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玄部
- 玉诀类
-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右祝鬼,四言一叩齿为节也。天下万鬼,莫不威伏,有欲来害者,闻此祝即便消灭,北帝大魔,常畏此祝,常能用之,可横行天下,神鬼伏从。不可妄言有此祝法,常秘而行之。师口诀曰:身未精洁,不可轻行咒法,子宜慎之。
常以鸡呜时握固,戴天柱,叩齿二七通,思十二父母绕头,思二十四神人布在身,思二十四贤在地绕身,便以左脚踵塞大孔,更急握固,反舌向喉中,闭气,思王气在前,思天下神祇、山川五岳精灵神官,下及一切万民,皆来朝己,从天至地,莫不震伏者,毕乃通息。
右太一包天大禁法。
魄昼日在左目下,暮在鼻下人中,常以旦暮,以右手第二指阴按之三过,微祝曰:
七魄澡炼,不动不倾,长与三魂,隐伏帝庭,保和三元,通真达灵,万凶消灭,我得长生,遂为真人,上升天庭。
右太一制七魄法,常行之,三魂保守,七魄长安,无复死时,常行之,勿使人见。
若登斋入室,当先驱除以辟鬼病,又防百试,乃宽内府而祝之,北向叩齿三十六通,乃微言於玉清琼元君曰:
六天大魔王,受制幽寥无,巨兽赤甲,毒龙四喉,白鼠仰呜,奋爪振豪,万精幽匿,灭邪破妖,天丁一如,五岳启朝,风火征伐,九天扇飙,照矣。於是重挺闭视,澡练容精,调研三宫,存一六庭,帝君撰晏,卿辅并明,和适气液,朝谒九灵,五神安迭,津源流盈,白元启真,无英布生,洞景潜朗,四德以平,晖皓内宝,歌玩洞清,太素列图,寿亦不倾。
本命之日,及有心震之地,闭关精思,叩齿三过,安气呼吸,正身北向,心存而微言曰:
罗勒那朝,方奈关练,班目勃队,惮漠巨蛇,赫察白鼠,丹梨大魔,真馥广敷,虚灵峙霄,总览吉凶,发洞畅幽,舞眄众品,领括繁条,百方千涂,莫不豁寥,天地齐度,孰云能雕。
右二条出《洞真金玄八景玉箓》咒法,不可轻咒,慎之。
大寒者以鼻取气,三咽不息,为咽取气即止矣。
大热者以鼻取气,再咽令迟,亦先鼻内气,后口呼出气,热即止。
右二条出《黄子行气经》中。
尔时八万五千金刚神为护法,故调伏幽明二众之心,而说咒曰:
雷火明空,神光朗幽,毒龙四据,灵虎八周,头巾七星,足踏斗牛,神刀列宿,金钩耀精,元首威兵,腾步虚行,中绝妖邪,下灭游精,抽肝出胆,翻肠绝脉,左斩右到,煎烹后馘,截妖气原,收束众怨,啖鬼使者,摧拉生吞,巫俗歌鼓,饮血食肉,形膻骨臭,魍魉翻覆,腥躁秽贱,心形谄讟,神杵碎首,金刀刎腹,藏凶匿害,忽来降伏,左秉金符,右持罪目,太一金铃,虚皇玉节,知过不改,悬首自截,何妖不丧,何精不灭,六神不藏,七星裂血,上有天师,下有金刚,齐称降气,口吐灵芒,饮以丹池,饴以玄霜,五藏生华,长存不疆。
尔时大鬼王四目电身,同为护法,消灭不祥,守卫道场,察奸纠过,降伏恶人,及诸外道,无止信者,而说咒曰:
神风拂尘,倾拔邪根,六天丧精,五毒亡冤,金头铁齿,啖鬼亡魂,桃光列户,双景曜门,奔星杀气,朗然无畏,百脉川流,七经调理,神安体平,长存不死。
右二咒出《太上玉清经》第七《道化四夷品》。
酆都宫颂曰:
纣绝标帝神,谅事遘重阿,炎如霄中烟,勃若曜景华,武城带神锋,恬照吞清河,阊阖临丹井,云门郁嵯峨,七非通奇盖,连宛亦敷魔,六天横北道,此是鬼神家。此六天之宫名,诵之辟鬼邪也。
寂通寄兴感,玄气摄动音,高轮虽参差,万仞故来寻,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衿,委顺浪世化,心标窈窕林,同期理外游,相与静东岑。此申情,寄之来缘也。
命驾广酆阿,逸迹超冥乡,空中自有物,有中亦无常,悟言有无际,相与会濠梁,目击玄解了,鬼神理自忘。此论人鬼之幽致也。
罗酆山在北方癸地,山高二千六百里,周回三万里,其山之下有洞天在,周回一万五千里,其上下并有鬼神宫室,山上有六宫,洞中有六宫,一宫辄周回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山上为外宫,洞中为内宫,制度等耳。
一纣绝阴天宫,二泰杀谅事宗天宫,三明晨耐犯武城天宫,四恬照罪气
天宫,五宗灵七非天宫,六敢司连宛屡
天宫。念此六天之宫,乃叩齿六下,乃
卧,辟诸鬼邪之气。贤人圣人去世,先
经明晨第三天宫受事,祸福吉凶,诸命
罪害,由恬照第四天宫,北斗君治此
中。鬼官祝曰:
吾是太上弟子,下统六天,六天之
官,是吾所部,不但所部,乃太上之所
主,吾知六天宫名,是故长生,敢有犯
者,太上斩汝形。
右出《真诰阐幽微》第五卷中。
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竟
#1案敦煌P-2576V号唐写本,首尾均残缺,无标题。残存经文399 行,前215行文字不见於《道藏》,后半部分则与《道藏》本《上清三真旨要玉诀》相同。今以敦煌本前半部分
与《道藏》本合校为一本,但仍有残缺。又《道藏》所收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其内容文字与本书基本相同,可作参校。
#2『南』字据上下文义补。
#3『文』字据上下文例补。
#4『和』字据《宝神经》补。
#5『内』字据《宝神经》补。
#6『按』字原作『紫』,据《宝神经》改。
#7『视』字据《宝神经》补。
#8『自在』二字据《宝神经》补。
#9『有』字据《宝神经》补。
#10『药』字据《宝神经》补。
#11『游』字原作『旋』,据《宝神经》改。
#12『营』字原作『莹』,据《宝神经》改。
#13敦煌本第215行至此。以下改用《道藏》本为底本,用敦
煌本参校。只校补道藏本误漏字。
#14『见』字据敦煌本补。
#15敦煌本『赤字经』作『原景赤字经』。
#16『亦』字据敦煌本补。
#17敦煌本『大』字作『水』。
#18道藏本『使』字下衍『力』字,据敦煌本删。
#19道藏本『头』 字误作『项』,据敦煌本改。
#20道藏本『反胎』误作『及中胎』,据敦煌本改。
#21道藏本『摩』字下衍『经』字,据敦煌本删。
#22道藏本『就』字误作『笼』,据敦煌本改。
#23#25『常』字据敦煌本补。
#24『发』字据敦煌本补。
#26『手』字据敦煌本补。
#27『使』字据敦煌本补。
#28『五龙』原本作『五飞』,据《宝神经》改。
#29『面』字敦煌本作『向』
#30『造始』,敦煌本作一『告』字。
#31『日』字道藏本误作『目』,据敦煌本改。
#32道藏本『录』误作『绿』,据敦煌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