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灵宝大法(宋)

  祈禳。四种祯祥。
  末学道浅,或仙品未充,运应灭度,身经太阴,临过之时,同学至人为其行香,诵经十过,以度尸形如法,魂神径上南宫,随其学功,计日而得更生,转输不灭,便得神仙。
  太阴炼尸。三种桢祥。
  天地运终,亦当修斋,行香诵经。星宿错度,日月失昏,亦当修斋,行香诵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亦当修斋,行香诵经。国主有灾,兵革四兴,亦当修斋,行香诵经。疫毒流行,兆民死伤,亦当修斋,行香诵经。师友命过,亦当修斋,行香诵经。
  修斋行道。十种祯祥。
  诸天记名,万神侍卫,右别至人,克得为圣君金阙之臣,诸天记人功过,毫分无失。天中魔王,亦保举尔身得道。
  行功。五种祯祥。
  飞天神王,下观其身,书其功勤,上奏诸天,万神朝礼,地祇侍门,大勋魔王,保举上仙。
  知音诵之。六种祯祥。
  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诵之致飞天下观,上帝遥唱,万神朝礼,三界侍轩,群妖束首,鬼精自亡,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振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二十四种祯祥。
  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说经二遍,盲者目明。说经三遍,喑者能言。说经四遍,跛痾积逮,皆能起行。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说经六遍,发白返黑,齿落更生。说经七遍,老者返壮,少者皆强。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内诵十种,生元始圣胎祯祥。
  阴丹阳丹
  经曰:流精玉光,五色郁勃。
  经曰:身有光明。
  经曰: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唯道为身。五文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
  经曰:玉诞长桑,栢空度仙。
  师曰:流精玉光者,天之灵宝也。可以修炼,饵之通真。故天真皇人云:太空未有一物。元始天尊挺生三炁之中,混洞赤文冶炼,方成玉字,开明三景,普殖神灵。不知今日有此,比拟元始之先,化生灵宝之炁,复采此炁,炼而成丹,饵之成真。
  诀曰:於高山悬崖之上,人迹不及,四顾日月通处之照,营密一所,上圆下方,面相去八尺,四方一丈离地,五尺穿三十二窍,布二十八宿之形,如窗牖,使日光注照。於日直角宿之日起首,用七宝之器,圆面五寸,贮西流之水,令迎日光下降。四十五日之外,水中结成五色流精之砂,取而饵之,面生流精紫光,通神致真。欲成灵宝大丹,於三十二窍之下,置三十二器,於直宿之日取其方水,投以天华四泉。四泉者,雨露霜雪合之。使日照月耀水中,四十五日水面生浮砂,光明啬啬然。常须护净,勿令尘翳。即安置坛炉八门,进火。以金十二两作鼎,以铁二十四两作釜,用阳燧取火,昼夜煎之。四十五日一开,开时以月华灌润,下凝白华,取之。及一斤,即用河上姹女丹山白魂、绛陵朱儿,各二十四铢,置鼎中,上以灵丹蔽之。阴阳炼火七时,飞於盖之上。增及一斤,即入九转。九年自然飞凝,结胎胞中,有绛实朱柯一粒,吞之立化飞仙。四十五日,一沐浴也。如金丹之道,火炼玉字在於丹谷,於本命日依法循窍,吞饵日月之华。具正炁品中。功满内外感化,指日而朝玉清。玉诞则玉光之精,降育於扶桑,相空度仙於空界。亦大洞内三景妙旨,丹成济世后可服之。
  师曰:赤文飞落,太乙含华,似莲花为祖,百花为次。亦曰灵宝珠光丹,可愈百病,起死尸,久服。长於丙丁、戌亥、辰巳日时,左手采未开白莲花,右手采红莲花,各三十二朵,火培才乾,烈火化成灰。次於三月三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采百花各一斤同伴。次入九节莒蒲、人参、地黄、天门冬、苍朮、乾姜、巨胜,各五两,同治下节,以百花醴和如膏丸,如大豆大。以无灰酒下五七粒。采和有祝,具修诵品。兆日服一粒,百日远知,一年无疾,永不得死。千日五神足,立致长生矣。
  大行梵炁
  经曰:八景冥合,炁入玄玄,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师曰:此西元王母八景玄妙之祖炁也,亦曰丹皇君。此元始上品至道,三界真仙莫不因此人身大梵,上应於天度,故呼吸之炁息,至炁行身中,合於太阳,炼成大药,斯实修真之路,进道之阶。
  经曰:大行梵炁,梵炁弥罗,溟涬大梵,无色之境梵行。
  师曰:人自溟涬大梵而生,却自淇津大梵而死。若知大行梵炁,先修一十二种梵行,后别梵炁。梵炁之祖者,王母也。比亦大洞之上道也。夫人禀炁而生,亦有数之始。呼吸之息,见於三部四至之脉,一呼三寸,一吸三寸,以尺丈於玑衡,合於太阳。一日一夜一百刻,计六千分。每一刻六十分,每一时八刻,二十分共计一百四十分,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每一刻三百六十息。一呼一吸,脉行六寸,定太阳行六十里。一昼夜太阳共行九千六万一千五百里,随天周行,照度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半。一日得一度半,周天是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七十五杪,一度计一千四百六十四里六寸四分。二十八宿行次缠度,大道梵炁,流演无穷,旋斗历箕,回度五常。每一刻太阳之真炁流行一万八百里,每一刻六十分,三百六十二息,定太阳流光,每一分得六息,而流光三百六十里。每一时太阳行流真光八万六千四里,每一时炁侵六千七百五十寸,十二时炁血总行七十万八百九十寸,日月交而阴阳交,日月行而营卫行,而大药成於此矣。
  右古鼎九炁,炁中集有一小儿。梵炁一日一夜上朝,若稍有尘心,则失大行梵炁,不能弥罗一身,则死矣,乃死户之首也。此乃九炁之根,真土之渊府,在西北之角,戌亥之间,与玉清连界,通於泥丸也。南接通阳绛宫,上通肺炁,下通内户,日月之门,丹房金合。北在内肾,方三寸,傍穿十二神室,中有梵炁之主雌一真母居焉。
  西龟山图
  西龟之山,一曰龙山,言木之道也。金母居之,言金之体也。乃九天之根本,人之九宫之根也。纽黄炁之渊府,乃梵炁之宫,土之正府也。在天西北亥子之地,婴孩之生根也。周回千万里,是不知其极,出常数之量度外也。高与玉清连界,上通脑也。脉通玉帝宫,东南接神虎之门,接通肺炁也,又与大胃交通矣。西北交寒穴,与肾宫便穴交炁也。南极洞阳协於心,北指勾陈,践中皇宫也。上充玉京二十四节,重楼十二也。平三万里,三炁之会也。涌金为墙,结玉为门,真土玉液之阙也。金台玉殿,同前议也。十二神室,七政、九宫、三田,十二神室也。余云上有流精紫阙金华之堂,傍通五穴,即是集五脏之精会门也。有自然紫炁之云,交带凤文九色,落练四肢八脉,五脏六腑,赤华紫英,是内生五无也。其崖生紫桂岭秀琼林,结瑚为条,植玉为根,骞林含实,赤子白环,炁行无疵,而生此宝也。三华耀葩於朱景,反香流芳於太玄,内视接三明,五香生五炁也。八炁蓊飙,玉籁空唱,内之无器之音也。
  元纲流演
  师曰:元纲则元炁之路,九天之根。以天言之,在西北之角,与玉清连界。东南则接通阳之霞,上承清宫神虎之门。西北则寒谷之野,上通金阙神仙之庭。南极於大丹浮黎之乡,炁协洞阳之光。北则正於勾陈,交关华盖炁,践广陵中央,直充玉京,八达交风,即西龟之山,乃天之灵根也。
  师曰:考详元纲者,乃天之根纽,炁之经缠,道源未判,元纲已肇,此乃天地之大体,妙炁之灵枢。罗络乎三十二天之中,贯通二十八宿之分形,而上者谓之道,流於末者谓之教,行之内则配合於身,施之用则旋回有法,此乃因天地之自然,象人身之体用也。且人之幻身结形,秽浊受质,胚胎一发,三毛无用,尘腐之物,独我之一灵,与天地相为终始,是均禀祖炁也。故头圆似天,足方似地,目如日月,体象乾坤,炁息周流,密应天度。人能修此以应彼,则可以与天长存,超然不泯矣。昧者不悟其真,不考其用,乃曰身中备有天地,不假外求非也。内炼之法,散而三千六百傍门,要有金丹正诀。其始也追二炁於黄道,会三性於元官,而其成也阴魄消踪,阳神契道,随其功业之重轻,第其资品之崇卑,效职仙曹,受书洞府,终不谓我身有天地,而外无天地,内有神形,而外无鬼神。得一末术,便以为有内而无外,何其谬哉。近者亦有如此,论之非者矣。所恨不逢师旨,揣量莫得其要。既不全内,又不专外,乃自为之说曰。谓之不内不外,是又去理远矣。且苍苍在上,天也。日月星辰,天之文也。博厚无根,地也。山川河岳,地之理也。人之一身,四肢五体,乃天地间之一物,而性灵於万物。尔戴天履地,而言外无天地,可乎。所叙元纲之体,乃天之经常也。次则叙人一身,取法天地,配合阴阳,言其象也。天以刚健而不息,故天地以长存也。人能会道而澄神,人亦可以不泯也。此非身中自为天,亦不内不外,未免误天下后世矣。故不得不明辩之。
  元纲者,升神之要,诸天阶之绝景。道源既判,神天居崆峒之上,非言可尽,非见闻可穷。悟其真者,因真修真,而外真自应。识其妙者,因妙得妙,而外妙自臻。惟天神之象,则元纲之位,其远其近,举可知也。人之有元纲炁,开通骨脉 空,达於顶上,一如天上元纲之路。人之魂魄在身,一如炁在天中,知出入则长生飞腾,不知则庸愚之夫。不学术业,未知仕宦官联之次,而求见君也。夫元炁融聚,魂魄所养,爰有真精。真精而本根於右肾,右肾为命门,在脊骨之穷,其下有一大骨,骨中之髓透尻骨,其穴名龟尾,其神为王母,面南而治事,因帝所向而言之,则谓之西龟之山,道家托喻为名也。又为之金阙,以其居西也。右为金阙,左为玉房,言玉在山,木润之,居东方也。又玉水之所本,阳精之化,精之所着,名曰净霐,此元纲之炁,根本之所发也。宝图之设高台,起於此郁罗萧台之中,尊直当於心所,谓灵台也。上清之境,太清之上际,则心之下也。心之悬垂,其下为肝。肝之下二分,北斗七星居之。其炁达心,其原上通舌下,名曰涌泉。其炁下达右肾炁。肾之炁泄者,涌泉炁不禁,谓之交锋。交锋者,言斗之罡星太魒所照之地,其性肃杀,其神即欲界也。如知其道者,以舌拄上腭,直运其炁,循脊而上,以脊通头。头上者,玉京之要路,所谓西龟,与玉京为邻界也。今人不知,便以为西龟在脑后。然西龟去玉京之炁四千万重,居中,炁直达在天,则火星最低,炁先及也。又心属火,言上达而相感,夫日月与火星齐,故游日月,参诸一身,则两乳与心齐。两乳者,眼之根源也。人之二乳,藏精以养目也。故年老炁衰目昏,而乳无汁,肾无精。箕斗在天之东北,为天关键,艮之故也。於人则右手肩井穴也。人之血气脉,以右为始。天道之行,以西北为始。由西行而至牛宿,则天事毕矣。然未有发生,故造化於此起矣,言重入火星也。人炁虽一周而消息系焉,言重入心中。心也,由火木水金而行者。大废也,由心肝肾肺者气腧也,即背脊之穴也。取脊穴而观,则上下左右见矣。求其妙而推之,其喉环通於顶门,所以为玄玄之妙,难以言而殚,不可指而名也。无色之界,在心之下,崆峒之中,斗魁之左也。复自斗口,则以舌拄上腭,名曰天桥,则超上清而至玉清矣。如此则玉清之境头也,上清之境绛宫也,太清之境丹田也,心为灵台,则灵台之说可见矣。於是而守。守之在心。於是而朝,朝之在头,此三华离便大有妙庭也。故天中之天,无英白元之会,心也。自然成真,会於头也。修灵宝之道於身中,至此而事毕矣。不可得而容声矣。
  切谓元纲流演之於天,已叙於前。体合於人身,荐录于此。学者宜深知此身之所以贵重者,可以配天地,可以炼形神,可以会神妙,乃道家因物象以设比喻,法天地以立名称。如已育之身,而立有为之法,自有为而至於无为,以有形而升入於无形,然后寿齐天地,与道合真,其事始於身中,而不止於身中也。
  元纲流演图
  按《真诰》中诸真论五星图,所布常南向也。以太白在西,岁星在东,按而施之,所以尔者。五星隐伏,纵横无常,不如北斗列象常在。故一以定位於五方,不得随星之所在也。
  二十八宿罡式
  计一百七十八步。
  诀曰:先须存己之神,自黄庭乘五色之云径,从玉楼直上泥丸中,飞步七星,节节随星步上,觉得身离地上极远,在天云炁中,将身横步七星,旋身入斗口,累步六步,存身背北面南,行到火星,存红色。过火星,向东行,存过日宫红色。过日宫,西行,存过月宫白色。过月宫,向西南行,左转七遍,却从北出,循历东南方天星,到东北角,却折步,循历北西南东四方天星。讫,再到东北角,却望东,直从魁星巡一遍,径出,向火星上行,过西方,见金星白色。过金星,向北行。至水星黑色。自水星,过东方木星青色。却从木星,再回水宫,复西自金星过,直向中宫土星位黄色。再从土星,复向金星、水星,到木星宫,望西北角,乘云直上,望见金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