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或问曰:道家常论金丹,如何即是?答云:本来真性是也。以其快利刚明,变化融液,故曰金。曾经缎炼,圆成具足,万劫不坏,故名丹。体若虚空,表裹莹彻,一毫不挂,一尘不染,辉辉晃晃,昭一应无方。故祖师云: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假为炉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一表出赴仙坛。世之人有言金丹,以有形象处作造,及关情欲,此地狱之见,乃淫邪之所为,见乖人道,入旁生之趣矣。
  师云:学道之人,於万事不干处,诸尘不染处,与天地相通处,向这裹体究彻,则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或问曰:如何是玄妙?答云:谁教汝作此问。其人拱手云:弟子自出意来。答云:惫么则汝自会也。其人笑而稽首。或问曰:已往者不追,未来者不预,现在当如何?答云:灭动不灭照,更要会得这个灭动底是谁。得则权柄在手,灭也由汝,不灭也由汝。
  或问曰:未来过去心则不问,如何是现在心?师正视云:此不是现在。复低头云:此不是现在。反问云:汝会得也未?其人笑云:不会得。师复云:大开着眼,一个现在也不会,更说甚过去未来。
  或问曰:如何是祸福?答云:积木成林,积石成山,积水成海,积善成福,积恶成祸。祸福之源,本自一心,积之方成,可不慎之。
  或问曰:如何是善恶?答云:一切好心皆为善,一切不平心皆为恶。人不知之善为大善,人不知之恶为大恶。善恶都不思处,别有向上事在。
  或问曰:道人亦有病,常人亦有病,如何是别处?答云:昔者丹阳师有疾,医者不能诊其脉;壶丘子端坐,而相者不能得其真,何也?心不在物,则造化不能移,性不离宗,则鬼神莫能测。况医卜之凡乎。此与常人之异也。
  师云:修行人正眼不开,圆机不发,但向别人踪迹上寻觅,言句上裁度,终无是处。喻如无眼人,虽闻人说日月之光,终不自见,只是想像。盖不曾向自己心上下工夫也。
  或问曰:动静境中,如何即是?答云:自心清静,虽在稠人闹市,冗攘之问,不干己事,从他扰扰,却同静室中百无所有。若在圆堵静室,无人乡裹,一似十字街头,对圣对真,不敢起丝毫妄念。如此则在动境裹也不碍,静境内也不碍。更有甚分外惑人之事。
  或问曰:既言和光同尘,却道不着事,如何?答云: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物是物,我是我,虽与混同,如何相着得。
  或问曰:万形万状,各各不同,怎生一体同观得?答云:天是道,地是道,万物皆是道。彼亦是道,此亦是道,形象虽殊,道无不在,如何不同得。
  或问曰:人皆取乐,道人就苦,何也?答云:世之人不知真乐,以心肯处为乐,被欲心引在苦处,便认苦为乐。每日用心计度,专求世乐,不得则忧苦胶扰心灵,永无自在,是谓大苦。学道之人,不求其乐,心存於道,遇苦不苦,无苦则常乐,心得自在。凡有乐则有苦,无乐则无苦,心无苦乐,所谓真乐也。
  或问曰:如何得出罪福因果?答云:罪福因果属阴阳之壳,若汝出得阴阳之壳,则自然无罪福因果也。如何是阴阳壳?但凡心上起一毫头许私邪利欲恶心,便属阴壳;有一毫头许善念,便属阳壳。在阴则有恶报,在阳则有善报。若曾炼心体如虚空,亦无善亦无恶,无丝毫挂碍处作主得,则祸福着他不得,因果挽他不着,便是个出阴阳壳底人也。在家之人,未曾有一善念在心,十二时中,只是图财利,汝死我活,坑人陷人,一片无明黑暗业心,只堕在阴阳壳内。阳道上也去不得,怎生出得阴阳壳。便待要无罪福,无因果,不亦难乎。汝自造下,怎生避得。所以低头合眼,教他阎老理会去也。
  或问曰:未来托生之事,端的如何?答云:人生一世,随情自造成个来世底模子。作善底造下个善模子,作恶底造下个恶模子。以至尽此报身一性离却这个壳子,如故铁镕成金汁,被造物者倾在自造底模子内,或为人,或为旁生,自作自受去也。造物者岂有心教汝为旁生,岂有心教汝为六道?是汝一生自造底壳子,落在其中逃避不得。先有此性,便作此物。谓如狠毒者为蛇,怪吝者为犬,淫杀者为豕,贪暴者为狼,大盘皆此类。天地之问,万形万状,不可穷尽,皆自作自受。故古人云:同於金石,化为金石,同於水火,化为水火。其信言也。顷刻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曷不思之。
  或问曰:某今老迈,不能多学,乞师向无上极玄极妙处说一句。答云:把汝这个求无上极玄极妙底去了,则便是也。
  或问曰:天下立教,各说异端,自是非他,邪正未知谁是?答云:此有两端,有修炼者,有应世者。修炼此心如天地一般清静,日月一般明白,四时一般运化,能应其事,法归其根,更莫问向上如何,此便是正道之作用也,惟修炼者能之。若口头念诵得,如法身上装东得,作相一个个堪看,使人人见喜,此是教门中应世底枝梢花叶,干甚修炼事,干甚正道事。此是权时使用,况兼心上争人争我,争财争利,与俗人一般,怎生道得我是正教也。明目者识之。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竟
  #1颠:原为『头』,据文义改。
  #2缘:原为『缘』,据文义改。
  #3时:原误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