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无上秘要
无上秘要
紫微宫,
右在北溟外,羽明野,玄陇山,紫微夫人之所居。
洞元三瑶宫,
右在委羽山,宁先生、金仙石公、晃夜童子之所居。
墉城金台、流精阙、光碧堂、琼华室。
紫翠丹房,
右在昆仑山,西王母治於其所。
墉台、墉宫、西瑶上台,
右在昆仑山上,西王母所居。
紫府宫,
右在青丘之左风山上,天真神仙玉女游观之所。
九灵馆、金丹流云宫、晖景室,
右在昆仑山,西王母及真仙女之所游处。
玉殿,
右在玄羽野西陇山,王乎三元君所居。
青琳宫,西华堂,丹微房,
右在白玉龟山上,西王母所居。
扶桑宫,明真殿,素林台,积霄房,
右在八渟山,太帝君所居。
丹阙黄房、云景阙、琳霄室、那拂台,
右在方诸东华山,青童君所居。
太丹宫,
右在勃阳丹海长离山上,保南极元君所居。
白山宫,
右在白水沙洲中山上,傅太素真君所居。
总真宫,
右在西城山上,宰王君所君。
紫桂宫,
右在玄洲,太上丈人所居。
云林宫,
右在东海沧浪山,右英王夫人所居。
方丈台,
右在东海方丈山,昭灵李夫人所居。
清灵宫,
右在西玄山,真人裴君所居。
紫阳宫,
右在葛衍山,真人周君所居。
金庭宫,
右在桐栢栖山,右弼王真人所居。
太元府、定录府、保命府,
右在句曲山,三茅君所居。
紫清宫,
右内傅妃,领东宫中候真夫人所居。
紫清上宫,
右九华真妃所居。
七宫,
右在神洲三山,其宫七变,朝化为金,中化为银,暮化为铜,夜化为光,或化为山,或化为水,或化为石。
右出《洞真经》及《道迹真迹经》
紫微上宫,
右在玄都西北玉京山,元始灵宝西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上帝、真皇老人,常以月一日,会於其上,奉朝天帝,推校地上人鬼功过。
阴元台,
右在玄都北玉京山,元始灵宝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妙行真人,常以月八日会‘於其上,推校地上兆民簿录、年命算籍。
通阳青微宫,
右在玄都东北玉京山,元始灵宝东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妙行真人,无极大道太上,万度万生神皇,无上玄老元灵老君,常以月十四日会於其中,推校天下学道年月功过及鬼神之事。
青华玉陛宫,
右在玄都东玉京山,元始灵宝东天大圣、众至真尊神、太清玄无上三天无极大道、无上玄老太上老君、太上丈人、皇上老君、皇上丈人、青灵上真、天帝君、天帝丈人、百帝君、太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炁丈人、百千万重道炁、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东极老人、青华大神上相司马青童君、金阙后圣帝君、真阳始青神人、灵宝九仙君等,青和玉女主仙,四部常以月十五月会於此宫,校定学仙人功过深浅。
洞灵丹台,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东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南上老君、南极真人、太和玉女,常以月十八日会於此台,集校民人簿录,区别善恶。
洞灵元阳馆,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南上赤帝、丹灵老子、太和玉女,长生可马、好生君、司命司录、南极度世君、万福君,常以月二十三日会於此馆,集校天民禄命长短。
朱宫,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西南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天皇老人,南极元真君,洞阳大灵,常以月二十四日会於此宫,考校三官九府五岳北酆太山二十四狱罪刑簿目。
金阙七宝宫,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西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西华金堂玉仙真母、金阙后圣、上相帝君、四极真人,常以月二十八日会於此宫,奉朝天真,推校日月星辰分度并得道人名。
黄房,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下元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下元玄黄、洞渊洞灵、万仙五帝、西司真人,常以月二十九日每於其内,奉朝天真,算校五岳四渎、河海水帝、地灵鬼神之事。
七宝紫微宫,
右在太玄都玉京山,元始灵宝上天大圣、众至真尊神、无极大道、上下中央四面八方太上无为大道诸君,丈人众仙、天官大神等,常以月三十日会於其内,考召地上神祇,周行天下,司察善恶,功过轻重,列言上天。
云宫、黄房,
右元始天尊时闲居养素於此房内,七宝帏中。
玄都元阳七宝紫微宫,
右元始天尊恬神安漠、寂然无为、思念万兆之所。
上清太玄玉都、广寒丹殿,
右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十方至真等,至此宫内建天宝羽服,诣元始天尊,金阙之下,请受元始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之所。
太空金台、玉宝殿、九光华房,
右元始天尊令引众真入於其内。
灵都紫微上宫,右元始天尊令太上道君众真等,视天音於金格,取俯仰於神王之所。
六合玄台,
右藏真一劝诫、法轮妙经於其内。
长乐舍,
右元始天尊说灵宝真文,出法度人之所。
南丹洞阳上馆,栢陵舍,
右太上道君请元始天尊智慧罪根之所。
金台、七宝紫阙,
右在锺山天帝治於其上。
玄都长楼,
右皇曾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天西北玉阙,
右玉完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金华上宫、北元玄阙,
右何童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太极上宫,洞元台,
右平育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融生台,紫阳馆,
右文举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紫微台、北灵馆,
右七曜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元始玄台、九夜台,
右越衡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北斗玄台、南斗长生宫,
右太极蒙翳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洞阳馆、南极上宫,
右赤明和阳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玉京玄台、南极上元宫,
右玄明恭华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龙泽山黄房室,
右耀明宗飘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紫微上宫、寒灵窗,
右皇笳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玉京九层台,
右堂耀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南宫福堂,
右皇崖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玄都紫房,
右极风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南上朱陵阙,
右孝芒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玄都九层长楼、北灵上馆,
右翁重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明真台,
右江由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紫微台、南阳台,
右阮乐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玄都玉台,
右昙誓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扶桑司灵馆,东井华林堂,
右元洞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紫微长楼,
右禁上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紫微大灵馆、南阳上宫紫台。
右梵度天中内音书於其上。
右出《洞玄经》
太极宫、委华玉堂,
右五灵真君之所处。
紫微玄琳殿,
右中央黄老君所居。
丹玕殿,
右金阙圣君所居。
太清宫、太素宫,
右太素君所居。
太和宫,
右太和君所居。
金华楼,
右仙真玉箓皆在楼中。
右出《洞真经》
天官宫
紫微宫、元黄太极左宫、洞白太极右宫,右天官三宫,宫有三府,府有一十二曹,并在元阳之上太空之中,自然之号,考官所治,普统上真。
地官宫
洞空清虚宫、南洞阳宫、北酆宫,
右地官三宫,宫有三府,府有一十四曹,并在山洞空玄之中,皆自然之号,考官所治,普统地上五岳四维、八极神仙真人神灵。
洞官宫、易迁馆、含真台,
右在洞天中,女人得道者所居。
童初府、萧闲堂,
右在洞天中处、男子之学者。
休明总灵洞宫、玄司重正宗虚宫,
统仙升灵希微宫、正真绍灵宛司天宫,
云楼玉纪明朗宫、崇虚赤映云曲宫,
右在酆都山洞中总领万神生死。
纣绝阴天宫,
右北帝君治於此,总主诸六天宫,凡人初死皆先诣此宫受事。
泰杀谅事宗天宫,
右西明公所治主杀鬼卒暴死亡所。
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右南明公所治,主贤圣去世於此受事。
恬照罪气天宫,
右北斗君所治,主祸福吉凶、续命罪害,应生应死皆悉由之。
宗灵七非天宫,
右东明公所治,主在世事俗信道不笃死经於此。
敢司连宛屡天宫,
右北明公所治,主诸学道破戒不悔,假道希荣,托法贪利,或受正教而事邪俗,杀生淫祀,叛道入魔,或无所信顺,暗任肆心属於此。
水官宫
旸谷宫,一号青华方诸宫
清灵宫,一号南水会宫
北酆都宫,一号罗酆宫
右水官三宫,宫有三府,府有一十四曹,并在九江洞室,皆自然之号,考官所治,普统水府,一切神灵。
右出《洞玄经及真迹经》
无上秘要卷之二十二竟
无上秘要卷之二十三
真灵治所品
五老上真人,治於玉清天中玉根山。
三天神王,治於太清天中浮绝空山之上。
真晨仙君,治於元虚皇房。
四斗七晨道君,治於玉清天中散华台。
九老仙皇,处於扶桑之际,治在九老京。
太帝君,治於扶桑之杪会方之台。
小有先生主图玉君,治於玉真天万华宫。
右出《洞真大洞玉经》
北方有旬他罗之国,外有玄洲,四面是海,上有太玄都山,仙伯真公治所。
昆仑墉城,是西王母治所。
右出《洞真外国放品经》
上相青童君,治在方诸清宫之内,金殿琼房之裹。
玉保王上相大司马高晨师,治在玉保清宫。
东海青华小童,治在玉华清宫。
右出《上清青要紫书经》
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治在玉京山七宝树。
右出《太上玉京山经》
玄中有三太空,即三官所治。上三官,太玄之上,玉虚太空之中;中三官,治上清太空;下三官,治於太极太空。九府在五岳玄虚洞室之中。善恶罪罚,莫不由於三官九府之司。
右出《洞真四极明科》
高上玉晨大道君,治於玄都九曲崚嶒凤台,结自然凤炁,以成琼房,处於九天之上,玉京之阳。
右出《洞真曲素诀辞经》
太微中有三皇一帝,一曰皇君,二曰皇天,三曰皇老,此即三元之炁,混沌之真,出入上清太素太和之宫。
右出《洞真太微黄书经》
绿那罗卫之国,须弥灵飞人鸟之山,元始天王所别治,七宝室高台陵天。
右出《洞玄隐注经》
郁单无量天王,治化之天,有无鞅玄台紫房之内。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王,所治之天有玉圃朱林七宝琼台。
须延天王,所治之天有玉京灵都宫。
寂然天王所治之天有朱宫琼台。
不骄乐天王所治之天,有无映丹房、九层玉台。
化应声天王所治之天,有琼林上宫、朱映之房。
梵宝天王所治之天,有南上七映之宫。
梵摩迦夷天王所治之天,有九玄凤城紫琼王台。
波黎答和天王所治之天,有崚嶒玉京大有妙宫九曲之房。
九天丈人治於郁单无量天。
九天真王治於无量天。
元始天王治於上监天。
元始先生治於兜术天。
高上元皇治於不骄乐天。
虚皇玉帝治於化应声天。
万始先生治在梵宝天。
紫虚帝君治於梵摩迦夷天。
太真王治在波黎答和天。
右出《洞真太霄琅书经》
正一炁治品
太上汉安二年正月七日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应天二十四炁,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
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大道老君所立上品治八品:
阳平治,上应角宿,治在蜀郡界。
鹿堂治,上应亢宿,治在上有仙台,古人度世之处。
昔永寿元年,太上老君将张天师於此,治与四镇,太岁大将军、川庙百鬼,共折石为约,皆从正一盟威之道,亦在蜀郡界。
鹤呜山治,上应氏宿,其山与青城天固山相连,亦言尹先生主之,亦在蜀郡界。
漓沅山治,上应房宿,与鹿堂山相连,上有蜀郡界。
葛瑰山治,上应心宿,与漓沅山相连,上有相栗山,亦在蜀郡界。
更除治,上应尾宿,治山去平地三百九十尺,时有仙人往来,可以度厄养性,昔张力士得道之处。山有二石室,三龙头,在广汉界。
秦中治,上应箕宿,其山昔韩众於其上得仙,在广汉郡界。
真多治,上应斗宿,其山高二百八十丈,上有芝草神药,亦在广汉郡界。
无极元年十月五日,正真无极太上立中治八品:
昌利治,上应牛宿,昔李八百初学道处,游行蜀中诸名山,常日日出戏於成都市,暮宿於青城山。其山南有一石室,前有三龙门,亦在於广汉郡界。
隶上治,上应女宿、昔李子先生学道飞仙在此,山有二石室,有一神泉,白鹿、白鸠、白鹄,时来饮之,亦在广汉郡界。
涌泉治,上应虚宿,昔马明生学道得仙,太上老君至此,化形往此治,上有泉水,治万民疾病,无不际愈,时世之人遂传为咒水,治在遂宁郡界。
稠粳治,上应危宿,治去汶山江水九里,山高去平地一千七百丈,昔轩辕.黄帝学道之处也。其治左右皆连,山冈相续。其山西北有沬江水,山亦有芝草神药,在犍为郡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