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真诰》曰:夫得道者,常恨不早闻道;失道者,常恨不早精勤。何谓精耶?专笃其事。何谓勤耶?恭缮其业。既加之以检,慎守之以取感者,则去真近矣。尔其营之勿怠也。
  《真诰》曰:性躁暴者,一身之贼病;心闲逸者,求道之坚梯也。遂之者,真去;改之者,道来。每事触类,当柔迟而尽精洁之理。如此,几乎道近也。
  紫阳真人言,沐浴不数,魄之性也。违魄反是,炼真浊秽,尸魄自去也。
  ○寝卧时祝第二十三
  凡人卧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鬼气侵人,常因地气而逆上耳。人卧室宇,当令洁盛,洁盛则受灵气,不盛则受故气。故气之乱人室宇者,所为不成,所依不立。一身亦
  尔,当数沐浴洁净。
  《真诰》云: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宫名者,则百鬼不敢害,欲卧时,常先向北祝之三遍,微其音也。祝曰:
  吾是太上弟子,下统六天。六天之宫,是吾所部,不但所部,乃太上之所主。吾知六天门名,是故长生。敢有犯者,太上斩汝形。
  第一宫,名纣绝阴天宫,以次东行;
  第二宫,名泰杀谅事宗天宫;
  第三宫,名明辰耐犯武城天宫;
  第四宫,名恬照罪炁天宫;
  第五宫,名宗灵七非天宫;
  第六宫,名敢司连宛屡天宫。
  毕,叩齿六下仍卧,辟诸鬼邪之气。如此凡三过也。此法亦出酆都记。
  北帝祝法:北帝神祝之法,若非制鬼神,常持者,可微微而诵,自然除秽恶、灭三尸、消故气,鬼魅邪精永不敢近。久久持之,北帝每差天丁待卫。若制伏用事,乃可高声诵,持法面北,叩齿三十六通,存五神,诵持四言一叩齿。祝曰:
  天蓬天蓬,九元杀童,五丁都司,高刁北公,七政八灵,太上浩凶。长颅巨兽,手把帝锺。素枭二神,严驾夔龙,威剑神王,斩邪灭踪。紫气乘天,丹霞赫冲,吞魔食鬼,横身饮风,苍舌绿齿,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驺激戾,威北衔锋。三十万兵,卫我九重,辟尸千里,去却不祥,敢有小鬼,欲来见状,天大斧,斩鬼五形。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明破骸,天猷灭类,神刀一下,万鬼自溃。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毕。皆四言一叩齿,以为节也。若冥夜、白日得祝,为常祝也。鬼有三被此祝者,眼睛盲烂而身灭矣。此上神祝,皆斩鬼之司
  名,北帝秘其道。若世人得此法,常能行之,乃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得行之,此所谓北帝神咒杀鬼之法。鬼常畏闻,困病行之,立愈。叩齿,当临目,存见五脏,五脏具五神,自然在身。酆都中秘此咒法,令密耳不可泄非其人也。此咒出上清部,《登真隐诀》、《真诰》中并有,正一部中及《法事要诀》,皆有其文,《道教灵验记》亦录,上古及近世修持有效者甚多,略而言之。
  ○服日月光芒第二十四
  服日月光芒:大方诸宫,青童君常治处,其上人皆天仙高真、太极公卿、司命在所也。有服日月光芒法,虽以得道为真,犹故服之。凡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在心中,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出喉,至齿间即不出,却回还胃中,如此良久,临目,存见心中、胃中分明,乃吐气,讫,咽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日出时,食时,日中时。行之一年,除疾;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得道。日中行无影,辟百邪千灾之气。常存日在心;月在泥丸中。昼服日,夜服月。
  服月法:存月十芒,白色,从脑中下入喉,芒亦至齿而咽入胃。一云:常存月,一日至十五日已前服,十五日已后不服,月减光芒,损天炁,故言止也。又此方诸真人法,出《大智慧经中篇》。常能用之,保见太平。南极夫人所告,行此日在心、月在泥丸之道,谓省易得旨,须勤行,无令废绝也,除身中三尸、百疾千恶,乃炼魂制魄之道也。日月常照形,即鬼无藏形。青童君云:故常行之,吾即其人也。今告子,子脱可密示有心者耳。行此道亦不妨行宝书,所以服日月法兼行有益也。仙人一日一夕,行千事不觉劳倦,勤道之至,生不可失(出《
  真诰》第三)。
  右出西城王君告
  ○孟先生诀第二十五
  山世远受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经》一过乃眠,使人魂魄自然制炼。常行此法,二十八年亦仙矣,是合万遍,夕得三四过乃佳。北岳蒋夫人云:读此经年限未满,亦且使人无病,是不死之道也。
  已上出《真诰》第三。
  ○恶梦吉梦祝第二十六
  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乃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叩齿二七通,微祝曰:
  太洞真玄,长练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邪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把钺握铃,消灭恶精。返凶成吉,生死无缘。毕,若又卧,必获吉应,而造为恶梦之气,则受闭于三关之下也。三年之后,唯神感应乃有梦者,皆有将来之明审也,无复恶梦不祥之想。若夜有善梦,吉应如梦,而心中自以为佳,则吉感也。卧觉当摩目二七过而祝曰:
  太上高精,三帝丹灵。绛宫明彻,吉感告情。三元柔魄,天皇受经。所向谐合,飞仙上清。常与玉真,俱会紫庭。
  已上出太丹隐书。
  山源者,是鼻下人中之左侧,在鼻下尖谷中也。暮常咽液三九过,急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按三九下。常为之,令人致灵彻视,杜遏万邪之道也。旦亦宜为之,按了,密咒曰:
  开通天庭,使我长生。彻视万里,魂魄返婴。灭鬼却魔,来致千灵。上升太上,与日合并。得补真人,列象玄名。
  ○明耳目诀第二十七
  《真诰》曰:求道要先令目明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系之而立,存亡须之而辩也。今抄经相示可施用之道。日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颧上,以手旋耳行三十过,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以入发际中,乃须咽液,多少无数,如此常行,耳目清明,二年可夜书。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化生眼晖,和莹精光,长映彻瞳,保炼目神,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也。
  ○青牛道士存日月诀第二十八
  青牛道士口诀:暮卧存日在额上,月在脐下,上辟千鬼万邪,致玉童玉女来降,万祸伏走,甚秘验。此即封君达也。沈羲曰:服神药,勿向北方;大忌亥子日;不得唾,损精失气,减折年命也。
  ○栾巴口诀第二十九
  栾巴口诀:行经山野,及诸灵庙恶神之门,存口中有真人,
  字赤灵丈人,侍以玉女二人,一女名华正,一女名摄精,丈人着赤罗袍,玉女二人上下黄衣。所存毕,乃叱咤曰:
  庙中鬼神,速来使百邪诣赤灵丈人,受斩死,众邪却走千里。此是三天前驱使者赤灵丈人捕鬼之法也。
  ○服食忌第三十
  女仙,程伟妻曰:服食灵药,勿食血物,使三尸不得去,乾肉可耳。《凤纲诀》曰:道士有疾,内视心,使生火以烧身及疾处。存之要精,如彷佛疾即愈。凡痛处加其火,必验也。
  卷四十六秘要诀法部二
  ◎修真旨要
  ○黄素内法第一
  凡精诚密向,耽味玄真,清斋苦志,感慕神仙,忽自遇此三品之经,而不师受者,其人皆玄会宿感,列籍帝乡,真人密授应得此经,其人异挺以标世功,依《太上黄素四十四方》,听得隐盟玄誓神科也。当以甲子之日,清斋入室,夜半生气之时,眠坐任意,临目仿佛,叩齿二十四通,心拜四方。毕而微祝曰:
  太上九灵,三素元精,仙都大神,四极三清。昔奉法化,遇会上经。玄师冥远,靡览真形。乞山隐盟,誓以神明,玉童侍卫,玉华扶生。八愿九合,妙慧通灵,愿神愿仙,飞行上清。祝毕,又叩齿二十四通,咽液十过,心拜经前,因此而寝。亦可起坐诵经,必有吉感。常能行之,三年之中,得为经师,成其真人大夫之任矣。此是黄素内法,不烦复经营师及歃血之盟也。真人虽已受经,亦常行之。
  ○八朝三元内礼隐法第二
  凡为道士,受三真品经雌一、洞玄、隐玄羽章者,当勤慕上契,感会神明,精心斋净,专道固生,孜孜不替,味景玄清。若此人者,必获上仙。依《太上黄素四十四方》,得行八朝三元内礼隐法,当以甲寅、丙寅、戊申、庚申、丁巳、己巳、癸亥、乙亥之日,平旦入室,烧香左右,临目仿佛,叩齿二十四通,心拜四方。微祝曰:
  太上太灵,三素元精,谨以吉日,内朝真经。神童玉女,散香虚庭,使我神仙,天地相倾。祝毕,疾闭两目,使内外冥合,不相闻见。又叩齿三七通,燕咽三过,开目,都毕也,此名为八朝三元内礼隐法。常能行之,令人通灵彻视,精应三元真会,妙感陟降太玄。侍经玉女,奏子求生,神仙不死,天地相倾。诸未受经者,行之三年,得为经师,灵瑞吉祥。
  ○内除罪籍第三
  凡修受《大洞真经》雌一奇文者,皆当别寝一室,不交人物,常置经于朹格洁净之处,旦夕烧香礼拜,陈愿人间,内除罪籍。常以月三日、七日、二十一日,侍经玉女乃奏人罪过于三元与太一帝君,共详子之云为,是其日也,当入室烧香,叩齿三七通,冥目,微祝曰:
  太上神方,《大洞真经》,昔以有幸,遭遇神明,启荫七图,受会三清。若有阴罪,帝君散灵,二象开明,上帝合形,令我飞仙,神真长生。祝毕,又叩齿二七通,心拜四方,开目,都毕。常当行之者,则三元密感,帝君赦过,诸有奏子之罪者,皆不见用也。
  ○三元隐谢解秽内法第四
  凡道士存思上法,及修学太一之事,皆禁见死尸血秽之物。若兆见之者,得听三元隐谢解秽内法,当以朱砂一铢散内水中,因以洗目、漱口,并洗手足。毕,入室正寝,交手心上,叩齿二七通,心拜四方,乃微祝曰:
  三元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血尸散灭,凶秽沈零,七液灌注,五藏华生,令我神仙,长亨利贞。祝毕,因疾闭两目,并气自持,使内外冥合,不相闻见。良久,觉身中小热为候。竟又叩齿七下,咽液三过。都毕,诵此三元隐谢解秽之内法也。
  ○大帝开结经法第五
  凡道士修受上法,欲有所看省,诵读经文发箧之时,皆当烧香左右,心拜经前,叩齿三通,乃微祝曰:
  玉帝上法,上闻三清,吉日斋戒,敢开神经,万试隐伏,所向皆成。玉童侍卫,玉华散馨,上告三元,与我长生。祝毕,开经,然后乃得诵读之。此名为大帝开经之法。令玉女、玉童、侍守烧香,启降神灵,上闻九天。
  ○祝太一帝君法第六
  凡道士受学《洞经》,修行太一之事,不得宣泄太一帝君之名字,以语于不同志之人。泄则犯太玄阴考,兆三犯之者,则五神废宅,不得复为仙矣。过三以往,死为下鬼,已无仙冀。
  凡道士受经以后,常晨夕存祝太一帝君之名字,先叩齿三通,微祝曰:
  凌梵履昌,七灵丈人,太一务猷,五神黄宁,上升九天,
  与帝共并。乞愿飞仙,七祖胎婴,解愆释罪,上登玉清。毕,又啄齿七通,咽液三过,此为存神释罪,请帝求仙也。行之七年,则神明感会,帝君喜欢,玄母注生,五神常存,七祖罪释,受胎南仙,长生不死,白日升晨。
  ○慎忌法第七
  凡修太一之事,及行上法,存神之道,慎不可见尸及血秽之物,见一死尸,则一年不得行事,又却倾一年之功。然此帝一之科,常却罚于既往,又进塞于将来。苦一年三见尸者,则罚功断事各三年也;若遇见二十四尸者,皆不得复修太一求仙也。
  ○帝君捕神祝第八
  凡道士独宿山林,而多为山精恶鬼所犯试者,当叩齿二七通,闭气咒曰:
  吾昨被帝君召,摄领真元,令我封掌此五岳,摧割酆山山精。万灵受事,俱会帝前,七神所引,三元司真,若有小妖,即时枭残。山精泽尉,速来奉迎,神师口命,上闻三清。一如大洞之法,不得稽停。咒毕,又叩齿三七通,此为帝君捕神祝伐山精百鬼法。诸山神地祇,房祠正气之神,闻此之咒,皆来执鞭奉迎,神兵侍卫,若与万人同宿矣!”
  ○遏邪大祝第九
  《大洞真经高上内章遏邪大祝上法》曰:“每当经危险之
  路、鬼庙之间,意有疑难之处,心有微忌者,乃当返舌内向喉,咽液三过。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捻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鬲孔之内际也三十六过,即手急按,勿举指计数也。鼻中鬲之际,名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邪根,一名魂台也。捻毕,因叩齿七通,毕。又进左手心以掩鼻,于是临目,乃咒曰:
  朱鸟凌天,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井逃亡,神池吐气,邪根伏藏,魂台四明,琼房玲琅,玉真巍峨,坐镇明堂,手挥紫霞,头建晨光。执咏《洞经三十九章》,中有辟邪龙虎,截岳斩岗;猛狩奔牛,翾刀吞枪;揭山玃天,神雀毒龙;六头吐火,啖鬼之王;电猪雷父,掣星流横;枭嗑驳灼,逆风横行;天禽罗阵,皆在我傍,吐火万丈,以除不祥,群精启道,封落山乡,千神百灵,并首叩颡,泽尉捧垆,为我烧香,所在所经,万神奉迎。毕,又叩齿三通,乃开目,徐去左手。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散发;手临魂台,则真神守阙。于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真。此自然之理,忽尔而然也。鼻下山源,是我一身之灵津,真邪之通府。背真者所以生邪气,为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尔,故吉凶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