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葛仙翁肘后方备急方
又方,凡煮此药汁解毒者,不可热饮之,诸毒得热更甚,宜使小冷为良。
带#6辩刺史云:岭南俚人毒,皆因食得之,多不即觉,渐不能食,或更心中渐胀,并背急闷,先寒似瘴。
微觉,即急取一片白银含之,一宿银变色,即是药也。银青是蓝药,银黄赤是药,久久者入眼,眼或青或黄赤,青是蓝药,黄赤是菌药。俚人有解疗者,畏人得知,在外预言三百牛药,或云三百两银药,余久任,以首领亲狎,知其药常用,俚人不识《本草》,乃妄言之,其方并如后也。
初得俚人毒药且令定方。
生姜四两,甘草三两,炙,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且服三服,服讫,然后觅药疗之。
疗方
常山四两,切,白盐四钱,以水一斗,渍一宿,以月尽日渍,月一日五更,以土釜煮,勿令奴婢鸡犬见,煮取二升,旦分再服,服了,少时即吐,以铜器贮取,若青色以杖举五尺不断者,即药未尽,二日后更一剂。席辩曾饮酒得药,月余始觉,首领梁坟,将土常山,与为呼为一百头牛药,服之即差,差后二十日,慎毒食,唯有煮饭食之,前后得差凡九人。
又方,黄藤十两,岭南皆有,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分三服,服讫,毒药内消,若防己俚人药,常服此藤,纵得,自然不发。席云:常服之,利小便。
亦疗数人。
又方,都淋藤十两,岭南皆有,土人悉知,俚人呼为三百两银,其叶细长,有三尺微藤,生切,以水一斗,和酒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讫,毒药并逐小便出,十日慎毒食。不差,更服之,即愈。
又方,乾蓝实四两,白花藤四两,出隽州者上,不得取野葛同生者,切,以水七升,酒一升,煮取半,空腹顿服之,少闷勿怪。单乾蓝捣末,顿服之,亦差。
又,疗腹内诸毒。都淋藤二两,长三寸,并细锉,酒三升,合安罂中,密封,以糠火烧四边,烧令三沸,待冷出,温服,常令有酒色,亦无所忌,大效。
若不获已食俚人食者。
先取甘草一寸,炙之后,熟嚼吞之,若食着毒药即吐,便是得药,依前法疗之。席辩云:常囊贮甘草十片以自防。
附方
《胜金方》:治一切毒。
以胆子矾,为末,用糯米糊丸,如鸡头实大,以朱砂衣,常以朱砂养之,冷水化一丸服,立差。
《经验方》:解药毒上攻,如圣散。
露蜂房、甘草等分,用麸炒令黄色,去麸,为末,水二碗,煎至八分一碗,令温,临卧顿服,明日取下恶物。
《外台秘要》:治诸药石后,或热噤多向冷地卧,又不得食诸热缅酒等方。
五加皮二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候石发之时,便服。未定,更服。
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
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效更速。
《梅师方》: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便气欲绝,或下白沫,身体冷,急煎桂汁服之,多饮冷水一二升,忽食饮吐浆,煎浓豉汁服之。
《圣惠方》:治硫黄忽发气闷,用羊血,服一合,效。
又方,治射罔在诸肉中有毒,及漏脯毒。
用贝子末,水调半钱服,效。或食面臛毒,亦同用。
初虞世方,治药毒秘效。
巴豆去皮,不出油,马牙硝等分,合研成膏,冷水化一弹子许,服差。
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
蜀椒闭口者有毒,戟人咽,气便欲绝,又令人吐白沫。
多饮桂汁若冷水一二升,及多食大蒜,即便愈。慎不可饮热,杀人。比见在中椒毒,含蒜及荠苨,差。
钩吻叶与芥相似,误食之杀人方。
荠苨八两,水六升,煮取三升,服五合,日五服。又云此非钓吻。
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方。
取鸡屎烧末,服方寸匕,不解更服。又煮葛根饮汁。
茛菪毒,煮甘草汁,捣蓝汁饮,并良。
苦瓠毒,煮黍秾令浓,饮汁数升,佳。
食马肝中毒。
取牡鼠屎二七枚,两头尖者是,水和饮之。未解者更作。
食六畜乌兽。
幞头垢一钱匕,《小品》云:起死人。又,饮豉汁数升良。
凡物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勿食之,生食肝中毒。
捣附子末,服一刀圭,日三服。肉有箭毒,以蓝汁、大豆,解射罔毒。
食郁肉,谓在蜜器中经宿者,及漏脯,茅屋汁沾脯为漏脯,此前并有毒。
烧人屎,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捣薤汁服二三升,各连取,以少水和之。
食黍米中藏脯中毒方。
此是郁脯,煮大豆一沸,饮汁数升,即解。兼解诸肉漏毒。
食自死六畜诸肉中毒方。
黄檗末,服方寸匕。未解者,数日代。
六畜自死,皆是遭疫,有毒,食之洞下,亦致坚积,并宜以痢丸下之。
食鱼中毒。
浓煮橘皮饮汁。《小品》云:冬瓜汁最验。
食猪肉遇冷不消,必成虫症,下之方。
大黄、朴硝各一两,芒硝亦佳,煮取一升,尽服之。若不消,并皮研杏子
汤三升,和,三服,吐出神验。
食牛肉中毒,煮甘草,饮汁一二升。
食马肉,洞下欲死者。豉二百粒,杏子二十枚,□咀,蒸之五升饭下,熟,合捣之,再朝服,令尽。
此牛马,皆谓病死者耳。
食鲈鱼肝及鯸鮧鱼中毒。
锉芦根,煮汁饮一二升良。
解毒,浓煮香苏,饮汁一升。
饮食不知是何毒。
依前,甘草、荠苨,通疗此毒,皆可以救之。
食菹菜误吞水蛭,蛭啖脏血,肠痛,渐黄瘦者,饮牛羊热血一二升许,经一宿,便暖猪脂一升饮之,便下蛭。
食菌遇毒死方。
绞人屎汁,饮一升即活。服诸吐痢丸,亦佳。又,掘地作土浆,服二三升则良。
误食野芋欲死,疗同菌法。
凡种芋三年不取,亦成野芋,即杀人也。
附方
《梅师方》:治饮食中毒鱼肉菜等。
苦参三两,以苦酒一升,煎三五沸,去滓服之,吐出即愈。或取煮犀角汁一升,亦佳。
又方,治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乾,发热妄语,煮芦根饮之。
又方,杏仁一升,去皮,水三升,煎沸,去滓取汁,为三服,下肉为度。
《金匮》方:治食蟹中毒。
紫苏煮汁,饮之三升。以子汁饮之,亦治。凡蟹未经霜,多毒。
又,《圣惠方》:以生藕汁,或煮乾蒜汁,或冬瓜汁,并佳。
又方,治雉肉作臛,食之吐下。
用生犀角末方寸匕,新汲水调下,即差。
唐·崔魏公云:铉夜暴亡,有梁新闻之,乃诊之曰:食毒。仆日:常好食竹鸡。竹鸡多食半夏苗,必是半夏毒,命生姜擂汁,折齿而灌之,活。
《金匮》方: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肚满,痛不可忍,作蛟龙病,服硬糖三二升,日二度,吐出如蜥蜴三二个,便差。
《明皇杂录》云:有黄门奉使交广回,周顾谓曰:此人腹中有蛟龙。上惊问黄门日:卿有疾否?曰:臣驰马大庾岭,时当大热,困且渴,遂饮水,觉腹中坚痞如杯。周遂以硝石及雄黄,煮服之,立吐一物,长数寸,大如指,视之鳞甲具,投之水中,俄顷长数尺,复以苦酒沃之,如故,以器覆之,明日已生一龙矣。上甚讶之。
治防避饮食诸毒方第七十
杂乌兽他物诸忌法。
白羊不可杂雄鸡。羊肝不可合乌梅及椒食。堵肉不可杂羊肝。牛肠不可合犬肉。雄鸡肉不可合生葱菜。鸡、鸭肉不可合蒜及李子、鳖肉等。生肝投地,尘芥不着者不可食。暴脯不肯燥,及火炙不动,并见水而动,并勿食。乌兽自死,口不开者,不可食。
水中鱼物诸忌。
鱼头有正白连诸脊上,不可食。鱼无肠胆,及头无魫勿食。鱼不合乌鸡肉食。生鱼目赤,不可作脍。鱼勿合小豆藿。青鱼鲊不可合生胡荽。鳖目凹者不可食。鳖肉不可合鸡鸭子及赤苋菜食之。妊娠者不可食鲙鱼。
杂果菜诸忌。
李子不可合鸡子及临水食之。五月五日不可食生菜。病人不可食生胡芥菜。妊娠勿食桑椹并鸭子、巴豆藿。
羹半夏、菖蒲、羊肉、细辛、桔梗忌菜。
甘草忌嵩菜。牡丹忌胡荽。常山忌葱。黄连、桔梗忌猪肉。茯苓忌大醋。
天门冬忌鲤鱼。
附方
《食医心镜》:黄帝云:食甜瓜竟食盐,成霍乱。
孙真人《食忌》:苍耳合猪肉食害人。又云:九月勿食被霜瓜,食之令人成反胃病。
治卒饮酒大醉诸病方第七十一
大醉恐腹肠烂。
作汤於大器中以渍之,冷复易。大醉不可安卧,常令摇动转侧。又当风席地,及水洗,饮水,最忌於交接也。
饮醉头痛方。
刮生竹皮五两,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滓,然后合纳鸡子五枚,搅调,更煮再沸,二三升,服尽。
饮后下痢不止。
煮龙骨饮之,亦可末服。
连月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
捣大麻子一升,末黄檗二两,以蜜为丸服之。
饮酒,积热遂发黄方。
鸡子七枚,苦酒渍之,封蜜器中,纳井底二宿,当取各吞二枚,枚渐尽,愈。
大醉酒,连日烦,每不堪方。
蔓青菜,并少米熟煮,去滓,冷之便饮,则良。
又方,生葛根汁一二升,乾葛煮饮,亦得。欲使难醉,醉则不损人方。捣柏子仁、麻子仁各二合,一服之,乃以饮酒多二倍。
又方,葛花,并小豆花子,末为散,服三二匕。又,时进葛根饮、枇杷叶饮,并以杂者乾蒲、麻子等,皆使饮,而不病人。胡麻亦煞酒。先食盐一匕,后则饮酒,亦倍。
附方
《外台秘要》:治酒醉不醒。
九月九日真菊花,末,饮服方寸匕。
又方,断酒,用驴驹衣,烧灰,酒服之。
又方,鸬鹚粪灰,水服方寸匕。
《圣惠方》:治酒毒,或醉昏闷烦渴,要易醒方。
取柑皮二两,焙乾为末,以三钱匕,水一中盏,煎三五沸,入盐,如茶法服妙。
又方,治酒醉不醒。
用嵩菜子二合,细研,井花水一盏,调为二服。
《千金方》:断酒法。以酒七升着瓶中,朱砂半两,细研着酒中,紧闭塞瓶口,安猪圈中,任猪摇动,经七日,顿饮之。
又方,正月一日,酒五升,淋碓头杵下,取饮。
又方,治酒病。
豉、葱白各半升,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
葛仙翁肘往备急方卷七竟
#1唤:原作『噌』,据万历本改。
#2凹:万历本作『向』。
#3为,原作门『有』,据目录及万历本改。
#4种:疑当作『肿』。
#5六十一:原作『六十』,据万历本改。
#6带:据前后文义当作『席』。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卷之八
治百病备急丸散膏诸要方第七十二
裴氏五毒神膏,疗中恶暴百病方。
雄黄、朱砂、当归、椒各二两,乌头一升,以苦酒渍一宿,猪脂五斤,东面陈芦,煎五上五下,绞去滓,内雄黄、朱砂末,搅令相得毕。诸卒百病,温酒服如枣核一枚,不差更服,得下即除。四肢有病,可摩。廱肿诸病疮,皆摩傅之。夜行及病冒雾露,皆以涂人身中,佳。
效方,并疗时行温疫,诸毒气,毒恶核,金疮等。
苍梧道士陈元膏疗百病方。
当归、天雄、乌头各三两,细辛、芎藭、朱砂各二两,乾姜、附子、雄黄各二两半,桂心、白芷各一两,松脂八两,生地黄二斤,捣绞取汁,十三物别捣,雄黄、朱砂为末,余□砠,以酽苦酒三升,合地黄渍药一宿,取猪脂八斤,微火煎十五沸,白芷黄为度,绞去滓,内雄黄、朱砂末,搅令稠和,密器贮之。腹内病,皆对火摩病上,日两三度,从十日乃至二十日,取病出差止。四肢肥肉、风瘴,亦可酒温服之如杏子大一枚。
主心腹积聚,四肢痹躄,举体风残,百病效方。
华佗虎骨膏,疗百病。
虎骨、野葛各三两,附子十五枚,重九两,椒三升,杏仁、巴豆去心皮、芎藭各一升,甘草、细辛各一两,雄黄二两,十物苦酒渍周时,猪脂六斤,微煎三上三下,完附子一枚,视黄为度,绞去滓,乃内雄黄,搅使稠和,密器贮之。百病皆摩傅上,唯不得入眼,若服之,可如枣大,内一合热酒中,须臾后,拔白发,以傅处即生。乌猪疮毒风肿及马鞍疮等,洗即差,牛领亦然。
莽草膏,疗诸贼风,肿痹,风入五藏,恍惚方。
莽草一斤,乌头、附子、踯躅各三两,四物切,以水苦酒一升,渍一宿,猪脂四斤,煎三上三下,绞去滓,向火以手摩病上三百度,应手即差。耳鼻病,可以绵裹塞之。疗诸疥癣、杂疮。
隐居《效验方》云:并疗手脚挛,不得举动,及头恶风,背胁卒痛等。
蛇衔膏,疗廱肿,金疮瘀血,产后血积,耳目诸病,牛领、马鞍疮。
蛇衔、大黄、附子、当归、芍药、细辛、黄芩、椒、莽草、独活各一两,薤白十四茎,十一物苦酒淹渍一宿,猪脂三斤,合煎於七星火上,各沸,绞去滓,温酒服如弹丸一枚,日再。病在外,摩傅之。耳以绵裹塞之。目病,如黍米注眦中。其色缃黄,一名缃膏。囗人又用龙衔藤一两合煎,名为龙衔膏。
神黄膏,疗诸恶疮,头疮,百杂疮方。
黄连、黄檗、附子、雄黄、水银、藜芦各一两,胡粉二两,七物细筛,以腊月猪脂一斤,和药调器中,急密塞口,蒸五斗米下,熟出,内水银,又研,令调,密藏之。有诸疮,先以盐汤洗,乃傅上,无不差者。
隐居《效验方》云:此膏涂疮一度即瘥,时人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