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刘子
刘子
古之多力人也。
目非离娄,
古之明目人也。
而响彻眺远者,其势通也。买臣忍饥而行歌,王章苦寒而坐泣,苏秦握锥而愤懑,班超执笔而慷慨。
徐令之子,高祖封为定远侯也。
当彼四子势屈之时,容色熏黑,神情沮忸,言为瓦砾,行成狂狷,发露心忧,影销貌悴,引叹而雷转,喷气则云涌。如麒骥之伏於盛车,玄猿之束於笼圈,非无千里之鴂,万仞之捷,然而不异赢钝者无所肆其巧也。何异处穴而望声彻,入井而欲娣博哉。及其势伸志得,或佩锦而还乡,或声玉於廊庙,
朱买臣少时贫贱探樵,后乃入汉,得为本郡太守,佩锦还乡也。王章少时贫贱外牛衣而泣,后於汉得为京兆尹,常为廊庙之臣者也。
或合纵於六国之内,
苏秦,字季子,洛阳秦州人也。少与张仪同事鬼谷先生,二人才名一等。苏秦初时历说六国,三年而归,黄金用尽,名位无闻,乃归。人问神情沮忸,嫂不为炊饭,妻不为下机,父母兄弟不与语。秦遂家中读太公阴符之书,数月又束事赵,得为丞相。于时六国微弱,常惧秦侵,总朝於秦。秦又主纵六国以拒秦,秦人欲吞六国自以为横。苏秦谓赵王曰:今者天下以为横,六国为纵。今又莫共事秦,如秦兴兵,六国共击之,六国自安,秦国无为。赵王遂许之,秦乃即说六国,与曹魏燕齐赵楚合纵,不事於秦,经二十年。其后苏秦死,张仪相秦,又来说六国云:苏秦为人言语反覆,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又与六国合纵不事於秦,非久长之计也。以春秋论之,小不事大,非安国之基。於是破纵入横,后被秦总并吞,遂至始皇焚烧诗书,坑杀学士,渎被神明。始皇后死,葬於骊山,三世至子婴降汉高祖於軏道者也。
或悬旌於昆仑之外。
班超少时贫贱,尝为人佣顾写书。遇汉伐匈奴,超投笔入幕,伐於西域,遂得勋效,封为定远侯。三十年后方得还乡,去时少壮归时发白也。
当斯之时也,容彩光液,神气开发,言成金玉,行为世则,乘肥衣轻,怡然自得,快若轻鸿之泛长风,沛若巨鱼之纵大壑。何异顺风而纵声,登峰而长晒色滓切。
视貌也。
人犹是也,而昔如彼,今如此者,非为昔愚而今贤,故丑而新美,壅之与通也。水之性清,动壅以堤,则波翻细与韬同而气腐;决之使通,循势而行,从涧而转,虽有朽骸烂赀不能污也。非水之性异,通之与壅也。人之通,犹水之通也。德如寒泉,假有沙尘,弗能污也。以是观之,通塞之路与荣悴之容,相去远矣。
遇不遇第二十四
贤有常质,遇有常分。贤不贤,性也;遇不遇,命也。性见於人,故贤愚可定;命在於天,则否泰难期。命运难遇,危不必祸,愚不必穷;命运不遇,安不必福,贤不必达。故患齐而死生殊,德同而荣辱异者,遇不遇也。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伤,遇不遇也。昔韩昭侯醉外而寒,典官加之以衣,觉而问之,知典官有爱於己者,以越职之故而加诛焉。卫之胶乘,见御者之非,从后呼车,有救危之意,不蒙其罪。加之以衣恐主之寒,呼车忧君之危,忠爱之情是同,越职之愆亦等,典官获罪,呼车见德,遇不遇也。鹧堕腐鼠非虞氏之慢,
虞氏将姊妹登楼而宴,时有游侠之客从楼下过。正值老鹊在天半遗一鼠,适值虞氏兴乐之际,齐声大笑。侠客谓是楼上人故堕此腐鼠,从上下之,故将欺侠客以为笑乐,侠客乃诛灭虞氏也。
瓶水沃地非射姑之秽,事出虑外,固非其罪;而侠客大怒,虞氏见灭;邾君大怒,而射姑获免,
邾君是邾国之君,与射姑醉而起。鄹君守门人就射姑乞酒钱,射姑不与。守门人心生恶害,知邾君性急,乃覆一盆水於门限。邾君出见,问曰:此地何故。门人报曰:射姑尿之。邾君性急,故即呼杖杀射姑,曰:落火坑堕火而死矣。射姑免死者也。
遇不遇也。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魏之干木遁世幽居而文侯敬之。
魏文侯往干木之闲而见之。文侯曰:此非干木闲。吾闻干木不肯事寡人,寡人何敢不敬。干木广於德,寡人广於地;干木优於义,寡人富於财。地财不如德义,寡人以师礼事之,何况敬乎。遂致厚禄。后闻秦反,秦司马唐沮谏曰:魏有干木其人,丰於德义,文侯敬之,爻得人心,未可侵也。遂乃止兵不侵也。
太公之贤非有臧於文侯,干木之德非有逾於华士,而或荣或戮者,遇不遇也。董仲舒智德冠代,位仅过士;
董仲舒是广川人也,言书通於群籍,问无不知,仕於汉,取位至太中大夫也。
田千秋无他殊操,以一言取相,
胡关三老姓田名千秋,年八十。汉武帝年老心多,惮为群臣厌梼,遣江充专求巫蛊之气。江充与太子不善,恐武帝崩太子立,遂放狂云:太
子请铜人埋在御床下,乃使师巫诈言官中有蛊气奏帝。帝遣江充就官,掘床下得金人,云是太子厌帝。太子博士得罪,乃谓太子曰:今者江充与师巫反得铜人,不知实有耶。无以自明,可执讧充等推问取其实。於是遂发兵袭杀江充,以火炙,师巫皆钦承江充诏桔太子。帝其时在甘
泉官中,刘.屈厘走报曰:太子反杀江充。帝是速出令,将兵来围太子。太子以兵拒之,战於长安。太子奔走。一月三日田千秋上表救太子
云:江充不仁,奸为巫枉。太子无反意。子弄父兵,以将救命。太子无罪,可命追之。帝年老思忆太子,自遣人追访太子。太子已死,帝感千秋,拜为丞相。所为一言取相。刘屈厘领三辅之兵,左冯斓右扶风及京兆与太子战。太子败绩,奔向城自缢而死。后知太子无逆心,遂
起思子台也。
同遇明主而贵贱悬隔者,遇不遇也。庄姜适卫,美而无宠,瘦瘤适齐,丑而蒙幸。
齐国有瘦瘤之女,在田探桑,遇齐王出游,诸人悉来看王,唯痿瘤女不看。王使人问曰:人皆看王,女独不看,何也。女答曰:奉父母命只
於探朵,不令看王,所以不敢看王也。於是王曰:此女是贤女。欲以车载还国。女曰:王欲载去,不敢有辞。今若随王去,是奔走之女,是
以不去。王后乃将财帛往聘之。将入国,诸女及后官人皆闻王内妃探桑,看之,见是一丑痿瘤之女,尽乃笑之。后王最宠幸之者也。
遇不遇,命也,贤不贤,性也。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
命相第二十五
命者,生之本也,相者,助命而成者也。命则有命不形於形,相则有相而形於形。有命必有相,有相必有命,同禀於天,相须而成也。人之命相,贤愚贵贱,修短吉凶,制气结胎。受生之时,其真妙者或感五行三光,或感龙迹气梦降生。凡庶亦禀天命,皆属星辰,其值吉宿则吉,值凶宿则凶。受气之始,相命既定,即鬼神不能改移,而圣智不能回也。华胥履大人之迹而生伏羲,女娲感瑶光贯日而生颛顼,庆都与赤龙合而生唐尧,握登见大虹而生舜,修纪见洞流星而生夏禹,夫都见白气贯月而生殷汤,大任梦见长人而生文王,颜征感黑帝而生孔子,刘媪感赤龙而生汉祖。微子感牵牛星,颜渊感中台星,张良感狐星,樊呛感狼星,老子感火星,若此之类皆圣贤,受天瑞相而生者也。相者或见肌骨,或见声色。贤愚贵贱,修短吉凶,皆有表诊。故五岳崔鬼有峻极之势,四渎皎洁有川流之形;五色郁然有云霞之观,五声铿然有锺磬之音。善观察者犹风胡之别剑,
风胡是秦时别剑人也。
孙阳之相马,
孙阳即伯乐,善能相马者也。
览其机妙,不亦难乎。伏羲曰角,黄帝龙颜,帝誉戴肩,颛项骈哥,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二肘,文王四乳,武王饼齿,孔子返宇,颜回重瞳,皋陶乌喙,若此之类皆圣贤,受天殊相而生者也。舜目重瞳是至明之相,而项羽王莽亦目重瞳子。越王句践长颈乌喙非善终之象,夏禹亦长颈乌喙。王莽之重瞳,譬驽马有骥之一毛而不可谓之骥也。禹之长颈乌喙,犹龙有蛇之一鳞而不可谓之蛇也。爰及众庶,皆有诊相。故谷子丰下,叔兴知其有后,
谷子,鲁君之子也。谷,姓也。初生兑上丰下,叔兴善相,占之,曰:此人有相。后果王於鲁。兑与丰,《周易》 卦也。
卫青方颗,鲸徒明其富贵;
卫青父与公主家婢私通,生青。后长成,公主家自官大奴之见,欺於卫青,令共黑奴牧马。鲸谓青曰:汝额方,应贵。青曰:今为奴仆,有何贵乎。后善骑射。汉家欲灭匈奴,青乃应募,征讨匈奴有功,汉封为大将军,建慕府。
亚夫纵理,许负见於饿死;
亚夫,姓周名亚夫,是周勃第三子也,为细柳将军。许负相之曰:纵理入。,后主饿死。亚夫后坐事在狱,七曰不食而死,如许负之言也。
羊纣声豺,叔姬鉴其灭族。
羊纷者为晋大夫。初生之时,其祖母叔姬欲往看声,小儿啼作豺声,姬曰:此子豺声,叉当灭族。遂回不看。至长果大乱晋,夏五月被晋杀之,尽灭其族也。
命相吉凶,悬之於天。命当贫贱,虽贵犹有祸患;命当富贵,虽欲杀之,犹不能害。夏孔甲畋於箕山,大风晦冥,入于人家。主人方乳,或占之曰:后来而产,是子不祥,终必有殃。孔甲取之曰:苟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析薪斧,斩其左足,遂为大合,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汉文以梦而宠邓通,
文帝梦见落井而得邓通救之。后蒙加於宠用。
相者占通当贫饿死。帝曰:能富在我,何谓贫乎。与之铜山,专得冷铸。后假衣食,寄死人家。子文之生,妖子弃之,
妘本是祝融之后,不知姓也。子文即是国伯比之子也。伯比父早亡,随母归在舅姑之家。后长大,乃奸纭子之女,生子文。其纭子妻耻女不嫁而生子,乃弃於山中。纭子游猎,见虎乳一小儿,归与妻说。妻曰:此是我女与伯比私通生。此小兄我耿之,送於山中,纭子乃迎归养之,配其女将与伯比。楚人呼子文为之谷乌菟,仕至楚相也。
虎乃乳之,遂收养焉,卒为楚相。褒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曰:气从天来,故我有娠。及子之产,捐堵圈中,堵以气嘘之,弃马柜中,马复嘘之,故得不死。卒为夫余之王。故善恶之命,若从天堕,若从地出,不得以理数推,非可以智力要。今人不知命之有限而妄觊於多贪,命在於贫贱而穿凿求富贵,命在於短折而临危求长寿,皆惑之甚也。
刘子卷之五竟
#1『有』 原作『其』,据文渊阁本改。
#2『日在天之外而心在人之内』文渊阁本作『日在天之内而光在人之外』。
#3『外』文渊阁本作『纳』。
#4『以子贡之明见不能见』文渊阁本作『以子贡之明而不能见』。
刘子卷之六
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
妄瑕第二十六
天#1道混然无形,寂然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非可以影响求#2,不得以毁誉称也。降此以往,则事不双美,名不并盛矣。虽天地之大,三光之明,圣贤之智,犹未免乎訾也。故天有拆之象,地有裂之形,日月有薄蚀之变,五星有孛彗之妖,尧有不慈之诽,舜有囚父之谤,汤有放君之称,武有杀主之讥,齐桓有贪淫之目,晋文有不臣之声,伊尹有诬君之迩,管仲有僭上之名。以夫二仪七曜之灵不能无亏沙,尧舜汤武之圣不能免於嫌谤,桓公伊管之贤不能无纤瑕之过。由此观之,宇宙儒流奚能自免於怨谤而无悔怯耶。是以荆岫之玉必含纤瑕,骊龙之珠亦有微颜。
海中龙王颌下有明月之珠。其龙在九重渊下。尝有近海之人有一小儿过,值龙道开,得入龙官中。又值龙睡,偷於颌下,取得明月珠。将出天下无价,由有微类,海人恐儿更入九重渊,被龙毒之,方呼,儿对面以明月珠扑碎之也。
然驰光於千载,飞价於侯王者,以小恶不足伤其大美者也。今忌人之细短,妄人之所长。以此招贤,是书空而寻迹,披水而觅路,不可得也。定国之臣亦有细短,人主所以不弃之者,不以小妨大也。以小掩大,非求士之谓也。伊尹,夏之庖厨;傅说,殷之胥靡;百里奚,虞之亡虏;段干木,魏之大驻。
干木,晋国人,侩卖交买之人也,隐才不仕。文侯知其贤,往聘干木之家。干木坐不起,文侯侧立不敢辞倦,乃聘干木为国相。后秦简公欲伐魏,干木大贤在文侯为相,秦公怕不能用谋策,遂自罢兵而止也。
此四子者非不贤也,而其边不免污也。名不两盛,事不俱美。昔魏文侯问於李克曰:昊起何如人也。
吴起,卫人,向楚求仕。啮母臂为誓九年,未遂,其母遂亡。楚朝卿相言王曰:吴起亲亡不归于葬,此不孝也。岂得为相乎。其吴起归家持孝三年,毕乃往魏求仕。文侯用为西河太守。文侯先被秦夺五城,吴起乃为文侯复五城。於是伐秦复魏五城,乃更北征燕赵,并归於魏。此者吴起之功也。
克对曰:起贪而好色,然其善用兵,司马秾直不能过也。乃以为将。拔秦五城,北灭燕赵,盖起之力也。魏无知荐陈平於汉王,或人谗之曰:平虽丈夫,美#3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可用也。且闻盗嫂而受金。王乃疏平让无知。无知曰:臣进奇谋之士,诚足以利国耳。且其小过,岂妨公家之大务哉。乃擢为护军,得施其策。故范增疽发死而楚国亡,阙氏开阵而汉军全者,平之谋也。
范增是楚之大臣。项羽将兵围汉王城,陈平设谋多将珍宝与楚王大将。楚王知,乃欲斩大将。范增谏曰:此是陈平之计,王勿诛之。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