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之君也。眼多视则淫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忿然不平,又问使者:猛兽何方而伏百禽?食啖何物?膂力何比?其所生何乡耶?使者曰:猛兽所出,或出昆仑,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生天露,其寿不赀,食气饮露,解人言语,仁惠忠恕,当其仁也;爱护蠢动,不犯虎豹以下,当其威也;一声叫发,千人伏息,牛马恐骇,惊断絙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立兴风云,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蛇,附处于太上之厩,役御狮子,名曰猛兽。盖神化无常,能为大禽之宗主,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长兽者也。灵香即虽少,斯更生之神物也。疫病灾死者,将能起之,乃闻香气者即活也。芳又特甚,故难歇也。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者乃指兽,命发一声。兽舐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声霹雳,又两目頠磹交光,精气冲天,良久方止。帝登时颠蹶,掩耳振动,不能自止。时卫者武士虎贲,俱失仗伏地,诸内外牛马犬豕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久许而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来,乃相屈聚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遣四出寻讨,不知所止。到后元封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千百,亡者太半。帝试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共死未三日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录者,复一旦又失之,检函封印如初,无复香也。帝逾懊恨不礼待于使者,益贵方朔之遗语。自愧求李少君之不勤,惭卫叔卿之复去。向使厚待使者,必有所益也。
  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海四面绕岛,各五千里。水皆沧色,仙人谓之沧海者也。岛上专是大山积石,有名石象,八石:石脑、石桂英、流月、黄子、石胆之辈百馀种,皆生于
  岛,服之神仙。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水色正黑,谓之溟海。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盖太上真人之所居,唯飞仙能到其处耳。
  ◎三岛
  ○昆仑
  昆仑,一号曰昆仑。在西海戍地,北海之亥地。地方一万里,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宫。王母告周穆王云:山去咸阳三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山,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入有墉城,金台玉楼相映,如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上通璇玑,元气流布五常玉衡,理九天而调阴阳,品物群生,希奇特出,皆在于此。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此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矣。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于珉城,象纲轮也。诸百川极深,水灵居之,其阴难到,故治无常处。非如丘陵而可得论尔。乃天地设位,物象之宜,上圣观方,缘形而着尔。乃处玄风于西极,坐王母于坤乡。昆吾镇在于流泽,扶桑植于
  碧津。离合火精,而光兽生于炎野;坎总众阴,是以仙都宅于海岛。艮位名山,蓬山镇于寅丑;巽体元女,养巨木于长洲。高风鼓于群龙之位,畅灵符于瑕丘。至妙玄深,幽神难尽测。真人隐宅,灵仙所在,六合之内,岂唯数处而已哉!此盖举其标末耳。臣朔所见不博,未能宣通王母及上元夫人圣旨。昔曾闻之于得道者,说此十洲大丘灵阜,皆是真仙隩墟,神官所治。其余山川万端,并无睹者矣。其北海外又有锺山,在北海之子地,隔弱水之北一万九千里,高一万三千里,上方七千里,周旋三万里。自生千芝及神草四十余种。上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舍,天帝君治处也。锺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龙山,西有郅草山,东有东木山。四山,锺山之枝干也。四山高锺山三万里,宫城五所。如一登四面山,下望见锺山耳。四面山,帝君之城域也。又仙人出入道径,自一路从平邪山东南入穴中,乃至内长生岛中紫石室宫,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众。记之。
  ○方丈(扶桑附)
  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面各五千里。上专是面龙所聚者。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群仙若欲升天者,往来此洲,受太上玄生箓。仙家数十万,琼田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石泉,上有九原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水兽之辈。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一万里,复得碧海。海广狭浩汗,与合东海等大,碧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上帝太真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子。树长者数千丈,径三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色,
  飞翔玄虚。其树虽大,其叶及椹如中夏桑也。但椹希而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绝甘香。地生紫金丸玉,如诸夏之瓦石。真仙官变化万端,盖无形,有分形为百身十丈者。
  ○蓬丘
  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北到锺山北阿门外,乃天帝君总九天之维,贵无比焉。山源周回,具有四城,其中高山当心,有似于昆仑也。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炜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于北阿,归大功于九天。又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里数高下,其字科斗书,非汉人所晓。今丈尺里数皆禹时书也。不但刻劘五岳,诸名山亦然。其所刻之处独高耳。今书是臣朔所具见。其王母所道诸灵薮,禹所不履,唯书中夏之名山耳。臣先师谷希子者,太上真官也。昔授臣昆仑、锺山、蓬莱山及神洲真形图,昔来入汉,留以寄所知故人。此书又尤重于五岳真形图矣。昔也传受年限正同耳。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受传宝秘。臣朔区区,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然术家幽事,道法隐秘。某师云,师术泄则事多疑,师显则妙理散,愿且勿宣臣之言意也。武帝欣闻至说,明年,遂复从受诸真形图。常带之,则候八节常朝拜灵书,求脱屐焉。朔谓滑稽,都虚其心,故弄万乘,傲公侯,不可得而师友,不可得而喜怒,故武帝不能尽至理于此人矣。
  卷二十七洞天福地部
  ◎天地宫府图(并叙)──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
  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着,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得琼简紫文,方传代学;琅函丹诀,下济浮生。诚志攸勤,则神仙应而可接;修炼克着,则龙鹤升而有期。至于天洞区畛,高卑乃异;真灵班级,上下不同。又日月星斗,各有诸帝,并悬景位,式辨奔翔,所以披纂经文,据立图象,方知兆朕,庶觌希夷,则临目内思,驰心有诣,端形外谒,望景无差。乃名曰《天地宫府图》。其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缣素,难具丹青,各书之于文,撰《图经》二卷。真经所载者,此之略备;仙官不言者,盖阙而未详。
  ○十大洞天
  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第一王屋山洞
  周回万里,号曰小有清虚之天。在洛阳、河阳两界,去王屋县六十里,属西城王君治之。
  第二委羽山洞
  周回万里,号曰大有空明之天。在台州黄严县,去县三十里,青童君治之。
  第三西城山洞
  周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在所,《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第四西玄山洞
  周回三千里,号三元极真洞天。恐非人迹所及,莫知其所在。
  第五青城山洞
  周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
  第六赤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台州唐兴县,属玄洲仙伯治之。
  第七罗浮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朱明辉真之洞天。在循州博罗县,属青精先生治之。
  第八句曲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金坛华阳之洞天。润州句容县,属紫阳真人治之。
  第九林屋山洞
  周回四百里,号曰尤神幽虚之洞天。在洞庭湖口,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括苍山洞
  周回三百里,号曰成德隐玄之洞天。在处州乐安县,属北海公涓子治之。
  ○三十六小洞天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
  第一霍桐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第二东岳太山洞
  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兖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第三南岳衡山洞
  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第四西岳华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总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第五北岳常山洞
  周回三千里,号曰总玄洞天。在耽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第六中岳嵩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郑云山治之。
  第七峨嵋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第八庐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会稽山洞
  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
  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灊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第十七玉笥山洞
  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华盖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羊公修治之。
  第十九盖竹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严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郁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县,是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慎山洞
  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容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阳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
  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人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
  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
  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
  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傅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锺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
  周回三十里,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容县,属李真人治之。
  第三十三紫盖山洞
  周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
  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馀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
  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华山洞
  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太上曰: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
  第一地肺山
  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真人谢允治之。
  第二盖竹山
  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
  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重华治之。
  第四东仙源
  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第五西仙源
  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