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冥通记

  定录曰:昨见杨在束华,吾乃要来,其云欲来,碍以诸事,别当看之耳。
  王君曰:此月初,乃见许侯与紫微夫人及右英,共辔龙车,往诣南真。紫微问我,见有周太玄已刻紫录,将应得道,比欲观其德业,君见之不。吾因答已经诣之,乃有萧然之德,甚可启悟紫微。言别往看之,明年秋事令得去。紫微夫人主下教者。
  定录曰:言语粗悉,足为周生保试,今且去,天务繁多,明日望定。因相随而去,此二更中来,入四更乃去,言语多亦不能尽得记忆也。
  右一条,九日夜所受记,书五白官纸。此条中,多说上落及宣漏诸事,全是欲严相诚,防恐脱言说,便致谴黜,既如此,伊何由敢显,虽复王威加逼,金帛满堂,亦当杜口道义等。故自息求而此中引杨许之谕一亦何必不别有所指,追恨不知早相共理,令阙佚渐加钻访,必不徒然往矣。如何犹冀於冥途之中,既更通感耳。
  七月十一日夜,见桐桥徐邓二人来,衣服皆如前,徐至,便言曰:名已果上束华,定为保晨司,甚助欣庆。邓曰:昨已应有说此事者,子良答尔诸真,亦粗说其事,但子良庸陋,岂敢仰希恃蒙神真提拂不论耳。
  徐曰:近见赵威伯,作事上保命,曰:周子良,字元稣,右一人,改名太玄,字虚灵。以其生周逵家,巳上紫录,次生刘伟家,复书玉编,既经历辛勤,今谨依上科,报以下仙为保籍丞,羽仪衣服如故法。
  保命仍将往,共定录省察良久,乃作赞,上束华曰:周玄秀德,心志虚清,谨按紫格,可刻仙名。束华乃更命,以七月七日,会仙官检名薄,因得尔品目位,合中仙,更奏上仙,为保晨司韩侯。仍作事曰:周太玄,字虚灵,右一人,昔标怀道之志,今建荡然之德,上合乾纲,下应地纪,依如仙格,合中品之上,伏见保晨司年限欲满,请选太玄以补之。谨上青君,命云如牒,仍作简文曰:
  惟周太玄因业树兹刻名仙简为保晨司。此韩侯刻紫玉之简,赤金为文,以上言太上也。
  吾闻此位,寻满不出一二年中,应相召也。子良问:不审此位,若为羽仪。徐答曰:亦不可为定,更由功业之高下,理有丹龙绿车玄羽之盖,素毛之节,青衣玉女五人,朱衣玉童七人,执鸿翮之扇,建扶灵之冠,服紫羽之被,绛霄之衣,带宝玉之铃,六丁为使,万神受保。知天下神仙功夫之事,教学之方,非复人间保籍丞也。故指来相报,未可示人身之遗迩,乃后人之所效耳。邓曰:桐梧真君,乃欲来,须见太虚,司阴二真。既累去后,与两/J ’儿竟夕拼档,恐明日人来,见纵边於是,内外无知者,以至于今,唯密以启闻耳,寻此便是前绿所招,或咎谴应至定录,赵丞灼然知见,而不可校也。寻既未知,应为此位,那言不大欲为,恐是悬照。此意自发上道心,察老君诚解,其性理习忘,相怀於一切有为,无复执着。与时求道之志,便有浓淡,故以推心,知当不大欲为耳。今既忘言於取舍,便亦不辞此任。但令得在能利益众生,处虽卑虽苦,甘心为之。后云虽欲荡情散虑,亦未能都去,此实神察六七往道中,犹烦恼未尽,泛此信忍,望都除邪。五年十年,非但未定朝闻夕殡,亦是所愿,周生既已见舍,便欲促往寻之,依别记目录。此月十五日,保命授三天龙文并令,且混人勿异边行来动静,但意云此一条不显出,恐是与龙文别封也。
  右一条,十一日夜所受记,书三白官纸。此条中便是定位,即云待前人满,则未便到职。但未知犹且领丞,任俟期而去,为不成称丞,直游散住邪。此非可意求,须有通感髻鬃,乃可知耳。计今必应,犹在洞中也。
  十三日夜,定录赵丞俱来。定录曰:昨与思和至太元府,仍诣南夫人,论陶某事,乃得由少时。子良问申几时,又曰:未测几时,或五年十年,事虽关,我亦由上府,继束华隶司命,未敢为定。赵丞仍曰:且已被束宫命令且住召陶某事子良。问召为何职仙官鬼官,丞答:蓬莱都水监高光,坐治水事,被责,似欲以陶代之。既且停召,当更选耳。此是仙官隶司阴府掌水事,以陶有劳,故得补之。如陶意似不大欲为此位,既仙,陶当不知卿可以事白陶也。少许时,又曰:夫人生祸延福赓,皆有因而至,非神明之所,如陶今夕心意,岂复忆此,虽云欲荡情散虑,恐亦未能,都去如何。复言合丹事云云。不知此所道弗闻,可恨也。又言青童大君,月未当来,华当脱阳字检选仙事云云。
  右一条,十三日夜所受记,书一小白纸。按此告,即符前二日所云,中旬问共为论也。周以十四清旦,来入岭止疏前停,召事见示,即问周何意,有今夕心意语,答云:亦不解所以,见意色甚不好,子良,亦不敢问,于时,既密解此意,便止不更重论岭裹以。十三夕一更,忽被冠似有六七人,皆执杖奄至阶前,前一人,唤言在御仗中,蒙假还,束畔等数人乏资粮,故来就先生乞,于时已闭户,未眠闻此,便开户当对呼进,随意所须衣服物器,一皆舍与,别屋雨小儿并被录置。既从来未尝见此,不能不惧,而犹向其道,但各取重担,徐去必无告讨,正恐君劫道士罪重,我当作好意,相与使后也。
  十八日夜,见定录,曰:陶乃答吾前语年限犹未定,别更报尔。所云欲住雷平山后,此亦不胜,今居论灾,厉刀兵水火之事,乃为好耳。此地本非可隐居寂处,直可以避灾害,住与不住,无胜否也。又论方托形何处,此由人心,心既未发,吾宁得知方将而言,唯句曲可住,昊越名山乃不少,未见有大胜地,犹劝陶居此山。
  右一条,十八日夜所受记,书一白藤纸。.陶隐居既得周所宣事,以十五日疏作辞语,与周令接觐之日为申陈,如此,即是相酬之告,周竟不以此见向道,当是无正可否以宣也。于时至尊垂恩,为置宋长沙道士二癣,并左右空地於此癣西,复为起观前左右,即是许长史旧基窃恐则近真纵。或以致谴,故二三因闻耳,追恨不得作方富通辞方富通辞则亦应方万酬答也。
  二十五日夜,梦见唐赵二丞来。赵曰:近何意恒劳苦,损人精神,僭人耳眼,今去勿复遇辛苦。子良问:不审住此癣中好否,比者恒忧与盗事。赵回头曰:此事关唐丞。唐丞仍曰:虽见关,亦不得自由,夫灾祸,亦非鬼神所知。此癣自不须多忧,疲人心虑,子良言劫盗事,深以仰凭。答曰:自保勖,不须过忧,便去。君论期运事竟,应相造也。我等且去,寻复相过。子良起送,相随而灭。
  右一条,二十五日夜梦所受,记书一白官纸。此夏旱,人情恶,山有尊长,但虑惊怖富。故以此祈访也。唐丞,名公房,亦四丞之一,云主死生,计劫盗事,正应由乐丞不知关唐也。记中从来见唐来事,今若始遂,应有始相识语,恐前已有,不必存记耳。西应此后,至今顾蒙安隐也。依别记目录,此月二十八日,唐丞又云劫盗事,不令忧云云。此不显,恐是不录也。
  右起七月三日至二十五日,几有七条事,书青白大小合十纸。於目录中阙一条,余悉具足也。
  周氏冥通记卷之三竟
  周氏冥通记卷之四
  此卷从乙未年五月二十三日初通,至丙申年七月末,月月悉记所通目录。其五六七月并具有,即前别三卷。自八月后,至今年七月末,止有此年目录,无更别记。
  乙未年五月二十三日昼,保命府赵丞告。云云。
  乙未年五月二十三日夜,保命范帅告。云云。
  乙未年五月二十七日夜,中岳仙人洪先生告伺二星。云云。
  乙未年五月二十八日昼,梦食合金液醮。云云。
  右四条,五月中事,今别撰在第一巷。111 条云见,一条云梦。
  乙未年六月一日,保命赵丞,华阳司农玉童,紫阳内官玉童,各告治身之行。云云。
  乙未年六月四日,华阳童告人骂辱,令心勿受.。云云.
  乙未年六月六日,桐桥仙人邓君来结冥友。云云
  乙未年六月八日,紫阳玉童宣周`君旨,改名字。云云
  乙未年六月九日,闻人隐告坐外偃房事。云云又保命赵丞告流汗事。云云
  乙未年六月十一日,於束岭宿,易迁女仙李飞华,告有五女仙欲来。云云
  乙未年六月十二日,中岳真人冯君,萧闲堂主张君,中岳仙人洪君,保命府乐丞华阳玉童,凡五人,告长生要言。云云
  乙未年六月十三日,范帅告勿食肉事。云云
  乙未年六月十五日,中岳洪先生授《洞房经》。云云,今阙此记。
  乙未年六月十五日,范帅遣人来,重责食肉事,云云岳去后来。
  乙未年六月十九日,易迁五女仙来告生死因缘根本。云云
  乙未年六月二十一日,赵丞遣黄元平,告请雨事。云云
  乙未年六月二十四日,苍梧仙人徐君棺椁事。云云
  乙未年六月二十四日,赵丞又遣来告请雨腾辞苍梧去后。云云,今阙此事
  乙未年六月二十五日,黄元平告已落太山死籍。云云。
  乙未年六月二十七日,华阳童宣定录旨,授玄真经。云云,今阙此记。
  乙未年六月二十九日,苍梧徐君执盖邓君,告名已上束华。云云
  右十七条六月中事,今别撰在第二巷。凡阙三条,今见十四条,并不言梦。
  乙未年七月二日,紫阳周王二真人,定录保命二真君,周大夫,.司马括苍,乐丞同来,大论语事,云云又及隐脆事。云云。
  乙未年七月三日,易迁有女仙来,云名已上青简云云。
  乙未年七月九日,二紫阳定录,告已进为保晨司,并输上落人数。云云
  乙未年七月十一日,徐邓二人来,云参定束华名说上事牒。云云
  乙未年七月十三日,定录君及赵丞告陶得停召合及事。云云
  乙未年七月十五日,保命君授三天龙文,并令但且混人世,勿为异应行来,动静营为,出入任意,但勿违犯正法耳。条真法时,但默行,莫令人知。神明不以万里为遥,不以山海为难,恋行应动任所趣,勿以吾等为碍。云云,今阙此记。
  乙未年七月十八日,见定录君云陶答语,及问所住。云云
  乙未年七月二十五日,赵唐二丞告勿过劳神疲体。云云
  乙未年七月二十八日,唐丞告劫盗灾祸,不须防慎,不令有忧。云云,今阙此记。
  右九条七月中事,今别撰在第三卷。阙二条,今见有七条,并或见或梦。并右三十条,并有具记。唯阙五条。从此后,并无别记,实为深恨。
  乙未年八月一日,范监来告云:此日诸真相就论说欢已毕,自今已后,欲令自来,处处游观。云云,此云来则非梦。
  八月五日,梦从一朱门崇阙入,见司命君,见授夜光芝。云云,夜光芝是句曲五种芝限。
  八月七日,梦入华阳中,先经保命府,后至定录问次往萧闲探龙仙芝。云云。此则从北入而向南也。龙仙芝亦见五种芝限。
  八月九日,梦至定录,问见,问云乃同人斋邪。云云。尔日在中堂,王法明为皇家涂炭斋。  
  八月十二日,梦与定录君於华阳内共乘车,侍玉女三十人,奏天乐,造南真於丹城,南真见告。云云。因又告太元,太元示以仙籍。云云。二真府并在大霍也。
  八月十五日,梦与定录保命,共往紫微夫人处。云云。紫微治玄龙宫,应在北方。
  八月十六日,梦至方诸,见青君府,不见青君。乃见韩太华,丹青馆宋夫人见,告神仙之要,委形之术。云韩太华,始以今年度束宫,受书朱宫玉妃之宾友韩,出《真诰》也。
  八月十九日,又梦造方诸,正见青君出游,杨君九华及许仙侯皆从。因造韩侯见告簿籍事。云云韩即前卷所云东宫典录籍者,名惠期也。
  八月二十一日,梦与保命至蓬莱,见周大夫。又至一朱台巨阙青轩紫房,云是司阴府陶某近正应肩治此束南一玄宫中。因复行,见一人,面金色,长短中形,人着飞霄衣冠,见告道法之事。云云保命曰:此是小天奉法人周大夫,仍告道业因绿甚多。云云.周大夫,即大宾。《真拙婴亦云:在蓬莱,司阴君主天下水事,事出马君传前,不知那治在蓬莱小方诸,多事道事,亦出《真拙阁》。
  八月二十五日,梦与范监赵丞至大衡山,见南陵薜大夫,中黄杜大夫,见授隐变方。因尔又行,见一草屋,甚高大绝,有甘泉,杂生众华。范监云:此是游仙之庐,因共入,坐屋下谈神仙事。云云。薛杜二大夫《真诰》中无也。
  八月二十五日,梦入华阳,造定录,谘来年十月可保得申延不。答云:可尔。云云此其犹欲留世意。所以发此请,虽初云可尔,恐后复相请,却审得申者,则不应,十月果去也。
  八月二十六日夜,梦定录保命来见,告云明当复往东华过司命问,既是天事不复得同,当更为访韩侯论尔,不更回异不。些刖及复屡道名简事,此则不可为定,进退皆复由功过故也。
  八月二十九日,见上期来宣定录旨云:韩侯甚有怀於尔,简录犹因。云云。此云见来,则非梦也。上期是华阳重姓,景名上期也。
  右十三条,八月中事二条是来,十一条是梦往。
  九月二日,梦至华阳中见二君。云云。
  九月五日,梦又至蓬莱,先过司命。司命见告:服神丹应,先须名上仙籍,乃得服之。云云乃至蓬莱见周大夫,食一草,状如槐香而紫色,见告云:子未得食此,得食此,便如吾耳,及火枣交梨事?云云火枣交梨出《真诰》中亦竟不知此果是何神奇。
  九月八日,梦与赵丞共游易迁,童初二宫,二宫相去可五六里。易迁,女仙宫。童初,男仙宫。而未知东西列为南北列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