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正一部
- 上清灵宝大法(宋金尤中)
上清灵宝大法(宋金尤中)
上界申状式
具法位臣姓某,
右某谨据入意,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某圣衔。欲望
真慈,允兹申请,特与
施行。臣干冒
真威,下情无任,惶惧之至,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法位臣姓某状。
中界下界,如酆都大帝,扶桑大帝,五岳上卿,五岳圣帝,旸谷神王,洞天福地主宰,九江水帝,泰山府君,地府六天,十洞酆宫,凡有司及累经封爵贵典祀之类,当用申状。前以司额,年月下具衔位。或状前俓用衔位,亦可。
中界下界申状式
灵宝大法司。
切照本司,据某处入意,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某圣衔,恭望
圣兹,允从申请,特与施行。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法位臣姓某状。
中界下界之神位,次稍轻及,酆宫泉曲诸府,九州社令城隍,祀典太岁官君,神虎将吏,皆用牒。法官端楷佥名,细谨押字,不可轻慢无礼。且如州县城隍,自来天心诸法,并行公牒。盖法官济人利物,事皆公行。兼中界有酆都大帝,五岳圣帝,尊崇宜分高下故也。后世行遣失中,狂妄之人则大书押字,言辞轻渎无礼。而退懦之士,至有城隍,亦有申状者。过与不及,悉为失格。今具二等牒式。
灵宝大法司牒上某神。
当司据某处入意,须至移文者。
牒请详前事理,云云谨牒。
年岁次 月 日牒。
具法位姓 押。
中界下界之神位稍轻,或祀典得额而未受封爵,或山川之正神未受封额,及法中将吏之次者,或尊贵典祀庙下分司之神,并用次等牒,则牒前不用上字。后只云故牒,於礼轻已。若祀典之神,虽不受今朝之封号,而是古之圣帝名王,忠臣烈士,生前位号尊崇,至今庙食者。自当用申状,不得一例行牒。且如越中有大禹庙之类,皆古之圣君,岂可轻忽。自宜酌量事体,施行可也。
牒式
灵宝大法司牒某神。
当司据入意,须至移文者。
牒请详事理,云云故牒。
年岁 月 日牒。
具法位姓押。
中界下界神只,位次卑者,及本司将吏,如天心中於岳下借到将兵之类,并用帖。三洞四辅法箓,本有定品。今世法书,家数不一,流派散殊,将史名称无限极,不复在三洞四辅之内矣。若其高下位次,既不出正典,则在行其法者,自加详酌。
帖式
灵宝大法司帖某神。
当司据入意,须至移文者。
帖云云故帖。
年岁次 月 日帖。
具法位姓 押。
功曹并本司吏兵用关
应关引,不可撰写功曹姓名,所宜叮咛。斋送关尾,不得用如违等语。法官行移,全赖功曹传达。古今斋醮坛仪,皆以功曹为重。法官既未能乘空驭炁,非功曹何所倚仗。傥辄加凌慢,及写如违,自干坛律等语。未审有违,则法官欲如何惩治。关后当云,以时传达,切勿稽停之类,可也。正缘近世诡诈之徒,好异之士,私见臆度,杜撰法书。是致更易古文,增饰旧典,或取他书中符咒,添减撰集,妄置名额,自造印文,伪立天条,诈作坛律,千变万化,惑乱世人,典格乖疏,行遣粗谬,以致侮慢典祀,凭忽正神,不识重轻,文移失当,有不可胜言者。高达之士,当深考是非,可也。
关式
灵宝大法司关某神。
当司据入意须至关行者。
右关某神施行,故关。
年岁次 月 日关。
具法位姓押。
凡人家司命土地神,名位最小,可以指挥者,用箓。
灵宝大法司。
当司据入意,须至指挥者。
右札付某神,仰详事理,特与遵准施行,故札。
年岁次 月 日札。
具法位姓 押。
凡沿路土地发城隍牒,或岳下申状,不当关功曹者,用引。付土地传递前去。
灵宝大法司引。
当司今发某状,前去某处,须至指挥。
右仰某处土地,某处等土地神,以次递发。云云
年岁次 月 日引。
具法位姓 押。
凡关申之式,大药如此。古者符法则出於经诰。若行移文状,则体世法而为之。然师尊付授,其来久矣。所宜稍遵旧典。毋越礼经,轻重务得其中,言词不致得理。庶几幽明可格,诚捆能通。若法职不合古仪,行遣出於鄙俚,以致上真名位,亦加改更。三界神物,多换曹局。无非好奇尚异,以眩一时。如北斗星宫,却称九晨玉阙之类,则以意妄加尊崇者也。如日宫称郁仪宫之类,则以经中别号而用之。似此尚多,皆为失当。所是黄箓之斋,显幽并济,古今之所重者。今略撰述奏申关牒一宗文字,以备修建。若其事体之重轻,行遣之详略,却乃在高功临事,自加裁度,非取一定之规也。预告以至散坛,但干状牒,悉列于左。凡应授黄箓,投词先期奏告。
奏吴天上帝
具法位臣姓某,
右臣谨据某府州县乡贯某人等投词,拟就某处,启建
无上黄箓大斋。上资
社稷尊灵,升神霄汉。
今朝皇帝,寿等乾坤。海宇乂宁,生灵昭泰,三途五道,俱冀升迁,九地六天,悉祈超济。集兹善果,专为某人,荐拔宗祖先亡,保安五姻六族。臣 承兹精祷,不敢抑违,除已择日开坛,修建别行,详具上
闻外,谨先录状,上奏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玉陛下。臣恭望
天慈,曲垂矜允,容臣奏行。仍乞告下三界合属,有司照应。候开建斋坛,文移所至,悉与遵禀施行。臣干冒
天威,下情无任惶惧,激切之至,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位臣姓某状奏。
右用引进状申天枢院
具法位姓某。
今为某人,修建
无上黄箓大斋。先期具奏
吴天金阙,须至申上者。
右谨具,申
三天门下天枢院主宰高真。恭望
圣慈,特与通进施行。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法位姓某状。
预告申天省
具法位臣姓某,
谨据入意,除已择日开坛,谨先次录,奏
天阙外,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三天门下泰玄都省主宰高真。欲望真慈,特与敷奏
天阙,容臣奉行,仍冀取旨,告下三界合属,真司照应。候开坛建斋,文移所及,咸令遵
禀施行。臣干冒
真威,下情不胜惶惧。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法位臣姓某状。
预告申童初府
具法位臣姓某,
谨据入意,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天师正一静应真君,
真武灵应佑圣真君,
翊圣储庆保德真君,
天猷副元帅真君,
天蓬都元帅真君。恭望
真慈,允今申请,特与敷奏
天廷。取旨行下三界合属真司,依格照应施行。仍冀容臣书行符命,给降灵宝官属。臣干冒
真威,不胜惶惧。谨状。
年岁次 月 日具法位臣姓某状。
预告申三官
具法位臣姓某,
谨据入意同前,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下元水官帝君,
中元地官帝君,
上元天官帝君。 恭望
真慈,允从申请。特与行下三元九府,百二十曹,十方三界,应干合属去处,依格照应。仍乞容臣奉行,俾成斋事。臣干冒
真威,臣下情不胜惶惧,谨状。
预告申五师
具法位臣姓某,
谨据入意同前,须至申
闻者。
右谨具,申
灵宝度师真君,
灵宝籍师真君,
灵宝经师真君,
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天师正一静应真君,玄中大法师。 恭望
师慈,同天省状式。
预告牒九州社令
灵宝大法司牒上某州社令。所属分野州名。
当司据乡贯某人投词,伏为某人年月日时生,於某年月日於某处身故。今来乞行,崇建
无上灵宝黄箓大斋几昼夜,用荐超生。本司据词难抑,除已录奏
天阙外,须至移文者。
牒请详前事理,即与牒诸州社令,关告天下名山大川,城隍典祀,古迹灵坛,考录世人罪福,校量亡魂功过,主掌魂魄,宰制冥途,应干合属去处,悉令依格照应。凡遇文移所及,并与遵守施行。仍请前赴斋坛,同力协赞,俾遂善功。牒至,疾速依应施行。谨牒。
年岁次 月 日牒
具位姓 押。
预告牒当处城隍
灵宝大法司牒上某州城隍主者。
当司据同前入意,须至移文者。
牒请详事理,即与行下管内,名山大川,及诸州县城隍典祀。同前结尾。
此黄箓预告,大略如此。或欲详尽,则别增申牒者,临时详度而行。但近世多牒天下都城隍司。及遍考典故,并无所出。如宋朝建都之地,亦止有本府城隍佑圣王而已。今驻跸钱塘,亦不过立临安府城隍庙,已封显正王。夫城者,州军之城郭是也。隍者,城外之池是也。盖此神乃主城隍之事,是一郡之所属者也。今若言都城隍,则天下之大,恐不可总以一城一池绕之。虽秦始皇之长城,东自临洮,北至辽水,亦甫能绕东北之半而已。天下之大,既不共成一池城,则称都城隍者,未便。夫城隍之称,因城池之建,而有神以主者尔。今无如是之城池,实难置其神矣。以朝廷言之,今无都城隍之庙。以道典言之,又无所出。故今牒九州社令,随其分野,以布文移,可也。近者亦有人指冥中之他神,以其意义相似者,谓便是都城隍。殊不知城隍二字,难以言天下,都作一城,尽绕一池也。傥自欲随俗行牒,亦可。但冥中无此神,世间无此庙。况黄箓科式严重,考录功过,神物司临,自预告之后,一符一字,不可妄用。不考是非,公然印押,关告文檄,岂宜不加谨审,使其别有所据,实有此神,而不行文移,却不致违背典格。或无其神,蹈非习妄,以取美观,则冥谴可进乎。此说为博古高识之士而言之。愚陋俗夫,不学小辈,必加窃笑矣。学者更加考订而行之。
私家专荐,一名启建,即用此齐意。
具法位臣姓某。
右臣谨据某人投词,伏为亡过某年月日时生,於某年月日时身故。经今几日,未测升沉,赍信效心,据诚列悃,修建
无上黄箓大斋几昼夜。上资
邦国,普福寰区,开度五道三途,保宁九州四海。集兹善果,专用荐拔亡过某,超生度化,臣据词虔切,不敢抑违,除已择日建
坛次第修建外,须至先次录状,上奏。云云。
已上申奏,状关上界功曹,日时主者递发。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七竟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八
洞玄灵宝法师南曹执法典者权童初府右翊治金允中编
奏申文檄品
第二次奏
玉清,上清,太清,吴天,北极,天皇,地祇,东极。
次申
天枢院引进,天省,玄师,三官,三师,五府,地府,水府,东岳。
牒
九州社令,当郡城隍,法中官将。
奏玉清状
具法位臣姓某。
右臣久玷灵司,素无善行。职在宏教,理合济时。敢贡凡忱,上干
宸听。臣谨据某等投词,乞崇建
黄箓大斋。保国安家,拔幽济显,来词勤笃,不敢逊辞。已於某月日,预期奏闻
天阙外。切缘黄箓科法,事极崇严。臣么么微躯,昏愚陋质,未明炁候,谬主斋修。虑魔障之莫除,致显幽之难济。况普度魂爽,实为深切。若非先次颁行,尚恐冥关拘滞。须至
录状。上奏
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玉陛下。恭望
道慈曲垂悯录先次
原赦臣夙世今生,深罪重过。俾无魔障,许以敷宏。仍乞下
泰玄都省,照臣申请,亟赐颁降施行。臣干冒
道威,无任战栗,待罪之至。谨状。
太岁 年 月 日具法位臣姓某状。
上清
太上道君洞玄灵宝天尊玉陛下。
太清
太上老君洞神道德天尊玉陛下。
吴天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吴天玉皇上帝玉陛下。
北极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玉陛下。
天皇
勾陈星宫天皇大帝玉陛下。
地祇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阙下。
度师云:三清玉帝,奏可用引进状。若北极、天皇,乃是星界,后土乃是配天者,属地界。此三状不当发三天门下。此亦金先生一时失详也。右七状,并同式。用引进状,申天枢院,可漏子上签圣位,方函上签黄,并云奏状,上诣三天门下天枢院进奏。
奏东极
具法位臣姓某。
右臣同玉清状,须至录状,上奏东极青宫太乙救苦天尊陛下。恭望道慈,俯垂悯录。特宏誓愿,广焕慈光。普烛三界十方,天牢地狱,阴境冥曹,应干昏衢夜府,咸令开霁。仍乞分遣飞天神人,先次责勒冥司主宰,将一应执对非魂,日下疾速结绝。疏出应度之众,发诣斋坛。及乾坤之中,九州分野,游神飞爽,有主无亲,五道三途,
一切魂识,并令逐处拘集,一并俟候九龙符命到日,遣至斋坛,领沾道泽施行。臣干冒
道威,下情无任战栗,待罪之至。谨奏。
方函
奏状谨上诣
具法位臣姓某谨函封
东极青宫
再告申天省
具法位臣姓某。
右臣猥以庸资,叨承大化。未明炁候,胃列班行。夙夜战兢,罔知自效。誓勒利济,或报毫分。臣比据入意臣,据词虔切,不敢抑违。谨为祇按典章,择日修建,已於某月几日,预期申告外。切绿黄录斋法,事极崇严。而臣肉质凡夫,庸才浅学,谬当重任。力岂能胜。兼欲修篆,应干符箓,及先次行下有司,证结罪魂,以时遣发。若非取旨施行,岂得早遂感通,须至再具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