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玄部
-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卷之十八
#延:当作『廷』。丛刊本、四库本、辑要本并作『廷』。
#道子之:当作『道之子』。四库本作『道之子』。
云笈七签卷之十九
三洞经教部 经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
第二十八神仙
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
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周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己,道来归己!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胆色正青圆,中黄外青,润泽清汶,傍生拊心,着肝,肝覆其巅,此道之始也。念之既毕,乃呼其神曰:肉一本作皮子蓝蓝,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欲得太一神丹服食之,令某甲长生,勿去某身,常在紫房宫中,与道合同也。因暝目念日精青气来下着身,入鼻孔中,念肝色青气与之合於目前,来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青气周徧一身中,九十息止。至乙日复存其神,呼曰:太一紫宫一作紫房素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甲欲得太一华符服之。至甲寅、乙卯之日复存之。
第二十九神仙
经曰:常以六丙之日禺中时,拊心祝曰:
朱雀丹液,天海地河#1;愿求不死,服食天和天和,一作至和。因瞑目念心色正赤如日,在肺叶间乃止。念日精赤黄气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思行赤气周遍一身中,百八十息止。呼其神曰:李尚李尚,一作李常、曾子,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饮食者,常在绛宫中,与己合同。至丁日复存其神,呼曰:天皇绛宫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甲欲得天皇长生之道。至丙午、丁己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神仙
经曰:常以六戊之日鸡鸣时、日西黄昏时,拊心祝曰: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寿比中黄,升天常早,愿延某命,与道长久。因瞑目念脾中黄气来上至口中,上念天精黄气来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思行黄气周遍一身中,百五十息止。呼其神曰:玄光玉女、养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故言一身神有父母凡三人。至己日复存之,呼其神曰:真人黄庭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甲欲求真人黄庭神仙之道。至戊辰、己未、戊戌、己丑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一神仙
经曰:常以六庚之日日哺时,拊心祝曰:
本子本子,白云卒起,雾合万里,愿云来归己,常为我使,反复仙命,终而复始。因瞑目念肺色正白,令白气来止至口中;念曰,天精白气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白气周遍一身中,百四十息止。呼其神日:先生,与己为友,留为己使,奉持华盖,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为一身。至辛日复存其神曰:光黄玉堂,青腰玉女,与己为友,留为己使。某甲欲得彭祖长生不死之药服之。至庚申、辛酉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二神
仙经曰:常以六壬之日夜半时,拊心祝曰:
愿睹天镜,玄滋玉池;还白使黑,常为婴儿。神来归己,五藏相随。因暝目念两肾间白气周行一身中十二遍,翕然布散,流行四肢。乃复念两肾巍陈,状如双鲤鱼,右黑左赤,侠脊而居,炫耀光明,相照一身中。乃念青天太清元气,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一九而止。思行太清白元气周遍一身,还藏丹田中,呼其神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使某甲长生,上为真人,十二太一皆当言生。至壬子、癸亥之日复存之。
第三十三神仙
经曰:所存念五藏神皆毕,乃更念玄厘、玉英、金液,恒勿忘也。更念玄厘,欲其润泽而起行列也。别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回倒坚,小童子服饰也。存之欲令坚强,长大自倍也。念金液,欲令其乾燥而缓也,如紫毅盛水银也。念此尽遍,而复存之,法十二周,精神处之,和气自来,百病去除,寿命与天地期,长生无极,安知死时?
第三十四神
仙经曰:食日之精,可以长生;缘兹上天,上谒道君。其法常以月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时,被发向日,暝留念心中有一小童子,衣绛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两手掌中亦正赤;以两手掌摩面,下至心止,十二反为之。念天日精正赤黄气来下在目前,存入口中咽之,一九,以手摩送之,拊心祝曰:
景君元阳,与我合德,俱养绛宫中小童子。须臾复念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以日托心,心得日精,己乃神仙矣。
第三十五神仙
经曰:食月之精,以养肾根,白发复黑,齿落更生,己乃得神仙。常以夜半时,思肾间白气周行一身中,上至脑户,下至足心。自然之道,易致难行。
常以月十五日,向月祝曰:
月君子光,与我合德,养我丹田中小童子。因暝目念月白黄精气来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丹田中气正赤,气中有一人,长九分,小童子也。衣朱衣,故丹田中赤外黑,左青右黄上白,五色气已具。但以其月托肾,肾得月精,乃得升沈。丹田中赤者,太阳之精也,心火之气也;其外黑者,太阴之精也,肾水之气也;其左青者,少阳之精也,肝木之气也;其右黄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气也;其上白者,如银盘而照覆之者,少阴之精也,肺金之气也。其中有五人,即五藏之太子也,五行之精神也。人须得丹田成,乃为真人。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礼容者,心之精也。义慧者,肺之精也。和乐者,肾之精也。忠信笃厚者,脾之精也。辩勇者,胆之精也。缓和者,胆之气衰也。盲者,肝之气衰也。懦者,肺之气衰也。癫者,心之气衰也。濡者,肾之气衰也。不肖暗聋者,脾之气衰也。其五藏衰者,皆自见於己也。忧悲不乐则伤肝,伤肝则目瞑头白,当思肾心以养之。淫乐过度即伤肾,伤肾则腰疼痛,身沉重,大小便脓血,思肝肺以养之。恚怒则伤心,伤心则病狂吐血,思肝脾以养之。遭患忧难则伤肺,伤肺则思脾肾以养之。饮食绝饱,酒醉过度则伤脾,伤脾则思心肺以养之。令其子母相养之,即病愈疾除求神仙之人,恶伤五藏,学士明照之。
第三十六神仙
经曰:食太极之精,乃得长生。常以六戊之日,时加其辰辰一作神,道士於室中,冠带北向,再拜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壬甲好道,愿得长生。暮夜卧,上念北斗太极中央大明星精,正黄气来下,在兆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黄精气填满太仓黄庭中,下至丹田中。乃念绛宫中有一赤人;紫房宫中有五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宫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真人,俱宿卫真人子丹也。乃复下念玉堂三公,呼曰:司录、六丁、玉女,削去某甲死籍,令某甲长生。气定,乃复念真人子丹在胃管中,祝曰:
玄光玉女,养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气,饮宴醴泉。以北斗中极托脾,脾得斗极之精,乃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经曰:肺为尚书;肝为兰台;心为太尉公;左肾为司徒公,右肾为司空公;脾为皇后、贵人、夫人;胆为天子、大道君;胃为太仓,太子之府也,吾之舍也;大肠、小肠为元梁使者;下元气为大鸿胪;中元气为八十一元士;上元气为高车使者,通神於上皇;故肺为玉堂宫;心为绛宫朱雀阙门;肾为北极幽阙玄武掖门;脾为明堂,侍中省阁也;胃为上海,日月之所宿也;脐为下海,日月更相上下至胃中。故太初者,元气之始也,道也,一也;心上为天。太始者,为万物之始也,山川也,地也,为肾。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上亦有三宫,两目为绛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眉间为郊山。能合三元气以养其真人小童子,则列然彻视矣。
老君曰:万道众多,但存一念子丹耳。一,道也。在紫房宫中者,胆也。子丹者,吾也。吾者,正己身也。道毕此矣。
第三十八神仙
经曰:道士炼水银,消沙液、珠玉、八石,以作神丹,服一刀圭,飞升天宫。身常食气,乃得长生神仙。存神食丹,乃为真人。真人得道,上佐上皇治。故真人以水土溟溟浩浩,天地溃溃蒙蒙,不知所存藏。万八千岁乃成天、地、人。故真人以土作人,呼吸饮食,从骑伏使,令土不得独处,人不得独存。故言黄土,本人之先也。真人去之,上升九天;世人无道,下入黄泉。益土三升子一作了无骨筋一本作肋。故九天丈人有言曰:食於天者,以身报天,上为真人神仙戏游;食於地者,以身报地,下为尸鬼;食於人者,以身报人,骨毛弃捐。兆欲为道,勿食飞鸟。天之所生,杀之数数,减子寿年。人畜食之,可以为厨宰六畜也。避六丁神,兽类也勿食。丁卯兔也,丁丑牛也,丁亥猪也,丁酉鸡也,丁未羊也,丁巳蛇也,此大禁之,六丁神之讳也。乘气服丹入室之时,无食生物,禁食五畜肉。五畜肉者,马、牛、羊、猪、狗也,但得食鸡子、鱼耳。禁食五辛,臭恶自死之物慎勿食,服丹尚可,乘蹻禁之。
第三十九神仙
经曰:道者,吾也,上上中极君也。兆常以日出时、日中时、酉时、夜半时一云日申、酉,上念太极中央太黄星,其精气来下在兆额上眉间止,正赤黄白如日状,以意致之下,入口中咽之,令其气下入绛宫紫房黄庭中。咽之三五而止,祝曰: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孙小兆壬甲好道,愿得长生。此吾之气也,吾从此气生。念之万遍,无止也。令兆长生,上为真人,云车下迎,飞升天宫,上谒上帝南极老人元光之前。
老君曰:圣人销珠,贤人水玉。销珠水玉,其道同法。销珠者,服日之精,左目日也。水玉者,食月之精,右目月也。被发,正偃卧,暝目,常念两目中黄精赤气来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令人神明,彻视八方。食肺之精,常念肺中白气来上出至咽喉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令人神明,身生光泽,辟邪致神,玉女侍之,即长生辟百鬼矣。常念身中小童子衣绛衣,在心中央。中央即神明也。时念心中有紫华盖,下有一人,着赤帻大冠,绛单衣,衔箭引弩,愤然而嗔,即能辟兵,役使鬼神矣。
第四十神仙
经曰:常思顶中紫云出如车盖,状如火气,文彩五色,上与天连。以意极布之,与天相率下。念胃中黄气如橘,忽长稍大,身形如日。念目下元气、赤人黄人,道气行布四支,登高入日中登高,一作登台,上至绛宫紫房太一。祝曰:
太一北极,敬告诸神,常令魂魄安宁,无离某甲身。是谓自然无形者也。
第四十一神仙
经曰:鬼箭十二,可以辟兵。常思心中十二芝茎,上与肺连,以意挹之,名曰鬼箭。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凶恶自亡。以击四夷,捐撝电光,但间#2兵楯刀戟、金银,天神皆助真也,雷公击鼓也。太白扬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龙守门,武夷在庭,剩蛇玄武,主辟凶殃。白兔捣药,蟾蜍在傍,太一和剂,彭祖先当#3;服一刀圭,面目生光,身出毛羽,上谒上皇。此道也,使诸神气与子合同,慎之、勿解殆#4也。
第四十二神仙
经曰:常以庚申之日申时,被发,西南首,申地偃卧,纵体,暝目,念肺正白,润泽光明,中有芝草,茎大如小指,其中空而明,下与心相连。其中有青赤气,上下交通,出心入肺之中,o 念之至下哺时止。肺者,人之天也;心者,人之日也;日气上出如赤丹之精,未尝有之时,人须得此气以生耳。失此气者,则死矣。名曰自然之道。道通神灵矣。
第四十三神仙
经曰:常念心中赤气如日,内青外黑,三合成德,以应道数。师曰:常以平旦,念心中正赤如日,日中有人,着大冠赤帻,衣绛单衣。兆见之呼曰:天皇太一君,使某甲长生,上为真人。
第四十四神仙
经曰:还精绛宫之中法: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晦日,以日初出时,被发,东首向日卧,以左手摩两乳间,下至心,九反而止。柑心言曰:神手神还绛宫,无离己身;神乎#5安,君静处,与己言语。如此三,乃止。师曰:每摩两乳间者,使气上下道也;拊摩其心,存小童子,此名虚无。还精绛宫者,月三日为之也,神仙之道也。
第四十五神仙
经曰:元阳赤人,太一也;元阳道君,中太一也;元阳子丹,己吾身也;元阳玄光玉女,道之母也;元阳皇人,太一王也;元阳丹田,藏精宫也。师曰:元者,气也;阳者,日也。当思心中有日,日有赤人,着赤帻大冠,衣绛单衣。次思胆中有太白明星,三光耀而相照,星上各有一人,衣绛朱衣,冠九德之冠。道君在中央,左有老子、仲成子,右有太和、曲文子,凡五人是一也。次念脾上正黄,中有日,日中有三人,道母玄光玉女在中央,左有黄裳子,右有中黄直。次念胃管中有真人子丹,坐珠玉之状#6,上黄金色云气为帐,玉女小童子侍之。次念脐中太一,衣五彩朱衣,冠三绛#7之冠,左#8青人,右有白人,前有赤人,后有黑人。次念丹田中有赤气,赤气中有三人,赤人在中央,左有青人,右有黄人,赤气绕之,内青外黑,上白中黄。念此毕,卧,有所见,神气来语人也。
第四十六神仙
经曰:常念脾中有黄气升上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即饱矣。可以辟谷,坐在立亡。师曰:常思脾中有日,日中有黄金匮,匮中有书,封之以黄玉□,□#9广三寸,字曰威喜。精而思之,则耶#10 自出。兆能见而读之,心开目明,即时神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