作挽诗故末句云
青青之草、丽而匪丽、将归五霜、彼知其几、遇风而化得羽之气岂河上丈人之神。为造物者虫臂鼠肝之也。而零星于是蔕乎。上不在天下不在地中不在人是其夙世之能心。而今轮回漂转。适堕其习缘也。犹超然于空际乎。噫人皆知不死者之为不死矣。孰知死者之为不死。而盍问之于吾友之萧季乎。
○题鸠
尔性何拙、何不能绸缪、而何为好夺、山有乔木、木有垂萝、尔不能取其皮而为其窝岂无阴雨时取彼斧柯尔喙之嘴咀而瓜之爬罗上栋下宇前梁后楹、维鹊为之、尔享其成、徒珍其、徒班其翎岂不能润屋而能润身
徐文长文集卷之二十二 【 终】
●徐文长文集卷之二十三
公安袁宏道中郎评点
钱塘许尔京士魏校订
铭
诸铭文自情生岂曰法古然却居然大雅
歙石砚铭
歙石砚铭
端石铭
端石螭砚铭
无眼端石铭
马策之端研铭
鼍矶研铭
鼎研铭
破胆磬铭
刺匣铭
篆椟铭
竹秘阁铭
书椟铭
○歙石砚铭 【 并序】
出歙西门步长桥望黄山羣峰插天如剑戟入门就小肆用钱二百五十货得此石云纹而宝沙照日中瑟瑟若东夷所銮屏扇然以墨易胶稍干为磁吸铁龙尾之佳者也时王仲房赏之曰转博可得钱千五百久之歙客从狱中持归为余斲两朞而复璞以来余将寄斲于吴而先铭之如左
市于歙、归于越、复返于歙、终来归于越、石耶能忘情耶铭于若卢斲于吴安保其于吾人耶能有情耶
○歙石砚铭 【 俱金星玄色】
不食肉。色故墨。君子效之。绝荤以养德。不聚金。布则星。君子效之。散财以发身。
又
苌弘血老千年黝女娲割取三垣宿。巨桥撒粟一掬朽亭长左股昼不守。云兴水泳龙夜吼
○端石铭
端石之嘉、戞墨有声如蠏跋沙斯乃然耶翩翩公子、梦笔生花、
又
鸜鹆之眸。有无不足求。人且病眸。为石之疣。
○端石螭砚铭
颔则燕而虎为头、眶则螭而鸜鹆为之眸、彼飞而食肉此飞而饮于流墨卿耳何足以侯
○无眼端石铭
鸜鹆之目偶端石。或取以验眞。或指以为疾。我则不然。问果落墨不落墨。
○马策之端研铭
宝端紫。鸜鹆睛。此俗见。孰不能。此端紫。乏鸜鹆以鏖隃麋昆刀削玉
又
小端稠墨捷翡翠之削金毫屡阁而不染赧难为乎苦吟。
○鼍矶研铭
稠喻麋。一何捷败颖兔猛于猎马善走。必蹄啮。才难哉。
又
拔中山。吾女讶。犹胜彼攻即墨者。终岁而不能下。
○鼎研铭 【 砚面团径尺沼寸亦团而横堕背之足极短】
背之曰。鼎其腹。乌三足蹲以驰迅羲毂面之月■〈虫土〉蟆啄沼勺水魄微复寸冰雹兮宛如朒面之云。隃麋兴。寸肤用以雨苍生。
○破胆磬铭 【 并序】
家藏古白磁胆瓶尝采梅枝浸之历春夏花而实后破于冰考其声类泗滨嘉石取其半县斋中铭曰破胆磬。
胆之成。水入空。出以养其茎。目观其色之荣。胆之冰。水出空。入以县其倾。耳闻其声之铿一出一入为声为色见闻别差妙性不忒
○刺匣铭
如鬼如帝一物兮达尔司其縢操而不发、外貌则浅、实折其里、古有藏名、其殆谓子、
○篆椟铭
嘻吾何尝不吏于兹世哉。尘以外吾悉得而主之。故置符无拘陟黜也不时故目亦不一其除。其所奏记者始初之堂关白者蓑笠之乡。而一为檄召。则维猿鹤之章。苟一用于尘内。朱数日而不扬。敢告尔椟。庶谨其藏。
○竹秘阁铭
大书县臂、小则不能臂、濡于墨而渍于纸、何以异于夏月之蝇不县而县惟女勍
又
中书大书、用肘与腕、蝇头蚊脚、握中其管、阁以擎之、墨不涴肘、刻竹为阁、创惊妙手、妙手为谁、应尧张叟
○书椟铭
噫此古之所谓博学君子者与敛而闭之惟本扣而取之惟欲入耳出口。小人之腹。
又
古人巳死君何读。弗得其精兮何异尔椟。
徐文长文集卷之二十三 【 终】
●徐文长文集卷之二十四
公安袁宏道中郎评点
钱塘许尔京士魏校订
记
蜀汉关侯祠记
坐卧房记
西施山书舍记
函三馆记
游五泄记
闸记
西溪湖记
义塜记
石顶浮图记
修郡衢记
长春祠记
半禅庵记
吕氏始祖祠记
石刻孔子像记
烈妇姚氏记
镇海楼记
酬字堂记
○蜀汉关侯祠记 色苍然
马水口为备胡要地旧以其任付守备比始用 廷议设参将一领卒三千人以镇之谓辽东李君某为今宁远伯冡嗣世称名将家子往镇莫宜 诏曰可君至则一省关榷令货趋集便卒需卒死无以葬则出巳镪为死者棺殓饭祝异时卒马死主将得自补马操其赢直公悉不然劳逸苦甘与卒共有既又节缩巳奉度可构涂乃顾祝北门从万山中得灵秀所作厦一区为殿者二为门者一并足三楹两庑翼之甃盖材工靡不致好蠲卜时日奉蜀汉前将军关侯象以居之岁时伏腊刲羊豕吹铙歌乐用以侑神巳乃促骑抵燕迓予以来而以记属予过君请曰何居君曰某不敏生而慕忠孝节义人、而蜀侯为最着、殁而为神、又惟侯为最灵、曩在辽从大人逐胡、梦寐见之、若有所感、今兹门以北数程、胡落也、予世受 国恩、为国备、亭障正如孝子之奉慈亲即有痾痒宜无所不至岂凭恃剂疗遂废祷于神祗予应之曰郅都在汉、匈奴惮之、迨其殁也、为偶以射、竟莫能中、侯勇义朗映、华夷所严、非郅都比、矧生者有公辈在、胡如冈知、宁敢望马水发一矢耶至于史所称侯爱惜士卒独侮嫚士大夫愚以为即使有之特加于请昏之狡吴芳与士仁等之携贰而不知彼三人者皆汉贼非可与语于士大夫君既惜士卒、至寡客贤豪、靡不倒屣虗左是眞善学侯者君之祠侯宜莫宜于此矣某谨为书曰祠始于某年月日越若干日而成费金若干董役者为某官某
○坐卧房记 简致
凡人居一室之中昼则坐、夜则卧、坐则箕焉弓焉卧则蛇焉龙焉此梦觉之常耳人孰不然、而青野子顾作室而房之、而名之、而使予记之、何居、庄周有言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谓行者不如无行者之妙也、行者动以形也、无行者动以神也、无形之动、是之谓至动、然则不必不行也、不必行也、而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通昼夜、一梦觉、而无不知不然其坐也箕焉弓焉而巳矣其卧也蛇焉龙焉而巳矣人皆能之而青野子何以之而名房哉
○西施山书舍记 与长公凌虗台记差近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若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句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巨丽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遶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认、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心、率如此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巨丽倾都之孔道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共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磷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伯子名浚字景哲
○函三馆记 辞达而爽
吾儒曰三才老曰三生万物而冠之曰一生三乃释也则不立言矣即一字且扫抹之矣而况于三乎乃其举世界之中之外之诸有至于竭恒沙之数而不可殚即隶首复兴弧矢勾股操其法日百亿聚其徒用其百亿徒之指以砾碌奇偶而乘除之亦日且不给矣又何贵于万与生万者之三。与生三者之一哉。然则为儒者将何居曰一非自能一也。从无而有一也。三非自能三也。从无而有三也。万非自能万也。从无而有万也。辟之生人然。一者始生祖也。三者父也。万者子与孙也。孙孙子子相为无穷也。则上古未生人之前、祖从何而生哉、知此则为儒者知所以居矣、陈子起侯名汝元别号太一以小戴礼举明经今为文学于郡者抱美质外醇而中茂志渊以勤意不欲沾沾税驾于小儒乃作馆藏书动以博文、静以观妙、昼夜孜孜、若有端倪、命馆曰函三记则属余余忆函三之说虽出于小戴注家乃昉于弄丸公之皇极经世而弄丸公之于此也余莫得而闯其门又颇忆河南青田及考亭五先生闯其门伏至其自检亦各谓未得入其奥然而后之秉道权者往往以孔门正泒印五先生也、而以数为支流也则似稍稍微诋弄丸公也则数之与道果孰为左而孰为右非闯其门而未得若区区者所可几也乃文学则必筹之熟矣、抑余右所云无也者祖者非敢以虗无之无溷文学乃谓万有本于无欲文学谨未发之中之谓也。夫儒参三才者也。一中立而天地位。万物育。故子云以为非此则止于伎虽然宁有通天通地矣、顾不能通人耶、子云亦谬儒矣周王季三氏大君子无所同也用所不同也将各各普于世者同也。而一为经一为出者不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