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真部
- 玉诀类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十方至真飞天神王、长生度世无量大神,并乘飞云;丹舆绿辈,羽盖琼轮,骖驾朱凤,五色玄龙,建九色之节,十绝灵旛。前啸九凤齐唱,后吹八鸾同鸣,狮子白鹤,啸歌邕邕。
此总前十方飞天神王、无量大神,皆天至真也。青元曰:舆、辈、轮、盖,皆阳精之炁所成,凤、龙、狮、鹤,乃阴精之炁所化。上圣具真常之道,呼吸合散,随意现前。阴阳之炁调和,成歌成曲,皆炁所为,并非外物也。凡修还丹功成,阴魔亦化,阳神元炁一呼,万神咸听;五脏神灵,各随方色自现。舆笔仪卫、来迎百骸,众神前导后从,升举朝元,与天真大圣之会无异也。
五老启途,群仙翼辕,亿乘万骑,浮空而来。倾光回驾,监真度生。
十方大圣,道位尊隆,乃感五帝前导,群仙骖乘,是以亿乘万骑浮空驾景而至矣。五老者,东方青灵始老,姓关,讳开,字灵威仰;南方丹灵真老,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中央元灵元老,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西方皓灵皇老,姓上金,讳昌开,字耀魄宝;北方五灵玄老,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五帝皆天真自然之神,由祖炁妙化而为五行,即五炁也。故曰元始五老,非积学而成真者,自受命降符,各镇一方,大劫交周,其位乃易。故东方属木,主春,令生万物;南方属火,主夏,令长万物;中央属土,旺於四季,和万物;西方属金,主秋,令成万物;北方属水,主冬,令藏万物。所谓五炁顺布也。五行乃法身之正炁,火龙水虎,颠倒流布於鼎器之中。万神攒簇於九宫,则五炁朝元,百灵卫体,是犹千乘万骑,浮空而来也。倾光者,流精玉光也。回驾者,飞云丹霄也。十方大圣朝集帝所,轮毂回旋,天尊之法座,以监领众真,校度群品也。在内则回己之真光,洞照灵府,则坎离既济,铅汞相投,神不外驰,六辔俱息。而后阳光下倾,阴滓上莹,真神化生,自能监真度生,周回十方矣。
诸天丞相、南昌上宫、韩司主录、监生大神,执箓把籍,齐到帝前。随所应度,严校诸天。
默庵曰:此言诸天齐集,考校学士功过,世人罪福。诸天丞相,即大罗无极神公。南昌上宫,即朱陵火府,,在赤明和阳天也。韩司者,即可韩丈人,主炼度文籍之事。监生大神,主度魂受生之职。录籍者,纪学士世人功过罪福也。各司掌隶之神,赍持箓籍,齐会天尊之前,校功量福,普度人天。校其应受度者,或宿名玄图,骨相合仙;或修斋奉戒,功德积感;或敬奉三宝,善功彻天;或供养师宝,为三官所称。纪名诸天者,严校录籍,据功量品,随其高下,应受升度矣。观复曰:此以上正文,玉晨道君序述。
普造三界,无极神乡、泉曲之府、北都罗酆、三官九署、十二河源。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无极神乡者,十方无极世界也。泉曲之府,九幽长夜之府也。北都罗酆者,下元正北有一大海,秽气恶腥,莫测边际、中有一山,上参碧落,下入风泉,皆黑郁之气盘结而成,名曰北都罗酆山。有大洞曰阴景天宫。中有三十六狱,太阴天君主之。内有六洞,六天大魔王,各主一司。其一曰纣绝阴天宫,其二曰泰杀谅事宗天宫,其三曰明晨耐犯武城天宫,其四曰恬照罪气天宫,其五曰宗灵七非天宫,其六曰敢司连宛屡天宫。人能持此六洞之名,常生敬畏,则魔王保举,削落罪名,生死受赖,获福无穷矣。三官九署者,天、地、水三官治三元考校之司。上元天官隶玉清境,设三宫九府三十六曹;中元地官隶上清境,设三宫九府四十二曹;下元水官隶太清境,设三宫九府四十二曹。其中元、下元官僚,皆死而有功德之魂,受度得任,各依年限,功满进升天府。功未满者,还生人中。九署者,又曰乃九垒土皇九令之司。十二河源者,月为太阴之精,诸水 之母;东井为天河之源,众水所会。太阴一月一周天,故十二月皆过东井,沃黄华之甘露,以濯炼之死魂,亦资此荡形,而后度品南宫矣。人身心为南昌,即朱陵府也。经曰:灵宝 无量光,洞照炎池烦。心虚则神光洞照。肾部之下,皆为幽阴泉曲之府,即北都罗酆也。以我真光朗彻,明烛幽暗,运太阴之真水於东井荡涤幽魂,而后济以太阳南离之真火,以毁炼之。虽 无极神乡之魂爽,皆普告而度矣。
上解祖考,亿劫种亲,疾除罪簿,落灭恶根,不得拘留,逼合鬼群。
人之祖考,凡子孙不能修善积德,必殃及九祖,皆至沦坠,无有出期。能知修崇经教,迁善布福,然后上解祖考之罪阵,以及种亲之远,亦皆获度矣。观复曰:每三官校录,子孙有大功,玉帝敕命即超度九玄七祖。一身受度,则九祖蒙恩。故今疾除罪簿,而恶根亦随落灭矣。恶根者,恶念根性。罪簿者,冥司所录,轻重罪籍。蒙慈恩开度,大宥其业,则恶根尽灭,名籍除落,虽冥曹亦不得拘留,逼合鬼群。凡亿劫之亲,皆乘普度矣。能知修炼之士,不为华竞所挠,嗜欲所昏;体性湛然,圆通明妙,则三尸六贼不能汨乱秽浊。修炼久之,万炁朝生门,百神守死户,不致沉滞苦趣,亿曾万祖,咸遂升迁矣。
元始符命,时刻升迁。北都寒池,部卫形魂,制魔保举,度品南宫。死魂受炼,仙化成人。生身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与天齐年,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超凌三界,逍遥上清。
默庵曰:此言学士祖考受炼,自身受度也。元始符命,若灵宝法中之生天宝箓,救苦九龙符命,诸真符简,皆元始天尊降敕,颁命九霄九司,敕下三界十方而行,是以时刻即可升迁。北都寒池即罗酆泉曲也。部卫形魂者,人死则形离魂散,北帝承敕部卫亡魂,不致散乱。制诰魔王保举,则度品朱陵南宫。受炼死魂,处於幽暗极阴之府,承天尊慈光,一烛真阳,内炼则幽暗睹明,而阴净阳纯,仙化成人矣。其能修经教,涤炼形神,则生身受度,劫劫不失人身,而真性长存矣。随劫轮转,与天齐年者,劫数终有败坏,几囿於形气者,厥有轮转;惟得仙之士,一灵妙本,旷劫不坏,与天地齐其长久。永度三途、五苦、八难者,三途,第一色欲门,上尸道天涂界;第二爱欲门,中尸道人涂界;第三贪欲门,下尸道地涂界。又名三恶,善遏人学仙之路。五苦者,色累苦心,爱累苦神,贪累苦形,华竞苦精,身累苦魂。五苦、三途,故曰八难也。人能知归根复命之道,摄情还性,舍妄归真,则三业六根俱已净绝,一真独露,万幻皆空,运元始祖炁於坎、离、既济之中,陶魂铸魄,斩地根而证天根,是以死魂受炼,生身受度,三界不能拘摄,顿超无漏,逍遥上清之境矣。
上清之天,天帝玉真,无色之境梵行。
幽栖曰:上清之天,其三十六天帝最尊极也。道齐元始,位列玉清,故曰玉真。即上清以下三十六天,不同三十二天也。有景无色,故曰梵行。梵行者,道中之道,天中之天,出入无间,真空 无碍也。又《龙踏经》云:上清十二天,九真所居,天帝玉真,天中之帝。体涵莹玉,气御至真,以其修炼纯粹,故曰玉真。盖上文言逍遥上清,此特释上清之天天帝居於 无色之境之上,精修梵行,以证道成真也。
东方八天:
默庵曰:此三十二天之序,引俗本,於此添元始灵书上篇,道君撰九字,不可从。自黄曾天至七曜天,元始积九阳梵炁以成六天,为欲界二天,为色界天。欲界有六天,即下界也。此天之人有形有欲,触物染着,六欲根净,即登色界。
太皇黄曾天,帝郁褴玉明。
正音开玄摄明,天帝内讳郁褴,帝魔隐音玉明。
太明玉完天,帝须阿那田。
正音保玄道灵,天王内文须阿,隐音那田。
清明何童天,帝元育齐京。
正音明生九真,天王隐讳元育真人,内文齐京。
玄胎平育天,帝对度内鲜。
正音飘翰默然,天帝隐名刘度内鲜。
元明文举天,帝丑法轮。
正音开生舒,天帝内文丑,异号法轮。
上明七曜摩夷天,帝恬懀延。
正音延虚明,天帝内音恬懀,隐号延。
虚无越衡天,帝正定光。
正音镜无翘,天帝内文正定光。
太极蒙翳天,帝曲育九昌。
正音阿难净明,天王隐号曲育,总文九昌。
南方八天:
元始积三阳梵炁以成八天,属色界四天,为麓尘四天,为细尘。
赤明和阳天,帝理禁上真。
正音治安保仙,天王隐号理禁上真。
玄明恭华天,帝空谣丑音。
正音飞音洞灵,天帝内文空谣丑音。
曜明宗飘天,帝重光明。
正音翘真英,天帝总号重光明。
竺落皇笳天,帝摩夷妙辩。
正音难玄明,天帝隐讳摩夷,内音妙辩。
虚明堂耀天,帝阿娄生。
正音弥纶玄明,天帝隐音阿梵,号娄生。
观明端靖天,帝郁密罗千。
正音朗观耀明,天帝隐文郁密,内号罗千。
玄明恭庆天,帝龙罗菩提。
正音威清道玄,飞天内音龙罗,帝君隐号菩提。
太焕极瑶天,帝宛黎无延。
正音洞真永观,天王内文宛黎 无延。
西方八天:
自越衡天至昙誓天,元始积七阳梵炁以成二天,为色界,六细尘、六轻尘。色界有十八天,即中界也。此天之人,有形无欲,而有六色十八尘,六尘俱净,升入 无色界。
元载孔升天,帝开真定光。
正音开光竟真,帝君内音开隐,讳真定光。
太安皇崖天,帝婆娄何贪。
正音晖莫阿魂,天君凭音婆娄,帝魔内讳阿贪。
显定极风天,帝招真童。
正音回翘威,天君秘号招真童。
始皇孝芒天,帝萨罗娄王。
正音君华大权,玉真隐文萨罗娄王。
太皇群重浮容天,帝闵巴狂。
正音惠威光,帝君内文闵巴狂。
无思江由天,帝明梵光。
正音朗明法元,帝君内号明梵光。
上揲阮乐天,帝勃勃监。
止音郁元真星,天帝内文勃勃,内号监。
无极昙誓天,帝飘弩穹隆。
正音飞天虚英,天魔内文飘弩,天君隐讳穹隆。
北方八天:
自皓庭天至秀乐天,元始积五阳梵炁以成四天,为无色界。四天为种民,即上界也。至真无情,人民化生,色欲俱空,修至此天。
皓庭霄度天,帝慧觉昏。
正音元清明,帝君内音慧觉昏。
渊通元洞天,帝梵行观生。
正音法权道光,天君内音梵行,隐讳观生。
太文翰宠妙成天,帝那育丑音。
正音灵熏惠光,帝魔内文那育丑音。
太素秀乐禁上天,帝龙罗觉长。
正音阳威耀清,天帝内文龙罗觉长。
太虚无上常融天,帝总监鬼神。
正音摄灵真,天帝摄魔,内音总监鬼神。
太释玉隆腾胜天,帝眇眇行元。
正音空微道明,帝君隐号眇眇行元。
龙变梵度天,帝运上玄玄。
正音掬灵妙光,天王内文运上玉真,总音玄玄。
太极平育贾奕天,帝大择法门。
正音永玄久生,天王总文大择法门。已上正文皆元始天尊所说。观复曰:此诸天玉讳玉音,皆以赤晶之玉,碧字刻之,秘於上清天中。自皇曾天至禁上天,是为三界,即欲界、色界、 无色界。欲界六天,自皇曾天至七曜天,此天之人有形有欲,触物染着。初上二天,以身为欲,其二天接手为欲,其五天以口说为欲,其六天以眼视为欲,以有色欲,交接阴阳,故名欲界。因其欲乐,易至衰败,寿命终尽,复沦诸趣。能知修习,六歌根净则登色界,即中界也。色界十八天,自越衡天至昙誓天,此天之人,有六色十八尘,曰六粗尘,六细尘、六轻尘。一尘净,升一天,十八尘净,升 无色界,即上界也。无色界四天,自皓庭天至秀乐天也。《太乙真科》曰:无色界中,至真无情,不交阴阳,人之化生,但啖真炁,无复形质。修至第一天,惟存心识以入炁观,若心识除,次第而升;若结习俱忘,不着有无,洞入自然,升种民天。如大劫交,水火不到,惟风浩荡。孝芒天至霄度六天,为风所坏。元洞天至秀乐天,元炁散而复合,更无劫数。自常融天至平育天为四种民天,洞入真道。故《本际经》云:结习已尽,超种民天位。《太乙真科》曰:上升四天,洞入道境,随炁升降,灾所不及。薛幽栖曰:四方之天,三十二者,四梵天也。天帝高真,形相宛然。虽有真相,犹如虚空出入无间矣。盖四方各八天,皆积梵炁而成,各天帝尊内名隐讳,亦皆梵炁结空而有象,天尊宣说以度世。此所以设经教之无穷,而生死受赖矣。
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隐讳,诸天隐名。天中空洞自然灵章,诸天隐韵,天中之音,天中之尊,天中之神,天中大魔,天中之灵。九和十合,变化上清,无量之奥,深不可详。敷落神真,普度天人。
默庵曰:此言天帝名讳,乃天中空洞之炁,自然结成之妙也。三十二天中,则有三十二帝,诸天之隐讳、隐名、隐韵、皆梵炁结空而成,即《生神章》所谓混合空洞炁也,故曰自然灵章。天中之音,即隐韵之遗响也。天中之尊,即三十二帝也。天中之神灵,则皆梵炁之功用,神妙莫测也。大魔则五天魔王也。九和十合者,九者,阳数之成;十者,阴数之终。此阴阳之功用也。以其全阴阳之妙用,是以变化无穷,而径达上清之境矣。上清者,轻清之炁,属乎天象,乾为六阳之极,九和也。坤为六阴之极,十合也。大丹火符之妙,尽於是矣。 无量之奥,深不可详,此皆隐讳隐韵之不可得而尽述也。敷落神真者,即五篇下敷落之义也。神真者,所谓天中之神也。灵章奥范,敷阐廓落於空洞之中,是以普度天人,生死蒙惠矣。或以此为玉晨道君序,述元始所说,此皆正经之要目,岂乃中断而复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