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洞玄部
- 威仪类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
今日道场大众,闻是慈尊所说经言,不可思议,报对分明,展转相续。今发念心,求哀礼忏。惟愿此狱,饿鬼畜生,乘此忏力、功德力、不可思议力,皆得解脱。忏主某伏为平安 追荐礼此忏文,五体投地,一心谛听。稽首慈尊,敬礼真圣。
志心敬礼,玉清降福天尊。
志心敬礼,寻声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无量太华天尊。
志心敬礼,随世应形天尊。
志心敬礼,无量妙相天尊。
志心敬礼,亿劫化形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宝山天尊。
志心敬礼,清净流光天尊。
志心敬礼,说法无碍天尊。
志心敬礼,开缘度品天尊。
志心敬礼,清慧德王天尊。
志心敬礼,色无尽天尊。
志心敬礼,空无相天尊。
志心敬礼,寿无量天尊。
志心敬礼,常说法天尊。
志心敬礼,广施财天尊。
志心敬礼,普施法天尊。
志心敬礼,无等伦天尊。
志心敬礼,无量照天尊。
志心敬礼,圆满众天尊。
志心敬礼,太一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长生保命天尊。
志心敬礼,普慈护国天尊。
志心敬礼,逍遥快乐天尊。
志心敬礼,随愿往生天尊。
志心敬礼,无边际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海天尊。
志心敬礼,日盖大慈真人。
志心敬礼,月净大悲真人。
志心敬礼,大慈救苦真人。
志心敬礼,大悲拔罪真人。
今日道场施主,及以大众,归命仰愿西北方无上灵宝天尊,诸尊诸圣、诸大天仙众、地仙众、诸大真人、诸大救苦真人,诸大童子、本际童子,遍十方际、尽玄虚界、过去未来一切真圣。愿以道力、功德力、上善力、天仙力、神通力,令忏主某有无量劫来,毁坏探重罪业,以兹忏法,洗涤愆咎,永消障恼。不受苦报,登证道果,达无为岸。一拜
不破斋品第三
今日道场大众,人各运心,稽首慈尊,忏悔破斋罪业。忏主某敛心长跪,谛听经言,一切众生,受身已来,至于今日,悭贪嗜欲,饮酒食肉,啖嚼无厌,生长肌肤,养其脓血,日生恼病,罪根转深。又以生老病死,暑湿寒风,痛苦酸楚,每受毒气攻染,身体百病来侵。念念无常,昼夜不住,生身识性,各各不同,展转循环,万劫难出。是诸众生心多破坏,斋戒不恭。及年衰老迈,病恼来缠,一世一生,自营劳苦,良由广餐荤杂,腑脏相蒸,触犯真圣,业风扇体,遂使金玉化消,身形讵久,我以不饮不食,抱道自然,变化无方,长生不死。常说经教,开度众生,若以愚迷,不能信用,我常忧念,不能休息。遂假其斋,令灭病苦。且况三清众圣,久证道真。常悉奉斋,勤行不怠。况以六斋十直、八节三元、甲子本命、三会庚申,诸杂斋会,救护一切,微妙难思。皆是慈尊,引接众生,普使修行,免诸魔难。汝等众生,虽知名目,不起敬心,及起敬心,多有触犯。或以荤糅混杂,腥秽同厨,不洁己身,但多慢易。或过中更食,宿心不净,诽谤至真,将同邪伪。言犹诳诞,心起爱憎,如此愚痴,破斋极众。或破太真斋,或破金箓斋,或破神咒斋,或破黄箓斋,或破明真斋,或破自然斋,或破三元斋,或破涂炭斋,或破洞神斋,如是等斋,或为国家修设,或为拔续先亡修设,或为救度沈溺修设,或为曾亲修设,或见人修设。初生敬信,后起悔心,其罪增深,受苦无量。若以出家男官法身、女官法身,或十人,或百人,乃至极多,随其斋施多少,散令周遍,无使偏颇。凡言斋者,即是施心,不以华饰,不以贫劣,应是出家身者,令同斋施。若以拣择,乃是慢易。不生恭敬,是名破斋。又以建斋造像,一切等物,私将入己,若直一文以上,十年终而十陪复。不还者,受报重病。相好不全,永弃人间。鸟栖露宿,纵生人道,六疾常拘,耳聋眼暗,五不具足。若用斋食供养法身,彩绘尊像旛盖,不生敬信,复起退悔。所报因缘,义趣难说。及至命终,报为饿鬼,项似布弦,腹如悬鼓,体负铁轮,火彻左右,将衣覆体,喻若火山,饮食餐时,变为脓血。若以见世,即负邪病在床,身体臭烂,人不喜见,经年累月,肉尽筋消,一入地狱,难得生天。当来之世,纵生人中,聋盲六疾,失於相好,不及人次,一切眷属,皆同弃物。或作夫妻,中道离别,孤男寡女,倚傍他人,贫贱饥寒,形体丑陋,微缀人身。如上罪业,皆因破斋。若不忏悔,转生沈坠。於是慈尊为诸未悟,而说偈言:
生世破斋者,死受饿鬼身。饥则食猛火,渴则饮镕铜。肌体自焦劣,复履霜刃锋。日夜不休息,受苦无时终。纵有解脱期,乃与犬马同。饥寒贫贱类,岂有具足容。我今垂哀愍,浩劫慧无穷。设此大法桥,救度诸愚聋。稽首无上道,逍遥太极宫。
今日道场大众,得闻是偈,得闻是经,得闻是忏,一切众生,曾作此业,应须受报。今日发愿发意,回向三圣,不逢斯罪。或在六道中、四生中,或经受苦,或未经受报,同今发露,愿乘解脱。忏主某伏为平安 追荐礼此忏文,五体投地,发志念心。稽首慈尊,敬礼真圣。
志心敬礼,玉清降福天尊。
志心敬礼,寻声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无量太华天尊。
志心敬礼,金姿妙相天尊。
志心敬礼,形遍虚空天尊。
志心敬礼,十方大力天尊。
志心敬礼,千龄保命天尊。
志心敬礼,灵应无穷天尊。
志心敬礼,现色身天尊。
志心敬礼,有缘应天尊。
志心敬礼,托身见天尊。
志心敬礼,洞明天尊。
志心敬礼,总真天尊。
志心敬礼,金阙天尊。
志心敬礼,龙德天尊。
志心敬礼,焕照天尊。
志心敬礼,洞虚天尊。
志心敬礼,度物天尊。
志心敬礼,奥义天尊。
志心敬礼,万愿天尊。
志心敬礼,保生天尊。
志心敬礼,无上大罗天尊。
志心敬礼,开度一切天尊。
志心敬礼,长生保命天尊。
志心敬礼,太一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普慈护国天尊。
志心敬礼,逍遥快乐天尊。
志心敬礼,随愿往生天尊。
志心敬礼,无边际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海天尊。
志心敬礼,四满众天尊。
志心敬礼,法解真人。
志心敬礼,轮天真人。
志心敬礼,大慈救苦真人。
志心敬礼,大悲拔罪真人。
今日道场大众,及以施主,仰愿西北方无上灵宝天尊,诸尊诸圣、诸大神仙、诸大天仙、诸大地仙、诸大水仙、诸大真人,诸大童子、名山洞府诸大仙众、川源古迹一切圣众,诸大妙相、真人相、玉童相、玉女相、法身相,遍十方际、尽玄虚界、一切真圣。以广度心、道力心、真人心、童子心,令忏主某三世九祖,己过去身、未来身、见在身,有无量无边、今缘昔缘,或曾破斋罪业,今日忏悔,愿以道力,普得解脱。自今已去,对圣对真,净心净身,恭奉斋法,惟愿功德,上拔九祖,下救沈沦,及以己身,一切眷属、六道四生,悉登道岸。一拜
不犯经戒品第四
今日道场大众,人各运心,顶礼归依慈尊,忏悔违犯经戒罪业。忏主某敛心长跪,谛听经言,一切众生,为有三业,及以六根,从劫至劫,今生今日,偷盗邪淫,悭贪瞋怒愚痴,绮言妄语,恶口两舌,无量无边,罪业缠缚於身,无由解脱。明有经戒,广示法门,多少不同,上下有异。诫劝众生,除减根业。或受三戒、五戒、六戒、七戒、八戒、九戒、十戒、十二可从戒、十四持身戒、二十四戒、二十七戒、三十六戒,乃至洞玄下品四十戒、中品六十戒、上品八十一戒、及一百八十戒、上清三百观身戒、洞神七百二十戒。各有次第,导引群迷。能持戒者,得无量无边福利;若不持戒者,即受无量无边业报。又以三洞经法,流布人间,如是众生,不能信受,况诸经戒,即是众生城郭,栖止屋宅,自有玉童玉女、金刚神王、力士各来侍卫,左右称赞,消灾度厄,保命延年,真圣慈光,诸天欢悦。遂使刀兵水火,虎狼虫蛇,疾病牢狱,鬼贼、饥寒、恼难,永得除灭。遂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富贵聪明,形容端正,人中敬仰,不可思议。过去受生,天宫净土,花台宝树,衣食自然,天厨妙供,云盖龙车,逍遥极乐,常闻经法,侍立慈尊。辗转受身,会正真道。一切众生,若能持戒,如彼宝剑,能断一切,如彼法船,能渡一切,如彼猛火,能烧一切,如彼净水,能洗一切。凡持戒者,防非止恶,检敕身心,降伏魔冤,感动灵圣。汝等众生,或曾亲受,或见人受,皆不敬信,恒起慢心,秽犯过多,诽谤积集,乃同戏谵,曾不护持,言行有违,书写不谨,礼诵乖慢,文字参差,不从经典。或读太清藏经、上清藏经、玉清藏经,或自读诵,或见他人读诵,以为轻戏,不起念心,侮慢圣言,称扬大道,不生供养,保护不专。或书写纸墨,怯恶装潢,绦轴欹斜,染污或脱。或注揩改义理,愚昧障碍,不怀崇重。如上罪过,业根深厚,若不忏洗,永失轮回。若当在世,恶疾缠身,形骸陋弱,气息微赢,言词鄙拙,礼乐何知,莫分去就。或当终寿,难登净土,罪入重冥,苦楚不停,莫求轮转,种种考捶,一一负偿,忍痛呻吟,骨肉断坏,业障牵系,当受一身,剑树千寻,攀枝须上,镬汤百沸,积压须沈,直至消亡。始应休舍,皆由犯戒,从不信中来。於是慈尊而说偈颂:
生世犯经戒,死入刀针狱。左右刺其身,万痛不可忍。巡历刀山上,更入镬汤中。求死不得死,万劫方得生。
今日道场大众,如经所言,心生怖畏,所犯破经破戒、无量无边、深重罪业,於未来世,或处今生,受其苦报。今日投诚,发露忏悔。惟愿四生六道、同乘因果,一一解脱。忏主某伏为平安 追荐礼此忏文,五体投地,一心发念。稽首慈尊,敬礼真圣。
志心敬礼,玉清降福天尊。
志心敬礼,寻声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无量太华天尊。
志心敬礼,日月光耀天尊。
志心敬礼,太上得道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宝山天尊。
志心敬礼,众宝山王天尊。
志心敬礼,太上十善天尊。
志心敬礼,一切智慧天尊。
志心敬礼,道智力天尊。
志心敬礼,道物性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普天尊。
志心敬礼,法喜天尊。
志心敬礼,传化天尊。
志心敬礼,善戒天尊。
志心敬礼,流布天尊。
志心敬礼,太一救苦天尊。
志心敬礼,长生保命天尊。
志心敬礼,普慈护国天尊。
志心敬礼,逍遥快乐天尊。
志心敬礼,随愿往生天尊。
志心敬礼,无边际天尊。
志心敬礼,功德海天尊。
志心敬礼,救度真人。
志心敬礼,拔苦真人。
志心敬礼,大慈救苦真人。
志心敬礼,大悲拔罪真人。
今日道场忏主,及以大众,仰愿西北方无上灵宝天尊,诸尊诸圣、诸大仙众、诸大真人,诸大童子,远十方际、尽玄虚界,应现一切真圣。愿以同施道力,各起慈心。令忏主某三世父母,见今父母,己身一切眷属所有犯戒违经,种种罪业,以今忏悔,愿得解脱。从今日去,至当来世。若得玄冠黄褐,为男官法身,女官法身。同法依戒,同坛说戒,同受箓戒,同师教戒,同处监度,同共保举,同时拔度一切,念经念戒,或为男官童子、女官童子,永誓遵依条戒,虔奉香火,常生守慎,化喻法徒,负禀盟誓,行无上道。惟愿善力及智慧,方便救度,一切含识,悉离尘染,得以闻见,皆生欢喜,登证无为,归依大道。一拜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卷之六竟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卷之七
太极左仙公葛玄纂集
荡忤逆品第一
今日道场大众,人各运心,稽首慈尊,忏悔忤逆不孝罪业。忏主某敛心长跪,谛听经言,一切众生,自受日月临照,随运流迁,禀受发肤,皆因父母。普济言,不审父母因缘,恩义轻重,酬报鞠养,要以得知。
慈尊言,夫若形直,其影必正;形若不直,其影必斜。声若清楚,其响必净;声若不清,其音必浊。孝与不孝,其义如是。若孝若悌,一家之中,老少安乐,天下钦敬,神明守护,子孙相承,孝慈不断。招感孝顺,以为珍宝。若乃不孝,世世相续,一门之内,总是冤家。虽言父母,如同雠隙,招忤逆者,以作其儿。父母兄弟,各财异食,同园别菜,共田分谷,隐藏珍馔,吃食如偷,虽是人形,不如禽兽,神明不佑,一生所为,诸不吉利,死入地狱,受一切苦,万劫方生,受百劳鸟,生子欲飞,须共食母。方离巢穴,后生人中。聚集忤逆,却为父子,更相残害,递互相嫌,天下苦痛,莫过於此。且非父不生,非母不养,是以天地覆育,寄托母身,二气相凝,怀娠十月,萦妊抱重,坐卧失常,岁满月充,诞育之候,其母恐怖,性命辍然,恻怛心神,忧丧俄顷,产孕之日,内触外触,痛苦交切,失声号叫,受大苦恼,匍匐战惧,骇愕惊嗟。及至生已,母乃喜不自胜,安藏被帛,侧身三月,常畏邪魔。饥时须饭,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计饮母乳,八斛四升,千日提携,洗浣尘垢,推乾就湿,咽苦吐甘。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昔开皇劫中,见一众生,有父母年老,气力衰微,其子终朝至暮,不去省问。父母独守空房,犹如外客,少衣少食,饥冻切身,手脚跰,耳聋目暗,单床薄席,度日如年,身极尪赢,多饶蚁虱,蚊噆体,通夕不寐,长吟叹息。见子不孝,遂以拄杖巡唤,低头下气,欲伸所欠,未尽前言。其儿兴声瞋目,骂詈父母。回头却退,扶壁而归,槌胸自悲,流恸目肿,连声唱苦,不如早亡。母告兄言,汝初小时,非吾不育,饮喂遮蔽,非吾不养,怀汝十月,如携重担,气息奔喘,剧於驰走。或时寒热,坐卧不安,腹皮拆裂,心胸填满,发落消瘦,不能饮食。当生产时,逆前一月,常怀忧怖,恐不相离。当产之日,命如风烛,四肢百脉,或如刀刺,五脏六腑,热如火炙。既得降诞,喜惧交集,诸苦诸痛,更不能述。三年携抱,日夜不离,坐卧不净,眠食失时,视儿气色,将息饥饱。忽有疾病,父母心痛,闻子忍苦,母不过食,心口乾燥,万种求福,黄金白银,衣服玩具,心愿子安,无所吝惜。念汝小时,东西随我,不离寸步,食亦随我,眠亦随我。一日无我,终日不食;一夜无我,啼哭不眠。如何长大,忽成怨对。今虽有汝,不如本无。愿我早亡,与汝相离。於是其儿果受忤逆不孝重罪,死入北方酆都地狱,受诸痛苦,备历辛酸,万死万生,不可具述。於是慈尊为诸未悟,而说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