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符在本经。
  晋兴宁三年乙丑岁七月一日,桐柏真人授道士许远游,言至甲申、乙亥、壬辰、癸巳岁,九月一日、七月一日、四月八日,当有道士着七色法衣,手持九曲策杖,或在灵坛之所,或在人间告乞,或咏经诗,或作狂歌。子若见之,勤请其道,必授子《神虎上符》。此南岳真人,太上常使其时下在人间,察视学者之心也。
  释《太上金虎符》
  此符本刻于上清玉简《智慧》篇中,有七万言。灵音道妙,微旨难详。或着天魔隐讳,或表万神内名,或释幽论凝,决於琼音也。小有王君抄出此符及《威神内文》之法,以制天地群灵,有一百言耳。此咒甚秘,名曰《三天虎书太元上箓》。受之者先斋七十日,赍金虎玉金,素金玄罗三十尺,以为金真之誓,盟天地不宣之约,依《四极明科》,听使七百年中得传三人。
  符在本经。
  释《太上金篇虎符》
  太微天帝君以传金阙帝君。朱书白素,盛以紫锦囊。佩之头上以行,则制命天地群灵,神仙敬伏,玉华执巾,天丁卫躯,山岳稽精。加敕威神之祝,玉清之章,便得斩馘九魔,千妖灭形矣。此上清禁符,不传於世。得佩之者,飞升上清。
  释《太上玉清神虎内真隐文》
  太上道君曰:李山渊德合七圣,为金阙之主。方当参谒十天,理命亿兆;定中元於玄机,制阴阳於不测。以齐首拔真,擢领封河召海,断任死生,把执天威,馘灭六天,总罚三官。既以说之以《智慧》,又复记之以《消魔》。《智慧》可以驱神,《消魔》可以灭邪。复授之以《神虎真符》,助之以散秽去患也。文辞在本经中。
  释《太上三元玉检布经》
  《高上三元布经》,乃上清三天真书,上真玉检飞空之篇:《上元检天大箓》、《下元检地玉文》、《中元检仙真书》。如是宝篇,高上皆刻金丹书,贮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元宝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金台玉室九曲丹房。南极上元君主之,以上元朱宫玉女七百人侍卫。
  释《洞真太上九真中经》
  《太上九真中经》,一名《天上飞文》,一名《外国放品》,一名《神州灵章》,虽有四号,故一书耳。
  释《洞真玉晨明镜金华洞房雌一五老宝经》
  一名《三元玉晨法》,一名《雌一隐玄经》。
  释《洞真中黄老君八道秘言经》
  太虚真人南岳赤松子曰:此经或名《九素上书》,或名《太极中真玉文》,或名《八道金策》。
  释《洞神秘箓》
  《小有经下记》曰:三皇治世,各受一卷,以天下有急,召天上神,地下鬼,皆救使之,号曰三坟。后有八帝,次三皇而治,又各受一卷。亦以神灵之教治天下。上三卷曰三精,次三卷曰三变,次二卷曰二化,凡八卷,号曰八索。
  释《玄真文赤书玉诀》
  《东方九气青天真文赤书》,一名《生神宝真洞玄章》,一名《东山神咒八威策文》。
  《南方三气丹天真文赤书》,一名《南云通天宝灵铃》,一名《九天神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
  《中央黄天真文赤书》,一名《宝劫洞清九天灵书》,一名《黄神大咒》,一名《黄帝威灵策文》。
  《西方七气素天真文赤书》,一名《金真宝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八威召龙文》。
  《北方五气玄天真文赤书》,一名《元神生真宝洞文》,一名《北山神咒》。
  释《紫度炎光神玄经》
  《紫度炎光神玄经》者,非紫度炎光有本元,乃是神经自生空虚之中,凝气成章,玄光炎映,积七千年,其文乃见。太微天帝君以紫简结其篇目,金简刻书其文。仍记为《紫度炎光神玄变经》者,从玄中变而名焉。
  释《胎精中记》
  九天丈人告三天玉童曰:《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乃生九玄之初,结太空自然之气以成宝文。二十四真,三十九帝悉所修行。一名《琼胎灵曜经》,一名《洞真太丹隐书》,一名《帝君七化变景九形经》,一名《太一二度帝宝五精经》。
  释《隐地八术》
  《隐地八术》乃紫清帝君游隐之道,玄变之诀。旧文乃有八卷。变化八方,藏形隐影之事。
  释《外国放品经》
  《外国放品经》皆玄古洞空之书,自然之章,是上真帝皇以下,及学仙得道者,莫不受音於太空。
  释《四十四方经》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皆九天之上书,八会之隐文也。是以太上大道君命上清高仙太极真人科集品目,陈其次序,合为黄素神方四十四首。
  释《八素真经》
  《八素真经》乃玄清玉皇之道。又有《地仙八素经》,论服王气吐纳之道也。又有《九素经》,论召鬼使精,行厨检魂魄之事。
  释《三九素兹关》
  《三九素语玉精真诀》,上相青童君曰:《三九素语》出九帝、三真命咒之辞。理气停年,开解灵关,五藏华鲜。
  释《紫凤赤书》
  《龙景九文紫凤赤书》曰:太上闲居峻嶒之台、金华九曲之房,说《龙景九文紫凤赤书》。
  释《灵飞六甲》
  《琼宫五帝灵飞六甲内文》,一名《太上六甲素奏丹符》,一名《五帝内真通灵之文》,一名《玉精真诀》,一名《景中之道》,一名《白羽黑翩隐玄上经》、《灵飞左右六十上符》,并生於九玄之中,结清阳之气以成玉文。
  释《元始洞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
  《五老灵宝五篇真文元始天书》,生於空洞之中,为天地之根。又云:《元始赤书五篇真文》上清自然之书,九天始玄,化空洞之灵章。成天立地,开张万真。
  释《洞玄智慧大诫经》
  《洞玄智慧大诚经》,元始天尊以开皇元年七月一日,於西那玉国郁察山浮罗之岳长桑林中,授太上大道君《智慧上品大诚法文》。
  释《洞玄通微定志经》
  天尊曰:卿并还坐。吾欲以思微定志旨诀告卿。其要简易得悟,不亦快乎?二真曰:思微定志为有经也?天尊曰:都无文字。二真曰:斯徒解壁无底大痴。如无文字,何从得悟?答曰:即时一切经书,本无文字也。今日之言,不亦经乎?
  释《洞真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一名《藏天偃月经》
  南极上元君曰:吾爱高上顺行三道之要、黄气阳精之道。喻御灵晖,口啜皇华,仰餐飞根。存七曜於紫庭,行三道於金门。洞阔狭於渊景,明日月之方圆。睹朱阶於洞阳,入练汤於广寒。登七宝於玄圃,攀飞梯於灵关。回阳精於浮黎,采黄气於郁单。傍金翅於高木,回石景以映颜。修御灵图,遂感神真。乃三景垂映,七精翼轩,五灵交带,四司结篇,西龟定录,名题高晨,故位登南极上元之君。此道高妙,非庸夫狭学所可言论。今集其所禀,粗说高上玉帝口言,以标玄虚自然灵文。付上相青童君,掌录玄宫。经万劫之后,当授玄记白简青录之人。
  释《洞真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
  玉佩者,九天魂精,九天之名曰晨灯,一名《太上隐玄洞飞宝章》。金珰者,九天魄灵,九天之名曰虹映,一名《上清华盖阴景之内真》。
  释《洞玄太极隐注经》
  《太上玉经隐注》曰:上清之高旨,极真之微辞,飞仙之妙经也。《灵宝经》或曰《洞玄》,或云《太上升玄经》,皆高仙之上品,虚无之至真,大道之幽宝也。《三皇天文》或云《洞神》,或云《洞仙》,或云《太上玉策》,此三洞经符,上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真之首经矣。岂中仙之所闻哉?
  释《七经》并序
  道学七经。经者,径也;由也;常也;成也。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玄、素、黄帝、容成、彭铿、巫咸、陈赦,习学七经,演述阴阳,生生为先。先仁之志,非但七人。七人迹多,亦号七经。天门玉子,皆传斯道。外儒失道,不知道为儒本,儒为道末。本末不知,致无长寿之人,遂为淫乱之俗也。至於外儒,五经备有。《诗》首关睢。《礼》贵婚嫁。传嗣之重,历代所同;无后之罪,三千莫大;而知男女气数、阴阳兴衰,闻之疑怪,蚩鄙成灾,良可痛念!智者悟之,能归内道,救理外儒。《诗》、《礼》、《传》、《易》,至于《尚书》、《礼》、《乐》、《孝经》,敛末崇本。本孝合乎道,习乐同乎德。道德弘深,仁义备举。礼智恒用,信不暂亏。缘末入本,引外还内,上学之功,於此乎在。
  七经者:一曰仁经。男女婚嫁,恩爱交接,生子种人,永世无绝。
  二曰礼经。既生当长,壮不可恣,夫清妇贞,内外分别。尊卑相敬,和而有节。
  三曰信经。既知礼节,亲疏相间。朝野忠直,无相违负。
  四曰义经。既知忠直,有与有取。罚恶赏善,更相成济。
  五曰智经。既知赏罚,防有枉滥。抑扬通流,除邪入正。
  六曰德经。治邪保正,五德均平。无偏无苦,常乐长存。
  七曰道经。常乐长存,腾泰无上。上德不德,教化立功。功成身退,权变无穷。
  凡人学道,共修七经。经有所明,各有多少。仁经恩多,余事皆少。少不受称,多故立名。名为仁经,亦有《礼》、《义》、《信》、《智》、《德》、《道》六同若斯。唯《道》独多,少行均平,故号大道,一切所宗也。
  云笈七签卷之九
  #1 苦:辑要本作『若』,误。
  #2 尽礼为佞,竭诚为奸:原本作『尽礼佞,谒庆为为奸』,前句夺一『为』字,后句衍一『为』字,今据四库本、辑要本改正。
  #3 失:原误作『夫』,据丛刊本、四库本改。
  #4 忘:当作『志』。四库本作『志』。
  目  录
  序
  卷一
  道德部
  道叙道德
  卷二
  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
  混元
  空洞
  混沌
  混洞
  劫运
  太上老君开天经
  卷三
  道教本始部
  道教序
  道教所起
  道教三洞宗元
  左乙混洞东蒙录
  灵宝略纪
  三宝杂经出化序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
  卷四
  道教经法传授部
  上清源统经目注序
  灵宝经目序
  上清经述
  三皇经说
  道教相承次第录
  玄都九真盟科九品传经录
  卷五
  经教相承部
  真系
  晋茅山真人杨君
  雷平山真人许君
  仙人临沮令许君
  宋庐山简寂陆先生
  齐兴世馆主孙先生
  梁茅山贞白陶先生
  唐茅山升真王先生
  中岳体玄潘先生
  王屋山贞一司马先生
  茅山玄静李先生
  卷六
  三洞经教部
  三洞
  三洞品格
  七部
  四辅
  十二部
  三十六部
  卷七
  三洞经教部 本文
  说三元八会六书之法
  云篆
  八体六书六文
  符字
  八显
  玉字诀
  皇文帝书
  天书
  龙章
  凤文
  玉牒金书
  石字
  题素
  玉字
  文生东
  玉箓
  玉篇
  玉札
  丹书墨箓
  玉策
  福连之书
  琅虬琼文
  白银之编
  赤书
  火炼真文
  金壶墨汁字
  琼札
  紫字
  自然之字
  四会成字
  琅简药书
  石硕杠
  卷八
  三洞经教部 经释
  释《三十九章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释《太上大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箓》
  释《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金玄八景玉箓》
  释《太上神州七转七变舞天经》
  释《神虎上符消魔智慧经》
  释《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
  释《回元九道飞行羽经》
  释《九灵太妙龟山元录》
  释《大有八禀太丹隐书》
  释《七圣玄记回天九霄经》
  释《曲素诀辞五行秘符》
  释《天关三图七星移度经》
  释《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
  释《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释《石精金光藏景录形经》
  释《太上九赤斑符五帝内真经》
  卷九
  三洞经教部 经释
  释《太霄琅书》
  释《太微黄书》
  释《太上金书秘字》
  释《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释《太上仓元上箓》
  释《太上太素玉箓》
  释《太上神虎玉符》
  释《太上金虎符》
  释《太上金篇虎符》
  释《太上玉清神虎内真隐文》
  释《太上三元玉检布经》
  释《洞真太上九真中经》
  释《洞真玉晨明镜金华洞房雌一五老宝经》
  释《洞真中黄老君八道秘言经》
  释《洞神秘箓》
  释《玄真文赤书玉诀》
  释《紫度炎光神玄经》
  释《胎精中记》
  释《隐地八术》
  释《外国放品经》
  释《四十四方经》
  释《八素真经》
  释《三九素语》
  释《紫凤赤书》
  释《灵飞六甲》
  释《元始洞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
  释《洞玄智慧大诫经》
  释《洞玄通微定志经》释《洞真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释《洞真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