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藏外
- 真诰
真诰
关达机密。银亦为次宝也。其今多情弥精耳。
后勿复数尔。劳损其神。
右小茅君{口受}所言。
许贱者戴石子之女也。为雠家薛世等所杀。
又世杀贱抱小儿阿宁。贱今在水官。与儿相随。骸骨流漂。亦讼在三官。求对考今生人也。
宁见杀时。头先患疮。疮流面目。(检谱不见戴贱。当是妇人不显名也)
七月二日夜。小君授书。
其夕长史亦得〔{梦}〕。(此梦字也。真书多如此)
死生之机。得失之会。盖更切耳。何不远存玄味。耽虚标流乎。求之近应。应愈{贝余}也。此亦入失之路耳。想体尚高韵。不细求之于毫末矣。
七月二十六日夜。紫微夫人授作。令与许长史。(右从小茅君来凡十八条杨书)
七月二十七日禺中。许主簿华侯当入静中。尔时无复所有。为防未然耳。
近不得以疾笃告者。我慎法之故。且世人知未病之困。必泄三官之禁。则累加漏身。増{病祭}绝疾。今何乃用忧之甚耶。名身谁亲。盖宜思之。
纵令以小代大。如父何如。大小俱来。于母何如。衰自己身。讼自家人耳。三官自有成事。忧{心宛}亦无所解。自非齐达于内外者。将不得不惧悸。
今月六日是赤孙绝日。先处事耳。今虽停放。
无所复畏。然四帅逆己。关之于都禁。至日为能遣尸杀使者看望之。虽弗复虑矣。至日父母将入静中。静中疾发。亦无苦也。我其日亦当视汝。
右三事小茅君说。(右三条书)
八月六日。父母将赤子入静烧香。北向陈乞于二君。尔时自当有所见。所见万无所苦也。
其日中时。当有前日碧衣介华袴人。来在静前立徘徊者小君也。可就请乞也。
八月六日中。当有一人着平上{巾责}。多髭须长长尔。着紫皮袴褶。将黄娥来。此人是鬼帅王延也。延自为人作益。为将娥见人耳。娥其日或当被缚。华书吏其日当内井上助主人耳。
日中当来。须臾去也。故宜力上风注冢讼章于却气毒之来往也。三过如此。考者匿矣。夫散翳布考。皆因人之不陈。疾者惧焉。则精胎内战。是故疚痾流发。非唯一身而已。今所以令上章者。亦以遏虎牙之盈缩耳。
范中候所道如此。(范中候名{进貌}。即是撰南真传者)
许厚当谢诡。南真夫人吏兵告大章如此。
右小君。
以小代大。复请何为。当启太上停之何如。
右小君。
牙亦尔耶。勿{聪耳}{聪耳}。演小子耳。许牙何豫乎。焉敢复相追尔。娥与厚有水火之书。吾近承南真命。推缚尽执也。小鬼头不制服。岂足忧。亦许长史用心之所克也。
右小君。
许厚自是其丈人所责。责亦至也。责不以家事往来之宾经意。意亦当得之也。云何毎尔。
此自家长之教忌。不豫我也。重谢斗当必释耳。范帅顷者以其不诡。乃欲不复豫事。我不听之。今无为也。诡当一须疾愈送。斗恒渴而饮不可饮。食多困故而不可食。子妇不经心。
亦不可不令知。死丈人之责耶。故宜以家事为勤。为尔不已。或能致之于丈人宇下受教耶。
八月二日夜。小君授书此。使示斧。(右十条杨书)
许长史所使人。盗他家狗六头。于长史灶下蒸{者火}共食之。长史何以不检校。使臭腥之气薫染肴饭。既食而步上道。亦已犯真人之星也。
有一白犬。俗家以许祷土地鬼神。云何令人盗烹之。土地神言许长史教之使尔。不言小人盗自尔也。密寻之。尔在宇下而不觉。恐方有此。此亦足以为一病。宜慎。
八月六日夜。茅小君授以与许长史。
亦宜有辞诣南岳夫人。乞疾病得愈之意。又宜辞诣保命定录二君。辞旨当令如南岳夫人。疾者自当告乞于玄师。不尔不差。
易迁昨来道此。〔别省〕。(此二字题纸背)
右四条杨书。
男生许玉斧辞。玉斧以尸浊肉人。受圣愍济拔。毎赐敕诫。实恩隆子孙。常仰衔灵泽。永赖天{广阴}。玉斧以驽钝顽下。质性难训。虽夙夜自{厂万}。患于愆失。此夕梦悟。寻思此意。皆玉斧罪责。惭惧屏营。无地自{厂昔}。灵道高虚。肉人未达真法。唯执心守敬。修行宝秘而已。或恐灵旨高远。诫喻几微。玉斧顽暗。不能该悟。如此之罪。日月臻积。违法犯诫。亦当千万。神母仁宥。
辄复原赦。故今日忧惶深重。肝胆破碎。唯〔晢〕(谓应作折字)骨思愆。无补往过。连陈启烦多。希请非所。兼以愧怖。玉斧归诚乞誓。以今日更始。
当洗濯心诚。盟于天地。静守形骸。轨承训诲。
乞原父穆兄虎牙小大罪考。玉斧不修。乞身自受责。原赦大小。若神母遂见哀愍。许玉斧思愆补过。举家端等受恩。是永睹三光。受命更生。谨辞。(此〈与〉是虎牙病时。掾与南真辞也。掾自书本)虎牙慎不可复履淹。及见人之新淹者。三元惊丧。多喜杀人。
八月二十四日。南真告。
学道者常不能慎事。尚自致百痾。归咎于神灵。当风卧湿。反责他于失覆。皆痴人也。安可以告玄妙哉。
保命告牙。(右二条有掾书)
须臾自吟曰。朝华焕晨井。九盖倾青云。前此珪璋庸。不识万流椿。解落{攸黑}{火火火欠}顷。寅客何必人。(或云是诫。诫则能改)
右英晩而言曰。见形之子。守分业于儒墨。栖沈之客。步玄辞而咏虚。彼人自可晩晓耳。
许伯兄弟复有心乎。恐皮耳。试复一悟。忌其微路耳。
九月二十八日。茅保命告。
可成与不极此举。
定录君说此。
违内负心。三魂失真。真既错散。魄乘其间。夫为道者。当使内外镜彻。宫商相应。灵感于中。
神降于外。信不虚也。映昔亦如此。诸人陶其心。今已消也。夫须人陶而改者。故下通耳。所以懃懃。期不令在此。近亦粗具。(右小君言)世事非所期。时运何足闻。有道自当见。中路莫不烦。
吾欲因杨问。便自知。乃作此。(右清灵)有间于邪。
而邪为之踊也。非病也。右安九华语。念不宜多。多则正散。正散而求不病。犹开门以捍猛敌。(右紫微语)治自当差。无苦。保命君言。
何以至丧家。保命君言。
欲服符饮水。使即愈。不欲者当与。
定录君语。
寻自差。保命君语。
多有所道。甚云云。觐当乙二。第七无虑也。(此一行杨君与长史书语耳)戏言狯耳。许长史勿笑此。落廓不束。高下失常。定之勿疑。若不加意。勿单用此。慎示人。慎示人。
一句保命告长史。(〈又〉[右]十四条书)
衰年体羸。多为风寒所乘。当深颐养。晏此无事。上味玄元。栖守绛津。体寂至达。心研内观。
屏彼万累。荡濯他念。乃始近其门户耳。若忧累多端。人事未省。虽复憩灵空洞。存心淡泊。
缠绵亦弗能达也。渔阳田豫曰。人以老驰车轮者。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以此喻老嗜好行来屑屑。与年少为党耳。若今能誓不复行者。则立愈矣。如其不尔。则疹与年阶。可与心共议耶。(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有干略。为并州刺史。迁卫尉。年老求逊位。与司马宣王书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年八十二亡。引此语以动长史令去官也)
药四丸日服一。
行来宜详。前后已累言之矣。
右三条杨书。
梦恶者。明旦当启太上。一以正魂魄。二以〈所〉[折]除不祥。
奉道之家当精治静舍。
右二条。
礼年七十悬车。悬车者。以年薄虞渊。如日之仄。体气就损。神候方落。不可复劳形躯于风尘。役方寸于外物矣。许长史既至此时。始可隐逸耶。还亲华阳之馆。修乎黄老之业。北河之命方旌。迁擢之华亦显。岂不快哉。今此疾方愈也。不足忧也。虽尔慎接于纷纷之务。经纬人事之寒热矣。于今乃未可动脚。动脚人当言尔畏鬼。(北河之命。即易迁所闻窦氏之言。似有所〈疑〉[拟]者也)此年六月。忧长史不佳。非重疾也。今年许家鬼注小起。虽尔无可苦。保命及范中候已为申陈之。右帅晨许肇亦深以为意。无所忧也。去留之会。死生之事。三官秘禁。不宜外示。今所以道此者。盖以〔皮〕(谓应作彼字)人已闻至道于胸心也。且可官身。未宜去位。可去可罢。方更相示也。
右夜荀中候言此。故书以示。
人家有疾病死丧衰厄。光怪梦悟。钱财灭耗。
可以禳厌。唯应分解冢讼墓注为急。不能解释。祸方未已。
右保命答许长史。
真诰卷之七。
真诰卷之八。
甄命授第四。
游精罔象。诚不可信。然多劳多事。多念多端。
所以损神丧真。扰竞三关。遂当以此害明德也。故令许君之徒。含景内魄。若抑四者。研虚注灵。则仙可冀。
定录告。
除治尔床席左右令洁静。理护衣被者。使有常人。常烧香使冷然不杂也。南岳上真。当数看出内。便料理起居。可使草及木瓜耳。手自先有风患。是以今风气之本至耳。多云针灸佳益。使人无忧。(此易迁令告长史也。草及木瓜当是理衣下人名也)可迎黄民来出。民奴既欲来。又云。其月末左右。
当小小疾患。迎来在此。则疾患除也。当部分护静屋以为急。并欲得一室可栖息处。今年欲取草。当为民奴留之。草今年自有本命厄。
非欲取也。令其乞符自保而带之。
卧床后孤有悬风。可安北面下一〔彰〕。(谓应作障字)
亦可以床着近北壁下。勿使虚悬。晨夕当心存拜静。心存行道也。(身既有疾。不能拜起。故令心存不替)斧有霍乱疾。勿使冷食。此儿常不大宜住此。令自无他耳。
右易迁一夕再来。四更中。
独来道此。先初来。亦与保命俱。(此似在县下所授。令掾还山。使黄民归家也。易迁即掾母。亡后得入易迁宫。因呼为号。前所呼亦皆是也)
斧学道如穿井。井愈深而去。土愈难运出。自当披其心。正其行。乃得见泉源耳。有人说中候言如此。可令知之。(李中候名遵。即撰茅三君传者)人学道譬如万里行。比造所在。寒暑善恶。草木水土。
无不经见也。亦试在其中也。顷数闻人道此。
始乃悟之耳。彼君念想殊多。〔渠〕(谓应作{言巨}字)能成远志不。平昔时常多所恨。始悟人难作。而善不可失。云学道者除过责此。审尔当懃。
右易迁夫人所道。
山岳气扰。则强禽号于林。川涜结滞。则龙{虫乙}惨于泽。此自然象也。故豪盛微觉。将类兽告其骇浪。玄数纤兆。而号{口兆}征乎治乱矣。斯盖山川之盈缩。非人事之吉凶。若坟附丘山。诚与岫等波。苟趣舍理乖。则吹万之用不同也。非静顺无以要谦。非虚栖无以冥会。是故死生之几。吉人不复豫。苟思之无邪。不为祸害。
五月十四日。右英夫人答〔孔辞〕。(后人黯作谢安字。孔氏孔默也。云似是孔严兄弟。长史父先为严从兄坦前锋都督。是讨沈充时。既有因缘。故得此也)
虎顷大号墓下事。
自未得和神静形。俯颐幽精者。疾源或与年而积耶。若未能用交{贝余}之途者。将奚促促于药。
定录仙人答孔求乞药方。
想早葬兄。今注烟速消。虽不{辩力}妨于生者。要欲得柩物。时宁三泉。使凶气泯静也。
小儿疾方行当示。
五月十七日夜。保命仙君所言。答。(一字被剪除。疑犹是孔字)所问疾患者。(右从礼年来凡十九条。并有掾书)
遵懃心香火。有情向药。故有言消磨之愈疾。
谓其将闻斯而请命耶。(仙真并呼药为消摩。故称消摩经也。诵之亦能消疾也)
应南趋而北骋。既心口违矣。夫捐荠以茹荼。
哂九成而悦北鄙者。(捐荠至此。亦是抱朴博喻中语)我知其无识和音之听鉴也。当永为吉人。爰及母奴。
然所起是学而不思。浚井不渫。盖肉人之小疵耳。无乃此也。今事结水禁。犹有可申。若许长史能于静中若救之者。则一门全矣。亦是师主祭酒之宜请而为德惠乎。
五月二十日夜。右英作与长史。(刘遵祖善谭说。殷浩向{广臾}亮称之。后一会谈论殊不合。遂名之为羊叔子鹤。于是失名)刘遵心故为修耳。何不令其母服大远志丸。
七月七日夜。紫微夫人告。
即启可得疏方不。良久答言。世间自有。可寻索密用。保命君问紫微曰。此方用牛黄银屑者。非若是者小为难合。(此即今大镇心丸也。先以水银摩银屑使消。故为难合)
紫微答。但颔头。(右三条杨书)陆纳兄弟。清真淳一。
有姜伯子之风。知欲有远志欣然。其祖父有阴德。当庆流七世。知陆苟子自誓乞苦斋一年。欲受经。〔卿自〕(此二字后人{人巉}益。非真)更量之。刘遵乃有好心。早自知。
保命答许长史。(陆纳兄名始。并有德行。祖名英。仕吴丹阳郡太守。苟子当是人小名。不详是谁。纳为尚书令。太元二十年亡)
虞昭为其〔兄子〕(此二字后人易作先人字。本犹可识)事。文书牵连。身被摄系。方未已。殆欲无理。赖其在世粗有功德。且其家福德强。章闻累迭。皆被上御。事已散。寻蒙追遣之。其病虽笃。无所忧。许侯为之甚至。密相示。
保命答许长史。
{广臾}道季身处阳官贵势。不能顺天用法。{心贵}{心贵}慢信。心形不同。自少及长。善功无一。积恶不改。其罪目已定。今临命方欲修德以自济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