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侍经五帝,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营卫神文,保护受经者身。
  幽栖曰:此言五帝玉童玉女者,是五帝之玉童玉女来侍,非五帝与玉童、玉女俱侍此。五帝即五老帝君,非五方之帝也。童之与女,都四十八人,既常营卫神经之文,亦兼保护诵经之者。则叉荐举精诚之功,司察泄慢之过,受诵之子,宜慎之焉。若出入游行,必宜携执,则使持文而护身,免灾而无虑矣。
  道言: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度上南宫。
  幽栖曰:正月,上元大庆之月也。故能福及上世祖曾,幽魂苦爽,断鬼神连逮之役,受仙官拔度之庆。夫言斋者,谓身无杂务,心不外想,内外清虚,抱元守一,终乎此月。故言长斋。
  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蔍白简,削死上生。
  幽栖曰:七月即中元大庆之月也。故中及己身,诸天上生;名於白简,酆岱落死;籍於黑簿,身得神仙,位登天府。黄箓、白简者,以黄金为书,以白玉为简也。此独不言十月下元者,为上元上延祖考,中元中及己身,下元下逮子息。今既皆明至学为首,则至学上有祖考而下无子息,故十月下元,略而不言。经中亦不说下元功过。至学之士,详而审之。○少微曰:天官考时,宜度先祖;地官校月,可度己身。此先后之差,尊卑之序。黄箓、白简,记仙之籍也。《录字回年经》曰:名书帝箓,盖有宿缘,皆由勤慕,非自然也。○玄英曰:按《三元品械》,正月三阳炁生,位在上元诸天校定之时,宜度先祖。七月是中元校定之月,地官考校之辰,宜度己身。亦是先后之差、尊卑顺序之仪也。谓修道之法,普度无穷,通济死生,动植咸润;上为皇家宗庙,下为五苦幽魂,岂独先超七祖。此乃使人追孝之心,故云为上世亡魂。
  十月长斋,诵咏是经,为帝王国主、君臣父子,安镇国祚,保天长存。世世不绝,长为人君,安镇其方,人称太平。八节之日诵咏是经,得为九宫真人。
  幽栖曰:谓四立、二分、二至,为八节日也。皆诸天大庆吉会之日,检勾学者功过之辰。若於其日能斋而诵之,则得为九宫真人也。所以尔者,其九宫除中央之尊位,周回八宫,以应八节。既与其日相符,故诵之得登此境。○少微曰:一元有三宫,三元有九宫也。又解:夫八节之日,皆有八史神下伺人善恶,所以八节必须修诵。何故八节之日为九宫真人?明八节是八卦,左三右七等并,以中宫首足合於九宫,故曰九宫真人也。
  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炁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
  幽栖曰:本命即年辰之日,唯检勾一身之功罪,故令其日斋诵之。且人以炁为根,以神为本。炁存则神正,本固则根深。内神炁以相符,外光明而自轸。如此则万忧不生,苦恼奚入?既以我本命之日修诵,故能存我之神炁。圣人作则,皆有由然,以此推之,则修真之理自明矣。○少微曰:夫神和而炁畅,故闻灵音而澄正,感虚白而光明也。○疏曰:本命日则有司命君下察人善恶,所以亦须修此经。人若为恶,则邪炁入身;若其为善,则正炁归己。而永保长存,不经苦恼也。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升上清。
  幽栖曰:三界侍卫者,即三界魔王左右侍卫也。五帝司迎者,即五方天帝出入迎送也。於是坐朝众灵,名书帝箓,万遍功备,千行德圆,即白日升天、飞登上清也。○少微曰:陆先生云:上清,中都也。按《龙蹻经》:四梵以上,次有三清。太清十二天,九仙所居;次上清十二天,九真所居;玉清十二天,九圣所居。今三十六天,并不坏之境。《洞神经》云:三清天,自然化也。凭空而立,七宝宫殿,不生不灭,百灵侍卫矣。
  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洗浴,斋戒入室东向。
  幽栖曰:行道之日,即持诵此经之日也。恐人不得此长持,故云行道之日,亦是前所说吉日也。每皆以香汤洗浴,然后入别室斋心洁己,清净无为。若山居寡力者,亦可於所寝之室,常护令整洁,先被服盥漱,置经於桉,然后又於经堂焚香,礼请跪启。今修诵之旨,即取经於室中,东向正坐。焚香披读,注心历目,微声吟咏。若直尔念诵,文多错误,则却,上三十字读,勿使忽速,苟贪遍数,翻为失功,误人不小。调声诵咏,令神和魂畅,常令香炁绵绵不绝於室。至此章,则依法存叩之也。
  叩齿三十二通。上闻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过。
  少微曰:《真语》云:叩齿以集神,咽津以和真。《易》曰:帝出于震。震,长生之方,诸天之尊也,故东向也。先想皇曾天而拜之,以次天帝,每一想一拜,而取遍也。
  闭目静思,身坐青、黄、白三色云炁之中。
  少微曰:玄炁,青也。元炁,黄也。始炁,白也。想此三炁也。
  内外蓊冥,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师子、白鹤,罗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焕室内,项生圆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密咒曰:
  幽栖曰:更焚香临目。临目者,半开也。接手者,两手杳於膝上,即叩齿三十二通。每叩一通,令响应一天。讫,存我起拜三十二天帝,从东方北首而始。以次周回四方,每一拜存一帝;而拜之讫,闭目存我。坐下自然有青、黄、白三色云炁,须臾满一室之中,郁郁蔼蔼,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师子左右各两行,行有其八,对坐相望。白鹤与师子同也。日在前,月在后,明照室内,项生光象,照彻十方。如此存讫,更重览所存者,分明如睹也。密咒者,即口动而无声也。
  无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玉童、传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关启所言:今日吉庆,长斋清堂,修行至经,无量度人。臣及甲乙转经受生,愿所启上彻,径御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少微曰:元始上帝,天尊之别号也。
  毕。引炁三十二过,
  少微曰:引炁者,以口吸引之也,非引出也。仍想三十二天本天中炁色,依次第而吸之,从皇曾天为始。
  东向诵经。
  幽栖曰:既发垆之祝,不假悉注;略言要用者耳。直日香官,即三十二天各一官也。下来监察,而复上奏。今日吉庆者,即三元八节之吉日也。每皆云:今某日吉庆,既屡言长斋,即不得不斋也。臣及甲乙者,后日月、天地、星辰、国主、兆民等之所称也。若平常之时,即言臣及祖考也。元始上帝者,即非元始天尊也。夫上帝高尊亦位齐元始,故得称焉。是知元始之号,非一尊之称。祝毕,即以鼻吸三色云炁,入口而咽之。三十二过毕,洞彻一形之内,良久诵经。上香诵经。初一遍,从序诵,因便存思;其后遍,直从元始洞玄题去,每令一存,周得十过为佳。若有急事,暂起亦得;若经时稍久,即须却依前,新从序续,而复存思也。○ 少微曰:自元始洞玄以下曰经也。
  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之一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之二
  齐严东、唐薛幽栖、李少微、成玄英注,宋陈景元集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幽栖曰:前题兼称太上洞玄灵宝,此题直云元始无量度人;序题太上,欲明太上所序经。前则都总部秩之名,后则单指一经之目。上品妙经,义同首注。○少微曰:前是道君序经,故以道言标首,此是天尊自说,故书元始为题。又自然已前,亦是道君小序;混沌已后,方是天尊本章也。
  元始洞玄,灵宝本章,
  东曰:元者,先也。先天而生,故曰先也;亦曰大也,大无不包,故曰大也。亦曰炁也,细无不入,故曰炁也。亦曰无也,无形无影,故曰无也。亦曰灵也,能变能化,故曰灵也。亦曰道也,经曰:道可道,非常道也。明常道无形,不可得而名,故略云其状。始结也,无炁始结,故言结也。亦初也,玉字初开,故曰初也。亦化也,化生天地,故曰化也。亦端也,为万物之首,故曰端也。亦终也,终乎无终,故曰终也。经曰:无名天地始;又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又曰:始制有名,故曰:始生一。一,天也。天从始而生,明始亦元也。会归於元。元生之时,无天无地,无神无鬼,溟涬蒙鸿,无所分别,元炁始结,而成玉字。
  玉者,自然之精。精出而发光以成天地、日月、星辰,所以化成元始尊神者,明其有灵也,所以化生天地、日月、星辰者,欲以生养万物也。所以天地万物生后,而有号者,明元始造化也。所以号元始者,示人知始终之归趣也。洞,明也。洞照无极,故曰明也。亦通也,通达无穷,故曰通也。玄,空也。杳然空洞,故曰空也。无炁始结而成玉字,在空玄之中,通达照乎四方,显乎龙汉,隐乎延康,先乎赤明,耀乎开皇,逮至上皇也。灵者,众圣之通称也。宝者,众圣之所珍也;章者,文章也。玉字始出,本形如印,八角垂芒,文彩焕耀,洞应无穷。在天曰灵,在地曰宝;空玄为灵,入藏为宝,故曰灵宝。太上道君说其所由也。○少微曰:元始微言,通同玄妙,灵文宝贵,音韵成章。
  上品妙首,十回度人。
  东曰:上品者,元炁始凝结青、黄、白三炁,置上元三宫。其第一宫名玄都元阳七宝紫微宫,始阳之炁,总主上真自然,玉虚高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其官皆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万重。青阳之炁,其中官寮亦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万众,皆结自然青阳之炁而为人也,衣则青羽飞衣。宫中有延生符,八方之炁,欻然而到,便成人也。毁符焚身,即随烟而化还为炁也。太玄上府紫微宫有左、右、中三府,左府主生宫,太阳火官考;右府主死宫,太阴水官考;中府主生死罪录,风刀之考。三府各领官寮九千万众,总统生死罪福一十二曹。其左宫,名太玄都元黄太极左宫。则元黄之炁总主上真,已得道及未得道修真男女,生命录籍。其宫有招灵之符。右宫名太玄都洞白太极右宫,则天元洞白之炁,总主上真已得道、及未得道修真男女灭度仙录,及罪簿死籍。宫中有明真之府,其中官寮品格,具如紫微宫之仪也。上元品天官凡有三宫,宫有三府,宫统十二曹,三宫合三十六曹,并治元阳之上、太空之中,自然之号,普统上真已得道。三元日,集校阴阳、水、火、风刀三府,考官三十六曹、青黑二簿,列奏紫微、太微左、右、中三宫。其事自具出《三元品戒》中。今略举一隅。昔龙汉之年,玉字始出,日月始明,天地亦分,众真列位,元始出法度人。说经十遍,周回十方,度人无量之数。元始因撰作十部妙经,以紫笔书着空青之林,众圣所崇,为经之祖宗,故曰上品妙首也。○幽栖曰:此演经之时,故亦都叙题目之旨趣也。明诵之十过,即能度人,故元始说之十过,以召十方。每以十过为法。所以前序言:凡诵是经十过,亿曾万祖皆即受度,亦是回法轮十转之义也。○少微曰:即此章句,言约事弘,是谓上品真经,妙道之首;十回轮转,广度天人也。○玄英曰:上品者,群经品秩之中,此品最为第一也。妙首者,此经有度人之法,为众妙之宗,故称妙首也。十回度人者,天尊诵经度人,皆有遍数,十遍为一过,百遍为十过也。
  百魔隐韵,离合自然。
  东曰:百魔,神霄王等。隐,玉字也;韵,调也。魔王与诸炁俱生,参於洞章,隐其韵调,合於自然之书,以为经也。○幽栖曰:即诸魔王隐名及三界秘章,隐显离合,同符自然也。○少微曰:于时天人鬼神莫不服化,故三界大魔率其群魔,隐括声韵,来朝元始。离飞玄之炁,合自然之音,鼓以灵风,皆成歌咏;太上贵重,列於经文也。○玄英曰:此明天尊诵经,感得三界群魔飞行空中,歌隐韵之音,俱来朝会。隐韵者,明此灵章皆是诸天上圣自然隐秘之音。非世所知,谓之隐韵。属对成文曰韵,五声相和为音,合而言之,谓之隐韵。自然者,言此灵文皆诸天妙炁,灵风鼓奏,自成歌咏之音,非关造作而成,故云自然也。离合者,谓三界魔王各自歌其天中自然妙炁,以为歌咏之曲,谓之为离。其音与洞章相参,理合自然之妙,故云合。参,犹杂也。音辞虽杂,理合自然,故云离合自然也。又解云:离者,天尊所说,魔王亦说,各各自说,谓之为离;说音不同,理合真妙,谓之离合自然也。
  混洞赤文,无无上真。
  东曰:混,大也;洞,通也。赤文赤书,大洞之经,通明龙汉,沦於延康。元始开运於洞阳之宫,火炼玉字,洞阳炁赤,故号赤文。出法度人,玉清治炼真中之真,故曰无无上真也。○幽栖曰:混者,混沌之名;洞者,洞阳之炁。赤文者,赤书真文也。言赤书真文,齐混沌之初,在天地之先,凝化空洞之上,郁结太无之中。太无之无,亦无其无,既无其无,是谓无无。故云无无上真也。元始炼之以洞阳之炁,治之於流火之庭,洞阳炁赤,故曰赤书也。○少微曰:混洞是高上玉皇九亿万炁也。言玉皇之炁,混沌通同,成其赤书真文,乃於无无未有之时,分布五方。元始用之度人,皆登上真之位也。
  元始祖劫,化生诸天。
  东曰:祖,先也。元始,未受号之先,已化生天地,但龙汉久远,劫运始开,天地亦分,自此已前不可记识,是故观古可以知今,则古今无异。○幽栖曰:言赤书真文,开运祖始之劫,化生三十二天。祖劫者,赤明之劫也。○少微曰;祖,始也。玄元始炁於始劫之初,欻然而造化,能生五亿诸天,按天地一成一败,谓之一劫,言始劫者是世界初生,未经成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