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张文姬
  张文姬,天师张道陵之长女也。适陈郡袁公子,家豪好道,久之白日抱五儿升天。
  张文光
  张文光,天师张道陵之次女也,一云第四女。为陵王妃,以得封,犯父讳,不食数月,白日升天。一云入门三日,於殿上白日升天。
  张贤
  张贤,一云名贤姬,天师张道陵之第三女也。一云第五女。为燕王妃,好道,集真人之法,久之白日升天。
  张芝
  张芝,一云名芳芝,天师张道陵之第四女也,一云第六女。适魏公第二子,夫故犯父讳,遂郁郁不乐,於家白日飞升。
  卢氏
  卢氏,嗣汉第二代天师张衡之妻也。张衡得道,卢氏同於阳平山,白日飞升。
  张玉兰
  张玉兰,张衡之女也。幼而洁素,不食荤血。年十七岁,梦朱光入口,因而有孕。父母责之,终不肯言,惟侍婢知之。一日谓侍婢曰:我死尔,当剖腹以明我心。其夕遂殁。父母不违其言,剖腹得一物,如莲花初开,其中有白素金书十卷,乃本际经也。十余日间,有大风雨晦冥,遂失其经。《成都记》云:天师云孙女无夫而孕,父疑之,欲杀焉。既产,有异光,乃一轴书,则本际经也。父以为神,乃掷其刀。其后於敦信村登仙,即女郎观也。今有圣女台、抛刀池、洗经池存焉。一云得素金书本际经十卷,素长二尺许,幅六七寸,文明甚妙,将非人工。乃传写其经而葬玉兰。百余日,大风雷雨,失经及玉兰。坟圹自开,空棺而已。
  屈女
  东昊葛仙公玄,在荆门军紫盖山修炼。值天寒大冻,仙公胱足,衣衫蓝缕,时有屈家二女窥见,怜其忍冷,夤夜促成双履。次日欲献之,往炼丹之所,仙公已去,但存炉灰尚温。二女拨灰而得丹一粒,姊妹分而服之,自后神气冲冲,不饥不渴,惟慕清静。后隐去,时人谓得仙矣。
  谌姆
  谌姆者,不知何许人也。其字曰婴。常居金陵丹阳郡之黄堂,潜修至道。忘其甲子,耆老累世见之,齿发不衰,容貌常少。皆以谌姆呼之,谓其可为人师也。昊大帝时,行丹阳市中。忽遇一男子,年可十四五,叩头再拜,愿为义子,谌姆告曰:汝既成长,须侍养所生,何得背其己亲而事吾为母?既非其类,不合大道。於是童子跪谢而去。又经旬月,复过市中,忽见孩儿年可三岁,悲啼呼叫,莫知谁氏之子。因遇谌姆,执衣不舍,告云:我母何来,唯愿哀悯。谌姆怜其无告,遂收归抚育。渐向成大,供侍甘旨,晨昏不亏。心与道合,行通神明。聪慧过人,博通经史。天文地理,百氏九流,穷物极玄,探微索奥。年将弱冠,姆谓之曰:我修奉正道,其来久矣。汝以吾抚育,暂此相因,汝既无天,将何以为姓氏?儿曰:昔蒙天真授以灵章,约为孝悌明王,请以此为名号,可乎?姆曰:既天真付授,吾何敢有违。复议求婚,儿跪姆前说赞曰:我非世问人,上界真高仙。今与母为儿,乃是宿昔绿。因得行孝道,度脱诸神仙。向前十五童,亦是我化身。今已道气圆,我将返吾身。真凡自殊趣,何为议婚姻,盍於黄堂坛,传教付至人。母既施吾教,三清栖我神。谌姆闻赞,惊畏异常,遂於黄堂建立坛靖,严奉香火,大阐孝道明王之教。明王告姆修真之诀曰:每须高处玄坛,疏绝异党,偷闲丘阜,饵服阳和,委鉴太虚,静夷玄圃。若非无英宝帐、黄老玉书、大洞真经、豁落七元太上隐玄之道,不可偃息於流霞之车,眷盼乎文昌之台也。得此道者,九凤齐呜,万万萃止,炼身御节,八景浮空,龙舆虎旅,游翔八方矣。每宜宝之。於是尽得妙诀,兼授灵章,已而辞母,飞腾太空。谌姆受讫,宝而秘之,积数十年而人无知者。至西晋之末,许真君逊、昊真君猛,闻姆有道,远诣丹阳求受道法。姆知其名在图籍,应为神仙,於是授以孝道明王之教、真仙飞举之宗,及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步之术。仍以兰公所授孝悌明王铜符铁券、金丹宝经,一遵元戒,传付许君。仍语二君玉皇玄谱、仙籍器秩。乃令许君以道授昊君。二君礼谢,将辞归。许君欲每岁来礼谒姆,姆止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乃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茅随风飞去。因谓曰:子归於所居之南数十里,认茅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语讫,忽有云龙之驾来迎,凌空而去。今新建丰城二县之界,有黄堂观,乃真君访丹阳黄堂所立祠,每年八月三日朝谒谌母之所也。
  刘仙姑
  刘仙姑名懿,靖安县人。年数百岁,貌若童子,谌姆尝称之。真君往见,则已飞升矣,遂留宝木华车遗之。车因风飘举,三日而下,因名其观日华车观。碑碣犹在,今号栖霞观。
  盱母
  盱母者,真君许逊之姊,真君吁烈之母。许逊以其孀居,乃筑室於宅西数十步问,俾居之,许逊隐西山修炼,日夕讲究真诠,盱母与子烈日得参其妙焉。许逊每出,则吁母代掌其家事,仙宾隐客,咸获见之。许逊飞升之日,吁母暨烈母子,并受玉皇诏部分仙眷升天。
  许氏
  许氏者,许真君逊之女也。适建安黄仁览,尽得真君道妙。日究神仙之学,任青州从事单骑之官。留许氏,侍翁姑。一夕,家僮报许氏院中夜有语笑声。姑讯之,许氏曰:黄郎尔。姑曰:吾子从事数千里,安得至此。许氏曰:彼已得仙道,能顷刻千里。戒在漏语,故不敢令姑知。姑曰:若然,当使我见之。是夕仁览归,许氏告以故。比明,仁览不得已出,谒父母曰:仁览虽从宦远乡,夜必潜归膝下,仙道秘密,不可泄言,恐招谴累。言讫,取竹杖化为青龙,乘之而去。后许真君轻举之日,许氏同仁览公姑三十二口白日飞升。仙仗既行,许氏钗偶坠落,今有许氏坠钗洲。
  薛练师
  女真薛练师,不知何许人也。晋时世弊,京邑不宁。有道之士,多栖寓山林以避世。因居南岳寻真台,外示同尘,内修至道。常骑白豹游耆阔峰,黄乌白猿不离左右。后於云龙峰尸解出《仙传拾遗》。湘中记云:晋女真薛练师冲举之处,梁武帝天监五年建观。至后周武穆公主周惠扑者,生而有异光满室,幼不茹荤,长思独处,慕魏夫人、猴仙姑之志。因居石室,感西灵圣母降传经录,修三素之道。潭衡之境,士女景慕者数百人。世代将乱,告诸学者曰:我当暂往,.约百余年再来。后学如市,唐玄宗开元初,赐额西灵。后有女冠李太真、曹妙本接踵得道,即今常住乃周公主所舍观。废久,马氏复兴。宋朝特赐每岁度女冠一人,以续焚修。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徒集卷之二竟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之三
  上元夫人
  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太古以来得道仙籍,亚於龟台金母。金母所降之处,多使侍女与闻,邀为宾倡。汉孝武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夜二鼓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王母令帝坐,设以天厨。言宴粗悉,命驾将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复坐,乃命侍女郭密香邀上元夫人同宴於汉宫事载《金母元君传》。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茅盈受黄金九锡之命,为束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是时,五帝君授策既毕,各升天而去。茅君之师总真王君、西灵王母与夫人,降于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华阳天官,以宴茅君焉。时茅中君名固,小君名衷,王母王君授以灵诀,亦授锡命。紫素之荣,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亦侍真会。王君告二君曰:夫人乃三天真皇之母,上元之高尊,统领十方玉女之籍,汝可自陈。二君下席再拜,求乞长生之要。夫人悯其勤志,命侍女宋辟非出紫锦之囊,开绿金之岌,以三元流珠之经、丹景道精经、隐仙八术经、太极录景经,凡四部,以授二君。王母复劫特地李方明出丹琼函披云珠之岌,出玉佩金当经、太霄隐书经、洞飞二景内书,传授二君。各受书毕,王母与夫人告去。千乘万骑,升还太虚矣。
  南极王夫人
  南极王夫人,西王母第四女也一云第三女,名林,字容真,一号紫元夫人,或日南极元君。理太丹宫,受书为金阙圣君,上保司命。汉平帝时,降于阳洛山石室之中,授清虚王君太上宝文等经三十卷。夫人着锦被青羽裙,左佩虎书,右带挥灵,可年十六七,形貌真正,天姿奄霭。乘羽宝车,驾以九龙,女骑九千。居渤阳舟海长离山中,主教当为真人者。
  右英王夫人
  右英王夫人,西王母第十三女,名媚兰,字申林《总仙奇纪》云中林。治沧浪山,受书为云林夫人。晋哀帝兴宁三年七月降句曲山,《真诰》云:沧浪云林右英夫人。
  紫微王夫人
  紫微王夫人,名清娥,字愈音《真诰》云愈意,王母第二十女也。昔降授宝神经与清灵裴真人,行之得道。晋哀帝兴宁三年乙丑六月,与九华安妃、二十三真人、十五女仙降句曲,授道於真人杨羲也。夫人镇羽野玄陇,主教当成真人者也。夫人作服木序,在上清经。
  太真王夫人
  太真王夫人,王母之小女也。衣服奇丽,姿容绝世,年可十六七。时以儿为三天太上府都官司直,被降主束岳。夫人暂来往於岱宗山,石室高崖,重岩深隐,人迩所不能到,去地千余丈。中有玉几金林,珍物奇伟。每弹一弦之琴,即百禽飞集,鼓舞听之。时乘一白龙,周旋四海。仙人马明生尝为县吏,为贼所伤。疮甚,殆死。遇夫人救之,数年后夫人令明生师安期生,受金液还丹,修炼升天。
  灵照李夫人
  北元中玄道君李庆宾之女,太保玉郎李灵飞之小妹。受书为束宫灵照夫人,治方丈台第十三朱馆中。夫人着紫锦衣,带神虎符,握流金铃。有两侍女,年可二十许。夫人年可十三四许。
  中候王夫人
  女仙王观香字众爱,周灵王第三女也。是宋姬所生,於子乔为别生妹。受子乔飞解脱网之道,得去入维外书作维字氏山中,后俱与子乔入陆浑,积三十九年道成,白日冲天。《真诰》云:受书为紫清宫。内传:妃领束宫中,候真夫人、子乔弟兄七人得道五男二女。其眉寿是观香之同生兄,亦得道。
  钩翼赵夫人
  钩翼夫人,齐人也,姓赵。少好清静,病外六年,右手卷,饮食少。汉武帝时,望气者云:束北有贵人气。推而得之,召到。姿色甚伟,武帝发其手而得玉,钩手得展。幸之,生昭帝,武帝。寻害之,殡尸不玲,而香一月。后昭帝即位,更葬之,棺空,但有丝履,故名其宫曰钩翼。后避讳改为弋。
  麻姑
  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年可十八许,於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光彩耀日,世所无有也按道书云:老君历观无极世界,三灾九厄,十芒八难,示以禳除之法。中有遣北方黑骑、天官兵马、仓老麻姑、五亿万骑等语。则知麻姑浩劫之高真,乘运应世,有自来矣。昔方平降蔡经家,遣使邀麻姑同宴,各进行厨,皆金盘玉杯。肴膳多是诸花,而香气达于内外。擘麟脯如行柏炙,进天酒如饮琼浆。麻姑曰:接侍以来,见束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乃浅於往日。会将臧半也,将复扬尘也。麻姑手爪颇似乌爪,蔡经心言背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方平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神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可萌妄想哉。宣州有麻姑仙坛,建昌军有麻姑山,灵逊非止一处。宋徽宗政和问,宠褒麻姑为真寂冲应元君。宁宗嘉泰问,改封虚寂冲应真人。
  南阳公主
  汉时南阳公主出降王咸,属王莽秉政,公主夙慕清虚,崇尚至道,每追慕文景之为理。又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国危世乱,非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远尘境,必可延年。若碌碌随时,与世进退,恐不见免於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咸罗倪世禄,未从其言。公主遂於华山结庐柄止。岁余,精思丹道,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人或见之,徐徐绝壑乘云气,冉冉而去。咸入山追之,越巨壑,升层巅,涕泗瞻望,漠然无边。忽於岭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矣。因谓之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於世。
  郭勺药
  郭勺药,汉度辽将军束平郭赛女也。少好道笃诚,真人因授其六甲而得道。今或游玄洲,或处束华方诸台也。
  赵爱儿
  赵爱儿者,幽州刺史刘虞别驾赵该姊也。好道得尸解,后又受符,见居束华方诸台。
  王鲁连
  女仙王鲁连,魏明帝城门校尉范阳王刚女也《真诰》云王伯纲女,未审孰是。刚得道於元洲。鲁连见父冲天,遂勤志修道,入陆沈山遇太一真人,授以飞升之法。行之,白日升天。
  南岳魏夫人
  夫人姓魏名华存,字贤安,任成人,即晋武帝左仆射魏舒之女。天才卓异,性乐神仙。年二十四,父母强逼以事南阳刘又讳彦。幼为修武令,夫人随之。遂因请闲斋于别室,谨修道法。入室百日,所期仙灵,精思希感。季冬夜半,感四真人降於靖室,而授道要。后众真再降,令夫人托疾尸解,枫轮命访王屋清虚洞天,奉天帝君命传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主诸学道生死图籍,摄御三官关较罪考,又加南岳夫人,比秩仙公治大霍山洞台,后成帝咸和四年,讽轮下迎升天。杜甫望岳诗云:南岳配朱雀,秩礼自百王。钦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邦家用祖典,在德匪馨香。巡狩何寂寥,有虞今则亡,洎五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业相望。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夫人坛在南岳中峰之前,巨石之上,是一片大石,方可丈余。其形方稳,下圆上平,浮寄他石之上。尝试一人推之,以能转动,人多则屹然而定,相传以为灵异,往往神仙幽人游息其上。奇云灵气,弥覆其顶。《丹台录》云:魏夫人为紫虚元君,治南岳。《真诰》云:上真司命南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