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

  丁亥
  戊子:魏伐郑,城酸枣。又败秦军于注。楚伐韩,取负黍。
  己丑
  庚寅:齐田和徙其君康公于海上,食一城。秦伐韩宜阳,取六邑。韩、赵大败楚师于大梁。
  辛卯:鲁伐齐于平陆。齐伐魏,取襄陵。
  壬辰:秦伐魏阴晋。
  癸巳:齐田和会魏文侯于浊泽,求为诸侯。魏请于周及诸侯,皆许之。
  经世之丑二千二百二十二
  甲午:周安王十五年。秦惠公卒,子出子继#5 。韩烈侯卒,子文侯继。魏文侯卒,子武侯继。
  赵武侯卒,子敬侯继。
  乙未:田和称诸侯于齐,列于周纪。魏攻赵邯鄂。
  丙申: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于彭城。魏城安邑及王垣。赵破齐师于灵丘。齐太公和卒,子桓公午继。秦庶长改杀出子及其母#6;迎灵公之子于河西立之#7,是谓献公。
  丁酉:赵破齐师于廪丘。
  戊戌:魏败赵师于兔台。
  己亥:齐、魏以卫伐赵,取刚平。
  庚子:赵会楚伐魏,取棘蒲。楚悼王卒,宗室作乱,杀吴起。王子继,是谓肃王#8。诛害吴起者七十余家#9。
  辛丑:齐伐燕,取桑丘。
  壬寅:齐康公死于海上。齐桓侯卒,子因齐立,是谓威王。
  癸卯:晋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继。韩、赵、魏伐齐,至于灵丘。
  甲辰:韩文侯卒,子哀侯继。赵攻中山,战于房子。鲁穆公卒,子共公继。
  乙巳:周安王崩,太子喜嗣位,是谓烈王。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同灭晋,而三分其地。以静公为家人,食端氏一城。
  丙午:韩灭郑,徙都之。赵敬侯卒,子成侯继。宋休公卒,子辟公继。
  丁未
  戊申:鲁伐齐,入阳关。赵伐齐,至博陵。
  己酉:魏拔齐薛陵,攻赵北蔺。赵拔魏乡邑七十三。宋辟公卒,子剔成继。
  庚戌:韩严弒其君哀侯,立其子懿侯。魏武侯卒,公子争国。赵伐魏,立公子罃,是谓惠王。赵败秦军于鄗安。
  辛亥:赵伐齐,取甄。魏败赵师于覃怀。齐威王烹阿大夫,封即墨大夫万家。楚肃王卒,弟良夫继,是谓宣王。
  壬子:周烈王崩,弟扁嗣位,是谓显王。齐西败赵、魏之师于浊泽。赵输长城#10,魏入观。齐、魏败韩师于马陵。
  癸丑:韩、魏攻周#11。
  甲寅:赵、韩分周为二。
  乙卯:魏会赵攻秦,不利于宅阳。
  丙辰:齐攻秦,不利于石门。魏伐宋,取仪台。
  丁巳:周显王西贺秦献公。魏与秦会于杜平。
  戊午
  己未:秦献公卒,子孝公继,败魏师于少梁。魏败韩师于浍。
  庚申:魏拔赵皮牢。
  辛酉:周致文武胙于秦孝公。东周君惠公卒,子杰继。韩、赵、魏伐齐。
  壬戌:秦用卫鞅。韩懿侯卒,子昭侯继。
  癸亥
  经世之寅二千二百二十三
  甲子:周显王十二年。宋取韩黄池。齐封骊忌为成侯。
  乙丑:赵会燕于河上,会齐于平陆。鲁、卫、宋、郑朝魏。
  丙寅:鲁共公卒,子康公继。齐会赵于郊,会魏于平陆,会秦于杜平。
  丁卯:秦败魏师于元里,取少梁。魏围赵邯郸。
  戊辰:韩攻东周君,取陵观及邢丘。齐田忌、孙膑救赵,败魏师于桂陵。是年,齐始称王。
  己巳:秦大良造、卫鞅会韩、赵之师围魏襄陵。
  庚午:韩用申不害为相。秦、赵伐魏,魏归赵邯郸,盟于漳水之上。
  辛未:赵成侯卒,世子继,是谓肃侯。秦开阡陌,大筑冀室于咸阳,自雍徙都之。
  壬申
  癸酉:赵夺晋君端氏,徙之屯留。秦初为赋。
  甲戌
  乙亥:鲁康公卒,子景公继。
  丙子
  丁丑
  戊寅:周显王锡秦孝公,命为伯。齐威王卒,子宣王辟强继。
  己卯:诸侯西贺秦。
  庚辰:齐救韩、赵,田忌、田婴、孙膑大败魏师于马陵,获将庞涓及世子申。
  辛巳:楚宣王卒,子威王继。秦夺魏河西七百里。魏去安邑,徙都大梁。
  壬午
  癸未:秦孝公卒,子惠文君继,是谓惠王。商鞅奔魏,魏不受,复入于秦。
  甲申:秦惠文君夷商鞅族。苏秦入秦,不受。
  乙酉:周显王西贺秦。孟轲为魏卿。
  丙戌:秦拔韩宜阳。魏惠王卒,子襄王继。齐宣王会魏襄王于鄄。
  丁亥:苏秦会赵、燕、韩、魏、齐、楚六国之师盟于洹水之上,以攻秦,至于函谷。韩作高门。是年,楚灭越,获其王无强,尽取其地,东开地至浙江。魏始称王。齐田婴为相。
  戊子:燕文公卒,子易王立。韩昭侯卒,子惠王立。楚败齐师于徐州。齐田婴诈楚,故不利。
  己丑:齐会魏伐赵,又伐燕,取十城。
  庚寅:秦伐魏。
  辛卯:宋乱,公弟偃弒其君代立,是谓元王。
  壬辰:楚威王卒,子怀王槐继。魏伐楚,取陉山。秦伐魏,取汾阴。
  癸巳:秦用张仪为相。陈轸适楚。楚灭蜀。魏输秦上郡。
  经世之卯二千二百二十四
  甲午:周显王四十二年。齐会魏攻韩之桑丘。
  乙未:赵肃候卒,子定继,是谓武灵王。齐用孟轲为上卿。
  丙申:孟轲去齐。
  丁酉:秦始称王。齐宣王卒,子愍王地继。秦筑上郡塞。
  戊戌:韩、燕称王。楚破魏襄陵八城,移兵攻齐。秦张仪会齐、楚执政于啮桑。
  己亥:秦张仪出相魏。燕会韩、魏二君于区鼠。
  庚子:周显王崩,子定嗣位,是谓慎靓王。是年,赵始称王。齐封田婴于薛。盗杀苏秦于齐。苏代复相燕。燕易王卒,子哙继。子之专国。苏代使齐。
  辛丑:宋伐楚,取地三百里,始称王。秦、齐交婚。
  壬寅:魏襄王卒,子哀王继。张仪复相。
  癸卯:楚会齐、赵、韩、魏、燕攻秦,不利。齐独后。秦樗里疾大败六国之师,获将申差及韩、魏二公子。
  甲辰:齐败魏师于观津,与秦争雄雌。鲁景公卒,子平公继。秦败韩师于浊泽,韩请割名都一以助伐楚#12;既而背之#13,秦又伐韩,败韩师于岸门。楚救不至。燕王哙以国属子之。
  乙巳:齐伐燕。秦伐赵,拔中都及西阳。
  丙午:周慎说王崩,子延继,是谓赧王,称西周君。秦拔义渠二十五城,又取韩之石章。
  丁未:楚、齐和亲。燕乱,将市被攻子之,不克,反攻世子,又不克,死。
  戊申:楚攻秦,不利。秦伐齐,楚救不至。秦张仪结楚樗里疾攻赵#14。
  己酉:楚怀王大伐秦,不利。又伐,又不利。秦庶长魏章会齐、韩之师,大败楚师于蓝田,又败之于丹水之阳,获其将屈丐,遂取汉中地,置黔中郡。韩宣王卒,世子苍继,是谓襄王。齐以五都兵攻燕。燕乱,国人立太子平,是谓昭王。
  庚戌:楚屈原使齐。秦张仪使楚,会楚、齐、韩、赵、魏、燕六国西事秦,至咸阳。而秦惠王卒,世子武王继。燕起金台以礼郭隗。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至,剧辛自赵至。
  辛亥:秦会魏于临晋。张仪、魏章适魏。樗里疾、甘茂为相。
  壬子:楚合齐以善韩。
  癸丑:秦武王会魏哀王于应,会韩襄王于临晋。
  甲寅:东、西二周君相攻。楚围韩之雍丘#15。秦甘茂拔韩之宜阳。武王举周鼎,绝膑而死,国人迎母弟稷于赵而立之,是谓昭襄王太后临朝称制,魏冉专政。赵武灵王改用胡服。
  乙卯:秦复韩武遂。严君疾、向寿为相。甘茂适魏。
  丙辰:楚绝齐以善秦。
  丁巳:秦昭襄王会楚怀王于黄棘,复之上庸。
  戊午:齐、韩、魏攻楚。楚求救于秦。鲁平公卒,子文公贾继。秦取韩武遂,拔魏蒲坂。
  己未:秦复魏蒲坂,会韩于武遂。
  庚申:楚伐秦,不利。秦昭襄王会齐、韩、魏伐楚,败之于重丘。
  辛酉:齐孟尝君入秦为质。
  壬戌:楚怀王放大夫屈原于江滨,与秦昭襄王会于武关,不复。国人迎太子横于齐而立之,是谓顷襄王。其弟子兰为令尹。齐归秦泾阳君。孟尝君自秦逃归。秦会齐、魏伐楚,取八城。赵拔燕、中山,攘地北至代,西至九原。
  癸亥:齐会韩、魏伐秦,至于函谷。秦伐楚,取十六城。赵武灵王称主父,会群臣于东宫,废太子章,而授庶子何位,是谓惠文王。以肥义为之相。北略地,南入秦,称使者。
  经世之辰二千二百二十五
  甲子:周赧王十八年。楚怀王于秦逃归,不克。
  乙丑:楚怀王死于秦,楚遂绝秦。魏哀王卒,子昭.王继。齐会韩、魏、赵、宋五国之兵攻秦,至盥氏而还。秦与韩、魏河北及封陵以和。韩襄王卒,子厘王继。赵主父灭中山,徙其王于肤施,封废太子章于代,号安阳君。使田不礼为之相。
  丙寅:秦免楼缓相,穰侯魏冉复相,率师攻魏。赵安阳君及田不礼作难,公子成及大夫李兑平之。主父死于沙丘宫。
  丁卯:秦向寿伐韩,拔武始。
  戊辰:楚与秦复和。韩伐秦,不利。秦左庶长白起大败韩及诸侯之师于伊阙,取城五,坑军二十四万,获将公孙喜。
  己巳:楚逆妇于秦。秦魏冉免相。大良造、白起伐魏取垣,攻楚拔宛。
  庚午:秦魏冉复相,封陶邑。司马错伐韩轵及邓。
  辛未:齐有田甲之难,免孟尝君相。魏献河东地方四百里入秦,韩献武遂二百里入秦。赵会齐伐韩。
  壬申:齐复孟尝君相。秦伐韩,拔六十一城。
  癸酉:齐、秦约称东、西帝,复罢。
  甲戌:齐孟尝君谢病#16。秦昭襄王巡汉中及上郡、河北,拔魏新垣及曲阳。
  乙亥:齐灭宋,至于泗上。十二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南取楚之淮北,西侵韩、赵、魏。魏献秦安邑。秦伐魏之河内,攻韩之夏山。
  丙子:齐孟尝君以薛属魏。秦昭襄王会楚顷襄王于宛,会赵惠文王于中阳,伐齐,拔九城。
  丁丑:燕乐毅会秦、楚、韩、赵、魏五国之师伐齐,大败齐师于济西。遂入临菑,拔城七十。拜乐毅上卿,封昌国君。留围齐即墨及莒。齐愍王保莒。楚使潭齿救齐,杀齐愍王于莒。莒人立其子法章,是谓襄王。荀卿行祭酒。
  戊寅:楚顷襄王会秦昭襄王于鄢。秦穰侯代魏,至于国。
  己卯:秦昭襄王会韩厘王于新城,会魏昭王于新明,伐赵,拔二城,伐韩,取六邑。
  庚辰:楚会魏、赵伐秦。秦伐楚。魏冉复相。赵使兰相如入秦献璧。
  辛巳:楚割上庸及汉中,请和于秦。秦白起拔赵二城,司马错拔楚上庸。燕昭王卒,子惠王继,以骑劫代乐毅将。乐毅奔赵。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会于渑池。蔺相如相。
  壬午:齐田单大破燕军于即墨,获将骑劫,复城七十,迎襄王自莒入临菑。封田单安平君。秦白起拔楚西陵。
  癸未:楚顷襄王出奔陈。郢陷于秦。大良造、白起破楚入郢,烧夷陵,以郢为南郡。封起武安君。
  甲申:秦拔楚巫及黔中,作黔中郡。魏昭王卒,子安厘王继。
  乙酉:楚东收江旁十五邑以扞秦。魏拔秦二城,封无忌信陵君。
  丙戌:秦兵围大梁。魏入温请和。秦以穰侯为相国。韩暴□救魏,不利。赵廉颇拔魏房子、安阳。
  丁亥:魏芒卯攻韩#17,不利。秦师救韩,败赵、魏之师十五万于华阳。魏入南阳请和,以其地为南阳郡。
  戊子:韩厘王卒,子桓惠王继。赵取东胡地。
  己丑:楚黄歇奉太子完入秦为质,求平。又助韩、魏伐燕。齐田单拔燕中阳。秦会楚、韩、赵、魏伐燕。燕惠王卒,子武成王继。赵蔺相如伐齐。
  庚寅:秦穰侯伐齐,取刚寿以广陶邑。范睢自魏入秦。
  辛卯:秦师伐韩,以逼周。
  壬辰:秦中更胡伤攻赵阏与,赵奢击之有功,封马服君。与廉颇同位。秦人为之少惧。
  癸巳:秦拔魏怀城。
  经世之巳二千二百二十六
  甲午:周赧王四十八年。秦太子卒于魏。
  乙未:秦拔魏郪丘,罢穰侯相国及宣太后权。以客卿范雎为相,封应侯。魏冉就国。赵惠文王卒#18,子丹继,是谓孝成王。太后专政。
  丙申:齐襄王卒,子建继。田单救赵。秦以安国君为太子。宣太后卒。拔赵三城,进围邯郸。赵出长安君为质于齐求救。赵胜为相,封平原君。
  丁酉:齐用田单为相。秦白起攻韩,拔九城。
  戊戌:楚顷襄王卒,太子完自秦亡归继,是谓考烈王。以左徒黄歇为令尹,号春申君,封于吴,食淮北地。秦白起拔韩南郡。
  己亥:楚献地于秦乞和。秦五大夫贲伐韩,拔五十城,以断太行路。韩冯亭以上党入于赵。赵受韩上党。廉颇军长平。
  庚子:楚伐鲁,取徐州。秦白起攻赵长平。
  辛丑:秦武安君大败赵军于长平,进围邯郸。赵以赵括代廉颇将,长平遂陷,兵四十万为秦所坑。
  壬寅:秦分军为三,罢武安君白起将,以王齕代。攻赵,拔赵武安及皮牢。司马梗北定上党。赵使苏代使秦。
  癸卯:秦加范雎相国。王齕围邯郸。张唐攻魏。燕武成王卒,子孝王继。赵平原君求救于楚、魏。
  甲辰:楚春申君、魏信陵君救赵。秦起武安君白起,不克,杀之于杜邮。
  乙巳:周赧王会齐、韩、赵、魏兵出伊阙攻秦,不利,西奔秦。秦昭王灭周,尽入其地三十六城,徙其王于惮狐。楚灭鲁,以齐荀卿为兰陵令。
  丙午:秦徙周民及九鼎于咸阳。蔡泽自燕入秦,代范雎相。燕孝王卒,子喜继。
  丁未:楚、齐、韩、燕、赵皆服命于秦,魏独后,秦使将军樛伐之,取吴城。
  戊申:秦郊上帝于雍丘。赵徙都巨鹿。
  己酉:赵平原君卒。
  庚戌:秦昭襄王卒,太子安国继,是谓孝文王。立三日,又卒。子楚立,是谓庄襄王。以华阳夫人为后,子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十万户。楚春申君入吊于秦。燕将栗腹攻赵,不利。赵廉颇破燕军于鄗,封颇信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