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章句训颂

  知之为不知者,自谦;不知为知之者,自昧。能病自昧之为病,是则知害而不害。夫惟生知之谓圣,复何病乎?不知而乃病众人之病者,此其所以为圣圣而愚愚乎?咦,有若无,实若虚,儒之格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释之戒示,合二者以归之,亦奚分乎其伺异?
  民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君慈民爱,爱则不畏,不畏之爱,大威斯寄。容之如天,安其居矣;养之如地,乐其生矣。上下不厌,感应一理,知不自见,爱不自贵。以晦为能,以谦为美,去彼非道,惟此道取,治人修真,无往不至。咦,内养刚阳外顺之,自然心广体安舒。於中认得真知爱,信有长年住世书。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暴其气者,死之机;持其志者,生之理。夫何二者之必然,而有或害而或利。盖不求天之变者如彼,又孰知天之常者如此?故涓滴以之石穿,渊默以之雷厉,寒暑以之自然,智虑以之不滞。荡荡乎奄万有而无拘,虽一毫之微,不能外矣。咦,恶盈恶杀无非道,入死入生皆是机。提取大纲归掌握,任他常变总无违。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人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将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矣。
  人未知爱生,常若不畏死。使其生以乐,安有死不畏。司杀无非天,有罪斯杀矣。所谓代司杀,杀之以私意。譬如代匠斲,伤手乃必至。伤人即自伤,天道有还理。咦,起心伤处已伤心,及至伤人并及身。身外子孙犹不免,一回念后便归仁。
  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赋敛重,万腹空;智术用,万息动。嗜欲无穷厚吾奉,入死求生不知痛。何如清静两相忘,饱饭机无民自重。咦,嗜欲之生,如昼忽暝。万累杂沓,日与心竞。去之何方,以省以定。清静之道,斯其要领。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者,气之温和;坚强者,气之肃杀。温和则阳之虚,肃杀则阴之塞。虚则所以存魂神,塞则所以复体魄。孰知夫死生之非徒,而迈乎造化之不测。咦,阴体柔弱用刚强,阳体刚强用柔弱。五行颠倒小技耳,万物死生归掌握。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其不欲见贤。
  天道何如?以弓为喻。取其既张,不久必弛,高者必抑,下者必举,有余必损,不足必补。以弓推之,事物一理,人胡不天,而乃反此。孰知其然,是则是取。惟圣不圣,所以圣矣。咦,天道如弓有弛张,循环二炁为谁忙。若为认得中间鹄,万有和弓一并忘。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此处专言德贵常,常能柔弱胜刚强。纳污自下方成海,成海工夫在久长。咦,水以柔胜,人孰不知,莫能行者,不能常之。积善纳广,不已而持,德成道合,天地皆归。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不可生,亦不可和,和和无穷,两仍其祸。生怨在彼,责报在此,执契之譬,有责报理。可责不责,惟德是取。有德执德,是谓司契。彻者辙也,循环之义,喻以司彻,怨怨不已。
  天道无亲,惟善是与,善不责报,天斯报矣。咦,万有俱无万虑澄,怨何所在德何名。人人皆善从何与,太古青山只么青。彻亦作辙。《汉书》:结彻于道。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因夫无用之用,而以自适其适。道并行而不悖,物并育而各得。常相志者其心,不相往者其迹。邈哉圣人之怀,已矣百里之国。咦,道本无为俗本淳,山川民物古犹今。青牛一去无消息,谁识当年用世心。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言美则华,言信则朴。辩者有争,善者无恶。贯一则知,务多则博。圣人无积,虚以主之,为人愈有,造物之机,与人愈多,渊泉之时。不害之利,不争之为,惟天惟人,一而不二。万事以宜,万物以备,大哉道乎,于以终始。咦,非言非道道非言,辩博谁知妙不传。人法者天天法道,道何所法自然然。
  道德真经章句训颂卷下竟
  #1 虽然及其成功一也:『虽然』疑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