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寄秋轩吟草
寄秋轩吟草
有酒不足尝,谈言惜寸略。
吾侪慕曩哲,嘉会良非偶。
相知在须臾,相期在不朽。
子为天下士,我为山中叟。
淡泊期明志,远志非小草。
寄诗赠良朋,为子聊覆瓿。
李咏萸索寄秋诗稿
生平臭味繄谁亲,况复衰残逼仄身。
司业多情惟劝饮,郑虔善绘却嫌贫。
分金诣重心先醉,啄木嘴长性讵驯。
异日相思怜索莫,寄秋诗草属高人。
留别张心田兼寄李咏萸
轮蹄久已厌风尘,况复迢迢瘴水滨。
山号衰牢愁入望①,江流濮洛少知津②。
分明此去徒增老,怎奈居闲莫疗贫。
我欲溪头采芳芷,空怀香草托骚人③。
作者注:① 路径衰牢山最险。
② 镇沅,夷统称濮洛。
③ 咏萸,湖南人,从宜在滇。
游耔馀同年自镇沅卸事归省亲送别
花开陌上蝶初飞,瓜代三年缓缓归。
洱水春晴舒昼锦,南云采映舞斑衣。
青毡宦味君尝好,白首穷途我愿违。
小立河梁无限意,秋风两地雁鸿稀。
答尹虞卿约赴秋闱
风檐夜雨坐灯青,廿载空馀憔悴形。
响到秋蝉慵鼓翼,癯如老鹤不梳翎。
同舟有约违仙侣,挟策无缘识使星。
感谢殷勤寮友意,苹蒿鸣廘为君听。
镇沅新抚巡厅刘小庵见寄七律三章答之四首
(时与小庵往来书札,尚未谋面也。)
闻君风诣独峥嵘,潇洒烟霞具胜情。
花外春深容吏隐,琴边鹤唳趣诗成。
三年瘴雨韬经济,六诏云山识姓名。
底事寅寮悭一晤,酒杯同置不同倾。
新诗寄到菊初开,爽自西山扑面来。
鹤唳烟霄留响远,蝉吟风露度声才。
今花昔雪人千里,渭树江云酒一杯。
自是不嫌秋冷落,还邀夜月共徘徊。
南云深处万重山,半载孤吟瘴水间。
苏子文章传海外,庾郎词赋动边关。
吾侪兴托原非偶,身世论交讵等闲。
毕竟裁诗同惆怅,他年何处认苍颜。
十年吟社各分驰,每忆旗亭贳酒时。
自分逢场嫌老拙,悬知乐事少追随。
剡溪夜雪君饶兴,宋玉秋风我独悲。
记取雁鸿零落后,青梅帐望及瓜期。
赠杨晓峰
二十年兄弟,相看各老成。
壶樽长落寞,(朱丽川豪饮,物故。罗晋堂远宦久别)
衣马自肥轻。(张桐厢、段朴庵俱显达)
昔雪今花感,残山剩水情。(晓峰善绘山水)
愿将邱壑共,绝胜话瑶京。(道光丙戌同寓京)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本系铺屋内有小室,临水面山,每会集清谈,殊忘其在嚣尘中。)
负郭环溪斗室开,芝廛深处绝喧豗。
遥山近水琴三弄,秋月春花酒一杯。
几席卧游谈往事,风尘小隐识仙才。
凭栏自是饶佳兴,会有云林泼黑来。(代索晓峰画也)
题兰亭曲水胡图贤诗序后
元风扇正始,大雅竟沦委。
芦苇未渡江,清虚崇佛氏。
空宗论篇翰,浮词托名理。
祖尚自王(弼)何(晏),孙(绰)许(询)蹈其轨。
风骚体一变,清谈何绮靡。
群贤四十二,兰亭宴曲水。
赋诗永言怀,恣意尚诘诡。
慷慨王右军,中流挽骇驶。
临深抒寄托,无人会厥旨。
诎彼齐彭殇,诞其一生死。
千载感斯文,高尚谁比拟。
惜为书法掩,昭然误遗此。
读司马文正诗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
生平阅历几经春,晚年逢春不厌频。
岁月浑忘将老去,莺花倍觉与人亲。
蹉跎且莫回头数,欸洽还同觌面新。
毕竟东君专属意,衔怀肯负此芳辰。
拈到屠苏不占先,赏心乐事转堪怜。
谁知白发称难老,未必青春定少年。
洛下花开真率会,香山酒热艳阳天。
风流自是称先辈,不到华巅总惘然。
堪爱前贤邵夫子,光风霁月意温醇。
图书自乐先天老,物我同游大地春。
机任鸢鱼忘岁暮,时偕花鸟露天真。
人生到处寻安乐,笑指东皇迭主宾。
答玉峰
(春间因考事同在府城)
郡城风雨别匆匆,春尽花阑马首东。
白腊云深留倦鸟,青毡岁久听归鸿。
(实任杨公北上,秋尽未归)
消闲麴蘖思吟伴,经乱诗篇付信筒。
读罢知君块垒甚,,何时把酒一消融。
作者原注:①玉峰寄来寻甸诗五首。
留别罗平
一峰闲白腊,三载对寒毡。
自问诚何德,端居愧昔贤。
春风催去雁,别梦托吟笺。
独念宫墙树,栽培近百年。
送道士还家
尘缘未尽暂还家,几度人间阅岁华。
记取仙山留别意,回头唯见月西斜。
赠张少尉清元署恩乐司狱
少年作吏貌清臞,日对诗篇展画图。
万里秋风极边徼,一春乡梦隔西湖。(清元浙江人)
讼庭花落飞蝴蝶,山署云来叫鹧鸪。
蕴籍才华似君少,休从季主问荣枯。
雨雪寄妙明僧
(壬寅正月二十二日)
昨者岁将暮,寄我梅花诗。
嚼诗细下酒,不觉放杯迟。
自从入新岁,日醉无醒时。
游山乏伴侣,访僧屡愆期。
今朝满城雪,念子有所思。
寒山採枯叶,拾得方执炊。
欲携一壶酒,云踪恐难追。
寄言松庵子,何日杯重持。
作者原注:寒山、拾得二小僧即文珠普贤也。
妙明法师游楚蜀归山
名山到处任淹留,又泛烟波逐鹭鸥。
优钵渴餐嵋岭雪,军持寒汲岳阳流。
月明方丈孤舟梦,叶落双桥旧雨秋。
一卷新诗一壶酒,归来高卧白云楼。
妙明归山携一太湖石,因赋三绝
本是蓬莱一谪仙,几年沦落太湖边。
三生为有林泉约,风雨相随证佛前。
灵槎一泛织机空,寂寞成都卜肆中。
谪降不知缘底事,一年一度怨秋风。
由来混沌凿无功,羡尔玲珑穴窍通。
石若无情不易老,祗今一个白头翁。
初春寄刘小庵
(去腊因公同赴厅署)
去腊逢君者乐甸,半载交情初识面。
三日追随各言归,有怀脉脉情犹恋。
怜君药里善养和,此日可惜等闲过。
素心难逢清兴减,不饮不谈奈君何。
从来乐事多懊恼,近觉逢场都草草。
百年身世类如此,又见春光催人早。
春光早度马容城,家家粔籹作人情。
我独无家无岁腊,屠苏自饮还自倾。
客久思乡情何既,新诗留赠南昌尉。
料君经岁应酬繁,春来饱卧醒犹未。
我有胡床亦壁间,君悬一榻两缘悭。
风尘一别一千里,别后思君梦那闲。
祝太守寿辰喜雨诗(在府作)
芳春二月十九日,世传大士降生期。
曲阳太守同日诞,良辰庆祝晋霞卮。
是时春郊久不雨,贤守心恻小民咨。
公孙爱客聊掩阁,投辖陈遵罢宴喜。
岂知天心娱令节,芳郊布濩云瀰瀰。
康衢忭舞希沾渥,甘露一滴洒杨枝。
谁把传说为霖枢,拈花微笑佛心慈。
始知先忧还后乐,父老欢呼歌咏之。
咏歌拟祝岗陵颂,我赋桑田喜雨诗。
寄同斋尹虞卿
虞卿少年蕴才华,懙懙雅度俨方家。
儒官一洗清毡旧,日费不惜万钱奢。
在昔文山传高足,祗今边徼多士服。
我来与君同职司。惭愧栏杆长苜蓿。
羡君英年耐皋比,满座春风佛绛帷。
云移讲树书声静,花满闲阶蝶梦迷。
相逢数倾北海酒,豪情不计石与斗。
我亦诗狂旧酒徒,可惜衰残今白首。
白首遐荒多寂寥,山川迢递故乡遥。
登楼作赋我愁剧,对客挥毫君兴饶。
三年边塞扫烟雾,千里云山来亲故。
桑落秋香月满庭,琴弹昼静蝉鸣树。
闲评木石发幽光,空心确峃金刚香①。
君真好奇搜求怪,镌劙造物尽文章。
文章本自天才逸,赵国虞卿徒抑郁。
几人作宦定显扬,未必穷愁方著述。
君不见,毛公檄书老莱衣,人生乐事在庭帏。
喜君萱堂春正永,他年昆华衣锦归。
( 缺句 ) ,愿晋霞觞庆古稀。
作者原注:()空心石出思宗,金刚香出镇沅,皆其所好。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忆别京华三十春,自惭名利久埋尘。
闲寻旧雨论芳谱,曾赋清风识故人。
别驾有才今画诺,边州无事即经纶。(时有边警)
青毡愧我疏儒术,但把醇醪佐拊循。
(丙戊朝考诗题:清风来故人。)
●音乐诗
弹琴流水上
弹琴流水上,水响忽停琴。
琴水各具太古音。
琴中可绘水,况在水之浔。
泉籁本天籁,况乃入琴心。
此时群动息,满座气萧森。
清商暗转弦,操我三峡吟。
风雨来飘爽,哀湍泻长林。
对景三往复,馀响答寒溜。
孰是会心人,琴理宛可究。
此境最移情,何如海上奏。
听八音琴
数年不操缦,昨夜听鸣琴。
无人为搏拊,渊渊石与金。
此物从海表,制巧雅足钦。
枢纽发天籁,中含太古音。
清风徐徐来,哀湍泻长林。
庭空喧涧壑,满座气萧森。
或如孤舟客,三峡暮猿吟。
或如潇湘夜,一鹤唳秋阴。
或如石钟吼,空洞江海浔。
或如临风树,清铿碎琅琳。
商声何凄婉,羽声挚而沉。
使我意潇洒,宁嫌调差参。
吁嗟谁能此,此曲意良深。
移情沧海上,妙境杳难寻。
何意广陵散,凄凄传至今。
谁领无弦解,而我徒会心。
惜无膝上一片云,手摹意追坐披襟。
听八音琴·前题
细镂栴檀一片琴,风清夜月老龙吟。
无弦妙解寰中趣,有韵翻嫌指上音。
此曲移情来海岸,何人逸兴到山林。
君听此籁纯天籁,应笑秦廷攫爪深。
游姚安白塔寺路访鲁氏琴
我有烟霞癖,兼好太古琴。
只为丝桐响,中含太古音。
今来抛掷久,结习固已深。
骑驴白塔村,兰若共登临。
一邱兼一壑,旷我遗世心。
人言村西舍,旧时州别驾。
今为士庶门,有琴罕匹亚。
惜无知音者,代远恐物谢。
闻言呼僮仆,往步村西麓。
恍如高士居,亭榭有松菊。
问琴犹宛在,挥尘启韫椟。
清风飒飒来,遥闻响林木。
七弦虽未安,髹采若绮縠。
试弄三两声,满堂如空谷。
携之到山中,怡然百虑融。
老僧环阶听,柱杖倚雕栊。
一弹还再鼓,万壑生秋风。
初疑掷金石,清商发孤桐。
又如云中响,嘹唳起哀鸿。
我怀殊默默,我意转恻恻。
如何大雅音,遗置涧阿侧。
不入中郎听,良材悲屈抑。
世无广陵散,人琴长叹息。
水有时而清,石有时而泐。
吁嗟千载后,清徽谁拂拭?
麦管吟
麦陇青青麦穗长,拾翠人来哢麦管。
揉青咂绿瞋函胡,吭底风回麦谷暖。
初疑卷叶声,又似孤生簳。
非匏非葭,苠笏无窾。
鸡鸣停午鹤唳秋,筚篥逫律声嫌缓。
歌头揭调按伊凉,别有离思吐情款。
杨柳惊飞流水曲,梅花误落停云馆。
停云流水共徘徊,分明声声怨何满。
君不见,晋阳城头夜鸣笳,胡尘倒卷走云罕。
莫言此管弱缕青,一握怯唫生忧懑。
更疑却氏衔楚冤,至今悲歌遗秉秆。
悬知一寸麦管一寸肠,麦管捻断肠牵断。
肠牵断,愁不断,劝君莫向陇头吹,空使行人豪气短。
拟古乐府二首
妃呼豨,暮云飞,
黄尘边塞起,征夫归未归,
秋风入罗帏,入罗帏,妃呼豨。
妃呼豨,乌亱啼,
乌啼隐杨柳,二八醉胡姬,
门前骢马嘶,骢马嘶,妃呼豨。
拟四时白紵舞四首
梁武帝白紵舞,词曰:朱弦玉柱罗象筵,飞管促节舞少年,短歌留目未肯前,含笑一转私自怜。帝命沈约改为四时白紵歌。沈诗余未得见。因爱此词妍丽,演为四时四首,用原词一句叠之。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
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唐法曲多制成十二遍,前六遍有歌无舞,至第七遍名入拍,舞者始起。又燕昭王时广延周献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模。
清歌入拍起旋娟,飞管促节舞少年。
香尘萦宝袜,飞絮湿钿蝉。
鱼沉雁落惊风雨,贴地凌波步步莲。
商声哀怨转愁颜,短歌留目未肯前。
鞋尖浑无力,蛾眉澹秋烟。
含思宛转恨绵绵,青春一去不复还。
转愁作娇舞衣寒,含笑一转私自怜。
云裳撩翠靥,锦袖拥翘鬟。
回眸立见黄金赐,罗衣纷纷雪花砖。
夜吹箫
水调歌头按六幺,此时清兴月同邀。
却愁惊惹思乡客,只把低声度玉箫。
夜听松声
孤松落落小庭阴,夜半涛声入素琴。
我已经年忘此曲,月明窗外老龙吟。
夜听松风
清风绕我屋,爽籁生庭阴。
初听怡我情,静理会我心。
萧然夜方半,山水发清音。
恍如枕岩壑,飒飒秋满林。
此时陶隐居,手挥太古琴。
起视空庭际,唯见老龙吟。
夜听溪声
避嚣终秘响,入夜始分明。
风过篁犹韵,琴停月有声。
在山原洒落,出涧亦清铿。
拟作诗人枕,秋怀向五更。
寄秋轩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