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丹经汇编

  女丹修法,其理原本不繁,当其运炼,亦自不难,诸丹经内,所以不传女子修炼者,盖因其未能男女双渡故也。吾今垂法教人,实愿男女双渡,故此于丹书后编,接列《女道十则》,以渡有缘之辈。
  何以女丹之道,至简不繁?女子之性纯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点工夫,便能澈【彻】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颇多偏僻,故其身心所尚不同,女子之工比男子便捷些。女丹从养真至胎息,其工已得三分之二,不若男子之工,便有许多作用,方能到得调神地步。所以女道丹书,从养胎直至胎息,工毕,便接录外行工修,俟其外行有余,方可炼调神一段。
    女真修成,何以必用待度?因其血弱之躯,假内工修炼,以成阳体。体虽成阳,而阴凝之性,尚未炼尽,故女子工夫少还虚一段运用,未能尽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体相之不坚,故也。不若男子之体已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还虚之工养成,神光充满天地,故不用待度而可了道成真,亲朝上帝、游晏蓬莱。若女子则不然,女丹修成,务必广行功德,倘功德行满,上圣见而怜之,保奏上帝,方得敕旨下颁、金书选诏,证得人天无上道果,否则就成一个散仙而已。
    吕祖曰:"太阴炼形,与男子修炼之法大同小异。初工下手,是谓斩赤龙。其后十月工夫,阳神出现,粉碎虚空,一路修真,与男子同,无彼此之别也。"
    绥山道士曰:"赤龙自斩,乳头自缩,如男子一般,而真阴之气化为真阳,以后用工,与男子无异。但女属静体,后四层虽与男丹同其运用,而其建功更速矣。"
    吕祖曰:"男子修行降白虎,女子修行斩赤龙。"
    《三命篇》曰:"男子之命在丹田,丹田者,生丹之真土也。女命在乳房,乳房者,母气之木精也。"又云:"女子以血为肾,乃空窍焉。过四十九岁,腰干血涸,无生机矣。养而久之,又生血元,似处子焉,此乃无中生有之妙也。见其有之,一斩即化,而命生矣。此时则用性命工夫,与男子同也。"
    懒道人曰:"女命何以有三?谓上、中、下也。上者阳穴,中者黄房,下者丹田。少则从上,衰则从中,成方从下耳。又女子内阳外阴,先须斩赤龙以全其体,则坎化为乾矣。然后用男子之工修之,一年即得,以金丹在其中,故也。"
    《修真辩难》或问:"男女下手处,分别如何?"答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以炼形为要。炼气者,伏其气也,伏气务期其气回,气回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炼形者,隐其形也。隐形务期其灭形,形灭则四大入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可以结丹,可以延年。女子赤龙斩,亦变为童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又问:"女子炼形,不伏气乎?"答曰:"女子性阴,其气易伏,而赤脉最能害道,其所重者在此,故下手则在着重处用力,赤脉一斩,气自驯顺,非若男子性阳,其气难伏。譬如男子伏气要三年,女子一年可伏。果是女中丈夫,得师口诀,行太阴炼形法,三五年间,即可成道,比男子省力。但女中丈夫最不易得,不易得者,刚烈须过于男子百倍之力者,方能济事。若与男子等力者,万万不能。"
    又问:"大道不分男女,何以男女有分别?"答曰:"其道则同,其用则异,盖以秉性不同、形体有别,故同一性命之道,而行持大有不同也。"
    玄天上帝曰:
    《易》曰"乾父坤母",阴阳之义昭昭可考。有天地然后有男女,则阴阳之道,又不言而喻,则是天地之不可无男女明矣。男受乾坤之变化而成其象,女亦秉乾坤之交泰而有其形。凡具兹形象者,皆具乾坤之气,而同列于宇宙之间耳。今当慈航普渡之际,宝筏共撑之时,男则教亦多术,岂能舍坤维而不顾哉?指男之玄微奥妙者,汗牛充栋,度女之法范典型者,寥寥无几。吾切发悲而独论之。
    男体以精中之气而贯些子,女子以血中之气而熏些子,些子足而莲窍足,莲窍足而抽添始运,抽添运而始有甘露下降。男子之精,其气充足;女子之血,其气甚微,故名之曰男阳而女阴也。修吾道者,绝七情为本,断六欲为先,则微微之气,又较胜于男子者多矣。何也?男子之心易动,女子之念略静,动则而气易泄,静则而气易长,男子之七莲,易收难放,女子之七莲,易放难收,苟能真心不懈,不待三五年,而甘露常降,七莲常开。开之易,岂有采取之不易哉?男女之辨,于此明矣。
    若集中之言虚、言空、言玄、言妙、言神、言化,又男女之大同也。男子以胎名,女子不言胎,而单以息名者,恐后世之人错认胎字,卒受诬名耳。再者男子之神出,必至纯至阳,而始有脱壳之机,因阳中含阴也。女子之神出,不同于男子。女子造到三阳之时,即可脱化百里之遥,造至纯老二阳之会,则一出永出,断无天折之患也。盖男子阳中含阴,女子阴中含阳,男子阴在内,而阳在外,女子阴在外,而阳在内,阳胜则诸阴易退。吾今不惜真脉,道破于斯,无非切望早成真志之多耳。
    金阙帝君曰:
    以大处而论,百脉皆由无极分形,以细密而言,又属无形无象,却原万化尽包,男女皆同此至宝,只分血精两条。男精逆行而成仙,女血直腾归心窍,故而各有各法,各有各照。
    男丹由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极静笃,而丹自结矣。女丹由血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无自然,而丹自成矣。有谓赤龙不斩,而丹不得结、道不得成者,不知血尽而气亦尽矣。如男子之精败,而丹亦难成,其理一也。盖男精女血,多不可绝,气离血,而气无由生,血化气,而精始流通。如谓血尽而乃言炼丹,何以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终不离血之一证也。
  瑶池王母曰:"女子工夫,与男相兼,只分地步,地本非玄。一切妙化,俱不异男。尔等切悟,书中载全。毫不差错,各自修潜。"
  圆明道姆曰:
  吾今与点破,以免受冤孽。分配阴阳路,男女指一节。
  男有此祖气,分配在精血。女之祖气合,阴从血海说。
  男有此阳关,顺逆不须惑。女有北海地,波摇似水迫。
  白莲真人曰:
    男女金丹地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清心寡欲为根本,筑基先要斩赤龙。
  无心子曰:
    男子精液阳中阴,女子精液阴中阳;快寻明师求指破,返老还童在故乡。
    七日天心如可复,此是上乘一妙着;以后便同男子工,般般口诀要师说。
  吕祖曰:
    妇人修炼,如男子一样,难得者是皎洁。须知妇人之欲,过于男子。或到经水已过之后,其心如莲之初放,乘天之雨露,才结其实,妇人若无男子,则孤阴矣。
  贞一子曰:
  大道不问男女,皆能有成。故男子道成为真人,女子道成为元君。自来丹经言男子修炼之功,至详且悉,女子修炼之道,多不论及。间有论及此者,不过略露一般,非薄女修也。推其意,以为人同此性命,即同一工夫,言男修,而女子之工不烦言解矣。不知男子外阳内阴,女子外阴内阳,秉性不同,形骸各别,虽同一性命,其行持大有不同者。《修真辩难》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以炼形为要。"许祖曰:"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其初关逈然各别,至炼己得药、还丹温养、结胎出神诸事,虽与男子同,而细微节次,未尝无大同小异之殊。
  壬辰春,适有坤女问道,仆以多看古书,证其所授。而丹经言:"女修者独少,难以考证异同。"爰不恤泄漏天机之罪,因将其所以同者何如,所以异者何如,并逐节次第形于楮墨,以为问津程途。俾得寻文释义,不致鱼目混珠,果能深知力行,庶几可成无上至道,而诸瑶池之会,不难与男仙同谒木公,共朝金母矣。
  天阳地阴,乾刚坤顺,阴无阳不长,阳无阴不生,刚柔得其中和,水火始能既济,阴阳必有匹偶,人物由兹孕生。是乾坤皆秉真元之气,男女各具不死之身。乾曰大生,可以道成正觉;坤曰广生,亦能果证元君,如谓坤阴难入仙道,何以王母长处昆仑?嫦娥窃梁间之丹,永作月宫皇后;逍遥读漆园之书,自号瑶池谪仙。洛神、巫女,自古维昭;紫姑、湘妃,于今为烈,迹载史篇,固可考也。身秉坤德,岂不能乎?
    女子原来命有三,紫白黄光不似男。少上衰中成在下,关头一错要深谙。
    气穴即血元也,即乳房也,在中一寸三分,非两乳也。男命即在丹田,故以下田为气穴。女命在乳房,故以乳房为气穴。阴极变阳,从气穴化阴血,而流形于外,故斩赤龙须从阴生之处用工,久久行持,形自隐矣。若以男子脐下一寸三分中之气穴指之,则误矣。
    许祖云:"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盖女子之经为生人之始信,经返成气,则乳缩如男子,而经自不漏。若男子则炼精化气,阴根缩如童子,而精自不漏。不漏而后命可延。
    又云:"女子修到经不漏,其后性命工夫,与男子之功,大同小异,患无人以诀破其妙耳!"
    柔人行道,与刚人不同,而其成功比刚人亦易。刚人伏气三年,柔人一年可伏,以丹在身中,故也。
  孙不二元君曰:
  男女本一气,清浊动静异;女人欲修真,切使真元聚。
  阴中有元阳,存清勿以弃;明此色与欲,本来无所累。
  屏除贪嗔痴,割断忧思虑;去浊修清性,不堕诸恶趣。
  寂静守无为,我即男子具;无无无其形,有有有其意。
  内视色声空,丝毫无沾滞;仗土为坤基,一阳本自地。
  铅汞固不同,气神无二义;渺渺空灵心,心神能为制。
  一气反春和,飞出云霄去;偕汝太清游,是曰真如偈。
    夫乾道动,坤道静,欲修性命,务须从静。汝今原静,又何以修?坤道浊,乾道清,欲修性命,务须求清。惟能以浊修清,是以入道证果。
  《长生胎元神用经》曰:"成功之后,男子关元气聚精,女人胎泽不结婴,虽动于欲,不能与神争。"此是成胎之中【后】真精返为神,此是上清也。
  女丹十则
  华藏山清烈古佛着
  皖江陈樱宁删订
  女子道学小丛书编辑大意
  一、精选古今女界懿行嘉言,短篇着作,足以养成女子高上之人格,灌输女子优异之智能,此为关于心理一方面者。
  二、精选历代女子修养之方法,经论、诗歌,足以造成女界特出之奇材,健美女子普通之体魄,此为关于生理一方面。
  三、道学为中华民族之国粹,乃世界各国所无,而为我国所独有者,以前因女子教育尚未普及,故不能研究此种超群之学术,今依男女平等之原则,将此种学术逐渐公开。
  四、古人着作,深浅不一,有十分玄奥难以明了者,亦有偏于俚俗不能动听者,今为普及起见,玄奥者必附以注释,务使读者易解,俚俗者稍加修饰,免致大雅贻讥。
  五、本书编辑宗旨,乃提倡中国固有之道学,绝对破除迷信,凡稍涉迷信之文字,概不收录。
  读者须知
  一、此书无着者姓氏,旧题为金华山香逸古母,此种名称,大觉浅陋,作书者虽不欲用自己真姓名,然何必伪造圣号乎?故削去不录。
  二、此书虽标题十则,然第五则与第六则,内容大致相同,第十则所论,又太觉空泛,无另立一条之必要,故于此三则中,皆大加删节,免得惹起读者之厌烦,其他各则,亦有删节并改之处。学者若将原本与此本对照,则知有不能不删改之理由,非多事也。
  三、除本文而外,凡有余所加之按语,读者切宜注意。因为那些评论,都是经过数十年的阅历,方能写出,不是像别人做文章,随便乱说,毫无凭据。
  四、附录《坤诀》一篇,虽不敢断定确属孙不二之手笔,但文字亦简洁可喜,至于傅金铨的解注,惜其满纸喻言,恐学者难于领会,篇末黄芽、白雪四字之来源,余说得甚详,读者应当研究。
  五、女丹经内藏真诀者,自古及今,遍国中只有二十余种,不能觅多,学者必须全读,方能得其门径,然后再寻师访友,实地练习,庶几可望成功。切勿一知半解,自满自足。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三十二年。皖江陈樱宁作此代序。
  第一则养真化气
  (樱宁曰:道家工夫,贵在口诀,至于文章之优劣,殊无足重轻。故尝有理论不圆者,或字句欠通者,或见解卑陋者,或夹杂迷信者,皆能使人生鄙视之心,遂致其真口诀亦湮没而无闻,甚可惜也。余今编辑此书,盖欲度中材以上有学识之女子,若慨依原本录之,未免贻讥于大雅,兹特撮拾其精华,削去疵累,虽未尽臻纯粹,然已较原本为可观矣。)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女子乃阴体,须用乳房灵脂,变化气质,久久运炼,自然赤反为白,血化为气,血既化气,仍用火符进退,亦能气反纯阳,了道归真。故女子初工,先炼形质,后炼本元,不似男子之工先炼本元,后炼形质也。
  何谓养真?凡人之心,最易摇动,若使其常守于内,便生厌烦,故起手先教以养真之法,自然厌烦少释,四体安和,方能再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