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神部
- 玉诀类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疏:《春秋》曰:师能左右之。○义云:《春秋》僖二十六年秋,宋叛楚而善於晋,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缙,公以楚师伐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谓进退在己。置桓公之子雍於谷,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於楚,言齐孝公不能抚之故也。二十八年,楚子使申叔去谷也,此言左右由己,取舍因时也。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义云:小国求大国为援助者,《春秋》文十四年秋,郑伯与鲁公宴于棐,郑大夫归生子家赋《鸿雁》之什,取其哀恤鳏寡之义,使鲁侯恤之。又赋《载驰》之四章,言郑国寡弱,取其小国有急,欲引大国以为援助是也。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义云:若大国不能为下,或会之以侈,示之以忲,人必离之。夏桀为有仍之会,而民叛之。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周幽为太室之盟,戎夷叛之。宋襄为鹿上之会,而诸侯叛之。楚子为申之会,而人心去之。怀不以德,绥不以礼,人人各有心,其可服乎。
道者万物之奥章第六十二
道者万物之奥。
疏:引《西升经》。○义云:《西升经》者,老君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四月於终南之阴,尹喜草楼之内,授《道德》二经,既毕,欲西化流沙,尹喜问存三守一之方,习道修身之要,后以圣言编纂以升入太微、西化流沙之义。《西升经》凡三十六章九百七十二句,四千二百七十八言,其旨与《道德经》相出入,言大道甚深甚奥,为虚无之渊薮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
义云:四海之大,万有之殷,厥初生人,不可无主,故立天子以牧之。天子者,尊事上帝,父事於天,母事於地,谓天之子也。一人不可以广理,置百官以临之,百官之长有三公焉。《尚书□周官》云:其惟三公论道经邦。太师者,智足以为泉源,行足以为仪表。问焉则应,求焉则得,谓之太师,亦曰尚父。太言大也,为王之师,安车青盖,金印紫绶。太傅者,训也,保也,《大戴礼》云:傅天子以德义。若天子无恩於父母,不惠于庶人,失礼於大臣,不中於制狱,皆太傅之失职也。太保者,倚也,任也。《大戴礼》云:天子处位不端,受书不敬,言语不序,声音不中律,进退即席,无升降揖让之礼,皆太保失职也。复置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主佐天子,理阴阳,亲万人,广教化,此其职也。天工人其代之者,《书□咎繇谟》曰:一日二日万机,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旷,空也。庶,众也。居其位者,惟其人,非其人,则阙之。言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为私,用非其材也。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疏:《春秋》云: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之类是也。○义云:《春秋》僖三十三年,晋师伐郑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於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出师于弊邑,敢犒从者。不腆弊赋,为从者之淹,止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因有备焉。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不贵难得之货。
疏:外谓珠犀宝贝。○义云:珠者,大或径寸,光照十二乘,乃古人之所贵也。犀者,南徼之外,有牛重千余斤,一角在鼻端,可以为宝,中断其角,有文通达成形象者。有辟尘者,有辟水者,磨而服之,可解蛊毒之疾,鸡见之夜惊,故曰骇鸡。犀亦今古所贵也。金玉珍异,草木毛羽,众所奇重者,皆曰宝焉。贝者,出东海中,如螺有文,有长尺者,可以为宝。在海为介虫,居陆名猋,在水名蜬音甘。古者货贝而宝龟,周有泉贝,到秦废贝而行钱。贝字者,象形也。今凡货贿赠赍赏赐琛赆,凡财之属,皆从贝矣。古诗曰:积财为累愚,明财多累德也。古有三币,珠玉为上,黄金为中,刀布为下,帝王以之御四海也。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注:偃息蕃魏,弄丸解难。○义云:偃息蕃魏者,段干木为魏文侯之师,以安静为先,道德为化,故偃息无事,而藩屏魏国矣。偃者,偃仰也。息,宴息也。藩,篱屏也。弄丸解难者,楚白公胜与大夫子西,两家举兵相伐,两家大夫曰:市南宜僚,陆沉之士也。一人当五百人,并遣使往召之。宜僚高枕安卧,以见二大夫之使,卧而不起,以两手弄丸不亡,承之以剑不动。二大夫之使各还,具论宜僚之状,二大夫曰:高枕安卧者,示我无为也。承之以剑不动者,兵不足恃也。两手者,喻两家也。丸者,形圆无为之物。两手弄之不止者,俱止于困也。明两家称兵不止,必至灭亡。二大夫解兵而归,是两家难解也。事见《庄子》也。
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大顺。
义云:大顺者,本乎人情。《礼记□礼运》篇曰:人情者,圣王之田也。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理人情。以情为田,修礼以耕之,和刚柔也。陈义以种之,树善道也。讲学以耨之,存是去非也。本人以聚之,合其所成也。播乐以安之,感动使坚固也。理国不以礼,犹无耜以耕也。为礼不本於义,犹耕而不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之而不耨也。讲之以学而不合之以七犹耨之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由获之而不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之於顺,犹食之而不肥也。夫四体既安,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故天子用民为顺,则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众瑞出焉,顺之宝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无兵。
义云:射轭夹脰之矢,乌号繁弱之弓,鱼肠昆吾之刀,太阿巨阙之剑,吴钩楚矛,蜀弩孟劳,岂假执持,无所用矣。五兵者,戈矛殳戟干,言有五等也。《周礼》庐人为庐器,凡秘过三,其身不能用也。秘,柄也。戈秘长六尺六寸,殳长寻有四尺。八尺曰寻,言一丈二尺也。矛常有四尺,夷矛长三寻。夷,长也,长二丈四尺。平野之兵欲长,山林之兵欲短,执欲其锐,被欲其坚。兵有鼓角、金革、牙旗、斧钺、甲冑、旌节旗旟旒旐、弓弩弧矢,各有制度,其大约分为五等。《说文》曰:拱手执斤曰兵。
莫大於轻敌。
义云:用兵之道,敌国在前,先伐其谋,次料其敌,勇怯既等,众寡复均,然犹得天之时,假地之利,揣理之曲直,因人之协和,或高垒深沟,挫孔明之锐气,焚舟示死,雪秦缪之前羞。殒长星而告终,封壳尸而归国。若不然者,则五千深入,永悲於雁塞龙堆。百万横行,竟怯於风惊鹤唳。晋山草木,尽变人形,昆阳犀象,宁为我用。则谦慈之宝,於兹丧矣。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义云:夫虽戎狄侵边,豺狼害国,奸凶肆孽,妖逆乱常,推毂命师,凿门授律,与民除害,不得已而征之,犹虑强抗则乖仁,故哀慈则合道也。
民之生章第七十六
木强则共。
义云:木以本大居下,固其宜然,末大於本,固非其称。谚曰:尾大不掉,国之所戒。赵氏以之倾晋,田氏以之易齐,子之致疑于燕,太叔见败於郑,岂非末大於本,臣强於君乎,理非顺也。合手曰拱。昔桑谷生於殷朝,七日大拱,秦伯怒於蹇叔,墓木拱矣,皆合拱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
义云:水之为用,其体至柔,其性善下,万川委输,百谷朝宗,霏雾露以凌虚,贯昭回而上汉。言其大也,古今注海而不盈。言其细也,毫末禀生而有润。故老君配之於道焉。三能不让,七德备周,包裹造化,贯穿形兆,处浊受污,随方任圆,此其至柔也。故物莫能伤焉。及其泛十洲,浮八极,沦藏日月,涵贮乾坤,陵谷由之而革迁,鲲鹏托之而变化,摧山穴石,无所不能,此其至强也。故物莫能制焉。
是谓社稷主。
义云:社稷者,帝王立国,左宗庙,右社稷,而为王矣。宗庙者,尊祖配天之位也。社稷者,尊稼穑,备粢盛,为生民粒食之本也。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四竟
#1此处有脱文,依《左传》当补『莅杀州』三字。
#2之盟:本作『盟之』,应作『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