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秘要

  太玄上宫至真尊神,常以甲子日遣太一中台大使者下,周行诸天地,检校神祇枝散杂俗鬼精。有其日能摄斋烧香中台大使者,皆条善功,奏上三天,上帝即除为监天领地上鬼神。八节之日,是上天八会大庆之日也。其日,诸天大圣尊神,妙行真人,莫不上会灵宝玄都玉京山上宫,朝庆天真,奉戒持斋,游行诵经,各遣天真威神周行天下,四海八极,五岳名山,学人及得兆庶,紏察功过轻重列言。其日,诸星宿、日月璇玑、地上神祇,莫不振肃。凡是修斋持戒,宗奉天文,皆为五帝所举,上天又别书名玉历,记为种民,告下三官,神灵侍卫,门户整肃,万灾不干。至学之士,三界司迎,神仙度世,上为真人。为恶犯戒,司考所紏,移付地官,长为罪民。
  右出《洞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经》
  无上秘要卷之九竟
  目录
  卷一阙
  卷二阙
  卷三
  日品
  月品
  星品
  卷四
  三界品
  九地品
  灵山品
  林树品
  山洞品
  洞天品
  神水品
  卷五
  人品
  身神品
  人寿品
  卷六
  劫运品
  帝王品
  洲国品
  论意品
  王政品
  卷七
  修真养生品
  卷八
  尸解药石品此品旧本重出不录,今备见八十七卷
  卷九
  灵官升降品
  众圣会议品
  卷十阙
  卷十一阙
  卷十二阙
  卷十三阙
  卷十四阙
  卷十五
  众圣本迹品中
  卷十六
  众圣本迹品下
  卷十七
  众圣冠服品上
  卷十八
  众圣冠服品下
  卷十九
  天帝众真仪驾品
  卷二十
  仙歌品
  卷二十一
  仙都宫室品
  卷二十二
  三界宫府品
  卷二十三
  真灵治所品
  正一炁治品
  卷二十四
  三宝品
  真文品
  天瑞品
  地应品
  卷二十五
  三皇要用品
  卷二十六
  灵宝符效品,
  卷二十七
  上清神符品
  卷二十八
  九天生神章品九天琼文品
  卷二十九
  三十二天赞颂品
  卷三十经文出所品
  经符异名品
  卷三十一
  经德品
  经文存废品
  遇经宿分品
  卷三十二
  众圣传经品
  传经年限品
  卷三十三
  轻传受罚品
  卷三十四
  师资品
  法信品
  授度品
  卷三十五
  授度斋辞宿启仪品
  卷三十六阙
  卷三十七
  授道德五千文仪品
  卷三十八
  授洞神三皇仪品
  卷三十九
  授洞玄真文仪品
  卷四十
  授洞真上清仪品阙后
  卷四十一
  策杖品
  策版品
  投简品
  奏简文品
  卷四十二
  事师品
  修学品
  卷四十三
  修道冠服品
  说经轨度品
  诵经品
  卷四十四
  洞真三元品诫仪
  卷四十五
  玉清下元戒品
  玉清中元戒品
  玉清上元戒品
  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品
  卷四十六
  升玄戒品
  洞玄戒品
  洞神戒品
  正一五戒品
  卷四十七
  斋戒品
  受法持斋品
  卷四十八
  灵宝斋宿启仪品
  卷四十九
  三皇斋品
  卷五十
  涂炭斋品
  次卫灵神咒
  卷五十一
  盟真斋品
  卷五十二
  三元斋品
  卷五十三
  金箓斋品
  卷五十四
  黄箓斋品
  卷五十五
  太真下元斋品
  卷五十六
  太真中元斋品
  卷五十七
  太真上元斋品
  卷五十八至六十四阙
  卷六十五
  专诚品
  柔弱品
  虚靖品
  山居品
  违俗品
  卷六十六
  沐浴品
  入室品
  明灯品
  烧香品
  叩齿品
  咒请品
  卷六十七至七十三阙
  卷七十四
  启志愿品
  卷七十五阙
  卷七十六服五气品
  咽云牙品
  饵玄根品
  卷七十七阙
  卷七十八
  地仙药品
  天仙药品
  太清药品
  太极药品
  上清药品
  玉清药品
  卷七十九至八十二阙
  卷八十三
  得鬼官道人名品
  得地仙道人名品
  得地真道人名品
  得九宫道人名品
  卷八十四
  得太清道人名品
  得太极道人名品
  卷八十五至八十六阙
  卷八十七
  尸解品
  卷八十八
  易形品
  长生品
  地仙品
  天仙品
  升月庭品
  升日门品
  卷八十九至九十阙
  卷九十一
  升太极宫品
  升太微宫品
  卷九十二
  升上清品上
  卷九十三
  升上清品下
  卷九十四
  升太空品
  升紫微宫品
  升紫庭品
  升紫虚品
  卷九十五
  升紫晨品
  升玉宫品
  卷九十六
  玉清品上
  卷九十七
  玉清品下
  卷九十八
  升九天品
  卷九十九
  升太清品
  卷一百
  升无形品
  应变化品
  会兼忘品
  入自然品
  洞冥寂品
  附一:敦煌写本《无上秘要目录》(P.2861)
  附二:敦煌写本《无上秘要》残卷(P.3327)
  无上秘要卷之十#1道藏本缺
  (前佚)
  贱,聚敛藏货,不救亲疏,怨家来破穷困病结,聋耄胇枯,魄去身亡,死入此狱,火鬼来加,焚烧割炙,吞火啖炭,轻重劫年。
  第四,北岳恒山,名溟浮之狱,黑一帝主之。生世不知,好行耶见,信用魔言,訾毁正法,愚痴难训,嗜酒酣迷,嫉妬胜己,抑绝贤明,欺罔幽显,自任从横,淫泆元已,忿恚肾溃,精竭身亡,死入此狱,土鬼来加,担沙负石,挞汲溟波,铁枝乱考,轻重劫年。
  第五,中岳嵩山,名普掠之狱,黄帝主之。生世不信,好行妄语,口是心非,负违盟誓,诬罔人行,诳或遐迩,幽显所疾,阴阳共治,所向闭塞,肿沉疼,谬误落漠,形雕脾朽,志废身亡,死入地狱,木鬼来加,杖杵撞打,桎梏扭枷,风刀煮炙,众考备婴,掠时分碎,竟又成形,死而更生,生在鬼狱,受楚幽司,轻重劫年。
  洞玄智做罪根
  酆都山之北狱,有十二椽吏,金头铁面,巨天力士各千四百人,手把金槌铁杖,凡犯玄科,死魂各付所属狱,身为力士铁杖所梓,方劫为一掠,三掠乃得还补三涂之责。
  太上道君出游八门,见诸地狱幽闭重槛,及三河九江刀山剑树,囚徒饿鬼,责役死魂,流曳徒炭,无复身形,不可忍视,见之悲伤,故作苦神诵。
  生落苦神界,轮转五道庭。九幽闭长夜,累劫无光明。刀山多剑树,毒刃手峥嵘。不见群乌集,但闻苦魂惊。回风播长条,哀响流寒庭。上有履山人,时刻无暂宁。饥食曲泉炭,渴饮冷火精。流曳悠涂中,岂识开兴名。念尔不知命,苦哉伤人情。罪福各缘生,善恶谅由心。轮转不终灭,譬声不绝音。九幽有元录,方劫自相寻。寒水无极源,长夜闭重阴。不见福德舍,但见穷鬼林。长河难裨寒,苦魂攀岭吟。孤声赴绝剑,哀啼落刀岑。此形非复形,痛哉伤人衿。
  无上秘要卷之十
  #1此卷原缺,今据敦煌写本(S.80)残卷辑补。
  无上秘要卷之十五
  原缺第十至十四
  众圣本迹品中
  青灵始老君
  道言: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往在白气御运於金劫之中,暂生郁悦金映云台那林之天,西娄无量玉国浩明玄岳,厥名元庆於此天中,大建功德,初无懈心,勋名仰彻,朱陵火宫,书其姓名,记於赤简,仙道垂成,而值国多婇女,元庆遂寄世散想,灵魔举其浊目,朱宫辍其仙名,一退遂经三劫中,值火劫改运,元庆受气寄胎於洪氏之胞,上天以其先身好色,故转为女子。朱灵元年,岁在丙午,诞於丹童龙罗卫天洞明玉国朱霍之阿,改姓洪,讳那台。年十四敬好道法,心愿神仙,恒市香膏,然灯照暝,大作功德,诸天所称,名标上清,南极上灵紫虚元君托作庸人,下世教化,见那台贞洁,好尚至法,呈回驾於丹霍之阿,授那台《 灵宝赤书南方真文》 一篇,於是那台志励殊懃,自谓一生作此女子,处於幽房,无由得道,因长斋持戒思念,愿得转身为男,丹心遐彻,遂致感通上真下降。
  元始天尊时於琅碧之溪扶摇之丘,坐长林扶桑之下,众真侍座。是日,那台见有五色紫光曲照斋堂,於是心悟,疑是不常,仍出登墙四望,忽见去那台所、住数百里,中隔阂旸谷沧海之口,心怀踊跃,无由得往,因稽首遥礼称名,那台先缘不厚,致作女身,发心愿乐,志期神仙,道高法妙,不可得攀,日夕思念,冀得灭度,转形为男,历年无感,常恐生死不得,遂通弥龄之运,有於今日天河隔碍,无由披陈。今当投身碧海,归命十天,冀我形魂早得转轮,更建功德,万劫之中冀见道真。言毕,便从墙上投身掷空,命赴沧海极渊之中,纷然无落,即为水帝神王,以五色飞龙捧接女身,俄顷之间,已於悬中得化形为男子,乘龙策虚,飞至道前。於是元始即命仙都锡加帝号於火劫,受命辅於灵宝青帝玉篇,七百年中火劫数极,青气运行,随元始灭度,以开光元年於弥梵罗台霄绝寥丘飞元云根之都沧霞九云之墟,元始又锡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帝君号。
  丹灵真老君
  道言: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者,本姓郑,字仁安,大炎之胤,生於禅黎世界赤明天中,生仍有三气之云缠其形,朱乌鼓翮覆其身,三日能言,便知宿命。年及十二,面有金容玉颜,便弃世离俗,远游山林,於寒灵洞宫遇玄和先生,授仁安《灵宝赤书五气玄天炁帝真文》一篇,智慧上品十诫而去。仁安於是奉诫而长斋,大作功德,珍宝布施,以拯诸之割肉饲乌,功名彻天,因於冑那国遇天洪灾,大水滔天,万姓流漂。仁安於洪波之上,泛舟诵诫书炁帝真文,以投水中,水为开道,百顷之地鸟兽獐鹿虎豹狮子皆往依亲,悉得无他。是时国王百口登楼,而漂沦没叹,不能得度。仁安见王垂没,乃泛舟而往,以所佩真文授与国王。王敬而奉之,水劫即退,噏然得过王,既得免,真文於是即飞去,入云中,莫知所在。仁安失去真文,退仙一阶,运应灭度,托命告终,死於北戎之阿,暴露死尸,三十余年形骸不灰,光色鲜明,无异生时,露在北戎长林之下。时国王游猎,放火烧山,四面火匝。是时,仁安死尸之间,百步之内,火不得然,庆鹿虎豹莫不依,亲王怪而往见。此死尸上有三色之光,云雾郁冥,鸟兽康鹿雨绕左右,王乃伐薪围尸,放火焚烧死尸,尸於火中郁起,成人坐青烟之上,指点虚无,五色焕烂,左右侍者仙童玉女三百余人,肃然而至,预是禽兽,依亲之者并在火中皆得过度仁安,以赤明二年岁在丙午,於娜摩坦娄于翳天中洞寥之岳,改姓洞浮,讳曰极炎。受锡南单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帝君号。
  元灵元老君
  道言: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者,本姓熀,字信然。盖洞元之胤,中和之冑,生於善忍世界,青元天中流生之丘,受生一劫,眹然不语,混沌无心,食气为根,天地未光,无常童子於无色之国,授信然《灵宝赤书赤帝真文》一篇,於是时,惟修一身,初不开张,广度天人善功,未充运应,更灭於青元天中,命终流生之州,露尸绝丘之下,经一百余年死而不灰,常有黄气覆盖其上,至水劫流行,天下溟然,死尸四面涌土,连天,遏塞,水道。信然应化,郁然而起,更生成人,改姓通斑,讳曰元氏。水过易位,天地开光,三象朗曜,七元高明。
  元始天尊以开冥元年岁在己丑,於高桃厉冲龙罗天反魂林中,锡元氏玉宝元灵元老帝君号。
  皓灵黄老君
  道言:西方七宝金门皓灵黄老君者,本乃灵凤之子也。灵凤以阿罗天中生於卫罗大堂世界,卫罗国王取而畜之。王有长女,字曰配映,意甚怜爱,恒与共戏,於是灵凤常以两翼扇女面上。十二年中女忽有胎,经涉三月,王意怪之,因斩凤头埋着长林丘中。女后生女,堕地能言:我是凤子,位应天妃。王名曰皇妃,生得三日有群凤来贺,玄哺玉霜,洪泉曲水,八炼芝英。年及八岁,执心肃操,起群拔俗,常朝则谒日,暮则揖月,於重宫之内王设厨膳,初不味口。天作大雪,一年不解,雪深十丈,鸟兽饿死。王女思忆灵凤,往之游好,驾而临之於长林丘中,叹而歌曰:杳杳灵凤,绵绵长归;悠悠我思,永与愿违。万劫无期,何时来飞?於是王所杀凤郁然而生,抱女俱飞,径入云中。王女今於景霄之上,受书为南极上元君,常乘九色之凤。此女前生万劫已奉灵宝,致灵凤降形,得封南极元君之号。皇妃功德遐彻,天真感降,以上暝之年,岁在庚申七月七日中时。
  元始天尊,会於卫罗玉国凤麟之丘,坐骞华之下,众真侍座。是时皇妃所住室内忽有日象,如镜之圆,空悬眼前。皇妃映见天真大神普在镜中,长林之下一室光明。於是自登通阳之台,遥望西方,见凤生丘上紫云郁勃,神光炜烁,非可得名,去皇妃所住五百步许,逼以女限,处在宫内,无由得往。须臾忽有神凤来翔,集於台上,皇妃白凤言,西方有道,心愿无缘,不审神凤可得暂驾见致与不?於是凤即敷翮使上翮上,一举径至道前。
  元始天尊,指金台王母,即汝师也,便可施礼。皇妃叩头上启:惟愿众尊特垂哀矜,则朽骸更生。言毕,金母封其西灵玉妃之号,即命九光灵童披霜罗之蕴,出《 灵宝真文,白帝》 一
  篇,以授皇妃,受号三百年。中仍值青劫改运,皇妃方复寄胎於李氏之胞,二年於西那玉国金垄幽谷李树之下而生,化身为男,改姓上金,讳日昌,至开光元年岁在壬申,元始锡西方七宝金门皓灵黄老帝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