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金锁流珠引
金锁流珠引
注:一名配衣。
回天,转地纲,纪天关,此是正真之道。其罪科律无舍,卿亦退仙一阶,五十年为下界人师,治病三千人功,而补其患。后果被退仙一阶,为扁鹊先生,善医病,三千人满,复其本位。为师之人,及思存师之人,切须精慎。故授此盟,为存师思师之诀,令其师弟,各自谨节心,思其报告。
注:夫为师授弟子,未可尽一受其道内言秘要之诀事,须再奏天曹,校勘可不给付。天曹报云得过,可责保举状任付。亦未可便授,亦须更三试五试,事事过者,乃可授之。不然前授经法箓三等,且令修行。若也精虔身心不退,敬奉道师,即可授诀。然其口诀不可全,两卷、三卷传付道要,事须秘惜,渐渐授与,以喜天心。上帝遥敬,重此师弟专志之心。
后圣君告尹喜曰:为师甚难,弟子不易,彼此难易,故为难易。
注:为人心不同,多有反败师道。又以师传不真,灭落符文,断截前后诀要,所用不通,师弟子俱得其罪,慎之。
许传文以三试,试之得过勺可先传经法箓三等。又且试三年、五年,志心不退,及可给与灵书内引,引入道门,即得继代,思师存道,行用有灵验也。修身助国救民,
注:夫道志之人,常行救济之心。每尊师道之教,而若尊重,即代代圣验,威灵通神,相承不绝,思存有神有灵。若也告命不行,违逆道师,思存救急,甚难有其验效。
制鬼理神,上贤志道,依此径诀,以为师弟,位入仙真。
注:老君说师志心,与弟子志心,奏授正引法诀,正度弟子。弟子志心奉道,孝师思存,用后即立验也。
后圣君告诸初修为真者四十九真人
注:四十九真人,初学真人行,是徐甲、施存、孔方外、扬真、李子期、李八百、刘根、张渐成、吕经间、周上和、王登,魏华存、樊真瑛二人是女真,李少君、李少纲、王子年、韩元信、张少真、石帆公、秦交、黄泰等四十九人,系代相承师道也。
曰:夫为正受法箓灵书正引诀旨要弟子者,在於思师存师也。若行往离家百步外,或二百、三百步,不论远近,但是所到之处未坐前,皆存纲头大禁师,乘云龙及从兵将至,心拜三过,愿师得真仙王,升度上天登高位。为我
注:今仙皆不称我,此非礼。今称臣某,是其正礼。
开度五道,
注:后圣言三道八难,今张天师改为五若八难,相承未敢全用也。五苦八难,名入仙箓,永成真人身家长,蒙降赐道恩道力佑护,敢负师道之恩。毕,叩齿二十四通,捻三师诀。此法甚妙,行之一年,百病离身,千神保卫。二年之内,身家人口,永以平和。三年,驱使通灵,天地感应心口。四年,仙人也。但以心怀正直,无党无偏,五年之内,永为仙人。二七年,欲升即升,欲住即住,人间求仕宦亦得也。
金锁流珠引卷之四竟
金锁流珠引卷五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太玄元无所生三元引
太玄
注:太玄上清等,上清之始,元炁之初。
元炁生大道,大道生太一,太一生三炁之色也。玄黄,元白,始青,此三炁之色。三炁烟煴,交通往复,黄生赤,青生炁,此五色之炁也。炁生色,炁色相生,三五无极,炁色结形,号之曰神。神形有名,标其位明有尊卑,更相转助治邪,佑正藏身,求仙出名。咒印佐国卫家,解罪布福,护善诛恶,皆成将吏兵马。前后世异,立法不同。简略之时,或从委曲之仪。滋繁之日,或宜省要之科。是以道应抑引,隐显参差,后学成真,受命玄职,姓名乡居,随世代出,或一无不可具载,今记先师所传者如左。
后圣君授道陵曰:子欲修行,先知始生。始生祸福,立有分明。得福者王,失福者衰。又得祸者死,失祸者生。能除刑祸,以辨始生。假令甲子金命人,元炁在辰,辰巽之乡总也。始生在巳,成午、未,荣申,王相酉,酉为福德,休在戌,废在亥,刑在子,祸在火。名兀星。木命人,始生在亥,成子、丑,荣寅,王相卯,卯为福德,休在辰,废在已,刑在午,祸在金。金元星。水命人,始生申,成酉、戌,荣亥,王相子,子为福德,休在丑,废在寅,刑在卯,祸在土。土元星土命人同水命人,用火命人,始生在寅,成卯、辰,荣巳,王相午,午为福德,休在未,废在申,刑在西,祸在水。水元星即身从五行始生,亦从五行所灭。卿能出刑祸,变入长生,则成仙人。往往如此,四年,名入地真仙也。金命人,荧惑惑火星为祸星,常欲祸金命人。人知之,以求辰为福星,常救止伏其祸,祸自减不敢行,人得长生。木命人,太白白金星为祸星,常欲祸木命人。人知九之,以求荧惑为福星,常救止伏其祸,祸不敢行,人得长生。水命人,镇星土星也为祸星,常欲祸水命人,人知之,以求岁为福星行,常救止伏其祸,祸不敢行,人得长生。火命人,辰星水星也为祸星,常欲祸火命人,人知之,以求镇为福星,常救止伏其祸,祸不敢行,人得长生。土命人,岁星木星也为祸星,常欲祸土命人,人知之,以求太白为福星,常救止伏其祸,祸不敢行,人得长生。
夫修行之人,常先履禹步,次北斗,次中斗,
中斗名天纲也,故飞步。
次三台,次五星。即用《金锁流珠》上卷第十二咒,及飞天纲咒,及请於则玄身福岁星君,与则玄克镇星土炁,不得妄行刑祸。若刑祸於则玄身者,星君与青童君斩克之,急急如律令。余仿此。《五星灵书》中,自有行用五星符,克五行之刑祸,度厄守元气。始生者,父母也。
注:父母金木命也。配与己身相克以符止克,今己身不相克者,以明始生。
假令母命金,子命木,母克子,子必不寿,以符止克之,母子俱吉。母命土,子命木,子克母,亦以五行符止克之,母子俱吉。
注:余皆仿此。
此例者言始生元炁,不相刑克,修道大吉,带五行符克镇厄。讫,诵父母始生咒,捻刑祸已身诀。
注:假令金人,火为刑祸,诀在五行掌诀中具载也。
祝曰:
吾生於父母,长在俗间。
云云。咒在《 金锁流珠》 上卷中,有两咒。咒讫,步始生禹步一十二步,克始生灾厄,每至本命日为之。
步纲讫,又祝曰:吾生於父母。
云云。是后咒。咒亦同一处也。
始生行之,一年,辟非。二年,金木不相克,水火不相害。三年,去死来生。四年,成地真,与人解始生灾祸厄。二十年,名升天真,位列诸天,三五所元炁。
次列三五所生。
注:三者,天地人,谓三才三元也。
三才各居一元,故谓之三元。
注:上元主天,中元主人,下元主
地,谓之曰三元将军。
一元一人为将,主之吏兵,一元合清,三千万众人随从也。上古太上大道君受之於元始,元始传道君。
注:道君出时,天皇之世,世人未有法律。
上元上部将军一人出,号曰姓唐,名短,神力勇猛,化身长九千万丈,领兵带剑执简,兵士九千万众,主天上上极大罗三清之上。
注:玉清、上清、太清是也。
上元中部
注:中部是上元中将军,主人身中一人之身,亦同天同地,以身配天配地,一切俱备同也。
将军一人,姓李。
注:因老君姓李,自令改姓李。
名拒。身长七千万丈,领兵带剑,右手持戟,兵士七千万众。上极三清,中入人身,上除天罗,中除五行之灾,下消地祸。唯李将军甚能佐卫於人力,能
除诸天始生灾厄。
注:古人以金作,长一寸,戴以绛袋,安头上,善於厄中救人也。
上元下部将军一人,姓东海古姓。今后圣改姓徐。
注:今用徐姓是也。
名康。身长五千万丈,领兵带剑,右手持玉阳之节,兵士五千万众。上极上清,中入人身,善能治病,消除诸天十方、九地始生之处、灾厄刑祸,五行金木水火相灭克之害者,能以道力消除之。又有三元三功曹三人。上元上部唐将军下五刚神功曹一人,姓姜,名毒。身长九百九十丈。领兵百千万重人,朱衣赤帻,手把金符,带剑,在大罗之上。上元中部李将军下五刚神功曹一人,姓张,名季。身长七百七十丈。领兵百千万重人,赤积,右手持戟,腰带剑,在太极之中。上元下部徐将军下五刚神功曹一人,姓温,名舒。身长五百五十丈,领兵百千万重人,赤帻,右手持玉阳之节,腰带剑。
注:上极大罗之天,天上天下,及入人右肾之中。已上三元功曹出入,各从眉间天门中出入,甚能令人得法得术,叱喝鬼神虎豹、毒蛇凶人、毒龙精妖魅鬼等。
此说三元上部三将军姓名也。
注:上元上部将军一人,姓唐,名短。上元中部将军一人,姓李,名拒。上元下部将军一人,姓徐,名康。并三功曹,是上元一部,主天也。
中元三将军,始生上古人皇之代,三大臣为道,随人皇修行道成,得中元三将军。
注:风安、罗强、天生,是三人姓名也。
后周穆王三大臣,替前三人风安等。又有三人后任。唐宏,
注:为谏议大夫,即今之宰相也。又为司徒司空等官也。
葛雍,
注:为侍郎司常卿,即今之太常卿也。字文度。
周武,
注:为侍丞中,即今之右丞,同右相位也。
三人学道,随穆王修六甲三元九宫之法,便去官。穆王得洞府之仙,隐游王屋山,托解尸而去,莫能寻求。遂各精修胎息服炁,烧炼金丹而成,服三服未得升仙,但得不死,五百余年,在峨媚、太白等山中。三人结盟志,共寻求至人,愿得至道,白日上升云天。我等今知上界,新有大道太平金阙玄元后圣玉皇帝上道君,今共结至心,愿我等三人,得佐为臣。至心常愿与玉皇得行,志要佐助玉皇,下受道之人,取千百亿万功,功成我等三人,岂敢言功劳。常怀救度之心,乞愿上天太平金阙玄元后圣玉皇上道君圣恩,遥见念发愿之人。行之三年,果有所遇於太白山。秦更始二年七月七日,太平金阙玄元后圣玉皇上道君,降于太白山。
注:古名大圆白天山。
授唐宏等三人《三五金锁流珠经》一十五卷,蹑步天纲地纪之法。各行修三年,得地真。
注:真是能行纲禁之法,救人疾病者多。太上后圣君大喜其道,真心内情,立即见再授。
行之十年,再下授此引诀一十卷。三人日夜修行,二年,果仙,得朝后圣君,补以充中元三大将军之任,主领三天正一之法,以配斗为衣,衣斗,履斗,飞斗,戴斗,顺斗,倒斗,反斗,横斗,低斗,逆斗,昂斗,坐斗,行斗,卧斗,
注:卧斗,是安外眼未闭前,存斗如被盖身周遍,以随月建所止之神斗魒,亦同斗建。
指斗,魒斗,务斗,魁斗,刚斗,柔斗,阴斗,阳斗,邪斗,正斗,收斗,捕斗,诛斗,
注:是步斗诛鬼斩鬼之步,亦转展舒星斗而斩之。
禁斗,
注:存步七星而禁凶恶,作斗正形为罗,盖务魁之狱,禁系鬼神而坚止下也。
含斗,
注:含七星於心腹之内,明照五藏。
弘斗,
注:弘满天地,以去妖恶,
等法。并以禹步相添,正行正一之法,立能兴动风雨,天地顺心。太平金阙后圣玉皇上道君,给兵三千万众,随正一三将军箓及禹步箓等,二十四阶多论步纲禁法之事,立能救济之术,功满拔宅升天,如在洞府之间。得箓使之,如手应心,神力立验。故能上可飞升,得在太平金阙圣君左右,中部道将,助卫宫殿,追伏魔王,摄录三官之用。细能佐护受箓法修行纲步之人。人能精修心念感用,妙在三图。
注:二图,一含身,二出用,三含影等图,旨以存思,出入於心肾之中。用即身长一寸,从心肾中出,渐渐长八十一丈,领兵三千万众,或收捕凶恶之众,或五藏中病疾,即从眉间入,身长一寸,心肾之中,安镇五藏百脉也。
守之坚五藏。
注:志人日夜精思,唐将军入在左肾,葛将军入在右肾,周将军入在心中,镇治五藏及百脉中,除诸邪妖炁疾病之根元也。
此即后三元始生也。
注:此是后圣君秦始皇时,更始二年七月七日,於降蜀太白山。
中元三将军,本太平后圣君所置也。赐白日登仙将军之位,上天入地,入水入火,大能包天地之极,细能入人身之中,护正破邪,如霜见日,故能常通威於善行之人。每执节於凶恶鬼神,保身助国,随箓言功,定志取仙,在心不失,故能坚刚於己,智慧生心。须在中元,同力度人。
注:人行符役使将军吏兵,济度危厄疾病,唇齿山海,毒蛇猛兽,龙蛟风水之难,皆与度之。此功则-以人神俱因符帖而获功,
谓之同力。谓之得度。而今得度者生欢喜心,知有道化。谓之中元三将之功,施惠也。中元三将军始生於人皇之世,而以道感天,赐授中元三将军,保卫人皇也。后三将军始置替者,即后圣上道君,请於太上大道君,将下授张天师,即言始於后圣君置也。
注:按《神仙太玄正经》云:中元三将军三人,上古人皇以前,太上大道之主虚皇元始天尊,赐授太一,下为主将,领主太一之府。后圣玉皇奏请下界合得道人,替前三人。此前人以升天真之位下界三人,即替三元之位。后圣君请入下界,名箓正一,以佐护受道之身,并诸结心,用印掌诀,随符箓驱使,今人授箓者,能使结法步纲,存之立验。取道之子,受道之后,得诀依师行住坐卧,长如坐忘,结结捻诀也,印,存想如图。一年,无病,能立去恶救人。二年,辟兵,恶鬼猛兽见伏。三年,去死籍,四年,补正一地真。五年,神通,神力无比,手指凶恶皆自伏。心不可妄行。行须是损己之害者,己避而不得者。须捻其本诀,而阴思斗衣於身,斗魒於手指之动,中元三将,军领兵各三千万人众,水火狮子毒蛇,而一一击之,必自心伏死,不犯於己。若不伏者,捻凶恶刀支,再使斩刺,应乎吐血而死。阴诵五行咒,金木相伐,水火相灭,云云。此是阴,而慎之勿行,道人不得已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