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道藏
- 正统道藏太平部
- 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大当归汤,治临产腹虽趁痛,生理未顺,破水已行,血道凝滞,经一二日,皆因惊动稍早,与催生药急,以致如此,且须顺调产母,多进此药,自然安泰。
川当归 地黄 川芎 白茯苓 甘草 赤芍药 熟枳壳各半两 桂心二钱半
右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入滴乳香末一字,煎一沸,温服不拘时候。或儿身已下,而胎衣未即来,且须断带,以物击之,进黑神散,及夺命丹并此药。如儿已下,腹尚满,仍服小黑神散,打醋炭调和胃气,无令粥食缺少,如能饮者,少与酒亦加#2,不可过多,乳香汤亦可。
托珠丹,治催生,要认得是正产时,腰腹坠痛,不可胜任,方可进此。但要进得一两丸,产理自然顺快无忧疑。然亦须不曾轻进此药,则功效可必矣。
车前子四两,淘洗略炒,碾罗为末 兔丝子淘洗酒蒸,焙碾为末,四两
右二味,择逐月上七日晴明良吉,用鸦酸,俗名婆婆酸草,捣自然汁少许,添酸醋,炒面糊为丸,鸡头子大,用辰砂为衣,阴乾。每服半丸或一丸,用老鸦酸叶捣自然汁磨化,添入百沸醋汤调服。
乳香汤,通明滴乳不问多少,为末,如觉腰腹痛,急且先用此,每服一匕,或半盏沸汤点服。偶迟滞,则是坐草早,致令有不顺,亦宜服之。能酒人,以酒调服亦可。取其通经络,去滞定痛止疼,於产母甚有益。然亦不可过多,恐伤儿骨力也。
治难产第一方,金箔三片,兔毫笔头三个,烧灰。
右为末,用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此料为一服,丸酒下。如又经日不生,用云母粉半两,澄过,研细,取一团如鸡子大,临时以无灰酒下。此方已活三五千人矣。
神应散,疗横生逆生,甚者每服即分娩。
百草霜研 白芷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童便、好醋各一茶脚许调,更以沸汤浸起服。
治死胎不出,朴硝二钱,为末,童便调下。
又死胎不下,其证指甲青,舌青,胀闷甚者,口如屎臭。先以平胃散一贴,作二服,每服水酒各一盏,同煎至一盏,即投朴硝末,再煎三五沸,倾出,候微温服尽,其胎即化为血水而下。
探胎汤,治验妇人三个月经不行,以此认之是否妊娠。
川芎为末
右用艾汤,空心调服,觉微动则是胎。若脐下动及不动,此皆血症也,可用行血药治之,宜早。
万方散
苍术米泔浸,锉炒 陈皮去白炒 青皮去白锉炒 军姜锉炒 良姜锉炒 粉草炒,已上各半斤 砂仁去膜炒 草果锉炒,各六两 益智炒 丁皮不见火,各五两 香附子洗炒 杜乌药炒 紫苏炒 厚朴去粗皮,姜制炒,已上各一斤 大腹皮四两,净洗,锉,姜汁炒 桂枝不见火
右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七分,去滓空心服,要温。切忌生冷毒物。
腹疼,加小茴香一撮。四肢浮肿,加陈萝卜子炒入。冷气,加吴茱萸炒入。腰脚疼,加川牛膝酒洗,不见火,木瓜锉。头疼风证者,加防风去芦,北细辛去叶,或加川乌汤炮去皮尖,生用,焙,姜汁煎。四肢骨节痛,加小茴香炒。感风恶寒者,加葱白煎。潮热,加葱白,热退则止。心气不通,喘急,加麦门冬去心,每三粒,或加灯心三寸。作渴,加乌梅每半个,或加粉葛。咳嗽,加桑白皮,向东取去粗皮,锉,蜜炒,乾再入蜜炒。伤肺者,加北五味子,或桑叶一皮,向东取。五心烦热,小便赤,加车前草、茆根、蔗,或灯心。经脉来不已,加烧棕灰存性。泄泻,加炒糯米一撮,或肉豆蔻。催生,用苎根三茎。经脉败,正胶艾汤。经脉不匀,加北艾叶,浸洗炒乾,用醋。
真料济阴丹,治胎前产后百疾。
净香附子八两,二两□咀,好醋浸二两,无灰酒浸二两,盐汤浸二两,用二三岁童便浸一日夕,长流水洗。如无童便,用姜汁、艾煎汁浸亦可。已上共炒乾,以:
乌药 当归 泽兰 赤芍 百草霜 陈皮 川芎 五灵脂 熟苍术半两
右件共十一味,为末,醋煮面糊为丸,每服三十丸。诸疾各汤使。无孕加三棱、莪木、白芷各一两,桂半两,四味为末,醋糊丸服。产后加百草霜,或添益母草,蜜浸,炒乾为末,入前药内用。
急教仙方卷之四竟
#1搏:原作『博』,据文义改。
#2加:疑当作『佳』。
急救仙方卷之五
济阴品
四十一证歌括用药
调经
妇人经血有七七,七七通行病难识,非寒非热及头疼,次第调经不须失。
正胃汤
半夏一两 川芎四钱 旋覆花四钱 陈皮三钱 丁香一钱 白茯苓半钱
右用姜煎空心服。
平胃汤
人参 草果 白术 宿砂 白茯苓 红枣肉煨过,焙乾
右为末,空心白汤调下。
漏胎腹痛
漏胎下血不须医,乾煞孩儿悔莫追,方内有汤名缩住,皆因妊母受灾危。
凡妇人三两月或五七月,时下血块,多不治,曰漏胎。
缩住汤
宿砂仁一两 益智仁半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下。
安胎饮
香附子一两,去毛炒
右为末,白汤下。
手足疼痛
百节酸疼时复痛,皆因劳役损精神,梅煎散子加添味,温酒时须活络灵。
凡妇人四肢痛,皆因先前坐草时及经络劳役,受风入体。
梅煎散
当归 北柴胡 黄耆各半两 鳖甲 天仙藤 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熟酒调下。
活络丸
川乌 草乌各半两 赤小豆 地龙各一两 大蒜一个,煨
右为末,酒煮糊丸,熟酒下。
腰脚痛
水触经时经不行,因而脚痛致腰疼,但用流经调血药,治疗迟时别病生。
凡妇人脚疼腰痛,皆因气血凝滞,多因经行之际,水湿所触住而不行,流入脚经,故成疾,甚不转侧,日夜呻吟不止,或有发热。
流经散
当归 肉桂 川芎 威灵仙 黑牵牛各三钱 乌豆 乌药 地黄各半钱 京芍药四钱 牡丹皮二钱
右□咀,半酒半水煎服。
头疼
太阳头疼血虚风,渐渐疼加两眼中,先须补取阳经候,须用苏风最有功。
一字散
南星生 全蝎三个 川芎 白芷 荆芥穗各二钱
右为末,茶调下。
头晕
肝脏虚时眼晕花,心中欲吐是痰邪,早上起来痰晕转,须知脏腑受寒邪。
凡妇人头晕眼花,不得起止,心中欲吐,是肝虚受痰饮所致,宜补肝行风化痰。
娄金丸
茴香 香附子各半钱 草乌一个 半夏曲一两 白茯苓 细辛各半两
右酒面糊为丸,每服二十丸,食后酒下,仍以三五七散补之。
腹常痛
经年积血在关元,日夜呻呤不得眠,青皮乌药姜香附,莪术三棱方得痊。
凡妇人腹中常痛,上下不足,经年积血也。
立效散
青皮 陈皮 乌药 乾姜 香附子 莪术 三棱
右用醋煮,焙乾为末,空心陈皮汤下。
消痛丸
乾漆 三棱各半两 良姜一两 斑猫三个,炒
右醋一升煮乾,焙为末,醋糊丸,每服三十丸,醋汤下,姜汤亦可。
又方,三棱 莪术 青皮 麦芽 半夏各四两
右醋六升煮,乾焙为末,醋糊丸,每服二十丸,醋汤或姜汤下。
胁下刺痛
两旁胁痛气不通,或时冲下气连胸,乌沉香附玄胡索,七气汤中加减功。
凡妇人两胁痛,小腹疼至胸背,乃气不顺也。
加减七气汤
人参 桂各三钱 甘草 玄胡索 香附子 沉香各二钱 乌药五钱 半夏四钱
右用姜煎,不拘时煎服。
小肠满痛
血在三焦满腹间,或时淋沥小便难,万灵散子通神用,热酒调加三两餐。
凡妇人小腹痛,是血也、热也、气也,注於三焦之内,流於膀胱之中,小便淋也,或大小产后,是遗经败血所致。
万灵散
桂半两 当归一两 莪术半两 木香三钱 地黄六钱
右为末,热酒调下。又以小建中汤补之。小便淋沥,八正散、《本事方》桃仁煎。
手足心热
经血行时受其湿,致令心中热来侵,白术柴胡滋血后,手足烦热自然清。
凡妇人经行时,手足受水,触血风所致,手足心时时有烦热,先服磁石汤加柴胡。
磁石汤
芍药 地黄各二钱 白术 甘草 地骨皮各三钱 北柴胡五钱
右□咀,水煎空心服。
往来寒热
阴阳相胜致伤寒,或是胎前杂病得,但服柴胡加减汤,一似烧汤去泼雪。
凡妇人寒热往来,此阴阳相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所受如是,受胎杂病,但服柴胡散。
柴胡散
北柴胡 黄苓 甘草各三钱 荆芥 桂各三钱 地骨皮一钱
右□咀,水煎,仍服小柴胡汤三五贴。
虚热
虚热来时日夜般,两手脉来微细看,逍遥散内加香附,竹叶煎时始得安。
凡妇人体热脉微,乃虚热,此妄血太过。
逍遥散
内加地骨皮、甘草各三钱、北柴胡五钱、黄苓、川芎各三钱。
右□咀,用水煎,空心服。
背心疼痛
心生血者资脾养,或因怒炁在於心,就使背心相对痛,乌头妙剂最为灵。
凡妇人心能生血,脾能养血,或因怒气冲犯於心,致使气血相搏在於胸膈,故背心相对痛,乌头丸主之。
乌头丸
川乌一个 川椒一两,焙 桂一两 赤石脂半两,煅 附子一个,炮 狼毒半两 良姜半两
右为末,蜜丸,每服十丸,空心温酒米汤下。
腹内胀痛
腹胀因绿气血虚,因而食积损於脾,硇砂丸子频频服,不得消时蛊有余。
凡妇人心生胀,或腹内胀,虚劣血气,因食生冷伤於脾,或月候不行,血注於脾,致使然也。若不苏脾顺气,终成蛊疾,难治。
硇砂丸
硇砂三两,别研 三棱 青皮 川椒 乾漆各三钱 厚朴二钱
右为末,醋糊为丸,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四肢肿毒
四肢肿毒便如水,庸医不识用药饵,米饮调下当归丸,自然经脉化为水。
凡妇人四肢肿痛,乃经血不得流遍四肢,或肿而痛,此因水湿所伤,触经而然。
当归丸
当归半两 桂三钱 葶苈二钱 人参一钱 大黄三钱 赤芍药二钱 白茯苓半钱 甘遂半钱
右用蜜丸弹子大,米饮化下。
皮肉如针刺
皮肉之中似针刺,或时自吐呕频频,此是月经伤冷得,血痛元来自有因。
凡妇人肌肉如针刺,或时吐呕者,因月经伤冷,血痛但补,胃热方用止痛,先服加乾散,次服立效散方见前腹痛内。
加乾散
没药 当归 北芍药各三钱 桂二钱 麝香一分 川乌三钱 茴香三钱
右为末,酒调下。
月候不乾
月经太过不乾时,乃是气虚之所为,内补丸中加使用,鹿茸附子补三虚。
归茸丸
当归一两 牡丹皮 鹿茸各三钱 附子一个 地黄三钱 人参三钱
右为末,糊丸,阿胶汤下。
自痢下血
下痢之病有两般,赤是热证白是寒,腹痛时时频下痢,八宝汤中服立安。
凡妇人下痢赤白,腹痛,皆因受寒热之邪,积於脏腑,故有此证,当先去热,然后调脾胃。
八宝汤
当归一两 大黄半两 枳壳 赤芍药 木香各三钱
右水煎服。
调胃养中汤
人参 白术 陈皮 豆蔻各三钱 诃子一个 白茯苓三钱
右为末,米饮调下。
喘嗽
皆因肺藏受风寒,咳嗽痰涎喘不安,但要安胎调胃气,紫苏汤点伏龙汤。
凡妇人肺脏感寒邪而成嗽,渐次传脾,吐痰涎也;治疗之迟,成血块、血劳也。经喘不通,失音也。
伏龙汤
杏仁七个 诃子五个 陈皮 枳壳各三钱 阿胶七片 麻黄二钱 青黛一钱
右为末,苏汤调,食后再用调经散见《三因方》。
产后血不乾
产后因何血不乾,皆因伤损子宫寒,日久渐加形体瘦,却成带下不能安。
凡妇人产后血不乾,或一月之后,其血黄如灰汁者,日久成带。
玉神散
毛头纸十张,烧灰 楮皮纸一大张,烧灰 荆芥穗一握 半夏半钱
右用水酒同煎,若有咳嗽,金沸草散姜枣煎服。
小便赤涩
脐中有撮小便攻,或在产前产后中,葵子丸中三五服,葱熨脐中立便通。
凡妇人小便赤涩,腹中有热,如小便涩赤,两津液血出多,所以小便不寻常也。
葵子散
木通半两 当归三钱 葵子二钱 通草一两 栀子三个
右用水煎,产后葱熨脐中,小便即通也。
大便闭结
肺脏虚热大便结,此乃脾虚脏中竭,薄荷汤点三四服,自然通利热须撤。
凡妇人大便结,肺脏受热风,血虚也。
三黄散
防风半两 枳壳半两 大黄二两
右为末,薄荷汤下。
空肠丸
麻仁 厚朴 枳壳 大黄 杏仁 川乌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1丸,米饮下。
牙疼肿痛
牙疼肿痛是脾虚,两颊肿时风热俱,赴筵散子频频漱,续使补肝汤即除。
凡妇人牙疼颊肿,脾虚血弱,气不升降,受暴风热,但以祛风赴筵散灌漱。
赴筵散
细辛 荜□ 附子皮 川乌皮
右煎汤噙漱,口满吐之。
补肝汤
肉豆蔻生 陈皮半两 白术半两 荆芥三钱 旋覆花三钱 良姜 茯苓三钱
右为末,米汤调下。
肠风
大便之后血相随,名曰肠风气有余,荆芥川乌为丸子,黄耆酒下便令除。
凡妇人此证,因房太过,血不足气有余,致有肛门涩痛。
宣肠丸
川乌生 荆芥穗一两 枳壳一两