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藏外
-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
◎龙章
《灵宝经》云:赤明开图,运度自然;元始安镇,敷落五篇;赤书玉字,八威龙文;保制劫运,使天长存。此之龙章也。
◎凤文
《紫凤赤书经》云:此经旧文藏在太上六合紫房之内,有六头师子巨兽夹墙,玉童玉女侍卫凤文。
◎玉牒金书
《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元宝神之章,藏于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又云:以紫玉为简,生金为文;编以金缕,缠以青丝。《太上太真科》云:玉牒金书,七宝为简,又名紫简。
◎石字
《本行经》云:道言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絓音。生仍不言,年至十四。王怪之焉。乃弃女于南浮长桑之阿、空山之中。女行山周匝,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神执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语絓音曰:“汝虽不能言,可忆此也。”天为其感,愍其疾,遣朱宫灵童,下教絓音治身之术,授其赤书八字。絓音于是能言。《灵宝玉诀经》云:道告阿丘曾曰
:“汝前生与南极尊神同在禅黎世界,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同发道意。尔时南极姓皇,字度明,执汝右手,俱题赤石,以记姓名南宫。即书汝笔迹题于南轩。今犹尚在,石字亦存。汝忆之不?”丘曾心悟,举目即见南极所主南壁刻书云:太甲岁七月一日,皇度明王、阿丘曾同于丹陵柏林下发愿。合二十三字,字甚分明。
◎题素
《五符经》云:《五符》一通,书以南和之缯;(南和,赤色缯也。)封以金英之函;印以玄都之章;付震水洞玄之君。《仙公请问经》云:《道德上下经》及《洞真玄经》、《三皇天文》、《上清众篇咏》等,皆是太上所撰而为文,书于南和之缯,故曰题素也。
◎玉字
《内音玉字经》云:天真皇人曰:《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字方一丈,自然而见空玄之上,八角垂芒,精光乱眼。灵书八会,字无正形。其趣宛奥,难可寻详。皆诸天之中大梵隐语,结飞玄之气,合和五方之音,生于元始之上,出于空洞之中,随运开度,普成天地之功。
天尊命天真皇人注解其正音,使皇道清畅,泽被十方。皇
人不敢违命,按笔注解之曰:形魂顿丧,率我所见,聊注其文。五合之义,其道足以开度天人也。和合五方无量之音,以成《诸天内音》,故曰五合之义也。
◎文生东
《太平经》云:文者,生于东,明于南,故天文生东北,故书出东北,而天见其象。虎有文章家在寅,龙有文章家在辰。文者生于东,盛于南。是知真文初出在东北也。
◎玉箓
《玉清隐书》:有帝简金书玄玉箓籍,可以传《玄羽玉经》也。又云自非帝图玉箓者,不得闻见上皇玉慧玉清之隐书,金玄隐玄之羽经也。
◎玉篇
《众篇序》云:元始命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铸金为简,刻书玉篇。五老掌箓,秘于九灵仙都之宫,云蕴而授葛仙公之经也。
◎玉札
《金根经》云:太上大道君以《大洞真经》付上相青童君,掌箓于东华青宫,使传后圣应为真人者。此金简玉札,出自太上灵都之宫,刻玉为之。
◎丹书墨箓
《太真科》云:丹简者,乃朱漆之简,明火主阳也。墨箓者,以墨书文,明水主阴也。人学长生,遵之不死,故名丹简墨箓,秘不妄传。
◎玉策天皇手执飞仙玉策,人皇手执上皇保命玉策,地皇手执元皇定箓玉策。
◎福连之书
《三十九章经》曰:太上有琼羽之门,合延为胎命之王,玄一为三气之尊,元老为上帝之宾,并扶兆身,神台刊名于福连之简。又曰:太上金简玉札为福连之书。
◎琅虬琼文
《飞行羽经》云:金书玉箓,乃琅虬琼文也。
◎白银之编
《金房度命经》云:太常灵神都宫中,有金房度命回年之诀。皆铸金为简,刻白银之编,紫笔书编也。
◎赤书
《玉诀经》云:元始赤书五篇真文,置以五帝,导以阴阳,转轮九天之纽,运明五星之光也。
◎火炼真文
《本相经》曰:吾昔赤明元年,与高上大圣玉帝于此土中炼其真文,以火莹发字形。尔时真文火漏余处,气生化为七宝林,是以枝叶成紫书,金地银镂玉文其中,及诸龙禽猛兽一切神虫,常食林露,真气入身,命皆得长寿,三千万劫。当终之后,皆转化为飞仙,从道不辍,亦得正真无为之道。
◎金壶墨汁字
《圣纪》云:浮提国献善书二人,乍老乍少,隐形则出影,闻声则藏形。时出金壶四寸,上有五龙之检,封以青泥。壶中有黑汁若淳漆,洒木石皆成篆隶科斗之字,记造化人伦之始。老君撰《道经》垂十万言,皆写以玉牒,编以金绳,贮以玉函。及金壶汁尽,浮提二人乃欲刳心沥血,以代墨焉。
◎琼札
《玉清隐书金虎符》云:《郁仪赤文》,招日同舆;《结璘黄章》,与月共居。《上清消魔经》:启洞门于希林,寻灵迹于丹穴。发元天之朱匮,望上清之琼札。玄书既刻于玉章,绛名始刊于灵阙。四遇三元于玄宫,六造五老于灵室。
◎紫字
《八素经》云:《八素真经》玄文,生于太空之内,见于西龟之山,玄圃之上,积石之阴。《八素高玄羽章》,灵文郁乎洞标,紫字焕乎琼林,神光流辉于九元,金音虚朗于紫天。文威焕赫,气布紫庭。众真晏礼,称庆上清。
◎自然之字
《玉帝七圣玄记》云:尔乃回天九霄,白简青箓,上圣帝君受于九空,结飞玄紫气自然之字,玄记后学得道之名。灵音韵合,玉朗禀真。或以字体,或以隐音,上下四会,皆表玄名。空生刻书广灵之堂,旧文有十万玉言。字无正类,韵无正音。自非上圣,莫能意通。积七千年,而后昆仑之室,北洞之源,字方一丈,文蔚焕烂。四合垂芒,虚生晻暧,若存若亡。流光紫气拂其秽,黄金冶炼莹其文。遂经累劫,字体鲜明。至上皇元年九月十七日,七圣齐灵清斋长宫,金青盟天,<贝危>誓告灵,奉受灵文。高上解其曲滞,七圣通其妙音。记为回天九霄得道之篇。刻以白银之简,结以飞青之文,藏于云锦之囊,封以启命之章。付于五老仙都左仙公,掌录琼宫也。
◎四会成字
《玉帝七圣玄记》云:《七圣玄记回天上文》,或以韵合,或以支类相参,或上下四会以成字。音或标其正,讳或单复相兼。皆出玄古空洞之中,高真撰集以明灵文。后学之人,若有玄名者得见此文。青空捒(初角切)名,四司所保,五帝记名也。
◎琅简蕊书
《八素经》云:西华宫有琅简蕊书,当为真人者乃得此文。
◎石碽
《三洞珠囊》云:西王母以上皇元年七月,于南浮洞室下教,以授清虚真人王君,传于夏禹。禹封文于南浮洞室石匮之中。硛有作此碽者。故《五符》云九天灵书犹封于石碽是也。今检诸字,类无此碽字也。《玉诀》下云:五老真文封题玉匮,亦其例也。孔灵符《会稽记》云: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为石篑。壁立干云,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
厥功未就,斋于此山,发石篑得金简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也。
卷八三洞经教部经释
◎释《三十九章经》
《大洞真经》云:高上虚皇道君而下三十九道君,各着经一章,故曰《三十九章经》,乃大洞之首也。
○第一章
高上虚皇君曰:元气生于九天之上,名曰辟非。辟非之烟下入人之身而为明梁之气,居人五脏之中,处乎心华之下。此至气之所在,长烟之所托。能知辟非之由者,乃得领祖太无。领祖太无者,尽体虚玄之大,冠道素之标矣。益元羽童,乃人鼻之神也。众风乱玄,人鼻之气也。四清抚闲,乃鼻下口上之间也。当令鼻气恒闲。又当数加手按,读此篇,捻鼻间乃高上之正座,天岳之混气。气之来也解百结。鼻神翩翩,列坐绿室。绿室者,唇上人中之际也。以帝一上景摄烟连众,长契虚运,反华自然矣。易有者,九天之上西北之门名也。若既登易有之门,乃得升帝堂之会。然后五涂既化,森罗幽郁,音暗(一云音响)太和,万唱幽发。百混九回,还而顺一耳。太一隐生之宝,人之心也。乃明梁之所馆,辟非之所栖。是故七祖反生,
道济帝简,高上之旨,理于此矣。读高上之洞经既毕,乃口祝曰:三蓝罗波逮台。此九天之祝言,高上之内名也。夫三蓝罗波逮台者,于地上之音曰天命长,人常宁也。易有者,于地上之音曰长台。
○第二章
上皇玉虚君曰:玄归者,于九天之音曰泥丸也。天晨、金霄,帝一雌雄之道。天晨为雌,金霄为雄。雄一之神曰晨,雌一之神曰霄。玉州黄箓者,帝之金简也。德刃者,九天之台名也。
○第三章
皇上玉帝君曰:玉帝有玄上之幡,一名反华之幡。皆玉帝之旌旗,招仙之号令也。以制命九天之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王也。九天真人呼日为“濯耀罗”。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玉清天中有树似松,名曰空青之林。得食其华者身为金光。自非妙寻云景,而金房不登;自非重诵洞章,而玉宾弗见也。若既陟其途,则可以窥森然晃朗之门,而手掇空青之华也。
○第四章
上皇先生紫晨君曰:太冥在九天之上,谓冥气远而绝乎九玄,惟读《大洞玉经》者可以交接其间也。故谓洞景寄以神道耳。又玉清天中有绮合台,下有万津之海,其水波涌,如连岳焉。
○第五章
太微天帝君曰:九天真人呼风为“浮”。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第六章
三元紫精君曰:紫精之天,处太无之中。三元之气,在上景之衢。秀朗者,玉清天中台名。太混者,玉清天中殿馆名。羽明者,上清天人之车名也。
○第七章
真阳元老玄一君曰:真阳者,上清之馆名。玉皇者,虚无之真人。逸宅者,真气之明堂。丹玄乃泥丸之所在也。若能七转洞经于震灵之上,三回帝尊于白气之中,则真人定录而魔王立到,则注生籍于玉阙,招五老于金台矣。太上有琼羽之门,合延为胎命之王,玄一为三气之尊,元老为上帝之宾,并扶兆身神台,刊名于福连之简也。太上金简玉札,名为福连之书。
○第八章
上元太素三元君曰:太素三元宫中,有三华之气,生于自然也。似芙蓉之晖。晨灯者,乃玉真天中明气之光,洞照于三元之台也。广灵堂者,上清之房名。兆若能存雌一于夙夜,诵洞章以万遍者,则太微小童负五图于帝侧,绛宫真人承五符于胎尊,合变于三素之气,得形于晨灯之光,则人无哭兆,终身
不亡矣。
○第九章
上清紫精三素君曰:上清紫精天中有树,其叶似竹而赤,其华似鉴而明,其子似李而无核,名曰育华之林。食其叶而辟饥,食其华以不死,食其实即飞仙。所谓绛树丹实,色照五脏者也。自非长冥眇思,栖神太无,而育华之实不可得而食也。上清玉房生七宝之云,云色七重,其气九扇,以童子辟非、童女宣弥得乘此宝云,上入玉清之天也。而辟非者,太微之内神;宣弥者,玉清之神女。若兆能离合百神,间关帝一,变化九魂,混畅五七者,则辟非可赖,宣弥可致。七度死厄,三光所利。五老延日以曲照,太上三便以相入矣。三便者,太上金房之名也。
○第十章
青灵阳安元君曰:青灵者,真人之位号。八气者,云色之相沓。元君者,虚皇之司命。三华者,玉清之房名,乃阳安元君之所处也。
○第十一章
皇清洞真道君曰:皇清,乃上清三仙皇之真人也。洞真,乃上清元老之君也。皆俱合生于太无之外,俱合死于广汉之上。能生能死,是以皇清、洞真三帝合生,理出于此矣。日母者,玉清之老母,主胞胎于尊神也,名曰“正荟条”。兆能知日母
之名,则胞结自解,七祖罪消。
○第十二章
高上太素君曰:高上皇人常宴紫霄之上。玉根者,玉清天中山名也,乃五老上真之所治。太素真人拂日月之光于帝一之前,太素天中呼日为“眇景”也。玉门、兰室,并是上清宫中门户名也。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琉璃焉。
○第十三章
皇上四老道中君曰: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生常乘明玉之轮,转宴于日中也。广霞者,玉清天中山名,乃九日之所出矣,日帝之所司也。
○第十四章
玉晨太上大道君曰:道君保形景于法化之内,回眄镜于上清之上,解襟带于玉映之室,乘八素入于四明之门,反日中之神王,并月中之高灵矣。玉映者,玉晨之宫名。四明者,上清玉帝之南门也。
○第十五章
太清大道君曰:太清天中有山名浮绝,三天神王之所治也。彼天人呼日为“太明”。又有金华楼,诸受真仙玉录者,皆在
此楼之中。
○第十六章
太极大道元景君曰: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太漠者,太清之外也。太极真人呼日为“圆明”。
○第十七章
皇初紫元君曰:皇初紫元之天,常有晖晖之光,郁郁如薄霞焉。乃九日之所出,有如一日之照耳。六渊者,乃元君之宫名。寒童者,山名也。故曰登寒童之岳,会六渊之中矣。
○第十八章
无英中真上老君曰:无英中真上老君处上真之宫,领五帝之籍,解兆五符于重结,化兆五神于胎骨,常游紫房明堂之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