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集藏
- 四库别集
- 侨吴集
侨吴集
陈正孚画
冯岭少微星,群峰列帝青。太丘亲貎得,岩壑想尝经。
高彦敬画
千迭砚坳云,岩崖杳莫分。图余清兴在,又为客书裙。
过九里寺
湖边法喜楼,千顷冷涵秋。吟遶维摩室,风生杜若洲。
李遵道新竹
逗土细行鞭,苔茵暖透穿。生生无限意,都属蓟丘仙。
陈抟像
十年营一睡,醒起欲安民。忽覩金乌彩,还山遂老臣。
云林小景
云起野桥西,层峰翠隔溪。欲寻清閟阁,古木压檐低。
王元章梅
明月西湖上,清光儗旧时。东风露消息,香雪满南枝。
子昂兰
孤臣万古愁,湘渚水东流。江芷汀蓠满,空令泣楚囚。
子固水仙
仙姿艳玉肌,轻拂五铢衣。罗袜凌波去,香尘蹙步飞。
柯敬仲竹
覊栖江梅姿,飞墨鬓如丝。天远鸾留影,篔筜雨后枝。
子庭古木
巨材千稔资,特立僵挺挺。东风吹不回,雪崖冰壑冷。
明雪窗兰
结跏向双峨,濡毫成九畹。袭佩芳馨多,怀人江浦远。
忆杭
湖山今古姸丽,寝园此际荒凉。春晚花开花落,故交谁在谁亡?
渊明像
弃官亟返柴桑,家资日付壶觞。莫道先生长醉,义熈年号不忘。
题画二首,其一
六椽僦居避世,一瓢澹饮怡情。短褐少陵已往,小冠子夏复生。
其二
雪喷满溪泉溜,云屯匝地松阴。隔岸芙蓉千迭,助我吟诗抚琴。
七言絶诗
怀徐士弘
钱唐湖上筱骖逰,一榻长为孺子留。头白无成两漂泊,输君天地一沙鸥。
怀张天民
金坛郭里扫尘斋,移向宜兴傍古槐。孙子读书儿致养,更无尘杂到苔阶。
张贞居神光楼看雨三首,其一
东风吹雨弄新晴,仙子楼居吹玉笙。不是春阴在帘幙,已应颠倒落红英。
其二
蒙蒙灵雨向东来,曙色轩窗面面开。为爱条风吹润緑,莫教人迹印苍苔。
其三
碧云千仭紫阳山,都在东风化雨间。细与阳春同霡霂,岸花汀柳亦斑斑。
赠制笔温生二首,并引
今春予入杭,贞居张尊师方建神光楼葛井西。师与予知旧,因留宿楼上,对酒聫句。予尚左,不善书,而师之书知名天下。予句出捷甚,师捉笔便书,然屡索輙叱其弟子,谓笔不佳。最后出一枝,上标温国宝姓名,师乃喜曰:是固揭学士所赏识。予虽不善书,见师用笔书不已,因取傍赫号小纸试之,诚善笔也。既还,吴国宝之子持行卷来,首列掲公所品题,而尊师独缺然。夫掲公寓师,楼居四月余。子得公品藻而遗尊师,可谓获连城而失照乘矣。行且入杭,求师言以为重,因诗送之。
其一
神光楼上春聫句,醉里纵横笔屡挥。归到吴中见蒙子,斯文征艺有神机。
其二
温生有子能传业,郑老无书可寄君。他日制成壸领记,尚凭毛颕话殷懃。
病中寄王叔明
跌宕王郎天马驹,胸蟠百箧外家书。雨窗卧病三十日,裹饭何曽见子舆?
陶靖节像
袖里惭无博浪槌,酒醒空赋稚桑诗。悲凉一曲山阳笛,满眼山河是义熈。
谢太傅像
秦兵百万压东南,宗社安危已独担。却置捷书棋局底,诸君犹认罪清谭。
病中寄光孝禅翁
我病在床身欲飞,棋锋何日赌神机?想应近日翻经后,只有青山到竹扉。
寄金山普纳
金鳌背玉欎蓝天,长有神龙卫法筵。午夜江声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门前。
题画六首,其一
舒啸风林云满溪,白驹空谷草萋萋。相逢不作苏门听,应有长松鹤未栖。
其二
濯足清溪水已寒,青山犹有此衣冠。黄尘三尺乌靴底,谁与归来把钓竿?
其三
水缭山回深复深,白云茒屋住溪阴。溪南十畆堪耕种,何必囊中季子金?
其四
桂树连蜷山石幽,萧然冠屦白云秋。只愁畏垒无尸祝,不愧长年为尔留。
其五
桃花源上蝶飞飞,误却渔郎苦欲归。云白山青一回首,落红如雨点春衣。
其六
仙人楼观隔层霞,隐者烟萝便作家。万壑千岩何处是?停桡试问碧桃花。
肥、瘦二马,其一
狮子花骄蹴暖风,满臕如瓠气如虹。年来恣饱天闲粟,朔漠当收血战功。
其二
百战纔余骨与毛,枯株倚着费抓搔。何人终惠还刍秣?拂拭风鬉气尚豪。
丛竹图
赋诗何处极幽探?多在青山海岳庵。一片緑云尘迹断,万竿烟雨大江南。
逰鱼图
泼剌春波藻荇深,方池容得五湖心。砚坳更有神龙在,难邈商岩旱岁霖。
题文山佩刀帖
径露刀金柄属谁?空闻断指血淋漓。杜鹃啼暗江南月,臣甫年年泪雨垂。
子昂临东坡竹
戏墨王孙似子瞻,鸡栖石上着毵毵。汴京回首西风急,流落江南共海南。
东坡笠屐图
得嗔如屋谤如山,且看蛮烟瘴雨间。白月遭蟇蚀不尽,清光依旧满人寰。
伏生授经图
老无牙齿语音讹,断简残编缺字多。不頼闺中贤弱息,帝王典则竟消磨。
苏武牧羊图
飞鸿歴歴度天山,何处孤云是汉关?不滴望思台下血,君王犹及见生还。
岳王庙
复得中原后杀身,将军未必恨奸秦。甘将三百年宗社,君相偷安塟塞尘。
武侯像
鱼水君臣百世师,风云鱼鸟识旌旗。三分天下何经意?恨未中原复本支。
读碑图
摩挲汉鼎朶馋颐,臣道为忠孝可移。枉使南来五千里,越江漫读孝娥碑。
月夜怀十五友,并引,赵宛丘
庚寅中秋夜,月色如昼,而贫居溪渚。因念晋人云:感念存没,心焉如割。遂用东坡明月明年何处看诗平韵,赋诗怀友云。
剡剡台躔映五云,通明殿上玉宸君。今宵赏月延秋桂,满袖天香不见分。
张贞居
月华浮海緑烟收,曾照神光湖上楼。惆怅尘生白玉麈,诗盟从此负闲鸥。
李云中
屋角冰盘拥烂银,清光千里不疏亲。弃官归去轻如叶,应念沧江有钓纶。
倪云林
览古楼高桂影寒,飞觞不厌接清欢。天香落尽黄金粟,软语何由接夜阑?
张文德
每念道人张一无,京尘填眼髑髅枯。师资贼害无人理,负子清光白玉壶。
刘张掖
汳水秋风吹鴈声,一时分省有更生。登高吊古中秋近,盖有危言答圣明。
泰白野
天章阁下月孤明,仍是中秋此夜情。便到蓬莱宫里住,谢安应便念苍生。
草堂、宾王
芝云如盖拥冰盘,携得王珣午夜看。山色湖光秋十里,诗成应更刻琅玕。
陈敬初兄弟
阖闾城里寄闲身,四壁秋蛩语近人。何异京华旧时月?清光且照白头亲。
黄金华
月上溪头树影长,婆娑老子据胡床。九天风露归来后,桑落园林酒正香。
王季野、钱伯行
飞云楼上月华明,几度中秋在帝京?却有钱郎挥翰手,倚阑横笛最含情。
张京兆
南来看月异常年,身在仙岩溪水边。名简帝心归想近,清歌莫惜杖头钱。
送张贡士
睢阳世绪邈如云,君独胸蟠锦绣文。莫为书裙散香墨,好摅三策表奇勲。
送处州杜同知三首,其一
见说吾家光禄坟,长松万个入青云。子孙为庶杭头住,应立车尘候使君。
其二
含辉天上少微星,曾照苍苍古括城。山水高深民俗险,不忘辛苦事岩耕。
其三
谁如别驾杜侯贤?纯吏心肠鐡石坚。山坂高低时雨足,郡斋篝火看畬田。
赠丽水治农少府二首,其一
一寸山坳一寸田,高低岩溜接山泉。论升起税斤称糓,此是山城大有年。
其二
牛羊日夕下山时,出穴耽耽虎正饥。不是仁侯护羸畜,麒麟折角獍枭肥。
寄颜元卿院判二首,其一
戸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翦更阑。贾生只为忧明主,华髪萧萧镜里看。
其二
年华汨汨可相饶,鱼跃春冰逆上潮。畎畆怀君不忘处,汲生难远武皇朝。
寄王可矩宗伯二首,其一
江上羊裘把钓翁,一竿烟雨致时雍。客星祠下山千尺,不在云台彩画中。
其二
昔年簮笔上瀛洲,万里青云映黑头。相业要知霜后栢,烝徒有楫济川舟。
寄沈存斋
终惠长歌瘦马行,杜陵头白泪纵横。风云满地无春草,顷刻难忘向主鸣。
寄倪云林
经鉏斋外月娟娟,尝照梅花纸帐眠。回首三年几圆缺?尘埃堆垜白云篇。
刘功父汉川亭
玉峰深隐汉川君,安稳书巢卧白云。天禄校书儿軰在,青山留为客书裙。
虞学士小像,为其侄孙堪题二首,其一
光岳英灵盖世雄,九天象纬贯心胸。六经文字关时运,韩柳孙丁又及公。
其二
紫芝眉宇鳯麟姿,自是文章百世师。何必凌烟画冠剑?云仍翼翼奉烝祠。
郭天锡云山
飞墨来从海岳庵,春风吹雨满江南。青山肯被云遮尽,时耸尖奇一两簮。
朱泽民山水
楼观参差山磵坳,渔舟远啸出林梢。白云度尽千峰碧,鬻石幽人始定交。
次泰监司提兵东广,留别吴中诸友韵二首,其一
万里南征瘴岭过,夜闻何处竹枝歌?貂蝉原自兠鍪出,盍斩鲸鲵靖海波?
其二
白髪萧萧尚草元,故人江海慰衰年。功成竚俟归来日,只在城南尺五天。
寄宇文国相
精思亭上李文饶,且袖经纶镇海潮。相业从容龙尾道,唐家复数中兴朝。
寄贡泰甫授经二首,其一
姑苏台下雨声寒,舍馆青灯语夜闲。父子日为师友处,遗经不厌静中看。
其二
风风雨雨百花洲,何日春晴一醉逰?满日青山吟藉草,鸱夷未许独扁舟。
送陈玄礼之杭二首,其一
钱唐湖上鴈声秋,凉入明公紫绮裘。庾信清贫何逊老,登临难写古人愁。
其二
青山遶郭候潮过,今古兴怀意绪多。到夜令人尚无寐,弯弯月子竹枝歌。
送何举人北上二首,其一
练川文学旧从游,户屦儒生学最优。北上神京当六月,凉风桂子已含秋。
其二
闻说京师喜气多,万家齐唱董逃歌。坞金何日寛民赋?海宇频频望泰和。
送僧还开先
庐山面目翠千层,飞屩孤禅不压登。絶顶倚云无脚力,潭珠三伏洒寒冰。
赠曹相士
魏武子孙谁尚贤?相人唐举得真传。王侯蝼蚁知同尽,留取双瞳鉴碧天。
陆仲明居笠泽,以卜养亲,裕如也,诗以赠之二首,其一
韩墅桥边陆抗家,灼龟灵应足生涯。行人握粟遥相顾,虔奉慈亲度岁华。
其二
事亲能孝祗天知,母子团圞不皱眉。卖卜得钱勤孝养,菜羮香里及时炊。
顾定之竹二首,其一
虎头孙子顾参军,八法纵衡写墨君。龙伯由来宝湖石,鳯毛何事刷春云?
其二
石屋老人画竹石,后之学者森如织。河源一分百派殊,天下纷纷竟谁识?
王元章梅
孤山无复看梅花,寂寞咸平处士家。留得王髯醉时笔,岁寒仍旧发枯槎。
虞胜伯画雨竹
渭川烟雨緑漪漪,公子飞云出砚池。万个青琅秋一抹,高梢特耸鳯凰枝。
馆娃宫图
复殿回廊遶翠岑,鸳鸯娇拥画屏金。谩夸歌舞留君醉,千古人犹怨捧心。
揩痒马图
啄疮乌去未斜阳,雨足春堤草正长。摩擦树根休技痒,明朝要尔战沙场。
卷七
铭
吴县儒学门铭,并序
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则亦繇于中吴。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安定胡先生为之师,文教之事自此兴焉。若吴县学,按李宗谔图经云:文宣王庙在县廨东南,今三皇庙,故县治也。绍定初,永嘉赵善瀚始建学于郡城西南之宾兴坊,去姑苏驿不百步。其废置迁易,槩可考矣。宋以杭为行都,中吴乃三辅近地,县学宜大于邻邑,然负城西隅,于地势盖甚迫窄。更宋迄今,累加完缉,记刻具在。至正十九年,郡守海陵周仁、县尹丹阳张经皆以兴学为己任,覩学之外门日就废坏,乃始瑑石为莛与楹。上象日月,坚致耸陗,翼以垣墙,瑰丽宏敞,称其为子男学宫之门。摄学事昆山卢熊及学之人士,咸谓县之有学久矣,未有以石为门者,非二侯致力兴学不及是也。遂为之铭曰:
吴邑有学,由宋始完。宋社既墟,学宫则存。维学有门,聿严启闭。因陋就简,盖已歴世。郡守周侯,近古遗爱。张令佐侯,民所共戴。瑑石莛楹,新作学门。石质如玉,孚尹润温。未易蠧朽,石坚斯久。何莫繇是?以启其蔀。勒铭于兹,岂特诋言?来游来歌,永矢弗谖。
世寿堂铭,并序
古之君天下者,敛福于其己,以敷锡于天下之人。故人有乐生之心,无叹息愁恨之苦,有寿考之征,无夭阏折伤之萌。武王访道箕子,大经大法毕陈之矣,而终之以五福。盖以为人君貎言视听,举合乎天,至于思而睿作圣,则又无所不脗合焉。人君与天一致而无二,则敛福于己者,岂私其躬而已哉?刑赏威柄,惟天是循,子养万民,惟天是法。举熈熈然,游于太和元气之中,甘露之所霡霂、祥风之所披拂,则其享遐龄、跻寿域。断非厚诬斯世也,气错而薄,世浇而漓。夫以孔子之圣,而不获敛福以锡民;颜子之贤,而不获享有寿考。此其扶舆而磅礴者,或清或浊,或美或恶,有不可得而窥度也。世虽偷甚,而王泽犹未竭,民犹有享寿祺者,然益罕矣。故视曩时耆旧有传、耆英有会、九老有图,盖如鳯凰、麒麟不可复见也已。况自兵兴以来,锋镝之下、刼烧之余,荆榛骨骸,渺莽萧瑟,亘数千里无复人烟。兵祸之惨,未有甚于今日。其幸存而窃活者,沟壑是忧,又何知寿考康寜之意乎?而金坛张德常,乃于吴中所寓之室,扁曰世寿,以奉其父天民先生居之。先生今年八十岁,耳聦目明,气神滋王。其大父爱山先生,年七十五岁而终。其曾大父定轩先生,于书无不读,于学无不讲。宋季赵信公最知人,将起先生以共事,先生知事不可为,力谢絶之,日与漫塘刘先生、实斋王先生优游以终老。其卒也,年九十有三。伯父叔刚先生,年七十有八。至其两老姑,今皆年望九十,起居无恙。世言寿有种,岂信然欤!夫承平之日,世享寿龄,固足以夸艳。今天下汹汹,而德常以才干在吴县,由丞升尹,人称其贤,既能养其父以孝闻,又能推其上世耆年夙学,以表章暴白之,抑亦何修何为,而能若是耶?岂昔之人,当锡福之盛,深培厚植不少,槩见于世故,其世寿若此其未已耶?德常今则施之于用,而其厚德之积,则又在德常也。遂昌郑元佑,辱交于父子四十年矣,乃为铭其堂。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